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应用土壤侵蚀学、动力滑坡学、地质学、地貌学等理论,给出了滑坡侵蚀的定义、形态要素、分类、灾害链、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及与其他重力侵蚀的区别等;运用多种手段对典型滑坡的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现场调查与试验,建立了用于典型滑坡侵蚀计算的地质模型;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典型滑坡侵蚀体力学机制和运动过程;利用信息量理论对典型区域滑坡侵蚀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等,初步建立了滑坡侵蚀的分析研究体系。
本书可供土壤侵蚀、水土保护和环境地质等专业的科技、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作为土壤学等各类专业大学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书名:滑坡侵蚀研究 [平装] 作 者: 郑书彦,李占斌
书 号: 9787806219423
出 版 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7-1
定 价: 28.0 元
序一
序二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技术路线
第2章 滑坡侵蚀的基本概念
§2.1滑坡侵蚀的定义
§2.2滑坡侵蚀的形态要素
第3章 滑坡侵蚀分类
§3.1土壤侵蚀分类
§3.2滑坡侵蚀分类
第4章 滑坡侵蚀灾害链
§4.1滑坡侵蚀与其他重力侵蚀的区别
§4.2滑坡侵蚀灾害链
§4.3小结
第5章 滑坡侵蚀的成因与分布
§5.1滑坡侵蚀的形成条件
§5.2滑坡侵蚀的诱发因素
§5.3黄土高原滑坡侵蚀分布
第6章 滑坡侵蚀数值模拟
§6.1数值模拟原理
§6.2滑坡侵蚀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
§6.3滑坡体运动的离散元分析
第7章 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及应用
§7.1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
§7.2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应用
§7.3铜川市滑坡侵蚀定量评价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主要结论
§8.2建议
附录A 有限元计算成果图
附录B 离散元计算成果图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在中世纪,欧洲教堂采用大的内部空间和吸声系数低的墙面,以产生长混响声,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建筑声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因此,现代建筑声学可分为室内声学和建筑环境噪声控...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滑坡侵蚀离散元分析研究
滑坡侵蚀离散元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离散单元法分析原理,用铜王公路2 滑坡侵蚀实例建立了地质模型,根据黄土中实际最为发育 的垂直节理面以及层面来划分单元及建立计算模型,滑坡体被这2组结构面分割成297个单元,滑体以下的滑床 基岩部分作为固定单元处理。...
工业化建筑检测与评价关键技术十三五项目研究内容简介
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工业化建筑是我国建筑业改革的方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我国今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装配式混凝土住宅为代表的工业化建筑将进入快速、规模化发展阶段。
由于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至为密切,所以土壤侵蚀类型图是产生与发展最早的图种之一。土壤侵蚀类型图又是农业生产最必须最重要的图件,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研和教学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土壤侵蚀类型图是编制系列土壤图的基础。因而早已为国内外所重视。 省(区)土壤侵蚀类型图属中比例尺专题地图(以下简称省(区)土壤图)。是进行农业规划和农业生产的依据,这种图历来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土壤学、制图学界所重视。
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立项背景
1.1.1 千将坪滑坡概况
1.1.2 三峡库区特大顺层岩质滑坡发育及分布概况
1.2 立项意义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水库型滑坡
1.3.2 特大顺层岩质水库滑坡研究现状
1.3.3 滑坡预测预报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及课题设置
1.5.1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5.2 项目课题设置
第2章 千将坪滑坡地质力学模型
2.1 滑坡运动过程及特征
2.1.1 滑坡变形破坏过程
2.1.2 滑坡规模
2.1.3 滑动方向
2.1.4 滑距
2.1.5 滑速
2.1.6 滑坡涌浪
2.2 区域地理地质背景
2.2.1 自然地理
2.2.2 区域构造与地震背景
2.3 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
2.3.5 岩体风化
2.4 滑坡边界条件及物质组成
2.4.1 滑坡边界及其形成的岩体结构面特征
2.4.2 滑坡物质组成
2.5 滑坡变形特征及滑坡结构分区
2.5.1 滑坡变形形迹
2.5.2 滑坡结构分区
2.6 滑带及牵引区软弱带形成年代
2.6.1 测试方法与式样
2.6.2 测试结果
2.6.3 基于测年结果的滑带、牵引区软弱带成因及滑坡性质
2.7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7.1 概述
2.7.2 滑坡岩石常规物理力学试验
2.7.3 顺层滑带化学及矿物成分分析
2.7.4 顺层滑带土及其原型(层间剪切带)物理力学试验
2.7.5 前缘切层滑带物理力学实验
2.7.6 滑带抗剪强度参数反分析
2.7.7 千将坪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2.8 滑坡形成机制及滑动机理工程地质分析
2.8.1 滑坡致滑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2.8.2 滑坡形成机制
2.8.3 滑坡高速失稳机理
2.9 小结
第3章 千将坪滑坡滑带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3.1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非饱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
3.1.1 试样制备
3.1.2 试验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案及结果
3.2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干湿循环试验(DWC)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恒荷载试验(DL试验)
3.3.1 试样制备、试验仪器设备、试验方案
3.3.2 试验成果与分析
3.4 千将坪滑坡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蠕变试验(CREEP试验)
3.4.1 蠕变试验仪器
3.4.2 蠕变试验步骤
3.4.3 蠕变试验内容
3.4.4 蠕变试验结果及分析
3.4.5 蠕变模型拟合
3.4.6 小结
3.5 千将坪滑坡区与影响区层间剪切错动泥化带现场直剪试验
3.5.1 概述
3.5.2 试验部位
3.5.3 原位大剪试验
3.5.4 千将坪滑坡原位大剪试验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千将坪滑坡滑带土软化模型试验研究
4.1 滑带软化试验方案的论证与设计
4.1.1 试验目的
4.1.2 参考标准
4.1.3 试验中的问题探讨
4.1.4 试验方案
4.2 试验结果与软化模型建立
4.2.1 滑带土天然物理性质参数
4.2.2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软化试验结果
4.2.3 滑带软化模型建立
4.2.4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软化规律
4.2.5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黏土矿物分析结果
4.3 滑带土软化机理
4.3.1 磨圆作用——水物理化学作用对土颗粒的改造
4.3.2 介离作用——黏土颗粒表面的离子交换与吸附
4.3.3 润滑作用——黏土矿物晶体结构层间的离子交换与吸附
4.3.4 浸泡条件下滑带土黏土矿物的转化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4.3.5 滑带软化对千将坪滑坡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降雨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千将坪滑坡饱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场研究
5.1 引言
5.2 饱和-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
5.2.1 达西定律
5.2.2 土-水特征曲线
5.2.3 渗透性函数
5.2.4 控制方程
5.2.5 若干技术问题
5.3 千将坪滑坡岩土渗透试验研究
5.3.1 千将坪滑坡水文地质条件及材料分区
5.3.2 千将坪滑坡岩土体渗透特性
5.3.3 千将坪滑坡岩土渗透特性成果
5.4 千将坪滑坡渗流场数值计算成果
5.4.1 计算网格及定解条件
5.4.2 水库蓄水对渗流场的影响
5.4.3 降雨对千将坪滑坡渗流场的影响
5.4.4 水库蓄水与降雨耦合条件下的千将坪滑坡渗流场特性
5.5 小结
第6章 千将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数值模拟
6.1 概述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内容
6.1.3 技术路线
6.2 千将坪滑坡有限元分析
6.2.1 千将坪滑坡二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6.2.2 千将坪滑坡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6.3 千将坪滑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6.3.1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原理
6.3.2 千将坪滑坡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模型、计算参数及条件
6.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6.4 千将坪滑坡动力学过程仿真研究
6.4.1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6.4.2 非连续变形分析计算程序简介
6.4.3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6.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6.5 千将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
6.5.1 千将坪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6.5.2 千将坪滑坡运动机制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千将坪滑坡物理模型模拟研究
7.1 引言
7.2 滑坡模型试验理论
7.2.1 相似理论
7.2.2 相似定理
7.2.3 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
7.3 试验目的与模型设计
7.3.1 试验目的
7.3.2 模型设计
7.4 荷载及加载方式与荷载施加步骤
7.4.1 荷载及加载方式
7.4.2 荷载施加步骤
7.5 模型量测
7.5.1 百分表位移量测
7.5.2 摄影量测
7.5.3 微震量测
7.6 试验结果及分析
7.6.1 百分表位移量测结果
7.6.2 摄影量测结果
7.6.3 微震监测结果
7.7 小结
……
第8章 千将坪滑坡与世界同类典型滑坡比较研究
第9章 特大顺层岩质水库滑坡空间预测模型研究
第10章 三峡库区藕塘滑坡库水响应特征及稳定性预测评价
第11章 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库水响应特征及预测评价
第12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2100433B
1.保证密实
密实是混凝土抗侵蚀的首要条件。密实的混凝土仅表而会被侵蚀,内部仍保持完好或侵蚀程度大大降低。
保证混凝土密实应限制水灰比;掺用能增加密实度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煤灰);充分振捣和养护,防止存在孔洞和发生裂缝。
2.选择抗侵蚀的水泥
在介质有侵蚀性情况下,应针对侵蚀性质选择水泥。
溶出性侵蚀及一般的酸类侵蚀和硫酸盐侵蚀,采用掺加较多活性混合材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要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因我国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活性较低,也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铝酸三钙C3A含量低的水泥;对于严重的硫酸盐侵蚀,应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或石膏矿渣水泥。
海工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对于严重的其他侵蚀,则需进行试验后,选择专用的水泥。
3.掺加活性掺合料
活性掺合料能化合吸收水泥析出的氢氧化钙,增加抵抗溶出性侵蚀及硫酸盐类等侵蚀;中后期还会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电增加抗侵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