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03年12月以来,建筑学专业教师共主持研究相关科研项目32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课题1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分课题1项,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福建省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国务院侨办科研课题14项,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发表论著2本,主编教材1本;发表论文、作品150余篇(幅);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1项,福建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福建省优秀建筑设计工程二等奖2项,福建省优秀建筑设计工程三等奖3项。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是当今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科研是教学的重要源泉,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建筑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广大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整个学院学术氛围浓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与设计作品不断涌现,稳定而具有发展前景的各学科科研发展方向已基本形成。2100433B
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多数已成为执业建筑师或政府公务员,并成为本行业中的骨干力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特别在港澳地区,由于毕业生在行政工作和执业中的卓越表现,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学位证书已获得港澳当局的正式承认。本着“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筑学院与澳门、台湾等形成了长期的教学科研合作。从2010年开始,在毕业设计与古建筑测绘实习中增设澳门专题教学内容,探讨针对澳门社会需要的境外生培养教学改革。2010年参加面向海峡两岸大专院校建筑学专业的“首届海峡建筑新人奖”评选,获得金银铜等7个奖项。
坚持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华侨大学是一所开放型、外向型的学校。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华大拥有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来校求学深造,具有"一校两生"的办学特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校党委强化了德育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具有侨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建筑系党总支遵循学校德育工作思路,结合形式变化充实教学内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教学体系,同时建立了教育、管理与实践相结合的运作机制,有效的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整体效应,促进两类学生素质的提高 。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Architecture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希望能够帮到你!!
湖南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是国内较早创立的建筑学专业之一。1929年刘敦桢在湖南大学土木系中创立建筑组。1934年原苏州工专建筑科(中国第一个建筑学科)创始人柳士英应邀来湖南大学,任土木系教授,主持建筑学教...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可追溯至湖南高等学堂于1905年所设的土木学科,先后有两位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刘敦桢,柳士英在此主持教育,1929年创办建筑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建筑学专业之一。1960年设立五年...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土建系建筑学教研室,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是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海外华人、华侨青年回国深造,适应海内外建筑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前国家教委、国务院侨办和福建省政府的通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3年5月获准正式成立的,该专业学制五年,具有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初创(1983-1989):华侨大学建筑系在政府、海外华人华侨和兄弟校的关怀与支持下,起点高、发展快、体制规范、办学条件日趋完善。 建筑系创办之初,得到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建筑系的鼎立支持。1983年,天津大学童鹤龄教授南调华侨大学担任首届系主任。面对初创时的诸多困难,他事必躬亲,雷厉风行,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济大学李德华教授为建筑学专业制定了一套博采众长的教学计划,罗小未教授担任名誉系主任,并亲临教学第一线讲授外国建筑历史及其它理论课程。国内外著名学者先后来校讲学和访问,并提出许多有关办学的远见卓识,对建筑系的发展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华侨大学建筑系的成长,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海外侨胞的赞助,特别是1989年,旅菲华侨施文种先生捐资百万,在建筑系原有用房的基础上,扩建了办公楼和教学用房。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不断充实,初具规模。 建筑系创办之后,在积极寻求海内外支持的同时还积极引进人才,使教学工作在面向海外、紧跟时代的思想指导下,走上正轨,稳步提高。
发展(1990-1994):持续发展更上层楼,办学特色逐步形成。 到1990年,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设施都具备了一定规模,达到了一定水平,教学和行政管理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建筑系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强化教学管理,加强科研工作,合理组建学科梯队,于1992年在激烈的竞争中进入部级重点学科的行列。1993年又申报了硕士点,尽管当时建筑系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但在校领导和兄弟院校的支持下,经过全系的努力,取得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硕士授予权,并与1995年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
评估(1995-至今):以评估促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是关系到与国际接轨、与注册建筑师制度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96年建筑系对自身条件作了全面的分析,与兄弟院校作了横向的比较,深感学校建筑系虽有较大发展,但毕竟历史短、底子薄,与评估条件对照来看,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全系师生在校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决心一搏,以评估促发展,以此展开了评估攻坚战。1995年投资了135万元改善教学环境,其中包括扩建教学楼、更新实验室和增加图书资料等;引进高资历、高水平教师;在硬件得到充实的同时,加大力度强化软件:完善课程设置,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最终该系建筑学专业有条件通过评估,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学制五年,毕业后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三年,毕业后获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历史及其理论两个学位。
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建设设计、建筑历史、建筑理论、城市规化、景观设计、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构造、建筑制图、计算机制图。建筑系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在闽南地域建筑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
院长:龙元(教授)
副院长:彭晋媛(副教授)、申晓辉(副教授)、陈志宏(副教授)、费迎庆(副教授)
党总支书记:彭晋媛(副教授)
党总支副书记:侯艳茹
高校建筑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初探——以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为例
以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为例,提出高校建筑教育中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理念与做法。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可以\"探索自我的意义———了解他人的需求———承担我们的责任\"为逻辑主线,以培养\"专业自信、创新精神、勇当责任\"的合格建筑师为目标,立足专业特点和现有资源,结合社会环境、区域特色及不同年级,即\"一个目标,两个立足点,三个结合\"为原则来设计不同活动,以达到良好效果而不流于形式。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可结合文化创意、新农村建设、国际交流等社会热点,结合不同年级建筑类专业特点,开展团队训练、讲座论坛、国际交流、竞赛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使之成为配合第一课堂实践教育的完整体系。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
. 1 / 3'.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 砂的堆积密度实验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二班 实验分组: 第一组 试验地点: 试验三区 106建筑材料试验室 试验时间: 指导教师: (说明:试验成绩 =报告成绩×个人权重,个人权重平局值为 1,试验成绩最大为 90~100) . 2 / 3'. 砂的堆积密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测定砂的堆积密度,作为混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 二.主要仪器设备 台秤、容量筒 、金属制圆柱形筒容积约为 5L, 三.测定步骤 ①称体积为 5 升的空桶的质量,记为 m0 ②用小桶装满砂子, 装满沙子要自然装满不要压, 用铁条轻轻刮平, 称取质量记 为 m1 四.数据记录 . 3 / 3'. V0/L m0/g m1/g 5 砂的堆积密度ρ l,S按下式计算(精确到 10kg/m2 ),即:ρ l,S= 0 01 v mm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20余篇建筑口述史采访记录及口述史工作经验论文。在延续《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一辑:抢救记忆中的历史》中国现代建筑记述、建筑遗产保护与中国建筑史研究记述的专题外,加入了华侨建筑与传统匠作记述、口述史工作经验及论文、历史照片识读三个主题。拟为建筑史研究者提供更丰富的史料和口述经验参考。 陈志宏,男,1973年1月出生,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建筑史、闽台地域建筑、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出版《闽南近代建筑》等著作。2100433B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
会决定于 2012年 7月召开第 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此次年会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京大
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
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以“近代建筑的地域性与外来影响”为主题。
第 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征集论文启事》自 2011年 6月发出后,得到国内
外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方面研究人员的积极响应,来稿踊跃,提交论文 112篇。经过认真
进行筛选、评审,并同部分作者进行沟通,最终选取 83篇(占接收论文的 74%)收入此
文集。
83篇论文出自 130名研究者之手,其中外国研究者 6人、旅外学人 5人。
83篇论文涉及 10个有关专题的研究:
近代建筑史学专题论文 5篇(6%);近代建筑演进及变迁专题论文 11篇(13.3%);近
代城乡建设与发展专题论文 8篇(9.6%);近代建筑类型特征专题论文 13篇(15.7%);近
代建筑个案考察专题论文 11篇(13.3%);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专题论文 11篇(13.3%);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专题论文 3篇(3.6%);近代建筑技术及材料专题论文 9篇(10.8%);近
代建筑制度及建筑师专题论文 5篇(6%);近代建筑传媒、史料及史学家专题论文 7篇
(8.4%)。
1986年 10月以来的十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共有 672篇论文收入会刊文集
正式出版;随着《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的面世,二十六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
研究的十三次学术年会共有 755篇论文正式出版。
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之后,此文集将“近代建筑史学研究”列为第
一项专题,与列于第二项的“近代建筑演进及变迁”专题,含论文 16篇,近所收论文的
五分之一,逐步深入、提高的新趋向仍在
继续。
我在《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的前言中说过,对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中
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有意义的重要课题。令人可喜
的是,此次李蓺楠的论文“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二十五年之状况( 1986—2010)”和杨一
帆的论文“中国近代建筑保护与再利用近二十年来之状况”,分别从研究与保护两个角度
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刘亦师的论文“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中,提出:“根据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科的特点以及前文对‘近代建筑’的定义,有必要对‘近代化’和‘现代化’作比较明确的区分:即为了区别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央政府统一部署
下、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我们主张将 1949年之前这一段称作‘早期现代化’或‘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简称为‘近代化’),把后者称为‘现代化’”。
“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所一直追求的目标和中国近代建筑的实际发展趋向来看,近代化无疑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而且比其他线索的涵盖面更宽。其他线索,如阶级斗争线索、殖民主义线索、反帝反封建线索、资本主义化(西方化)线索、民族主义运动线索、经济发展线索等,几乎无一不与近代化有关”,“因此,以中国近代建筑的近代化为主线,关注由近代建筑所反映出的中西关系和政局及社会的变迁,讨论近代建筑在形制、技术、思想等方面应变递嬗的过程,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轨迹,也为一般大众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判断的依据”。
从中国近代史进程同世界史进程的关系角度来看,世界近代史开始于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 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时 277年;而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迟了 200年。西方社会步入现代史时期之日,中国的近代史时期才开始 77年。
从中国近代建筑史进程同世界建筑史进程的关系角度来看,外国近代建筑史时期一般是指 18世纪下半叶至 20世纪初。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现代建筑潮流在 19世纪中叶起源,而中国的建筑历史尚在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的古典形式。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其开始于 1840年的近代建筑的历史并没有直接加入到世界现代建筑潮流之中,而是走着一条畸形发展的曲折道路。世界现代建筑的历史发展至 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出现,经历了近百年的进程。此时,中国建筑界才真正向现代主义敞开大门。
简言之,中国建筑史进程同世界建筑史进程绝非同步,近代相对滞后 200年,现代相对滞后 100年。中国近代建筑史进程同世界现代建筑史进程并行,但二者所处不同的社会大背景决不能混淆,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认识不能脱离中国的国情。所谓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是“现代转型”的提法,所谓把现行的中国现代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整合成一体的设想,都是不符合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的。
在 1986年 10月第一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上,汪坦先生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分期问题,曾发表过如下看法:
“有些人似乎认为 1949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并未能摆脱封建的桎梏,这已不单是涉及建筑史的问题了。对封建遗毒的危害我虽有同感,但从全面的情况来看,还不能改变我认为 1949年以来的中国已经是新中国、是现代的中国的观点,在建筑领域发生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
“1949年之前,我在兴业建筑师事务所,那时建筑是商品,几家事务所竞争得非常激烈;1949年以后,建筑不再是商品了,成为社会福利或实际上是工资的一部分。私人事务所绝迹了。如果说建筑是物质建设,讲建筑的数量, 1949年以后发展的迅速是无可否认的,部分城镇的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致建筑教育受到紧迫的压力。但是一切都‘统’了起来,连‘风格’都千方百计一定要搞出一个准官方意志来,创作探索领域十分狭隘,也是造成了形式近乎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
“今天看来,这建筑所具有的精神建设的一面就成为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大问题了。商品法则可能刺激创作多样化这积极面就根本谈不到了。这些都和 1949年之前迥然不同,所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
以我仍主张 1949年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下限”(《华中建筑》1987年第 2期:中国近代
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
中国近代时期( 1840—1949)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代时期( 1949年—21 世
纪中叶)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中国近代建筑史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
下发生和发展的,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中国现代建筑史之
间,有明显的社会背景的差异。
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另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建筑体现出传统承续与外来影响之双重性,则为其特性”(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之认识——写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国际合作 20年之际,《新建筑》
2008年第 3期)。
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由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和西方外来建筑的传播而互相作
用构成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亦可表述为“以中国近代建筑的近代化为主线”。这同
所谓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主题是“现代转型”的提法,所谓把现行的中国现代建筑史和近
代建筑史整合成一体的设想,在认识方面有本质上的不同。
此文集新增“近代建筑技术及材料”专题(相关论文 9篇,占所收论文的 10.8%),涉
及少数民族木构民居、庐山别墅、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内陆城市居住建筑的近代营造技术,
北京故宫皇室建筑、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的构件特征,以及从个案跟踪到整体审视的保护技
术,反映了近代建筑史研究者在注意“研究面向现实、研究与保护并重”的同时,已经开
始关注对建筑技术的考察和探讨。
刘珊珊的论文“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状况及前景”中,明确提出中国建筑的近代
化进程从本质上说是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变为以近代建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体
系的过程。虽然对此在近代建筑历史综合研究中已有所涉及,在各地区的近代建筑历史研
究中也得到了普遍的注意,但真正从建筑技术角度对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行研究的专著尚
不多见。
从刘珊珊论文所选取的 90 篇相关学术论文和各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来看,华东
地区的论文达 35 篇,近 40%。由此可看出研究情况的薄弱和不均衡。综合研究的论文 9篇,
仅占 10%。但是,为进一步的
研究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编写《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创设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
研究学科领域,也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 1992年 10月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上,汪坦先生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
写问题,曾发表过如下看法:
“按一般概念,建筑从来被认为具备两重特性:技术性的一面和艺术性的另一面。在
编写建筑历史的实际情况中,大致存在三种方式 ——着重以技术发展为纲的,以艺术演变
为纲的或两者兼顾的通史。本来是一体化的对象,要分别表达或综合叙述又以文字为主来
阐释形象的历史,当然容易出现许多难处乃至畸轻畸重”(第四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
论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10月)。
前 言 III
期待下一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能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建筑“技术性的一面”予以关注,认识其“两重特性”,力求对近代建筑这个“一体化的对象”有较全面的认识。
2008年 12月在福州举行的“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中国举行的第一次研究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两年后,2010年 11月 5日,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关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第一个学术组织。同时举办的“2010 年中国首届工业建筑遗产学术研讨会”,以及通过的《抢救工业遗产——关于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倡议书》,标志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在 2006年 4月 18日通过的《无锡建议》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年 12月福州研讨会成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起步的标志。
借鉴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开展的成功经验,以此推动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 1986年 10月第一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上,汪坦先生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问题,曾发表过如下看法: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根基还薄弱,我设想的是一种十分轻松、自由,大家一起来搞的局面。什么方法都行,不给自己套上什么枷锁,不把研究的范围弄得很窄,使人望而却步。有兴趣的都来搞,像玩古董一样来搞研究为什么不可以呢?这样研究来研究去,可能会搞出很有意思的东西来,也可以补一些目的性很严肃的研究之不足”(《华中建筑》1987年第 2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
“有兴趣的都来搞”,“像玩古董一样来搞研究”,就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经过二十六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耕耘,我们已经收获了丰硕成果。但是,还不够坚实,特别是研究水平更有待于提高,只有在理论层面的提升和对系统研究的把握,才能使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此前基础上有长足发展。
汪坦先生在号召“像玩古董一样来搞研究”的同时,特别对建筑历史理论研究的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是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另一就是比较的方法。我们研究历史时所面对的文献资料基本上都是符号,按照信息论的解释通过传递交流的过滤之后必然要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误差,所以考证的功夫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把建筑纯粹当作符号是说不通的,它同时既是符号又是物(对象) ——符号所反映的东西,它们部分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像物理事实一样。要把语言学的符号学研究成果移植到建筑历史理论的探讨上来,要克服的障碍还多。比较的方法应用在历史研究上由来已久,当然今天所说的比较学要比弗来彻( Banister Fletcher, 1866—1953)时系统复杂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华中建筑》1987年第 2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
遗憾的是,,多有把建筑和资料仅停留在“符号”的表象层面上,缺乏考证,不作研究,认识没有深度的情况;再加上对比较的方法一无所知,就物论物,更使认识不能由表及里,看到实质,发掘出内涵。
IV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
我在第 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说过,积二十多年中国近
代建筑史研究之体会,深感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后看,向前看;向左看,向右看”。
向后看,不断地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向前看,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向左看,
学习、借鉴东邻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经验;向右看,学习、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经验。
朱文一院长进而提出的“向下看,向上看”,则对开扩我们研究的视野、提升我们研
究的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学科际”或“跨学科”研
究活动构成了交叉科学知识体系,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学科交叉
的方式多种多样,跨度日益增大,层次不断加深。唯有从多视角出发,采取交叉思维的方
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自 2008年开始进入“深化”阶段;今天,“深化”阶段刚刚历经四年的时间。在今后的几年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向理论层面提
升、凸显学术性,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组织健全完善、进一步加强引导性,当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反映了近两年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承各位作者积极配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教
育部 2011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清华大学“ 985工程”三期本科教材及
教学资源专题建设项目联合资助,使之得以在研讨会之前问世。
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和承办单位,为开好此次会议,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进行了周密妥帖的安排,为第 13 次中国近
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在海峡两岸的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
今天,在第 13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即将召开之际,谨对大力支持会议召开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各级领导,对合作多年并
一直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予以关注的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村松伸教授,对伯克利加
州大学东亚研究院叶文心教授,对为会议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金门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华
侨大学建筑学院各位同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热情代为发布征求论文启事、进行相关报
道的建筑文化媒体,对积极支持此次研讨会、踊跃提交论文的研究者,对清华大学出版社,
对关注、支持此次研讨会的有关人士、机构和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预祝 7月第 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顺利、圆满、成功!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
主任委员
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12年5月8日 ·北京
前 言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