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缩略语
2.3 符号
3 总体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主要技术标准
3.3 综合选线
3.4 系统及接口设计
4 运输组织
4.1 一般规定
4.2 运行图
4.3 线路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
5 线路
5.1 一般规定
5.2 线路平面
5.3 线路纵断面
5.4 交叉、附属设施及其他
6 路基
6.1 一般规定
6.2 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6.3 基床
6.4 路堤
6.5 路堑
6.6 过渡段
6.7 路基排水
6.8 路基边坡防护
6.9 路基支挡
6.10 路基变形观测及评估
6.11 接口设计
7 桥涵
7.1 一般规定
7.2 设计荷载
7.3 结构变形、变位和自振频率的限值
7.4 结构计算与构造
7.5 桥面布置及附属设施
7.6 新建公(道)路上跨高速铁路立交桥结构设计与安全防护
7.7 高架车站桥梁结构
7.8 接口设计
8 隧道
8.1 一般规定
8.2 衬砌内轮廓
8.3 隧道衬砌
8.4 洞内附属构筑物
8.5 洞口工程
8.6 防排水
8.7 运营通风
8.8 防灾救援疏散
8.9 抗震设计
8.10 接口设计
9 轨道
9.1 一般规定
9.2 轨道静态铺设精度
9.3 正线钢轨及扣件系统
9.4 正线无砟轨道
9.5 正线有砟轨道
9.6 轨道结构过渡段
9.7 钢轨伸缩调节器
9.8 站线轨道
9.9 接口设计
10 站场
10.1 一般规定
10.2 车站布置
10.3 站线平、纵断面
10.4 客运设备
10.5 站场路基、排水及其他
10.6 接口设计
11 电力牵引供电
11.1 一般规定
11.2 牵引供电
11.3 牵引变电
11.4 供电调度系统
11.5 接触网
11.6 电磁干扰防护
11.7 接口设计
12 电力
12.1 一般规定
12.2 供配电系统
12.3 变、配电所
12.4 电力线路
12.5 电力远动
12.6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7 照明
12.8 接地及安全
12.9 供电可靠性
12.10 接口设计
13 通信
13.1 一般规定
13.2 通信线路
13.3 传输系统
13.4 数据通信网
13.5 电话交换及接入网
13.6 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13.7 移动通信系统
13.8 会议电视系统
13.9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13.10 应急通信系统
13.11 综合布线系统
13.12 时钟同步及时间同步系统
13.13 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13.14 电源设备
13.15 电源及设备房屋环境监控系统
13.16 运行环境
13.17 接口设计
14 信号
14.1 一般规定
14.2 地面固定信号
14.3 调度集中
14.4 列车运行控制
14.5 联锁
14.6 信号检测及集中监测
14.7 数据传输网络
14.8 信号电源
14.9 道岔融雪
14.10 光电缆线路
14.11 防雷及接地
14.12 信号房屋
14.13 接口设计
15 信息
15.1 一般规定
15.2 运营调度管理系统
15.3 客票系统
15.4 旅客服务信息系统
15.5 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
15.6 其他信息系统
15.7 网络基础平台
15.8 信息共享平台
15.9 信息安全平台
15.10 运行环境
15.11 接口设计
16 灾害监测
17 动车组设备
17.1 一般规定
17.2 总平面布置
17.3 运用整备设施
17.4 检修设施
17.5 其他
18 维修设施
18.1 一般规定
18.2 工务维修
18.3 供电维修
18.4 电务维修
18.5 信息维修
18.6 总平面布置
18.7 接口设计
19 给水排水
19.1 一般规定
19.2 给水
19.3 排水
19.4 接口设计
20 房屋建筑
20.1 一般规定
20.2 站房
20.3 站场客运建筑
20.4 接口设计
21 综合接地
21.1 一般规定
21.2 贯通地线、接地线
21.3 接地体(极)和接地端子
21.4 接地及等电位连接
21.5 接口设计
22 环境保护
22.1 一般规定
22.2 声屏障
22.3 垃圾转运设施
附录A 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
附录B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
附录C 箱梁有效宽度折减系数
附录D ZPW—2000A轨道电路设计长度
本规范用词说明2100433B
在全面总结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本次对《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英汉对照)》贯彻落实安全优先原则,强化质量安全、节约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等技术要求,注重总体设计和接口设计,并结合我国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运输需求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优化速度匹配、设备配套和各专业主要设计参数,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的科学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英汉对照)》由22章组成,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总体设计、运输组织、线路、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站场、电力牵引供电、电力、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动车组设备、维修设施、给水排水、房屋建筑、综合接地、环境保护,另有4个附录。
淘、、宝上有卖哦,欢迎光顾哈,希望您工作顺利哦,点我图片有联系方式的哈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是2009年12月1日发布的,标准号是TB10621-2009。
找一些新建铁路设计规范 新建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09年之后的 会重谢
京张高速铁路 京张城际高速铁路规划年内动工建设,在八达岭设站,每小时250公里,到八达岭只需要20分钟,到延庆县城只需要30分钟,这会大大缩短北京城区到延庆、八达岭、张家口的交通时间。 京张高速铁路年...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发布
2014年12月22日,国家铁路局正式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发布
2014年12月22日,国家铁路局正式发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英汉对照科技图解词典》全书31.6万字,共收词1400余条,按内容排列,附英文字母检索。
收载科技名词1000条,按英文字母顺序摔列。系据《伊万斯技术词典》翻译而成,每词均有简明释义和插图,词汇名称及释义都有英汉对照。书末附“国际单位”、“英制单位”等附录。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了一种较独特的表述方法,全书正文分14章401节,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幅图,亦即全书是用401幅图,概括而全面地介绍了基础工程学的全部内涵,其中包括土力学原理、场地勘察、室内试验、浅基础、桩基础、基坑工程等的设计分析方法与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图中的注释和关键词均用英汉双语互译。正文后有英汉对照及汉英对照的基础工程学常用词汇,收入各约1400余词条。 本书可供我国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教学参考用书和日常便携的工具书。也可供执业岩土工程师等作为进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