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上篇
第1章湖滨带与缓冲带及其功能与作用
1.1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系统的概念
1.1.1湖滨区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
1.1.2湖滨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1.1.3湖滨带与缓冲带概念与内涵
1.2湖滨带与缓冲带主要功能
1.2.1湖滨带的主要功能
1.2.2缓冲带的主要功能
1.3湖滨带与缓冲带的生态作用
1.3.1湖滨带的生态作用
1.3.2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作用
1.3.3湖滨区生态经济和美学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章湖滨带与缓冲带调查、类型及问题诊断
2.1湖滨带与缓冲带的综合调查
2.1.1湖滨区调查目的
2.1.2湖滨区调查内容
2.1.3采样与分析方法
2.2湖滨带与缓冲带的类型及特征
2.2.1湖滨区生态系统的类型
2.2.2湖滨带的类型与特征
2.2.3缓冲带的类型与特征
2.3湖滨区生态环境综合特征
2.3.1湖滨区生态环境主要特征
2.3.2湖滨区生态服务功能
2.4湖滨区的主要污染源
2.4.1村落生活污染
2.4.2农田面源污染
2.4.3湖滨景区污染
2.4.4主要污染源的贡献率
2.5湖滨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5.1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2.5.2缓冲带主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章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
3.1湖滨区生态修复的原则与思路
3.1.1湖滨区生态修复的原则
3.1.2湖滨区生态修复的思路
3.1.3湖滨生态修复总体构建
3.2湖滨生态修复的总体空间布局
3.2.1缓冲带生态修复空间布局
3.2.2湖滨带生态修复空间布局
3.3湖滨带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
3.3.1湖滨带生态修复理念
3.3.2湖滨带生态修复路线图
3.3.3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3.4缓冲带生态修复理念与设计
3.4.1缓冲带范围界定
3.4.2缓冲带修复理念与路线图
3.4.3缓冲带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参考文献
第4章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对策
4.1湖滨生态系统整体修复的定位
4.1.1湖滨区生态修复的定位
4.1.2湖滨区生态修复策略
4.2湖滨带生态修复对策
4.2.1湖滨带的组成与结构
4.2.2湖滨带生态系统修复对策
4.3缓冲带生态修复对策
4.3.1缓冲带生态修复总体框架
4.3.2缓冲带绿篱构建对策
4.3.3缓冲带生态透水地面对策
4.3.4缓冲带乔灌草复合系统修复对策
4.3.5缓冲带河口低污染水净化对策
参考文献
第5章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技术
5.1湖滨区低污染水概念与组成
5.1.1湖滨区低污染水的污染贡献
5.1.2湖滨区低污染水的组成
5.2湖滨区低污染水调查与研究
5.2.1低污染水调查内容与方法
5.2.2湖滨区低污染水调查范围
5.2.3湖滨区低污染水类型解析
5.2.4湖滨区低污染水分析计算
5.3湖滨区低污染水控制与净化系统
5.3.1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系统布局
5.3.2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系列技术
5.3.3湖滨区低污染水净化系统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下篇
第6章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思路与方案
6.1湖滨带概念的提出
6.2洱海湖滨带与修复理念
6.2.1洱海及湖滨带状况
6.2.2湖滨带生态修复目标与理念
6.3湖滨带修复措施与工艺
6.3.1湖滨带基底修复措施
6.3.2湖滨带生态修复工艺
6.3.3建筑物拆除区生态恢复工艺
6.3.4废弃鱼塘生态重建工艺
6.3.5湖滨带湿地工艺
6.3.6陡岸生态修复工艺
6.4洱海西区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
6.4.1西区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6.4.2西区修复工程目标
6.4.3修复思路和技术路线
6.4.4西区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6.5洱海东区湖滨带修复方案
6.5.1东区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6.5.2修复目标与功能定位
6.5.3东区湖滨带类型与修复思路
6.5.4东区湖滨带生态修复与对策
6.6湖滨带满江一机场路段生态修复方案
6.6.]机场路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
6.6.2修复目标
6.6.3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
6.6.4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6.7工程效果与维护管理
6.7.1湖滨带植物恢复情况
6.7.2湖滨带修复工程效果
6.7.3湖滨带修复工程的管理
第7章湖泊湖滨区生态修复思路与方案
7.1星云湖湖滨区生态修复方案
7.1.1星云湖湖滨区现状与分析
7.1.2星云湖湖滨区的环境问题
7.1.3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构建方案
7.1.4星云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方案
7.2杞麓湖湖滨区生态修复方案
7.2.1杞麓湖湖滨区现状与分析
7.2.2杞麓湖湖滨区的环境问题
7.2.3杞麓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案
7.2.4杞麓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方案
7.3长寿湖湖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案
7.3.1湖周污染控制与生态构建方案
7.3.2消落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
第8章抚仙湖缓冲带生态修复思路与总体方案
8.1缓冲带概念的提出
8.2抚仙湖及缓冲带现状与问题
8.2.1湖泊及其流域的特征
8.2.2湖滨缓冲带现状与问题
8.2.3缓冲带分类与工程分区
8.2.4缓冲带主要环境问题
8.3缓冲带生态修复的理念与总体设计
8.3.1缓冲带的功能定位
8.3.2缓冲带修复总体思路
8.4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方案
8.4.1规模化生态修复方案
8.4.2环湖低污染水处理方案
8.4.3村落污染控制方案
8.4.4环境综合管理方案
8.4.5维护及相关政策2100433B
《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介绍了近十年来,作者金相灿在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长寿湖、洱海的水污染防治实践中,完成了一系列湖滨带或缓冲带修复工程的可研与工程设计,有的修复工程已经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吸收与借鉴了国内外众多湖滨带或缓冲带修复与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作者通过总结归纳,逐步形成了一些湖滨带或缓冲带修复工程的经验与体会,并以湖滨带与缓冲带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的方式汇集于书中,供同行参考,与大家共勉。
需要看具体内容了,比如有一些截污纳管的项目就属于新建工程项目,比如有一些其它的植被恢复、生态链构建等等就不能算新建工程项目了。要区分具体项目内容的。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互换性概述第二节 加工误差和公差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第四节 技术测量概念第五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 光滑孔、轴尺寸的公差与配合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的...
再生设计 秦皇岛海滨景观带生态修复工程
项目通过多种再生设计方法,将一个严重侵蚀、退化、过度开发的海滩生态修复成一个广受欢迎的场所,展示了景观设计师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生态设计,很好地重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古黄河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采用植物及其他辅助材料构筑各类边坡结构,实现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和改善栖息地生境等功能的集成工程技术,对古黄河两岸进行植被恢复和植物群落的重建,打造绿水园林城市地域景观,为淮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下基础。
滨岸缓冲带是指河水-陆地交界处,直至河水影响消失为止的地带[15]。滨岸缓冲带技术主要目的在于对水质进行保护而不是对水质本身的净化,其功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其对农业等非点源污染的缓冲作用上。滨岸缓冲带能够通过如根系拦截、植物吸收、微生物转化等一系列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达到对陆地与水体间传输的物质的缓冲作用,具有截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水流侵蚀、防止践踏、增加水分渗透、固定支撑土壤、净化水质、削减非点源污染、改善生物栖息地功能、提高景观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1994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