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以打造一流的科研团队作为实验室长远发展的基础,实验室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培养、挖掘、引进”为主要途径,经过一年的建设,实验室逐渐建立起以韦昌富研究员、刘之葵教授、王磊教授、蒋述兴教授、杨建文教授等为学术带头人的开放性研究团队,在队伍构成上实现了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搭配合理的目标,并逐步凝练了“追求创新、团结实干”的实验室精神,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9人。实验室以承担的国家级、区级重大项目为研究载体,以实现知识创新工程科技目标为导向,将研究队伍从自由探索的状况逐步引导至以推动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基础研究轨道上,保证能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实验室积极为年青人才的成长提供舞台,鼓励青年科技骨干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积极为年青人才创造继续深造的机会,在工作中不断进步,近一年来,先后有2人作为在职博士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学术交流,其中一人已经顺利获得博士学位,20多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查看详情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实验室专用彩涂铝板

  • 厚度(mm):定制 产品系列:工程专用辊涂铝板
  • m2
  • 心合
  • 13%
  • 山东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实验室隔断

  • 采用不锈钢拉丝型材作为隔断支撑 嵌以5mm浮法系列玻璃进行钢化 玻璃的厚度、硬度、清晰度均符合国家和建筑一级标准.钢化玻璃为5+6+5双层中
  • m2
  • 驰诺
  • 13%
  • 重庆市驰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央实验室

  • 边台/6000*750*800,含插座6个,12.7mm理化板台面,钢木结构
  • 重庆沪试
  • 13%
  • 重庆沪试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央实验室

  • 玻璃器皿柜/900*450*1800.
  • 重庆沪试
  • 13%
  • 重庆沪试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实验室边柜

  • 1.常规实验边台3400×750×850mm2.全钢结构,基础材料采用1.2mm优质冷轧板3.柜体经酸洗磷化后环氧树脂粉末静电喷涂
  • 13%
  • 广州市钢都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2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2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1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1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机构队伍模块

  • 1.名称:机构队伍模块 2.品牌:徽粤大海/DHWL 3.型号:DHWL-XLZS 4.产地:中国5.功能参数:详见《二、项目建设要求》
  • 1套
  • 3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3
查看价格

队伍手举牌

  • 1.型号:400mm×250mm×625mm
  • 30个
  • 1
  • 金陵或泰山(同等或类似品牌)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2-30
查看价格

新能源高压计量柜

  • 新能源高压计量柜
  • 4台
  • 1
  • 品牌详看附表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1-22
查看价格

实验室圆凳

  • PU凳面、静音式气压棒,全不锈钢脚架,五星固定式落地脚盘,焊
  • 20个
  • 2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2-02
查看价格

实验室准备

  • J-syzbAL
  • 1台
  • 1
  • 品牌详见原档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08
查看价格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

实验室建设以来,已在中低温地热和太阳能利用、工业废渣资源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等方面多个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实验室在2011年获得了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和平台上,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并获得了一些发明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查看详情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目标和任务

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以建筑新能源与建筑节能为中心,以“浅层地能利用过程的岩土体热交换机制”、“工业废渣资源化及绿色建材制备原理”、“绿色建筑优化理论与方法”为重点研究方向,面向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开发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新能源。重点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积极承担国家和自治区重大基础研究以及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过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任务,解决建筑新能源与建筑节能技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共性科学问题。实验室致力于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开放性研究平台,打造在国内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同时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区内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办法,实验室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吸引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围绕实验室的重点研究领域开展就研究,实现了研究项目的对外开放。

查看详情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课题设计

自2010年对外开放以来,设计了多项开放课题,吸引了国内外同行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和交流。2011年收到开放课题申请书20余份,确定重点实验室创新型研究团队课题5项,一般性开放课题5项个,课题经费90万元。

查看详情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

在依托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和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委员会的帮助下,实验室将以广西为重点,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研究网络,推动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研究,进一步开拓对外合作的渠道,提高研究开发能力。坚持交叉综合化的多学科特色,以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提高实验室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推动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减排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文献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格式:pdf

大小:183KB

页数: 2页

在发展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进程中,抓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在水利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是摆在水利事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水利单位人才管理队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论述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并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培训教育及管理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建筑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格式:pdf

大小:183KB

页数: 1页

人才是企业兴衰之基,发展之本。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适应人才战略,开发利用人才,对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概述

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依托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于2017年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省级高校重点实验。本重点实验室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和气候环境特点,在现有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跟踪国内外研究热点,凝练三大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夏热冬暖、高温高湿地区的气候特点,重点实验室围绕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和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等方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本重点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研究生导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占85.2%。

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争取经过2年的建设,形成在福建省建筑新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研究领域具有创新特色、研究方向布局合理、组织构架有效运行的重点实验室机制。通过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2年内将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

二.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简介

侯根富,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编委,福建工程学院燃气与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单位工作,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助理,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等职务。先后到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美国迈阿密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访问学习。

主要从事多孔介质高效低污染燃烧,燃气输配,系统节能等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EI、ISTP等收录1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出版教材与设计手册三部。

现兼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学术委员副主任,常务理事;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建设部节能减排专家联盟第一届委员;中国燃气学会应用专业委员、输配专业委员;《燃烧科学与技术》杂志特约审稿人;《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理事;福建省经贸委省级工商发展资金项目评审专家,福州市科技专家等。

2016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针重点实验室围绕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和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三个研究方向,明确相关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1: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

本方向研究多孔介质高效清洁燃烧影响规律,探索实现超绝热燃烧的技术途径,掌握不同类型可燃气体多孔燃烧过程及其关键技术,实现废气清洁燃烧与余热回收利用,达到降污与回收余热多重效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多孔介质清洁燃烧热工参数测量与反演

根据多孔介质清洁燃烧内部多场耦合热质信息传递原理,采用辐射热流计、热电偶和层析成像等多种测量方法,结合数据反演与分析技术,获得多孔介质温度、压力和浓度场信息,为改善优化多孔介质清洁燃烧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2)多孔介质高效燃烧影响机理与调控方法

在掌握多孔介质清洁燃烧内部热信息场的基础上,探索燃料成分、空气混合比、火焰特性、多孔介质材质与微观连通网络结构等因素对多孔介质高效燃烧的影响规律,掌握多孔介质的清洁燃烧的调控方法。

(3)多孔介质超绝热燃烧技术途径与方法

针对不同的燃料成分,通过空气配比、燃烧方法、多孔介质多尺寸设计、混合气体高效预热等多学科与技术交叉,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多孔介质超绝热燃烧,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研究方向2: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

主要研究建筑太阳能高效利用和浅层地热热泵技术,探索太阳能非跟踪聚光与窗户遮阳方法、多模式热泵节能技术,实现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资源高效利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建筑太阳能非跟踪聚光高效转换技术研究

针对建筑太阳能动态入射传输特性,结合几何光学原理,掌握微跟踪与非跟踪太阳能高效聚集方法,获得在建筑维护结构上具有高效实用的聚集器,为建筑太阳能光热\光电高效转换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2)建筑窗户微结构高效遮阳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建筑窗户太阳能入射角度变化特性,根据低辐射玻璃的多光谱热辐射传输原理,结合建筑能耗季节特性,掌握窗户高效遮阳与采光方法,开发关键技术产品,为降低建筑能耗提供理论依据。

(3)多模式浅层地水源热泵强化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结合热工测试、建筑节能理论、污垢预测模型等方法对闽江入海口流域水源热泵系统中由于水质影响引起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根据闽江入海口流域概况以及特点,分析发展江水源热泵的系统应用形式,通过江水源热泵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的比较,对其能效以及一次能源利用率进行对比,并对江水源热泵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得出发展江水源热泵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江水源热泵换热污垢的成因及特性,对不同水质条件(含沙量、浊度等)下的江水在不同流速下换热器污垢的生长过程及规律进行实验研究,同时提出咸淡混合水质换热器污垢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闽江入海口流域(淡水和咸水交汇区)水质、水温情况,及其对热泵换热器结垢的作用机理研究。

研究方向3: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

主要研究室内空调末端多模式热传递过程优化与温湿独立调控技术,探索高湿高温地区温湿独立调控机制,掌握室内热湿环境和空气品质调控方法与途径,实现室内热湿环境高效调控。

(1)室内外热湿环境耦合热过程节能技术研究

室内热湿环境控制与改善技术主要针对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被动及主动控制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室内空气品质控制针对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的研究和开发,包括室内CO2气体资源化技术、控制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源技术、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以及与室内空气品质相关疾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等。

(2)高温高湿地区蒸发冷却热流体科学技术研究

针对福建气候区高温高湿特点,研究能源塔热泵系统在福州地区运行的传热传质规律,构建高温高湿地区能源塔传热传质模型,分析能源塔传热传质特点,在实验室建立能源塔热泵系统,测试运行规律。

(3)高温高湿地区温湿度独立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福建气候区夏季高温高湿特点,建立温湿度独立控制实验系统,研究毛细管冷辐射调节室内热负荷和新风冷却除湿调节室内湿负荷的运行规律,建立高温高湿地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运行机制模型,室内露点温度调控方法与结露的控制策略。

四.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重点实验室通过系列科研项目研究,近几年来,在太阳能聚集与高效热转换、浅层地热资源与空气源高效热泵能量传递等建筑新能源以及室内外热湿环境耦合热过程节能技术,建筑给排水流体输运节能技术等建筑节能领域达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技术水平。在科研项目、论文专利、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省部级重大、重点和横向项目20余项,累积科研经费75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这些成果为后续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另外,与福建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海峡股份有限公司、澳蓝(福建)实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为重点实验室与大中型企业共生互动的产学研有效结合打下坚定基础。

五.建筑新能源与节能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研的主要项目

重点实验室围绕多孔介质超绝热清洁高效燃烧机理,太阳能及浅层地热资源高效转换和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调控三个研究方向。

查看详情

能源与节能文化传统

能源与节能办刊宗旨

《能源与节能》的办刊宗旨为宣传中国能源与节能政策,报道新型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建设发展思路与成就,介绍中国国内外能源与节能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服务能源与节能工作者,推进中国及地区的能源与节能建设 。

能源与节能办刊方针

《能源与节能》的办刊方针是“质量第一,读者至上” 。

能源与节能投稿指南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2、投稿篇幅以4000字符为宜,投稿格式需规范,论文需包含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语,参考文献。

3、投稿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需将文稿以word形式发送,并在邮件正文中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或求学院校、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并在邮件主题中标出作者姓名。勿一稿多投。

4、文责自负。该刊编辑部对投稿有修改、删节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声明。稿件录用后,发录用通知。出刊后,赠每位作者杂志2册 。

查看详情

能源与节能办刊成果

能源与节能出版发行

据2020年2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能源与节能》共出版文献10704篇 。

据2020年2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能源与节能》共载文9446篇、基金论文量为337篇 。

能源与节能收录情况

《能源与节能》是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能源与节能影响因子

据2020年2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能源与节能》总被下载740844次、总被引1725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39、(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6 。

据2020年2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能源与节能》被引量为19624次、下载量为145334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52(能源科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0.6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3269名 。

能源与节能荣誉表彰

2000年,《能源与节能》获得优秀期刊奖 。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