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季阳萍: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2100433B
《化工制图》吸收了中国国内高职高专制图教学的改革经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少而精的原则,突出画图、看图能力的培养。书中所选之图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之作。在内容设置上使基础理论部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部分强化了化工行业和生产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了实践教学。在结构上做到画图和读图相结合;画图与尺寸标注相结合;正投影图与轴测图相结合;手工制图和CAD绘图相结合 。
配套教材
《化工制图》有配套教材——《化工制图习题集》 。
书名 |
ISNB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化工制图习题集》 |
978-7-122-00778-0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年7月 |
季阳萍 |
在cad中编好你要建块的内容 选择该内容后输入命令block 就可以编辑块了 有化工制图的书 知识很全
自己找些教材,比如当地图书馆、网络视频或购买图书等,主要还是从细节的基础入手,多加练习,熟练了之后自然就好了;只要不是进行再次开发,工作用用而已,没什么难的。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绪论1 一、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目标和任务1 二、学习方法1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2 第一节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基本规定2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2 二、比例4 三、字体5 四、图线5 五、尺寸标注7 第二节尺规作图工具及其使用11 一、常用的绘图工具11 二、常用的绘图仪器11 第三节几何作图12 一、圆周的等分12 二、斜度与锥度12 三、圆弧连接13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画法14 一、尺寸分析15 二、线段分析15 三、作图步骤15 第五节徒手画图的方法16 一、徒手绘图的概念16 二、徒手绘图的要求16 第二章投影基础17 第一节正投影法17 一、投影的概念17 二、投影法的分类17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17 第二节物体的三视图18 一、三视图的形成18 二、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19 三、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21 第三节点的投影21 一、点的三面投影21 二、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22 三、两点间的相对位置23 第四节直线的投影24 一、直线的三面投影24 二、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24 三、直线上的点26 第五节平面的投影27 一、平面的三面投影27 二、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27 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28 第六节基本体的投影30 一、平面体的投影30 二、回转体的投影32 三、基本体的尺寸标注35 第七节轴测投影36 一、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36 二、正等轴测图的画法37 三、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40 第三章组合体42 第一节组合体的形体分析42 一、形体分析法42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42 三、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43 第二节相贯线45 一、相贯线的性质45 二、相贯线的画法46 三、相贯线的特殊情况50 第三节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51 一、形体分析51 二、选择主视图51 三、确定比例,选定图幅53 四、画基准线,布置视图53 五、绘制底稿53 六、检查描深53 第四节组合体的尺寸标注53 一、尺寸种类55 二、尺寸基准55 三、应注意的问题55 四、方法和步骤55 第五节组合体视图的识读56 一、读图的基本要领56 二、读图的基本方法60 三、补漏线、补第三视图63 四、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64 第四章机件图样的画法66 第一节视图66 一、基本视图66 二、向视图66 三、局部视图66 四、斜视图68 第二节剖视图68 一、剖视的概念及剖视图的画法69 二、剖视图的种类71 三、剖切方法73 第三节断面图77 一、移出断面图78 二、重合断面图79 第四节其他表达方法79 一、局部放大图79 二、简化画法80 第五节第三角画法简介82 第五章机械图85 第一节零件图概述85 一、零件与装配体的关系85 二、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86 第二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86 一、零件图的视图选择86 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88 三、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及其尺寸标注89 第三节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91 一、表面粗糙度91 二、极限与配合93 三、形位公差简介97 |
第四节标准件和常用件100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00 二、键、销108 三、齿轮110 四、滚动轴承113 五、弹簧114 第五节零件图的阅读及典型零件分析118 一、识读零件图的步骤118 二、典型零件及其零件图118 第六节装配图简介125 一、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125 二、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25 三、装配图上的标注(包括尺寸、零件 序号、明细栏)126 四、装配图的阅读128 第六章化工设备图131 第一节概述131 一、化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特点131 二、化工设备图的作用与内容133 第二节化工设备图的表达方法137 一、多次旋转的表达方法137 二、管口方位的表达方法137三、局部结构的表达方法137 四、断开与分段(层)的表达方法137 五、夸大的表达方法137 六、化工设备的简化画法138 七、设备整体的示意画法141 第三节化工设备图中焊缝的表示141 一、焊接方法及焊接接头的形式141 二、焊缝的规定画法142 三、焊缝的符号表示法142 第四节化工设备的标准化零部件144 一、筒体和封头144 二、法兰连接145 三、人孔和手孔147 四、支座147 五、补强圈147 六、其他标准件148 第五节化工设备图的阅读148 一、读化工设备图的基本要求148 二、读化工设备图的方法和步骤149 三、读图实例149 第七章化工工艺图153 第一节工艺流程图153 一、工艺流程图概述153 二、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法155 三、工艺流程图的阅读(PID)157 第二节设备布置图158 一、建筑图简介158 二、设备布置图160 第三节管道布置图164 一、管道的图示方法164 二、管道布置图的内容169 三、管道布置图的画法与标注170 四、管道布置图的阅读172 第四节管道轴测图173 一、管道轴测图的内容173 二、管道轴测图的表达方法174 三、管道轴测图的阅读176 第八章表面展开图177 第一节求直线的实长177 一、直角三角形法178 二、旋转法178 第二节应用举例179 第三节钣金下料的工艺性简介182 一、钣金的处理182 二、接口形式183 第九章AutoCAD基础知识184 第一节AutoCAD基础184 一、启动AutoCAD2006184 二、AutoCAD2006操作界面184 三、AutoCAD2006命令的使用186 四、AutoCAD2006的坐标及其输入187 五、图形文件的管理187 第二节绘图环境的设置188 一、设置图形单位和绘图界限188 二、设置图层189 三、辅助工具的使用190 四、对象捕捉191 五、自动追踪191 第三节基本绘图命令192 一、绘制点192 二、绘制直线193 三、绘制圆与圆弧193 四、绘制射线与参照线193五、绘制矩形与正多边形194 六、绘制椭圆与椭圆弧194 七、绘制样条曲线194 八、绘制多段线195 九、举例195 第四节图形编辑命令196 一、选择对象196 二、删除对象196 三、复制对象197 四、调整对象198 五、编辑对象200 六、文字书写与编辑202 七、图案填充203 八、图块及其属性204 九、举例207 第五节尺寸标注208 一、尺寸标注样式设置208 二、尺寸的标注209 三、尺寸编辑212 第六节综合应用实例212 一、平面图形画法212 二、零件图画法215 附录216 参考文献248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化工制图》分为九章,主要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图样的画法、机械图、化工设备图、化工工艺图、表面展开图、AutoCAD基础知识等内容 。
《化工制图》根据国家标准编写而成 。
该教材由季阳萍统稿并任主编,熊放明担任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季阳萍编写第一章、第八章;陈秀萍编写第二章、第四章;吕安吉编写第三章、第九章;曹咏梅编写第五章;田义编写第六章、第七章。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陶冶教授对书稿提出了意见 。
2007年8月,该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
职务 |
姓名 |
---|---|
责任编辑 |
旷英姿、韩庆利 |
责任校对 |
凌亚楠 |
装帧设计 |
张辉 |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八章建筑制图简介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课件--第八章建筑制图简介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管道设计
化工设计概论与化工制图管道设计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化工制图习题集》。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化工制图习题集》 |
978-7-122-02406-0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8年5月 |
胡建生 |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化工制图与测绘习题集》。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化工制图与测绘习题集》 |
978-7-122-14586-4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2年9月 |
曹咏梅、熊放明 |
该教材主要参考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化工行业对化工类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制图基础理论的要求编写的。
《化工制图》是由胡建生主编,参加编写的有:胡建生(绪论、第1章~第4章及附录),邵娟琴(第5章、第6章)。全书由胡建生统稿。该教材由辽宁工业大学李卫民教授主审。参加审稿的还有史彦敏、曾红、汪正俊、王苏东、陈清胜、张玉成、李瑞福,并提出了意见和修改建议。
2008年5月,该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装帧设计 |
责任校对 |
---|---|---|
张建茹 |
关飞 |
徐贞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