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国外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德国冲击地压防治
第二节 苏联和波兰冲击地压研究与防治
第三节 美国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实践
第四节 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等国冲击地压防治
第二章 德国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
第一节 回采巷道矿压显现与围岩应力分析
第二节 回采巷道岩层稳定性分类及支护结构力学试验分析
第三节 锚杆作为巷道主要支护及联合支护的应用
第四节 回采巷道变形与支架载荷测量技术
第三章 美国、英国和法国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
第一节 美国煤矿长壁开采巷道围岩控制研究
第二节 美国煤矿长壁开采系统巷道支护
第三节 英国和法国煤矿巷道支护
第四节 改善锚杆安设工艺试验研究
第四章 澳大利亚和南非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
第一节 澳大利亚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
第二节 南非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
第五章 国外煤矿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
第一节 德国深部开采工作面岩层控制
第二节 美国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
第三节 俄罗斯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研究与实践
第四节 波兰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2100433B
《国外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与采掘工程岩层控制》是在深入研究和筛选国外先进采煤国家关于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回采巷道和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方面的先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翻译、整理和修改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国外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德国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煤矿回采巷道岩层控制,德国、美国、俄罗斯和波兰煤矿长壁工作面岩层控制等。
《国外煤矿冲击地压防治与采掘工程岩层控制》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呈现,而且重视先进技术、设备和现场实践的介绍,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是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相关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用书。
掘进工作通风必须有专用的电源,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针对煤矿井下产生的所有粉尘进行的防尘措施或安装的防尘设备设施,是煤矿综合防尘的技术、措施、方法。煤矿的粉尘有:煤尘、岩尘、水泥尘、石灰尘以及其他尘埃。煤尘有爆炸性煤尘和不爆炸性煤尘之分,针对开采具有爆...
先了解煤矿各大运输系统,最主要的是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然后对照着看几个平面图和剖面图,了解一些规则;然后只要你有立体感,就能画出来了。很简单的,当然了,主要是要了解系统,要不就会出错。
煤矿采掘论文
煤矿巷道掘进技术现状及发展 摘 要:众所周知,巷道掘进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我们探讨一下 巷道掘进的有关技术, 旨在增进对掘进技术的认识, 加强我们的采矿专业的专业 素养。 关键词:掘进技术 矿山巷道 掘进 发展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 次能源中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 1万亿吨, 占世界总储量的 11.60%。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呈现多样性,煤层厚度从零 点几米到几十米之间变化, 为了开采煤炭, 需要开掘大量的煤岩巷道。 掘进和回 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生产环节, 采掘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的能 力和安全。高效机械化掘进与支护技术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 也 是巷道掘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巷道掘进技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井设计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岩石集中巷布置 方式,将开拓巷
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
1 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煤矿职工 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 、《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 规程》、《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 行业规范,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 煤矿。 第三条 生产(建设)过程中发生过冲击地压的矿井, 认定为冲击地压矿井;未发生冲击地压的矿井,开采煤层、 煤层顶底板经鉴定具有冲击倾向性,并且采掘过程中煤粉量 超标、有煤炮或钻孔钻进中有卡钻、吸钻、异响等动力现象 的,均按冲击地压矿井管理。 第四条 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 实际控制人,下同)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 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下同)是 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 作;其他副职在分管范围内负落实责任。 第五
《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共7章54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和责任主体。首先,确立了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原则;其次,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分工;第三,进一步明确了煤矿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
(二)完善了冲击地压煤矿安全生产制度。一是明确并细化了冲击地压矿井的范围和管理要求;二是规定了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防冲制度,并建立专业防冲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健全了防冲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按吨煤不少于15元加提安全费用,专款用于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四是将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三限三强”上升为法律规范,重点规定了限人员、强支护制度。
(三)强化了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的具体措施。一是确立了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和危险性评价制度,煤矿企业应当根据评价结论编制防冲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二是确立了冲击地压危险性监测制度,细化了监测设施、监测技术、预警机制以及紧急处置机制等;三是对作业现场冲击地压防治作出了具体规范,细化了卸压施工、检验方式和工作面支护的具体要求,并对智能化开采、巷道作业、现场撤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四)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服务保障责任。为了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我们在草案中单设“保障措施”一章,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在隐患排查治理、采煤信息协调、煤矿经营考核、新技术研发、矿震监测和台网建设等方面,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与服务。
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复杂,以井工开采为主,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威胁严重。多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装备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但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和煤炭开发强度加大,冲击地压灾害逐步升级,且与其他灾害耦合叠加,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全国现有冲击地压矿井产能约4亿吨/年,三分之二分布在煤炭净调入省份,在保障当地煤炭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灾害,既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也是保障能源和原料供应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各产煤地区和有关煤矿企业要突出主动防范,强化源头治理,不断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冲击地压防治是属于自然灾害与防治学科中的一个词目,即为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和治理冲击地压灾害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有开采解放层、清理、支护、衬砌、灌浆加固等。
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
词目:冲击地压防治
英文: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ock burst
释文:为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和治理冲击地压灾害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防范措施主要有:开采解放层;合理布置巷道位置;合理选择开采顺序和支护方法;消除孤立煤柱,避免应力集中;对厚层坚固顶板进行松动爆破处理,降低煤柱的支承压力;向岩层注水或软化剂,以软化岩层;通过岩层内钻孔预先释放一部分能量和气体;用水力冲刷或震动爆破,扩大钻孔破岩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开采解放层。解危措施主要包括卸载爆破和其他措施。卸载爆破可以使岩体重新达到应力平衡状态,从而使围岩达到稳定。其他措施还有清理、支护、衬砌、灌浆加固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