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寒冷气候区的公共建筑运行能耗远远高于居住建筑,是建筑节能的重点。不合理的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导致环境舒适度的降低和建筑运行能耗的增加。我国已相继颁布各类公共建筑设计规范和节能设计标准,然而在对这些规范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节能设计滞后于建筑设计、节能技术与建筑空间结合生硬等现象。本项目突破以“功能”和“形式”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思路,结合“能耗”要素,以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与能耗和环境舒适度的相互影响机理之研究为基础,以优化空间设计与节能设计的协调机制而激励建筑创新为目标,研究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综合设计方法、空间设计与节能技术的整合策略及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建构。最终形成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为完善和修订我国公共建筑设计和节能相关规范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传统的公共建筑设计主要基于功能形式原则,缺乏生态和节能意识。建筑创作的核心内容“空间”作为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考虑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公共建筑空间节能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本项目在以“功能”和“形式”为核心的传统建筑理论和设计方法体系中,融合“能耗”这一设计要素,针对我国寒冷气候区,开展系统的公共建筑空间节能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寒冷气候区既有公共建筑空间能耗和环境舒适度、公共建筑空间与能耗和环境舒适度的相互影响机理的两项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四项核心研究内容: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理论体系研究、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综合设计方法研究、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与技术整合策略研究、以及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研究。实现了以优化空间设计与节能设计的协调机制而激励建筑创新为目标的,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综合设计方法、空间设计与节能技术的整合策略、及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建构。 课题研究已完成既定目标,实现了理论突破和方法创新。研究成果包括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节能效果显著,并多次获国家级设计奖项。本研究整合以功能形式为导向的建筑空间设计方法和以“被动优先”为原则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以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参数与能耗和环境舒适度的相互影响机理之基础研究为依据,构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是对现有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拓展和提升,对建筑学科的整体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可实施性,为我国达到节能减碳目标,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提高社会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2100433B
1、并列式适用于单一空间的功能、大小较雷同的建筑。2、串联式适用于连贯性流线要求的建筑空间3、单元式按照不同的功能将所有空间划分为若干独立单元,再将其利用交通空间连接起来。应用最广,优点:分区明确、干...
1、街道公共空间景观总体设计与协调和谐原则街道公共空间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街道公共空间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街道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参观、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
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工业建筑不仅需要满足较高的工艺要求,同时还强调在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概念,以一种亲近、和谐、人性化的创作手法,突出室内空间设计的层次感和独特感,为人们提供经济、实用且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空间设计当中的个性化需求,以一种个性化又不失协调感的方式作出新的住宅个性化设计,脱离传统陈旧观念对设计的影响.增强室内空间设计当中精神功能的体现,将室内空间设计从纯“物”的技术构筑当中解放出来.以及充分发挥过渡性空间的优势,强化空间设计的层次感.本文基于工业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室内空间设计当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叙述.
浅析住宅建筑空间设计与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居住观念。在现代人的观念里有了更新的含义。住宅,已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栖身之处,而更多地融进了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建筑师的设计应更有针对性,合理性,使设计更好的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建筑师把握住宅设计脉搏尤为重要。
商品名称: |
多尺度全过程内蒙古寒冷地区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研究 |
作者: |
金国辉 |
定价: |
30.00 |
ISBN号: |
9787567751880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
内容简介: |
本书对内蒙古寒冷地区低能耗住宅从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工程投入使用等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其建筑节能,并且从非均衡节能构造、非均衡节能采暖、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经济性、基于BIM的建筑节能研究等多尺度地研究内蒙古寒冷地区低能耗住宅的建筑节能,为我国寒冷地区建设低能耗住宅提供理论指导。本书注重概念、理论、创新方法、实践技能的研究,既注重了知识体系结构本身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也注重了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
2100433B
本书以公共建筑共享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寒冷地区的气候控制目标,从空间设计角度探索共享空间被动式低能耗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综述和实测调研对共享空间本体形态和室内物理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基于形态学的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论文的重点是:从空间设计角度出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制定共享空间构成要素的低能耗设计策略,并深入探讨设计策略的组合与应用。研究意在突破传统的建筑设计思路,将“能耗”因素融入“形式——功能”的设计流程,重建空间设计与节能设计的一体化关系,努力使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可以通过直接有效的“设计路径”,达到塑造高性能建筑空间形式的目的。
序/张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
1.1.2 气候与建筑:“变”与“不变
1.1.3 空间设计与节能设计:“重形式”与“重技术
1.2 概念界定
1.2.1 中国寒冷地区
1.2.2 被动式低能耗设计
1.2.3 公共建筑共享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基于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1.3.2 共享空间节能设计研究
1.3.3 总结与评价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共享空间探源与发展研究
2.1 共享空间的历史演进
2.1.1 溯源·具有朴素生态理念的室外庭院空间
2.1.2 过渡·引入自然的室内中庭空间
2.1.3 拓展·遮避风雨的拱廊街空间
2.1.4 成熟·塑造多样化的共享空间
2.2 生态化共享空间的多元发展
2.2.1 气候响应性的缓冲空间
2.2.2 能量引导性的贯通空间
2.2.3 性能适变性的动态空间
2.3 共享空间的形态特征与生态效应
2.3.1 共享空间的空间类型划分
2.3.2 共享空间的形态特征
2.3.3 共享空间的生态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现状调研与思考
3.1 我国寒冷地区气候状况
3.1.1 基于气候的建筑节能设计分区
3.1.2 我国寒冷地区气候区划范围
3.1.3 寒冷地区气候特殊性
3.2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的能耗现状
3.2.1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特征
3.2.2 寒冷地区公共建筑共享空间的能耗特征
3.3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物理环境调研分析
3.3.1 调研概况
3.3.2 共享空间热环境调研分析
3.3.3 共享空间光环境调研分析
3.3.4 共享空间物理环境综合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3.3.5 公共建筑共享空间设计现状与反思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建构
4.1 共享空间被动式低能耗设计的影响因素
4.1.1 外部气候条件
4.1.2 自然能流控制
4.1.3 空间形态要素
4.2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原则
4.2.1 冬夏平衡的动态性原则
4.2.2 光、热、凤关联的综合性原则
4.2.3 空间要素配置的协同性原则
4.3 基于形态学的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
4.3.1 从形态学角度建构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的意义
4.3.2 寒冷地区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框架的内容
4.3.3 共享空间低能耗设计策略生成方法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布局低能耗设计策略
5.1 布局类型
5.1.1 布局类型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5.1.2 布局类型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5.1.3 设计策略:具有节能潜力的布局选型
5.2 空间朝向
5.2.1 空间朝向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5.2.2 空间朝向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5.2.3 设计策略:优选南向采光的空间朝向
5.3 空间组合
5.3.1 组合方式及性能特点
5.3.2 空间组合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5.3.3 组合方式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5.3.4 设计策略:突出性能优势的空间组合
5.4 本章小结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