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为美国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技术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供水及排水、废物管理和污染控制。全书突出实践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介绍。其主线为历史及现状——法律法规——污染控制技术,内容生动、图文并茂。为配合书中教学内容,各章提供大量思考题及练习题,同时各章还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网址,这些为读者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是环境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和其他相关学科人员。书中的内容既适用于本科生实用工程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适用于希望扩充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保护专业知识的人员的自学。本书还可作为即将从事环境方面工作的其他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和自学。
译者序Ⅰ
前言Ⅲ
致谢Ⅴ
第1章基本概念
1.1环境技术综述
1.2公共健康
1.3生态学
1.4地质学和土壤
1.5历史回顾
1.6相关网址
复习题
第2章水力学
2.1水压
2.2流量
2.3有压管流
2.4管道重力流
2.5非均匀明渠流
2.6计算机在水力学中的应用
2.7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3章水文学
3.1水的利用及可用性
3.2水文循环
3.3降水
3.4地表水
3.5干旱
3.6水库
3.7地下水
3.8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4章水质
4.1化学基本概念
4.2水质的物理参数
4.3水质的化学参数
4.4水质的生物参数
4.5水样采集
4.6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5章水污染
5.1水污染物分类
5.2热污染
5.3土壤侵蚀和沉积物控制
5.4河流污染
5.5湖泊污染
5.6地下水污染
5.7海洋污染
5.8水质标准
5.9净水行动计划
5.10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6章饮用水净化
6.1安全饮用水法
6.2沉淀
6.3凝聚和絮凝
6.4过滤
6.5消毒
6.6其他给水处理工艺
6.7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7章给水配水系统
7.1配水系统设计要素
7.2供水干管
7.3离心泵
7.4调节水池
7.5管网流量
7.6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8章污水排水管道系统
8.1生活污水管设计
8.2污水提升泵站
8.3污水排水管道建设
8.4入渗和入流
8.5污水排水管道修复
8.6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
8.7生活污水排水管道的计算机应用程序
8.8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9章雨水管理
9.1雨水径流估计
9.2雨水管道系统
9.3最优管理措施
9.4洪泛平原
9.5合流制排水管道溢流控制(CSO)
9.6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0章污水的处理及处置
10.1法规和标准
10.2一级处理
10.3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10.4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10.5污水就地处置
10.6污泥管理
10.7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1章城市固体废物
11.1历史背景
11.2固体废物的特点
11.3固体废物的收集
11.4固体废物的处理
11.5回收利用
11.6卫生填埋
11.7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2章危险废物管理
12.1危险废物特征和数量
12.2危险废弃物的运输
12.3处理、储藏和处置
12.4场地修复
12.5危险废物最少化
12.6相关网址
复习题
第13章大气污染与控制
13.1历史背景
13.2大气要素
13.3大气污染的类型、来源和影响
13.4全球大气污染
13.5室内空气质量
13.6空气采样和测量
13.7大气污染控制
13.8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第14章噪声污染与控制
14.1声音的基础物理学
14.2噪声的测量
14.3噪声的影响
14.4噪声控制
14.5相关网址
复习题
计算题
附录A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审计
附录B技术员和技术专家的任务
附录C基础数学、单位和单位换算相关知识回顾
附录D计算暴雨径流的HydroCADTM软件
附录E专业术语和缩写词
附录F部分参考书目、软件、视频资源
附录G计算题答案
附录H彩色图片彩插2100433B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即在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解决开发与环境的冲突,期使经济成长与环境保护达到平衡。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加以纠正,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冲突,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促类形成更发展更进步的新文...
你 说的这 家 我 也知道
该书共分11章,主要描述了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各种检测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参数、应用,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光电信号的数据与计算机接口,光电信号的变换和检测技术,光电信号变换形式和检测方...
环境技术交底
环境技术交底 1、工程概况 北京××工程位于北京市,××区××路××号,总建筑面积×× m2,地下二层,地 上十六层,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框架一筒体结构,筒体局部十七层,第十七层为塔层。 建筑框架部分檐高 59.65m,筒体问部分檐高 65.25m。 本工程为了达到“长城杯”的质量目标。为厂保证施工现场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为了 保证职工在施工中的安全,根据该工程的结构特点,特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方案。 2、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 北京市及集团总公司的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 达到 并超过北京市市级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 (2)积极全面地开展环保工作,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环保自我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 络,并保持运行。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4)现场采取图片、表扬、评优、奖励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并将环保知识的普 及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身上。 (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电子废物污染环境,加强对电子废物的环境管理,根据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拆解、 利用、处置电子废物污染 环境的防治。产生、贮存电子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也适用本办法;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电子类危险废物相关活动污染环境的防治, 适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全国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 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电子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造成电子废物污染 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控告和检举。 第二章 拆解利用处置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拆解、利用、处置电子废物的项目, 建设单位(包
《固体废物处理及污染的控制与治理》以固体废物的管理为框架,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基本性质、废物的收集和运输、固体废物的焚烧和堆肥化;重点介绍了城市垃圾的卫生填埋处理和已污染的垃圾填埋场污染的控制和恢复治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具体特点有:全面、系统介绍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的卫生填埋方法、理论与实践,如“最终堆放理论”、“反应堆理论”等;此外,对填埋场防护系统的研究也是《固体废物处理及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的特色;系统地介绍了固体废物填埋场地对环境污染的模拟预报、控制和治理的内容;充分结合科研成果,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固体废物处理及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可供环境、水资源、生态、国土和资源等领域高等院校的师生,以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第1章固体废物污染概论
1.1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概念与分类
1.1.1固体废物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1.1.2危险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1.2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与危害
1.2.1城市垃圾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1.2.2城市垃圾的污染
1.3典型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与危害
1.3.1工业固体废物的范畴与分类
1.3.2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的产生来源与现状
1.3.3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
1.4危险废物的污染与危害
1.4.1危险废物的危害
1.4.2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面临的问题
1.4.3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
1.5塑料及包装废物的污染与危害
1.5.1包装废物污染
1.5.2塑料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1.6电子电器废物的污染与危害
1.6.1电子电器废物的成分
1.6.2电子电器废物的危害
1.7城市污泥的污染与危害
1.8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与处理原则
第2章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2.1固体废物的收运概述
2.1.1城市垃圾的收运
2.1.2危险废物的收运
2.1.3工业废物的收运
2.2固体废物的收运规划
2.2.1固体废物的收运设施规划
2.2.2固体废物的收运规划模型
2.2.3固体废物收运规划的优化方法
2.3固体废物的收运工艺与设备
2.3.1固体废物的收运方式
2.3.2固体废物的收运设施与设备
2.3.3固体废物的收运工艺与设计
2.4危险废物的收运与管理
2.4.1危险废物的收运管理
2.4.2危险废物的贮存与运输
参考文献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第3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原理与技术/
3.1固体废物的压实原理与技术
3.1.1固体废物的压实原理
3.1.2固体废物的压实设备
3.1.3固体废物的压实流程与应用
3.2固体废物的破碎原理与技术
3.2.1固体废物的破碎原理
3.2.2固体废物的破碎设备
3.2.3固体废物的破碎流程与应用
3.3固体废物的分选原理与技术
3.3.1筛选
3.3.2风选
3.3.3浮选
3.3.4磁选
3.3.5电选
3.3.6摩擦与弹跳分选
3.3.7光电分选
3.3.8涡电流分选
3.4固体废物(污泥)的脱水原理与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技术/
4.1固体废物填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4.1.1固体废物填埋场的种类与模式
4.1.2固体废物的填埋方法与类型
4.2填埋场有机垃圾降解的基本原理
4.2.1有机物降解的生化反应计量学
4.2.2有机物降解的规律
4.2.3填埋垃圾的降解特性
4.2.4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
4.3城市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
4.3.1垃圾渗滤液的来源与水质特点
4.3.2渗滤液的预处理
4.3.3渗滤液的生物处理
4.3.4渗滤液的回灌处理
4.3.5渗滤液的物化处理
4.4填埋场气体的产生、收集与利用
4.4.1填埋场气体的产生与组成
4.4.2填埋场产气(CH4)的影响因素
4.4.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资源利用
4.5填埋设备简介
参考文献
第5章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技术/
5.1堆肥技术发展概况
5.1.1堆肥工艺与设备研究进展
5.1.2堆肥化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5.1.3堆肥化控制研究进展
5.1.4堆肥产品和技术的应用研究
5.2堆肥的基本原理
5.2.1好氧堆肥法的微生物作用原理
5.2.2厌氧堆肥法的微生物作用原理
5.3有机固体好氧堆肥的基本工艺
5.3.1好氧堆肥的基本条件
5.3.2好氧堆肥的原理及工艺
5.4堆肥化系统与控制
5.4.1堆肥化过程动力学
5.4.2堆肥生产过程特性和计算机控制
5.4.3堆肥品质与腐熟度
5.5有机固体废物的厌氧堆肥技术
5.5.1厌氧堆肥的基本原理
5.5.2厌氧堆肥的工艺
参考文献
第6章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解处理技术/
6.1垃圾焚烧处理的国内外现状
6.1.1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6.1.2垃圾焚烧处理的相关法规与标准
6.2固体废物焚烧过程的基本原理
6.2.1废物的组成与热值
6.2.2垃圾焚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6.2.3垃圾焚烧的物质转化(物料平衡)
6.2.4影响焚烧的因素
6.3垃圾焚烧系统与设备
6.3.1垃圾接收设备
6.3.2垃圾焚烧炉
6.4固体废物的焚烧发电与热能回收
6.5固体废物焚烧的二次污染与防治
6.5.1重金属的污染与防治
6.5.2HCl的污染与防治
6.5.3飞灰的污染与防治
6.5.4二英的污染与防治
6.6固体废物的热解处理技术
6.6.1垃圾热解的概念与分类
6.6.2垃圾热解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6.6.3热解炉及垃圾热解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第7章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
7.1危险废物的分类、鉴别及管理策略
7.1.1危险固体废物减量化
7.1.2危险废物的资源化
7.1.3危险废物的无害化
7.1.4危险废物的贮存
7.1.5危险废物的处置
7.2危险废物固化与稳定化基本原理
7.3固化/稳定化常用胶凝材料及其性能
7.3.1石灰
7.3.2水泥
7.3.3粉煤灰
7.3.4沥青
7.4固化/稳定化技术
7.4.1石灰基固化/稳定化技术
7.4.2水泥基固化/稳定化技术
7.4.3药剂稳定化技术
7.4.4有机聚合物固化/稳定化技术
7.4.5自胶结固化/稳定化技术
7.4.6熔融固化/稳定化技术
7.4.7陶瓷固化/稳定化技术
7.4.8地质聚合物固化/稳定化技术
7.5固化体性能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7.5.1固化体物质组成和微观结构表征方法
7.5.2固化体工程性能及测定方法
7.5.3浸出毒性试验
7.5.4耐久性
7.6固化体耐久性模拟方法
7.6.1溶液数学模型
7.6.2热力学模型及地球化学模型
7.6.3微观结构模型
7.7垃圾焚烧飞灰
7.7.1垃圾焚烧及其污染物
7.7.2垃圾焚烧底渣资源化利用
7.7.3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
7.7.4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稳定化
7.8含重金属工业废物的固化/稳定化
7.8.1铬渣固化/稳定化
7.8.2砷渣无害化
7.8.3重金属污泥的固化/稳定化
7.9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电子电器废物的污染控制/
8.1电子废物的组成、结构与危害
8.1.1电子废物的分类与组成
8.1.2电子废物的危害
8.2电子废物的处理方法
8.2.1火法
8.2.2湿法
8.2.3催化氧化法
8.2.4机械分离法
8.3电子废物中金属的回收与利用技术
8.3.1铜的回收
8.3.2铅的回收
8.3.3锡的回收
8.3.4金的回收
8.3.5银的回收
8.3.6钯的回收
8.4电子废弃物中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
8.4.1有机物的物理回收
8.4.2热能回收法
参考文献
第9章废塑料裂解技术/
9.1废塑料裂解技术的进展
9.2废塑料裂解理论
9.2.1废塑料裂解过程物料衡算
9.2.2废塑料裂解过程能量衡算
9.2.3废塑料裂解机制
9.2.4废塑料裂解方法
9.3废塑料裂解工艺
9.3.1德国的Veba工艺
9.3.2英国的BP工艺
9.3.3富士回收工艺
9.3.4BASF工艺
9.3.5USS工艺
9.3.6Kurata工艺
9.3.7汉堡大学工艺
9.3.8湖南大学工艺
9.3.9联碳公司工艺
9.3.10日邦产业工艺
9.3.11北京丽坤工艺
9.4废塑料裂解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9.4.1温度
9.4.2催化剂
9.5PVC的处理
9.6废塑料裂解产品催化改质
参考文献
第10章纺织行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
10.1前言
10.2纺织行业固体废物与环境污染
10.2.1纺织废物的产生与种类
10.2.2纺织废物的污染与危害
10.3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
10.3.1纺织行业的清洁生产
10.3.2纺织废物的循环利用
10.3.3纺织废物的最终处置
10.4存在问题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技术/
11.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及利用概况
11.2高炉渣利用
11.2.1高炉渣组成
11.2.2高炉渣加工方法
11.2.3高炉渣利用途径
11.2.4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研究
11.2.5高炉渣利用存在问题及展望
11.3钢渣利用
11.3.1钢渣加工方法
11.3.2钢渣的组成与胶凝活性
11.3.3钢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11.3.4钢渣利用存在问题及展望
11.4硫铁矿烧渣综合利用
11.4.1氯化焙烧回收有色金属
11.4.2生产氧化铁颜料
11.4.3生产净水剂
11.5锌冶炼废渣综合利用
11.5.1浮选法回收贵金属
11.5.2火法—湿法回收铜、铅、锌、镉、钴及稀散金属
11.5.3锌渣生产锌盐
11.6铅冶炼废渣综合利用
11.7镍冶炼废渣综合利用
11.7.1从镍渣中提取有用金属
11.7.2镍渣配烧水泥
11.7.3镍渣作为水泥混合材
11.7.4镍渣生产建筑制品
11.8铜冶炼废渣综合利用
11.8.1铜渣的火法冶炼
11.8.2浮选法回收铜
11.8.3磁选回收铁、钴、镍
11.8.4湿法回收有色金属
11.8.5用于建筑材料
11.9铬冶炼废渣解毒及综合利用
11.9.1湿法化学还原解毒
11.9.2铬渣微生物处理
11.9.3干法还原解毒
11.9.4铬渣综合利用途径
11.10冶炼尘泥综合利用
11.10.1赤泥综合利用
11.10.2高炉瓦斯灰和尘泥
11.10.3含汞污泥回收汞
参考文献
第12章矿业废物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
12.1矿业废物的污染与危害
12.1.1矿业废物的来源与种类
12.1.2矿业废物的环境效应
12.2煤矸石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12.2.1煤矸石的来源与性质
12.2.2煤矸石的处理方法
12.2.3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12.3粉煤灰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12.3.1粉煤灰的来源与性质
12.3.2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
12.3.3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12.4选矿尾砂与矿山废石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12.4.1选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12.4.2矿山废石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12.4.3矿石和尾砂的复田与复田实例
参考文献
第13章医疗废物与废橡胶的污染控制/
13.1医疗废物的污染控制
13.1.1医疗废物的定义及处理方法
13.1.2医疗废物焚烧处理系统
13.1.3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对策
13.2废橡胶的处理与利用
13.2.1废橡胶的种类与污染危害
13.2.2废橡胶的回收处理方法
13.2.3我国废橡胶回收利用行业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14章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
14.1建筑垃圾的分类与组成
14.1.1建筑垃圾的分类
14.1.2建筑垃圾的组成
14.2建筑垃圾的减量化
14.2.1建筑垃圾减量化存在的问题
14.2.2建筑垃圾减量化对策
14.3建筑垃圾的资源化
14.3.1废木料的资源化
14.3.2废混凝土的资源化
14.3.3废旧砖瓦的资源化
14.3.4废旧沥青的资源化
14.3.5建筑垃圾作桩基填料
14.3.6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
参考文献
第15章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15.1城市污泥的性质与特点
15.1.1污泥的分类与类别
15.1.2污泥的性质与特点
15.2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与回用类别
15.2.1污泥的处理方法
15.2.2污泥处置方法简介
15.2.3污泥的回用类别
15.3城市污泥的堆肥化与农用资源化
15.3.1城市污泥堆肥的原理与工艺
15.3.2污泥堆肥农用的安全性要求
15.4污泥的能源化利用
15.4.1污泥的厌氧消化处理与沼气利用
15.4.2污泥的焚烧处理与热能利用
15.4.3污泥的热化学处理与炼油技术
15.5城市污泥的材料化利用
15.5.1污泥制砖
15.5.2污泥制陶粒
参考文献
第16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16.1处置方法与原则
16.1.1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16.1.2固体废物的处置原则
16.2土地耕作处置
16.2.1土地耕作处置的原理和方法
16.2.2土地耕作处置的工程应用
16.3工程库贮存处置
16.3.1常用堆存方法
16.3.2尾矿库贮存
16.3.3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的库存
16.4安全土地填埋处置
16.4.1安全土地填埋操作
16.4.2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
16.5浅地层埋藏处置
16.5.1场地的选择与设计
16.5.2浅地层埋藏处置方式
16.6海洋处置
16.6.1海洋处置方法及注意问题
16.6.2海洋倾倒
16.6.3远洋焚烧
16.7深井灌注处置
参考文献 2100433B
国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20)的修订是基于中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管理要求,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完善中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标准体系。该标准的修订,完善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管理要求,并填补了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的空白,实现了与现行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协调统一,共同完善了中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
二是有利于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水平。该标准的修订通过完善设施技术性能指标及提升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将有效推进技术进步并加速老旧设施淘汰,促进危险废物焚烧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三是有利于控制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风险。该标准的修订通过加严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明确消毒处理污染控制要求,强化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将会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效果,降低环境风险。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