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岸海域的定位可用常规陆地大地测量方法和电磁波测距技术解决。较远海域的定位需要利用人造卫星、声呐(声学导航和测距系统)和各种无线电定位系统,其中卫星技术对于海面定位有重要意义。它的优点是可以全天候作业,作用范围不受限制。利用声呐技术进行海面定位,是以海底控制网为依据,由海面船舰向其中一个阵列的各控制点测距,确定船舰的位置。
定水下运载体的位置,主要采用船载惯性导航系统。它是利用质量的惯性来测量运载体的加速度,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对它进行两次时间积分,求得运载体的位置。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会产生系统的漂移,因此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利用其他定位方法进行订正。
主要用于测定深海海域的海面地形。包括:①位差一距水准测量,是将海面的等压面视作等位面,通过测定海水分层的温度、密度,用基本流体静力方程计算平均海面相对于等位面的力高;②地转流水准测量,是通过测定海面的流速,用地转平衡方程(表征水平方向的科氏力与压力的水平分量之间平衡关系的方程,当此方程被满足时海水将稳定且均匀流动)确定两点之间的海面地形之差的;③连通管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计算方法是后视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前视高程
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如已知后视点A高程为2.500m,架水准仪在后视点A与前视点B之间,立塔尺在A点读数假设为1.705(后视读数),然后立塔尺在B点读数(前视读数)假设为2....
三等的单站前后视距差限差是2米,累积不超过5米。一下是我百度来的,供参考:二等水准前后视距离差分你用的仪器,如果光学小于1M,前后视距累计差小于3M。如果数字,小于1.5M,前后视距累计差小于6M。
海底控制网是各种海洋测量和航海定位工作的基础。 海底控制网中的控制点是安置在海底的一些声应答器,它们的三维位置是以统一的大地基准为参考,利用声学测距技术测定的。当以海底控制网为依据测定一点的位置时,必须由这点至少向3个已知点测量距离。因此,海底控制网要以阵列的形式来布设,每一阵列至少有3个应答器T1、T2、T3。测定海底控制点U 的方法是借助于海面上的测量,建立已知点同海底控制点之间的联系。已知点可以是陆地上的大地控制点,也可以是空间控制点──已知位置的人造卫星。从海面测量船上,用声学方法根据声波经历的时间测量至海底控制点的距离,同时用电磁波测距技术(测量距离),或用摄影测量方法(测量方向),或用多普勒技术(测量距离差)测定相对于(陆地上的、卫星上的)已知点的位置。
平均海面不是一个重力等位面,它相对于一个与之接近的等位面(大地水准面)的起伏称为海面地形。也有人把海面地形定义为海面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高,这里有瞬间海面地形和似平静海面地形之分。瞬间地面地形消除了海面随时间的一些变化之后,得到似平静海面地形。
测定近岸海域的海面地形,可采用大地水准测量法,即在沿岸设置若干个验潮站测定当地平均海面。以某一站的平均海面作为高程起算的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再以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其他各站的平均海面高程。若平均海面是一个等位面,则联测的高程都为零。实际上它们并不为零,所出现的差值就是海面地形。
测定深海域的海面地形,可以采用海洋水准测量法。这种方法是把大洋深处(1000~4000米)的等压面看成是一个等位面,通过测定海水分层的温度、密度,再利用基本的流体静力方程,计算出平均海面相对于这个等位面的力高。
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了充分的重力测量数据,就可以利用斯托克斯积分公式求定大地水准面至地球椭球面的差距,从许多个点上的这种差距便可得出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实际上,已有的重力数据不能满足斯托克斯公式全球积分的要求,特别是海洋上的重力测量还有很多空白。因此,测定海洋大地水准面最有效的手段是卫星雷达测高技术。卫星上的雷达测高仪向海面发射脉冲波,返回信号用快速反应仪器监测,从得出的信号时间延迟,可以推算由测高仪至瞬间海面的垂直距离ΔH。由于散射,雷达波束在海面上的射迹是一个圆。“测地卫星”3号(Geos-3)的雷达波束在海面上的射迹的直径约为 3000米。ΔH是由这个圆内所有反射波加以平均后求得的,从而消除了海面短波长特征(海浪)的影响。已知卫星轨道参数,可以算出卫星对地球椭球面的高H。H -ΔH=Nm是瞬间海面对于椭球面的高。如果ΔH 中加入海面随时间的变化的改正,则Nm为似平静海面对于椭球面的高。如果采用大地水准测量或海洋水准测量得到海面地形ΔN,则由Nm减去ΔN,就得出大地水准面至椭球面的差距N。2100433B
普通水准测量
普通水准测量 普通水准测量是指国家等级控制以下的水准测量, 又称等外水准测量, 常用于局部地区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图根高程控制或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测量。 2.3.1 水准点和水准路线 一、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常以 BM表示。 二、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附合水准路线 如图 2-14 所示,从已知水准点 BM1出发,经各待定高程点逐站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 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 BM2上,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 如图 2-15 所示,从已知水准点 BM5出发,经各待定高程点逐站进行水准测量,最后返 回到已知水准点 BM5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若从已知水准点出发, 经各待定高程点逐站进行水准测量, 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 也不返回原已知水准点,称为支水准路线 ( 图 2-16) 。 附合路线和闭合路线能对测量
认识水准仪及普通水准测量
1 实验一 认识水准仪及普通水准测量 一、实验目的 认识水准仪的构造, 掌握水准测量方法, 熟悉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业数据处 理程序。 二、实验仪器设备 S3水准仪一台,三脚架一个,水准尺一对,尺垫二个,记录纸(自备) 。 三、实验内容 1、认识水准仪的结构,各螺旋的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操作,练习测两点高差。 3、测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四、实验步骤 一、认识水准仪的结构和各螺旋的作用 以班级为单位,在一空旷地方听实验指导老师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和各螺旋的 功能,认真观看指导老师的操作示范。 二、练习测两点间高差 以小组为单位,认识水准仪,并在一测站上练习测两点间高差。 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 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认真听取指导老师讲解并记住仪器各部件的位置、名称及作 用,掌握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
为工程勘测设计与施工所进行的水准测量。一般分为:(1)建立高程控制网,供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用;(2)线路水准测量,测定沿某一线路的地面高低起伏,供纵断面设计和施工用;(3)面水准测量,测定某一定面积内的地面高低起伏,供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用。其测量的精度按工程的要求来决定,一般相当于或低于四等水准测量。2100433B
大地水准测量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某点的高程,称为高差法;利用视线高程计算某点的高程称为仪高法.仪高法仅使用于安置一次仪器求出多点高程的情况.
国家水准网布设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4个等级。现用的水准测量规范为:GBT_12897-2006_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与GBT_12898-2009_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工程上常用的水准测量为:三、四等水准测量;等外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等级 |
路线长度 /km |
水准仪 |
水准尺 |
观测次数 |
往返较差、附合 或环线闭合差 |
||
与已知点联测 |
符合或环线 |
平地/mm |
山地/mm |
||||
三 |
≤50 |
DS1 |
因瓦 |
往返各一次 |
往一次 |
±12 |
±4 |
DS3 |
双面 |
往返各一次 |
|||||
四 |
≤16 |
DS3 |
双面 |
往返各一次 |
往一次 |
±20 |
±6 |
等级 |
水准仪 |
视线 长度 /m |
前后 视距差 /m |
前后视距累积差 /m |
视线高度 |
黑面、红面 读数之差 /mm |
黑面、红面 所测高差之差 /mm |
三 |
DS1 |
100 |
3 |
6 |
三丝能读数 |
1.0 |
1.5 |
DS3 |
75 |
2.0 |
3.0 |
||||
四 |
DS3 |
100 |
5 |
10 |
三丝能读数 |
3.0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