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学科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ESI排名进入前1%,或在权威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十名或前5%。
(二)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一批重大科研创新成果、发明技术专利和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显现。
(三)改革示范成效明显。试行学科特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协同攻关、人事制度、资源分配、绩效奖励等改革,取得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改革试验成果,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开展。
(一)凝练学科方向。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学科发展前沿,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凝练若干相互支撑、相对稳定、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的学科方向,优化一批相互促进、交叉协同、集群发展的学科群,打造学科发展的高峰和增长点。
(二)汇聚学科队伍。围绕学术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强力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着力造就杰出学术人才和创新骨干人才,大力培育优秀青年骨干。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制度。创造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政策环境,为卓越人才队伍凝神聚力、潜心治学提供保障。
(三)培养创新人才。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培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国家使命、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科研为支撑,在科教结合、产学结合上形成稳定有效、持续发展的培养模式。
(四)构建高端平台。以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整合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新突破。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设若干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五)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促进产业急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发应用,通过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直接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将科研创新与推动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
(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学科建设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竞争性人事管理机制、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管理机制,推动跨学科、跨高校、跨系统、跨地区协作。
(七)产出一流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创新成果;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研究,产出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着力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难题;加强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中原文化传承创新,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及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战略、服务河南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战略部署,加强资源整合,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扶强、扶优、扶需、扶特,坚持久久为功,引导支持高校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
广联达计价软件里面就有可以直接使用
已发,请查收!
到取费表里面去修改吧
学科是高校学术地位、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要求、不间断,按照“打基础、上水平、求突破”的总体思路,用十年时间,加大力度,持续投入,建成一批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的特色学科。
(一)对接国家计划
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机遇,坚持一流标准,汇聚一流队伍,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建设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科高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局部高端突破。
(二)服务重大需求
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加快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强化优势特色
突出中原特色、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学科特色,凝练学科方向,集聚发展优势,提升优势学科,强化特色学科,整合支撑学科,拓展新兴交叉学科,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绩效管理
强化绩效考核,完善动态调控,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实施第三方评价,评估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建立财政投入与建设成效挂钩的激励机制。
(一)建设类别。根据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分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以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为目标,着力提升综合实力;特色学科以在关键应用领域取得突破、学科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前列为目标,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各设A、B两类,其中A类为重点建设学科,B类为重点培育学科。
(二)建设周期。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时间为2015年—2019年,计划立项建设10个左右优势学科和20个左右特色学科。二期建设时间为2020年—2024年,一期验收合格纳入二期继续支持。
(三)建设资金。2015年—2017年安排10亿元,2018年—2024年每年安排3亿元。
(四)遴选办法。优势特色学科申报范围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一期申报学科要编制2015年—2019年建设规划,细化、量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年度实施计划、资金需求和来源、保障措施等,制定绩效考核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对建设规划和绩效考核评价量化指标进行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综合评估,择优遴选建设学科,报省政府审核后公布。根据一期验收评估结果,组织二期申报和遴选。
建设期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的学科省财政予以专项支持。
(五)建设实施。已确定的建设学科所属高校将学科建设规划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审核,签订目标责任书后启动实施。省财政厅根据建设规划分年度安排拨付专项资金。学科建设要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一期期满,优势学科的ESI排名或权威国际排名、特色学科的国内排名要有明显上升;二期结束要达到既定目标。
(六)绩效考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施中期评估和周期考核相结合的绩效考评办法,绩效考评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委托第三方实施,依据考评结果奖优罚劣。2017年底和2022年分别进行中期评估,评估达标的继续支持,不达标的相应扣减专项资金;2019年底进行一期验收考核,建设成效显著的纳入二期继续支持;未完成原定目标的取消二期申报资格,并适当扣回专项资金;2024年底进行二期验收考核,达到既定目标的给予重奖,未达标的相应扣减专项资金。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类别 |
1 |
河南农业大学 |
作物学 |
A类 |
2 |
河南理工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A类 |
3 |
郑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A类 |
4 |
河南师范大学 |
化学 |
A类 |
5 |
河南大学 |
生物学 |
A类 |
6 |
河南农业大学 |
兽医学 |
A类 |
7 |
河南大学 |
地理学 |
A类 |
8 |
郑州大学 |
临床医学 |
A类 |
9 |
郑州大学 |
化学 |
B类 |
10 |
郑州大学 |
生物学 |
B类 |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科(群)名称 |
类别 |
1 |
郑州大学 |
“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 |
A类 |
2 |
河南工业大学 |
“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 |
A类 |
3 |
郑州大学 |
“肿瘤防治”学科群 |
A类 |
4 |
河南大学 |
教育学 |
A类 |
5 |
郑州大学 |
“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学科群 |
A类 |
6 |
河南大学 |
“黄河文明”学科群 |
A类 |
7 |
郑州大学 |
“工程安全与防灾”学科群 |
A类 |
8 |
河南师范大学 |
“前沿物理与清洁能源材料”学科群 |
A类 |
9 |
河南科技大学 |
机械工程 |
A类 |
10 |
河南中医学院 |
中医学 |
A类 |
11 |
河南农业大学 |
农业工程 |
A类 |
12 |
中原工学院 |
“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学科群 |
A类 |
13 |
河南大学 |
“纳米材料与器件”学科群 |
A类 |
14 |
河南科技学院 |
作物学 |
A类 |
15 |
新乡医学院 |
“精神神经医学”学科群 |
A类 |
16 |
洛阳师范学院 |
旅游管理 |
B类 |
17 |
河南理工大学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B类 |
1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水利工程 |
B类 |
19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学科群 |
B类 |
20 |
河南农业大学 |
林学 |
B类 |
21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
B类 |
22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航空技术与经济”学科群 |
B类 |
23 |
郑州大学 |
“意识形态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 |
B类 |
24 |
河南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B类 |
25 |
信阳师范学院 |
“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 |
B类 |
河南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 优势学科 序号 学校名称 学科名称 类别 1 河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A 类 2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 A 类 3 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类 4 河南师范大学 化学 A 类 5 河南大学 生物学 A 类 6 河南农业大学 兽医学 A 类 7 河南大学 地理学 A 类 8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 A 类 9 郑州大学 化学 B类 10 郑州大学 生物学 B类 特色学科 序号 学校名称 学科(群)名称 类别 1 郑州大学 “中原历史文化 ”学科群 A 类 2 河南工业大学 “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 ”学科群 A 类 3 郑州大学 “肿瘤防治”学科群 A 类 4 河南大学 教育学 A 类 5 郑州大学 “资源加工与高效利用 ”学科群 A 类 6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学科群 A 类 7 郑州大学 “工程安全与防灾 ”学科群 A 类 8 河南师范大学
我校“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学科群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
2015年12月12日,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公布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高〔2015〕1086号),我校"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学科群获"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特色学科A类项目立项建设。
高校名称 |
一流学科 |
|
南昌大学 |
新材料技术 |
食品科学技术与健康 |
化学 |
生物学 |
|
临床医学 |
江右人文与文化软实力 |
|
绿色发展与应用经济 |
思政教育与新闻传播 |
1.优势学科
高校名称 |
优势学科 |
高校名称 |
优势学科 |
---|---|---|---|
江西财经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设计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华东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
江西师范大学 |
化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冶金工程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东华理工大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江西农业大学 |
畜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中药学 |
数据来源: |
2.成长学科
高校名称 |
成长学科 |
高校名称 |
成长学科 |
---|---|---|---|
江西财经大学 |
统计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土木工程 |
||
江西师范大学 |
心理学 |
江西理工大学 |
矿业工程 |
中国语言文学 |
东华理工大学 |
化学 |
|
江西农业大学 |
作物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中医学 |
数据来源: |
3.培育学科
高校名称 |
培育学科 |
高校名称 |
培育学科 |
---|---|---|---|
江西农业大学 |
林学 |
南昌航空大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赣南师范大学 |
园艺学 |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美术学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教育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赣南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
江西理工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南昌工程学院 |
水利工程 |
东华理工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数据来源: |
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以学科专业为抓手,分层次、分阶段实施,通过重点建设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及专业,推动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强特色、上水平、增贡献。
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依据目标定位不同分为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面向综合实力较强,排名在国内比较靠前的大学,通过建设,近期目标是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远期目标是冲击世界一流大学。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面向行业特色鲜明,学科水平较高的大学,通过建设,近期目标是成为国内行业领先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远期目标是冲击国际同类大学一流行列。
二是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依据目标定位不同分为优势学科、成长学科、培育学科三个层次。优势学科,面向学术,主要突出学科水平,目标是瞄准科学前沿、技术创新、弘扬优秀文化,跻身国内或世界一流。成长学科,面向学术,紧密对接国家和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展势头良好的学科,目标是冲击国内一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培育学科,主要面向我省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目标是面对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助其积蓄力量、尽快形成特色,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数量均为10个左右,共计30个左右。
三是本科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依据目标定位不同分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两个层次。其中优势专业,主要面向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优、教育质量高、社会声誉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专业,目标是塑造江西高校品牌,跻身国内或世界一流。特色专业,主要面向专业特色鲜明、社会需求旺盛、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能起重要作用的专业,目标是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做强做特,在学校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中起引领示范作用。优势专业建设数量为2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数量为30个左右,共计50个左右。
第一阶段(2016-2020年),重点是遴选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同时,依据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遴选结果,启动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为策应国家中西部高校“一省一校”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将南昌大学列为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其他高校如有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象,则该校列为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第二阶段(2021-2025年),继续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巩固建设成效,释放建设经验,适当扩大建设规模。根据第一阶段建设成效,将建设成效显著的一流学科所在高校,列为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第三阶段(2026-2030年),进一步提升一流学科专业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放大建设成效,在已形成的高等教育高地上,重点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高峰和国际名校,为江西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列为省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两个层次的高校,省财政不再另外安排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经费。各阶段已列为一流学科建设对象的各层次学科,其建设经费要惠及相关学科群与专业群,其覆盖的所有专业,不再纳入一流专业建设范围。
1所:南昌大学
13所: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培育学科)、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培育学科)、赣南医学院(培育学科)、南昌工程学院(培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