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结合我国近年来环境管理的思想发展和实践活动,详细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制度,与企业相关的环境管理以及国外环境管理实践及其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简要地阐述了全球环境管理工作以及我国在全球环境管理中的参与。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具书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二、环境管理的概念
三、环境管理学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节环境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一、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管理方法的演变
思考题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系统论
一、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二、系统论的主要观点
三、系统论与环境管理
第二节控制论
一、基本概念
二、控制方式与控制系统
三、控制论与环境管理
第三节生态和环境经济学理论
一、生态经济学有关理论
二、环境经济学理论
第四节三种生产理论
一、三种生产及其联系
二、三种生产的关系演变历程
三、三种生产的调和——协调发展
思考题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第一节环境管理的手段和职能
一、环境管理的手段
二、环境管理的职能
第二节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一、环境监测
二、环境评价
三、环境预测
四、环境统计
五、环境信息系统
六、环境规划
思考题
第四章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第一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二、创建阶段
三、发展阶段
四、深化阶段
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体系
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
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三、中国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
四、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第三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基本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三同时”制度
三、排污收费制度
四、排污许可证制度
五、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六、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七、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第四节其他环境管理制度
一、总量控制
二、环境标准制度
三、环境标志制度
第五节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环境管理的因素
二、我国环境管理发展趋势
三、新世纪我国环境政策发生的积极转变
思考题
第五章环境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环境规划的概念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三、环境规划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类型
一、环境规划的原则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程序
二、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和内容
第四节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
一、环境预测技术和方法
二、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技术
三、总量控制技术
四、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常用方法
思考题
第六章企业环境管理
第一节概述
一、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和任务
二、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
第二节企业环境管理的内容
一、企业外部环境管理
二、企业内部环境管理
第三节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二、清洁生产的原则
三、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和工具
第四节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一、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的产生背景
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的构成和特点
第五节生命周期评价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产生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三、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与内容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第六节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
一、环境会计
二、环境审计
思考题
第七章国外环境管理
第一节美国环境管理简介
一、美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二、美国环境管理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欧盟的环境政策及其盟国的环境管理
一、欧盟的环境政策概况
二、德国环境管理概况
三、法国环境管理体制概况
第三节日本的环境管理
一、日本环境管理体系
二、日本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三、日本强调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作用
第四节新加坡的环境管理
一、新加坡政府环境管理机构
二、强化环境立法和执法
三、新加坡的环境政策简介
第五节国外环境管理趋势
一、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
二、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运用不断扩展
三、环境管理中的社会调控制度不断强化
四、环境管理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思考题
第八章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
第一节全球环境问题概况
第二节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
一、推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行动
二、环境外交
第三节中国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管理的行动
一、中国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管理的历程
二、中国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和行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2100433B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生态学、自然环境概论、环境工程、污染源控制、环境经济学、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监测管理、土地规划与管理、环境预测与决策、环境规划、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法、水气固液污染量控制工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即在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解决开发与环境的冲突,期使经济成长与环境保护达到平衡。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加以纠正,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冲突,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促类形成更发展更进步的新文...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
环境规划与管理自考资料
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 D )。P8或者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 使得所有的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是( ABCD )。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卷”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 A) 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 D) A.经济刺激 B.污染治理 C.环境评价 D.协调经济发展与 环 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 C.消费观 D.科学观 2.境保护关系 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 C) A.物质生产 B.自然净化 C.环境生产 D.资源再生 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 B ) A.考虑环境效益 B.保障人体健康 C.保障经济发展 D.保障可持续发展 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 D) A.状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2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框架基本保持了原书的结构,但根据近年环境规划与管理在理论、技术、方法等领域的进展,对原书相关内容作了修改和补充。《环境规划与管理(第2版)》系统地阐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涵、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并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土地资源与生态保护、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根据新形势增加了公众参与及综合决策,最后提出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环境规划与管理(第2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类专业及环境科学类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管理、城乡规划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科技人员使用。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第三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第四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人地系统理论
第三节 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理论
第五节 环境政策学理论
第六节 循环经济理论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1.1.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1.1.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
1.1.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1.2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1 当代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
1.2.2 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2.3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与理论发展的里程碑
1.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和趋势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2.1 我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体系
2.1.1 基本方针
2.1.2 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2.1.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政策
2.2 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2.1 环境法律责任
2.2.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2.3.1 环境规划与管理制度
2.3.2 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2.3.3 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2.4 环境标准体系
2.4.1 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性质
2.4.2 环境标准分类
2.4.3 环境标准的作用
2.5 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2.5.1 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发展
2.5.2 我国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3.1 可持续发展原理
3.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3.1.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1.3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生态学原理
3.2.1 极限性原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3.2.2 生态链原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
3.2.3 生物多样性原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观
3.3 系统论原理
3.3.1 系统工程基本知识
3.3.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则
3.4 经济学原理
3.4.1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观念
3.4.2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5 管理学原理
3.5.1 管理的二重性特点
3.5.2 管理的职能
习题与思考
第4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
4.1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4.1.1 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4.1.2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4.1.3 环境评价
4.2 环境统计方法
4.2.1 环境统计
4.2.2 环境统计的调查方法
4.2.3 环境统计的研究方法
4.3 社会经济预测方法
4.3.1 社会发展预测
4.3.2 经济发展预测
4.4 环境预测方法
4.4.1 环境预测
4.4.2 常用预测方法
4.4.3 环境预测的工作程序
4.5 决策分析方法
4.5.1 决策
4.5.2 决策因素
4.5.3 决策方法
4.5.4 决策原则和决策程序
4.6 环境审计方法
4.6.1 环境审计
4.6.2 环境审计的内容
4.6.3 环境审计方法
4.7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4.7.1 环境信息及其系统
4.7.2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4.7.3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程序
5.1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5.1.1 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5.1.2 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
5.2 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5.2.1 环境规划目标
5.2.2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5.3 环境评价和环境预测
5.3.1 环境调查与评价
5.3.2 环境预测
5.4 环境功能区划
5.4.1 城市环境功能区
5.4.2 环境空气功能区
5.4.3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5.4.4 声环境功能区
5.5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决策过程
5.5.1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5.5.2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5.5.3 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
5.6 环境规划的实施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环境规划
6.1 大气环境规划
6.1.1 大气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与类型
6.1.2 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6.1.3 大气污染预测
6.1.4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6.1.5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
6.1.6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6.2 水环境规划
6.2.1 水环境规划基础
6.2.2 水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6.2.3 水污染物预测
6.2.4 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法
6.2.5 水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6.3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6.3.1 固体废物概述
6.3.2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
6.3.3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方法
6.3.4 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6.4 生态环境规划
6.4.1 生态规划概述
6.4.2 城市生态规划
6.4.3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习题与思考
第7章 环境管理的模式和手段
7.1 末端控制为基础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
7.1.1 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建立
7.1.2 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实践
7.1.3 末端控制传统环境管理模式的弊端
7.2 污染预防为基础的现代环境管理模式
7.2.1 源消减
7.2.2 循环经济
7.2.3 废物减量化
7.2.4 产品生态设计
7.2.5 产品环境标志
7.2.6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
7.3 污染预防环境管理模式的实施
7.3.1 环境规划的时空控制
7.3.2 环境绩效
7.3.3 环境绩效审计
7.3.4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计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区域环境管理
8.1 区域环境管理及其原则
8.1.1 区域环境管理的含义
8.1.2 区域环境管理的原则
8.2 城市环境管理
8.2.1 城市环境问题与产生原因
8.2.2 城市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8.3 农村环境管理
8.3.1 农村环境问题及来源
8.3.2 农村环境改善途径与管理方法
8.4 流域环境管理
8.4.1 流域环境管理特点
8.4.2 流域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8.4.3 流域环境管理方法和途径
8.5 海洋环境管理
8.5.1 海洋环境管理的特点
8.5.2 海洋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8.5.3 海洋环境管理的途径及方法
8.6 开发区环境管理
8.6.1 开发区环境问题及其特征
8.6.2 开发区环境管理遵循的原则
8.6.3 开发区环境管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8.7 规划的环境管理
习题与思考
第9章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9.1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
9.1.1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程序
9.1.2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内容
9.1.3 特殊项目的环境管理
9.2 电力行业环境管理
9.2.1 电力行业环境污染特征
9.2.2 电力行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9.2.3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展望
9.2.4 电力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及措施
9.3 钢铁行业环境管理
9.3.1 钢铁行业环境污染特征
9.3.2 钢铁行业环境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9.3.3 钢铁行业发展与环保展望
9.3.4 钢铁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及措施
9.4 化工行业环境管理
9.4.1 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特征
9.4.2 化工行业环境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9.4.3 化工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及措施
9.5 水泥行业环境管理
9.5.1 水泥行业环境污染特征
9.5.2 水泥行业环境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9.5.3 水泥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及措施
9.6 其他行业环境管理
习题与思考
第10章 环境监察
10.1 概述
10.1.1 环境监察的含义
10.1.2 环境监察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10.1.3 环境监察机构
10.2 环境现场监察
10.2.1 环境监察的依据
10.2.2 环境监察工作程序
10.2.3 其他处理程序
10.2.4 环境现场执法
10.3 污染源监察
10.3.1 污染源监察的含义
10.3.2 污染源监察的一般内容
10.3.3 污染源监察的形式
10.3.4 污染源现场监察要点
10.4 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监察
10.4.1 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监察的含义
10.4.2 污染防治设施环境监察的一般方法
10.5 建设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环境监察
10.5.1 建设项目环境监察
10.5.2 限期治理项目环境监察
习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