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符号表
上册
第1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动力荷载
2.1 概述
2.1.1 荷载的分类
2.1.2 荷载效应组合
2.2 疲劳荷载
2.2.1 疲劳荷载的分类
2.2.2 荷载谱及其编制方法
2.2.3 吊车荷载
2.2.4 铁路桥梁机车车辆荷载
2.2.5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
2.2.6 风荷载
2.2.7 波浪荷载
2.2.8 风和波浪的疲劳分析方法
2.3 地震作用
2.3.1 概述
2.3.2 地震动的特性
2.3.3 地震转动分量
2.3.4 地震动的估计
2.3.5 人造地震动
2.4 冲击、爆炸、射弹荷载
2.4.1 概述
2.4.2 快速试验机加载
2.4.3 SHPB试验加载
参考文献
第3章 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动力特性的试验装置系统
3.1 概述
3.2 蠕变试验装置
3.3 静力试验装置
3.4 疲劳和地震的试验系统
3.4.1 加载装置
3.4.2 变形量测装置
3.4.3 荷载和变形控制装置
3.4.4 数据采集处理装置
3.4.5 试验操作过程
3.4.6 三轴试验机的特点
3.5 冲击试验装置
3.6 爆炸试验装置
3.6.1 概述
3.6.2 带自由端的SHPB杆受拉试验装置
3.6.3 动态三轴压试验装置
3.7 射弹试验装置
参考文献
第4章 混凝土的单轴疲劳性能
4.1 概述
4.2 受压状态普通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2.1 等幅受压疲劳性能
4.2.2 两级变幅疲劳性能
4.3 受拉状态普通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3.1 等幅受拉疲劳性能
4.3.2 变幅受拉疲劳性能
4.4 压拉状态普通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4.1 压拉状态疲劳强度
4.4.2 压拉状态疲劳变形
4.4.3 疲劳变形的讨论
4.5 特种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5.1 钢纤维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5.2 高性能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5.3 轻骨料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4.6 影响混凝土疲劳的因素
4.6.1 疲劳试验结果的离散性问题
4.6.2 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
4.6.3 疲劳加载水平的影响
4.6.4 应力率和加载频率
4.6.5 静止周期
4.6.6 残余强度和刚度
4.6.7 湿度条件的影响·
4.6.8 低温条件的影响
4.6.9 高温条件的影响—
4.6.10 偏心加载和应力梯度
参考文献
第5章 混凝土的多轴等幅疲劳性能
5.1 概述
5.2 混凝土双轴拉疲劳性能
5.2.1 力学模型
5.2.2 双轴拉区破坏机理
5.2.3 双轴拉区裂缝增长
5.3 混凝土在压区遭受双轴加载的疲劳性能
5.3.1 概述
5.3.2 试验概述
5.3.3 试验结果
5.3.4 压—扭区混凝土疲劳破坏的模型
5.4 混凝土单向定侧压受压疲劳
5.4.1 试件破坏形态
5.4.2 疲劳强度
5.4.3 S—N关系
5.4.4 疲劳强度包络线
5.4.5 变形性能
5.4.6 弹性模量、泊松比与循环数的关系
5.5 混凝土单向定侧压受拉疲劳
5.5.1 试件的破坏形态
5.5.2 疲劳寿命
5.5.3 S—σ3/fc—N方程
5.5.4 疲劳强度包络线
5.5.5 疲劳变形
5.5.6 变形模量的变化
5.6 混凝土单向定侧压下拉—压疲劳
5.6.1 试件破坏形态
5.6.2 疲劳强度
5.6.3 疲劳变形
5.6.4 模量衰减规律
5.7 混凝土两向定侧压下受拉疲劳
5.7.1 疲劳寿命
5.7.2 疲劳变形
5.7.3 疲劳变形模量
5.8 混凝土两向定侧压下受压疲劳
5.8.1 疲劳破坏标志和破坏形态
5.8.2 疲劳强度
5.8.3 疲劳变形性能
5.8.4 疲劳变形模量
5.8.5 疲劳损伤演变规律
5.9 混凝土两向定侧压下拉—压疲劳
5.9.1 试件破坏形态
5.9.2 疲劳寿命
5.9.3 疲劳强度
5.9.4 疲劳应变
5.9.5 残余应变
5.9.6 疲劳变形模量
5.9.7 损伤演变
参考文献
第6章 混凝土定侧压下的变幅疲劳
6.1 概述
6.2 单向定侧压下受压变幅疲劳
6.2.1 疲劳循环数和损伤变量
6.2.2 疲劳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6.2.3 疲劳应变发展规律
6.2.4 疲劳变形模量
6.3 单向定侧压下拉—压变幅疲劳
6.3.1 疲劳强度
6.3.2 变幅疲劳变形
6.4 单向定侧压下受拉变幅疲劳和两向定侧压下受拉变幅疲劳
6.4.1 疲劳寿命
6.4.2 残余应变
6.5 两向等定侧压下受压变幅疲劳
6.5.1 变幅疲劳寿命
6.5.2 变幅疲劳应变
6.5.3 疲劳变形模量
6.6 两向等定侧压下受拉—压变幅疲劳
6.6.1 疲劳寿命
6.6.2 疲劳应变
6.6.3 疲劳变形模量
参考文献
第7章 疲劳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7.1 疲劳荷载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
7.1.1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7.1.2 疲劳裂缝增长的分析模型
7.2 疲劳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7.2.1 概述
7.2.2 Pandolfi边界面模型
7.2.3 应力—应变关系
7.2.4 Lu边界面模型
7.2.5 PAPA损伤本构模型
7.2.6 ALLICHE损伤模型
7.2.7 非线性疲劳的全过程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混凝土的动力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上册)》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混凝土动力性能研究的研究人员及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混凝土的动力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下册)》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混凝土动力性能研究的研究人员及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前言
符号表
下册
第8章 单轴和多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8.1 概述
8.2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压性能
8.2.1 试验设计
8.2.2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压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8.2.3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性
8.2.4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压变形特性
8.3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拉性能
8.3.1 概述
8.3.2 试验设计
8.3.3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拉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
8.3.4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拉强度特性
8.3.5 单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受拉变形特性
8.4 由混凝土静力试验结果估计其动力强度
8.4.1 方法的物理基础
8.4.2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8.5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分析混凝土动态特性
8.5.1 神经网络原理
8.5.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
8.5.3 人工神经网络数据分析的思路
8.5.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实例
8.6 多轴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8.6.1 概述
8.6.2 两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受压动力性能
8.6.3 单向恒定压力下混凝土的受压动力性能
8.6.4 单向恒定压力下混凝土的受拉动力性能
8.6.5 两向恒定压力下混凝土的受压动力性能
参考文献
第9章 冲击、爆炸、射弹荷载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9.1 概述
9.2 冲击、爆炸荷载下混凝土的受压力学性能
9.2.1 普通混凝土的动力受压性能
9.2.2 纤维混凝土的动力受压性能
9.2.3 影响动力抗压强度的因素
9.2.4 考虑围压的混凝土动力受压性能
9.2.5 自由水对约束压混凝土的动力强度的影响
9.2.6 加载率对混凝土损伤的影响
9.3 冲击、爆炸荷载下混凝土的受拉力学性能
9.3.1 试验概况
9.3.2 动力拉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
9.3.3 动力拉的强度
9.3.4 湿混凝土和干混凝土的动力受拉性能比较
9.3.5 断裂能的确定
9.4 冲击、爆炸荷载下混凝土特性的神经网络预测
9.4.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9.4.2 混凝土动力特性的预测
9.4.3 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及相应应变与应变速率的关系
9.5 射弹冲击下混凝土的动力性能
9.5.1 射弹冲击下纤维混合材料的动力性能
9.5.2 射弹冲击下混凝土的动力性能
参考文献
第10章 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10.1 混凝土动力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10.1.1 率无关的混凝土本构模型
10.1.2 率相关的混凝土本构模型
10.1.3 ADINA程序的应用
10.2 混凝土动力塑性本构模型
10.2.1 一般假定
10.2.2 率应力—应变关系
10.2.3 加载准则和损伤参数
10.2.4 塑性模量函数
10.2.5 边界面和后续临界状态
10.2.6 例题
10.3 混凝土动力黏塑性本构模型
10.3.1 改进的Hsieh—Ting—chen动力本构模型
10.3.2 考虑拉伸刚化的黏塑性动力本构模型
10.4 混凝土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10.4.1 基于损伤累积的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10.4.2 由静力损伤本构模型转为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10.4.3 动力矢量损伤本构模型
10.4.4 动力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10.5 混凝土动力混合本构模型
10.5.1 混凝土动力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10.5.2 混凝土动力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10.5.3 适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动力黏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10.5.4 混凝土动力黏塑性损伤模型
10.6 混凝土动力细观层次的本构模型
10.6.1 概述
10.6.2 离散单元模型
10.6.3 率相关的应力—应变边界
10.6.4 证明模型的可靠性
10.6.5 非约束压试验的率影响
10.7 混凝土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爆炸、射弹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11.1 混凝土动力黏塑性本构模型
11.1.1 混凝土模型
11.1.2 局部化问题
11.1.3 动力加载下混凝土的模型
11.2 混凝土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11.2.1 混凝土动力连续损伤本构模型
11.2.2 混凝土动力流变损伤模型
11.2.3 混凝土动力矢量损伤本构模型
11.2.4 混凝土动力矢量梯度连续损伤本构模型
11.2.5 混凝土由静力损伤转为动力损伤的本构模型
11.2.6 混凝土动力应变历史相关的损伤本构模型
11.2.7 混凝土动力损伤与失效本构模型
11.3 混凝土动力混合本构模型
11.3.1 混凝土动力黏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11.3.2 混凝土动力损伤和断裂本构模型
11.4 混凝土动力细观本构模型
11.4.1 混凝土动力惯性细观本构模型
11.4.2 混凝土动力离散单元本构模型
11.4.3 混凝土动力拉离散单元模型
11.4.4 混凝土两相细观层次模型
参考文献2100433B
混凝土破坏准则(1)
混凝土破坏准则 三轴受力下的混凝土强度准则 -------古典 1.混凝土破坏准则的定义:混凝土在空间坐标破坏曲面的规律。 2.混凝土破坏面一般可以用破坏面与偏平面相交的断面和破坏曲面的子午线来表现。 (偏平面是与静水压力轴垂直的平面, 破坏曲面的子午线即静水压力轴和与破坏曲面成某一 角度θ的一条线形成的平面) (b) (1)最大拉应力强度准则( rankine强度准则 )古典模型 按照这个强度准则,混凝土材料中任一点的强度达到单轴抗拉强度 ft 时,混凝土即达 到破坏。 σ1=ft ,σ2=ft, σ3= ft. 将上面的条件代入三个主应力公式中得到: 当 0 0 ≤θ≤ 60 0 度,且有 σ1≥σ2≥σ3 时,破坏准则为 σ1=ft. 即: cos 3 2 3 cos 3 2 2 1 2 JIf Jf t mt 可以得 0332,, 1221 fIJJI tCOSf 因为 JI 2
宋玉普编著的《混凝土的动力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下)》下册介绍了单轴和多轴地震荷载下}昆凝土的力学性能,冲击、爆炸和射弹荷载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冲击、爆炸和射弹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混凝土的动力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下)》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混凝土动力性能研究的研究人员及从事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上册介绍了疲劳、地震、冲击、爆炸和射弹等动力荷载,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装置系统,混凝土单轴等幅、变幅疲劳性能,混凝土多轴等幅疲劳性能,混凝土多轴变幅疲劳性能,以及疲劳荷载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
宋玉普,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市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曾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