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批准号 |
59801007 |
项目名称 |
缓蚀剂吸脱附诱导电化学振荡的规律和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103 |
项目负责人 |
汪的华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武汉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9-01-01 至 2001-12-31 |
支持经费 |
15(万元) |
申请者发现了缓蚀剂吸脱附诱导的电化学振荡现象,本项目从缓蚀体系平衡非线性特征出发,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这类新振荡的规律和机制,验证关于缓蚀体系中多重定态和自催化步骤的假定,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以阐明缓蚀体系的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深刻认识界面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提出新缓蚀剂设计的指导原则。.
根据具体的水质做一个对比实验,采用不同材质的极板,控制间距, 或者控制电压,频率等
租售状态: 出售开 发 商: 北京天亚物业开发有限公司投 资 商: ----占地面积: 118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0000.00平方米详细信息售 楼 处: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嘉裹中心饭店...
电化学传感器对工作电源的要求很低。实际上,在气体监测可用的所有传感器类型中,它们的功耗是最低的。因此,这种传感器广泛用于包含多个传感器的移动仪器中。它们是有限空间应用场合中使用最多的传感器。传感器的预...
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
为了进一步完善铝材浸锌的电化学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纯铝材和铝合金浸锌后的表面形貌及退锌后的腐蚀形貌;比较了异种金属的存在对铝基体的腐蚀和浸锌过程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浸锌过程的电位-时间曲线及铝电极与铜,铁,镍等异种金属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短路电流、恒流放电测曲线等,比较了异种金属对锌电结晶的催化活性。试验表明:铝材浸锌的过程中铁,镍等异种金属作为微阴极在前处理中促进了铝基体的阳极腐蚀或溶解,并且对锌电结晶晶核的形成具有电催化作用。通过对浸锌反应电极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铝材浸锌的异种金属催化成核的观点。
三种有机缓蚀剂对钢筋阻锈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应用极化曲线、电化学噪音(EN)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方法,检测和评价N-月桂酰肌氨酸钠、D-葡萄糖酸钠和β-甘油磷酸钠等3种缓蚀剂对钢筋在含NaC l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阻锈作用.结果表明,D-葡萄糖酸钠对钢筋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其缓蚀作用主要是通过在钢筋表面的竞争吸附和沉积而提高钢筋耐腐蚀性.
物质的吸附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将吸附剂的温度升高,可以使已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这种方法也称为变温脱附,整个过程中的温度是周期变化的。微波脱附是由升温脱附改进的一种技术,微波脱附技术已应用于气体分离、干燥和空气净化及废水处理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也是最常用的脱附方法。
物质的吸附量是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在较高的压力下吸附,降低压力或者抽真空,可以使吸附剂再生,这种方法也称为变压吸附。此法常常用于气体脱附。
用不被吸附的气体(液体)冲洗吸附剂,使被吸附的组分脱附下来。采用这种方法必然产生冲洗剂与被吸附组分混合的问题,需要用别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因此这种方法存在多次分离的不便性。
置换脱附的工作原理是用比被吸附组分的吸附力更强的物质将被吸组分置换下来。其后果是吸附剂上又吸附了置换上去的物质,必须用别的方法使它们分离。例如,活性炭对Ca2 、C1-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这些离子占据了吸附活性中心,可对活性炭吸附无机单质或有机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用活性炭吸附待分离溶液中的物质后,选用CaCl2作为脱附剂可降低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稳定性,从而达到降低脱附活化能的目的。
由于单分子水的性质比簇团中的水分子活泼得多,能充分显示它的偶极子特性,从而使水的极性增强。预磁处理能增大水的极性,这就能充分解释经过预磁处理后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减小的现象。当磁场强度增大时,分离出的单个水分子越多,则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吸附容量减小得也就越多。活性炭本身为非极性物质,活性炭的表面由于活化作用而具有氧化物质,且吸附剂是在湿空气条件下活化而成,它使活性炭的表面氧化物质以酸性氧化物占优势,从而使活性炭具有极性,能够吸附极性较强的物质。由于这些带极性的基团易于吸附带极性的水,从而阻碍了吸附剂在水溶液中吸附非极性物质。这种方法常用于溶液中对吸附质的脱附。
超声波(场)是通过产生协同作用来改变吸附相平衡关系的,在超声波(场)作用下的吸附体系中添加第三组分后,体系相平衡关系朝固相吸附量减少方向移动的程度大于在常规条件下的吸附体系。根据超声波的作用原理推测,可能是因为第三组分改变了流体相的极性,增加了空化核的表面张力,使得微小气核受到压缩而发生崩溃闭合周期缩短的现象,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超声空化作用。因此,在用活性炭吸附待分离溶液中的物质后,可以用超声波(场)产生协同作用来改变吸附相平衡关系,降低活性炭对吸附质的吸附稳定性,从而达到降低脱附化能的目的。2100433B
批准号 |
50806064 |
项目名称 |
时均流诱导热声振荡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601 |
项目负责人 |
孙大明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浙江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21(万元) |
时均流诱导热声振荡是一种新型的能量转换方法,基于其原理可建成完全没有运动部件的、以风能驱动的热声制冷机。本项目拟从理论、数值计算和实验三方面对其机理进行研究:建立时均流剪切边界层非稳定性问题的多维度、可压缩流、非稳态物理模型,确定声场工作频率和强度与漩涡形成周期、数量和运动速度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非线性热声学理论,首次建立时均流诱导热声振荡的完整物理模型。基于DES算法,利用CFD方法对物理模型数值求解,获得压力场、速度场、温度场和密度场的数值解,实现完整物理场分析;研制一台时均流驱动的高效热声制冷机,在热声板叠上产生不小于150K的可用温差,对时均、交变流场中的压力(波动)、速度(波动)、温度(分布)进行精确测量,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最后,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探明时均流、诱导声场、热声效应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为实现以自然风等时均流驱动的热声制冷机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