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

本研究基于开发强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服务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的角度出发,多层次多视角评价北京市国土空间结构及其开发强度,分析其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而测算区域国土空间支持能力和开发建设活动,从区域发展发展要素与本底支持条件匹配的角度,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分析国土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北京市适宜的国土开发强度调整原则、开发目标以及国土开发秩序;最后结合主体功能区实施的需要提出相关国土开发优化的土地利用途径和政策措施,为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土空间结构、开发强度、开发效率、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及其匹配程度的分析,籍此得到国土开发现状、问题与国土开发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提出适宜的国土开发原则、目标与秩序,各项规划目标包括对未来国土开发强度与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等各项国土空间控制指标。最后一部分为第八章,提出了服务于主体功能区的国土开发优化的土地利用途径与政策措施。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基本信息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图书目录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意义

1.2理论基础

1.3研究框架与相关概念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思路

1.3.3关键概念界定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技术路线

1.4.3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土空间结构分析

2.1北京市国土空间分类与功能区划分

2.1.1国土空间分类

2.1.2四类功能区的划分

2.2北京市国土空间结构现状及其演变

2.2.1北京市国土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2.2.2北京市国土空间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2.2.3北京市国土空间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2.3北京市四类功能区国土空间结构分析

2.3.1四类功能区国土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2.3.2四类功能区国土空间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2.3.3四类功能区国土空间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2.3.4四类空间转换特点分析

2.4北京市国土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与存在问题

2.4.1主要特点

2.4.2存在问题

第三章国土开发强度分析

3.1国土开发强度分析的方法

3.2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现状分析

3.2.1北京市及各区县国土开发强度现状分析

3.2.2四类功能区国土开发强度现状分析

3.2.3北京市乡(镇)国土开发强度现状分析

3.2.4北京市城市开发强度和工业开发强度现状分析

3.2.5北京市山区、平原国土开发强度

3.2.6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与国内外比较分析

3.2.7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变化分析

3.3.1北京市总体国土开发强度变化分析

3.3.2北京市四类功能区国土开发强度变化分析

3.3.3北京市城市开发强度和工业开发强度变化分析

3.3.4基于土地利用供应数据的土地扩展情况分析

3.4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空间格局分析

3.5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潜力分析

第四章国土空间开发效率分析

4.1北京市国土空间人口承载情况分析

4.1.1北京市总体人口承载情况

4.1.2四类功能区人口承载状况

4.1.3四类功能区的人口变化情况

4.2北京市四类功能区投资承载情况

4.2.1北京市总体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4.2.2四类功能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变化分析

4.3北京市国土空间经济产出情况分析

4.3.1总体情况

4.3.2四类功能区地均GDP的变化分析

4.4基于DEA的北京市国土利用效率综合分析

4.4.1分析方法

4.4.2结果分析

4.5国土空间开发效率总体特点

第五章国土空间开发匹配度分析

5.1国土空间开发支持能力分析

5.1.1北京市国土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5.1.2北京市土地承载力分析

5.1.3北京市各功能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5.1.4北京市各类功能区所处社会发展阶段

5.2北京市经济、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和开发强度匹配关系及未来国土开发趋势分析

5.2.1北京市人口、经济、国土开发支持能力和开发强度匹配关系分析

5.2.2北京市国土开发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

5.2.3四类功能区国土开发趋势分析

第六章国土空间优化原则与总目标

6.1北京市国土开发面临的形势与国土利用功能定位

6.1.1北京市经济功能定位

6.1.2北京市产业发展目标

6.1.3社会发展趋势

6.1.4北京市国土开发形势分析

6.1.5未来首都国土利用的功能定位与指导思想

6.2北京市国土空间优化原则

6.2.1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原则

6.2.2建设用地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原则

6.2.3以空间合理布局引导功能区的国土利用空间结构调整原则

6.2.4有利于提升首都和国际大都市功能的原则

6.2.5协调大都市区不同区域国土利用功能结构原则

6.2.6统筹开发利用城乡国土资源的原则

6.2.7国土开发必须注重时空尺度有序增长的原则

6.3北京市国土空间优化总目标

6.3.1总目标

6.3.2总目标的核心与具体内容

6.3.3国土空间优化要点

第七章国土空间调控数量目标

7.1北京市国土开发强度数量调控目标

7.1.1北京市人口规模预测

7.1.2北京市建设空间规模预测

7.1.3北京市四类功能区国土开发强度目标

7.1.4北京市乡镇国土开发强度目标

7.2北京市各类国土空间调控数量目标

7.2.1北京市城市空间规模预测

7.2.2北京市农业空间目标分析

7.2.3北京市其他空间目标分析

7.2.4北京市生态空间目标分析

7.2.5北京市未来四类空间规模目标确定

第八章国土空间开发时空秩序

8.1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总体构想

8.1.1未来国土空间秩序的构建思路

8.1.2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8.1.3未来北京市国土利用空间结构

8.1.4总体构想

8.2北京市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8.2.1北京市国土开发时序

8.2.2建设空间投放次序

8.2.3北京市国土利用的空间方向

8.2.4国土开发重点管控区域

8.3不同国土空间类型开发秩序

8.4四类功能区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8.4.1首都功能核心区——疏解

8.4.2城市功能拓展区——控制

8.4.3城市发展新区——集聚

8.4.4生态涵养发展区一一保护

第九章国土空间优化政策保障措施

9.1国土空间优化政策保障措施框架设计

9.2加强国土空间优化的行政规控

9.2.1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9.2.2提高相关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执行各级土地利用规划

9.2.3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将国土开发强度完成情况作为政府考核指标

9.2.4健全土地政策实施管理制度

9.3完善国土空间优化的市场机制引导

9.3.1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价格机制

9.3.2强化公益性土地利用的经济财政保障措施

9.3.3设立土地发展权,加大转移支付,实现土地利用收益的区域平衡

9.3.4建立土地征用的市场机制

9.4强化国土空间优化的法律法规建设

9.4.1提高相关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执行各类空间规划

9.4.2创新利益补偿机制,科学培育土地市场

9.4.3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9.4.4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利用,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9.5完善国土空间优化的技术体系

9.5.1建立健全北京市国土空间优化的监督监测措施

9.5.2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优化用地结构

9.5.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和整治

9.5.4划定城市扩展边界

9.6不同功能区域国土空间土地利用政策

9.6.1首都功能核心区

9.6.2城市功能拓展区

9.6.3城市发展新区

9.6.4生态涵养发展区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查看详情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北京

  • 规格:300*250*450/F0852 材质:松木
  • 13%
  • 吉林大德木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土工布

  • 100-800/100-800 聚酯
  • m2
  • 金程
  • 13%
  • 马鞍山市金程无纺布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软件开发

  • 与现有的平 台标准开发软件,实现 违法图片、卡口图片、 视频信号、流量统计等 接入,与现有的后台软 件的标准接口开发、远 程维护标准接口开发
  • 13%
  • 深圳市海川致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

  • m10-13cm
  • 北林科技
  • 13%
  • 北京林大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北京

  • 胸径3cm
  • 13%
  • 援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80 臂长60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00 臂长60/65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25 臂长50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25 臂长55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60 臂长65m、安装高度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开发

  • 组态软件开发板,无限点,开发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7-25
查看价格

结构装饰

  • 结构装饰 1.定制铝型材,落地安装
  • 1项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1-21
查看价格

软件开发

  • 现有后台软件的标准接口开发、远程维护标准接口开发
  • 1套
  • 3
  • 其中一个为海康威视,其它两个无指定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10-20
查看价格

软件开发

  • 1、名称:软件开发 2、说明:现有后台软件的标准接口开发,远程维护标准接口开发
  • 4.0套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8-15
查看价格

结构设计套件

  • 详见附件
  • 1套
  • 2
  • 一线品牌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22
查看价格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基本介绍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内容简介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作者简介

姜广辉,男,博士,副教授,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从事土地评价、规划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村居民点布局演变机理及其空间秩序重构” (4127153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城乡建设用地互动机理及其增减挂政策改进(40801221)”、海南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农村居民点整理转化机制”、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规划市级试点“铁岭市土地整治规划研究”、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研究 “国土开发强度及国土开发空间秩序”、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城乡建设用地系统要素匹配关系及其空间秩序重构”等,以主要参加人参与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建设用地预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项目“大都市区农村居民点形态演变及其分类(41140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地类型等级划分指标体系与制图比例尺匹配规范(4097106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持续利用模式”等项目研究。已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近70篇,获省部级奖励2项。

查看详情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国土空间结构与开发秩序:以北京市为例文献

我国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我国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我国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格式:pdf

大小:142KB

页数: 5页

笔者使用北京市2002年8月到2010年8月的月度数据,研究了地价与房价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房价的变动对于地价变动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关系适合使用LSTR1模型来拟合,如果前1期的地价变动高于27.61%,前3期和前5期房价的变动对于当期地价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正的影响。其政策含义是,在现阶段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调节地价的过快增长(增长速度低于27.61%)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大大减缓房价对地价的推动作用。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格式:pdf

大小:142KB

页数: 5页

以北京市县域尺度为研究对象,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经济产出、财税收入、居民收支5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量模型方法开展了实证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18个区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中心城区较高、近郊区略低、远郊区较低的圈层式特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区域发展现实条件、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建设用地管控强度、低效土地开发强度、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等息息相关。为此,科学编制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创新多元化供地模式、构建科学地土地再开发利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应该成为今后政策制定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

中国土地储备开发模式与比较研究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土地储备开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国土地储备开发制度的形成背景

(一)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观动力

二、中国土地储备开发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一)上海与杭州的探索实践

(二)其他城市的探索实践

三、中国土地储备开发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土地储备开发制度全面建立

(二)土地储备开发制度规范发展

第二章 国外土地储备开发理论与实践

一、国外土地储备开发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国外土地储备开发理论的演化过程

(二)国外土地储备开发理论的综合评述

二、国外土地储备开发制度的具体实践

(一)荷兰的土地储备

(二)瑞典的土地储备

(三)法国的土地储备

(四)加拿大的土地储备

(五)韩国的土地储备

三、国外土地储备开发的主要经验

(一)成立高级别管理机构

(二)广泛建立土地银行

(三)普遍设立优先购买权

(四)设置多元化融资渠道

(五2100433B

查看详情

鄱阳湖国土治理与开发综合地质考察基础信息

获奖序号

19880061

项目名称

鄱阳湖国土治理与开发综合地质考察

主要完成单位

江西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主要完成人

陆中光、王兆奂、张兰庭、魏文才、雷裕江

获奖证书编号

KJ-88-2-24

奖种

科技

等级

二等

查看详情

皖北地区国土开发整治办法第三章 国土开发整治

第七条 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应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意,依法取得资源的开采权或使用权。新建项目,应按基本建设立项审批程序办理。

第八条 国土资源开发项目和其他占地量大的项目,应当综合选址定点,并执行下列规定: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二)靠近原料地或消费地;

(三)新建运输量大的项目应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第九条 皖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执行下列规定:

(一)非农业用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征(拨)用地手续,充分利用荒地、劣地,尽量少占耕地;

(二)农民建房占用耕地不得突破年控制指标;

(三)占用耕地建设非农业项目,应按国务院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制定复垦计划或开发土地计划,并予实施;

(四)有计划地开发“四低”(低产农地、低产林地、低产园地、低产水面)、“四荒”(荒山、荒滩、荒地、荒水面)。

第十条 皖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执行下列规定:

(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综合利用水资源;

(二)汲取地下水逐步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并限量开采;

(三)在淮河及其支流用水,按照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城乡各业利益的原则,进行水量调蓄和合理分配;

(四)在本区西北部缺水地区,应根据水源状况发展企业和种植水稻。

第十一条 淮河整治开发应执行下列规定:

(一)符合淮河流域综合规划;

(二)在淮河干、支流上不准新建阻碍行洪的工程,不准设置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植物;

(三)重视行、蓄洪区的开发利用,沿淮行、蓄洪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要求;

(四)淮河干、支流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制度,淮河蚌埠闸以上干、支流沿岸不得新建污染严重的工程项目。

第十二条 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搞好矿区城镇建设:

(一)综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及共生矿产;

(二)开发煤炭等矿产资源应同时综合整治利用塌陷区,综合处理煤矸石、剥离层和尾砂等次生资源;

(三)乡镇集体开采煤炭等矿产,应按规定办理申请手续,定位开采;

(四)城镇建设应与煤炭生产统筹考虑,一般不得占压矿带;

(五)煤矿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应当考虑多功能和人口性别比例的协调。

第十三条 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取防治措施:

(一)可能诱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

(二)可能导致土地沙化、盐渍化、土壤板结、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流堵塞、水源枯竭和大气污染的;

(三)危及防洪、排涝或可能导致森林、湖泊面积缩小和航道里程减少的;

(四)影响珍稀动、植物生存繁衍,导致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破坏的;

(五)危害人身健康和人畜安全的;

(六)违背国家计划或造成国土资源浪费的。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环境整治相协调,新建项目与环保工程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十五条 皖北地区按国家规定征收的土地、矿产、水资源等国土资源的使用补偿费,应依照资金性质分别纳入财政预算内或预算外管理。用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对《皖北国土规划》中重点地域、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淮河治理,以及矸子山、场煤灰、砂礓黑土的整治工程等予以扶持。

开发荒山、荒地、荒水用于农、林、渔业生产的,可按规定免交农业税。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