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3版简介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3版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测试技术”课程汇总大纲编写的。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阐述了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电工仪表及电磁测试技术,传感器及非电量测试技术,现代测试技术等。每章后均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从事测试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3版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测温功能+特性检测功能

  • 品种:断路器附件;系列:CV2-12(i);规格:温度接收模块安装在开关柜上;
  • 常熟开关
  • 13%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线路电流检测

  • 16路线路电流检测器,含电流变送器
  • 江苏明朗
  • 13%
  • 江苏明朗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雷达流量检测模块

  • 雷达流量检测模块
  • 海通
  • 13%
  •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线路电流检测

  • 16路线路电流检测器;含电流变送器
  • 大峡谷
  • 13%
  • 大峡谷照明系统(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线路电流检测

  • 16路线路电流检测器,含电流变送器
  • 光联照明
  • 13%
  • 上海光联照明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塑料排水

  • B型
  • m
  • 珠海市2011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塑料排水

  • C型
  • m
  • 珠海市2011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防火胶

  • 汕头市200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防火胶

  • 汕头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防火胶

  • 汕头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技术设计教学挂图

  • 11张,彩色,包括:实验室制度、经典技术设计赏析、经典技术人物介绍等内容.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1
查看价格

技术设计教学指导软件

  • 网络:教材配套,提供详细的教材分析,包括教学目标分析、难点解析、教学设计、参考资料,提供完整的参考教案和教学课件、现场实际教学视频,以及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满足教师教学需要.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1
查看价格

人物简介

  • 1.内容:方形人物简介2.方形尺寸个数:360×180mm×10个3.底板材质:10mm厚亚克力板雕刻成型4.表面加工:喷漆后UV喷印,上光油5.黏结方式:玻璃胶粘贴6.安装方式:机具、人工、制作安装
  • 10个
  • 2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18
查看价格

技术服务

  • CPU指令集检测技术服务
  • 6项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13
查看价格

技术设计教学挂图

  • 8张,彩色,内容是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6-21
查看价格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3版简介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3版简介文献

检测与转换技术含答案 检测与转换技术含答案

检测与转换技术含答案

格式:pdf

大小:259KB

页数: 6页

《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考试试题选讲 一、卷面结构 1、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4 分) 2、 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0 分) 3、 简答题(每题 6分,共 30 分) 4、 计算题(每题 8分,共 16 分) 5、 应用题(每题 10分,共 20分) 二、试题选讲 1、 简答题部分 1) 在下面等截面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要求组成差动全桥电路。请在悬臂梁上对应的应变电 阻处标上 R1、R2、R3、R4。在下图电桥电路上标上 R1~R4,组成差动全桥电桥电路,注明极性(受力情况) 。 E UO 左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为 R1,R2 R3,R4 右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为 R2,R1 R4,R3 2) 什么是电涡流效应?影响电涡流效应等效阻抗因素有哪些? 答:电涡流效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 导体内将产生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标准大纲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标准大纲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标准大纲

格式:pdf

大小:259KB

页数: 4页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A》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A 开课部门 电气工程系 课程编号 编制人 课程总学时 / (分学期学时) 审定人 课程总学分 / (分学期学分) 修订日期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是自动控制、自动计量、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电控技术等领域的 基础性学科,是自动监测控制系统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号处理的主要途径,是一门实验 性学科 , 是电气技术及自动化、 自动控制等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开设一学期, 教学时数为 40 学时, 2.5 学分。 本课程的任务是: 使学生了解工业中常用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适用的场合, 使学生能 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选用传感器;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验环境理解教材的内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 基础。 三、课程教学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2版)内容简介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首先介绍了检测与转换技术的基本概念、检测方法、检测系统的构成和检测信号的处理方法等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应用。还概述性地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型传感器以及现代检测系统。

查看详情

检测与转换技术(第2版)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第1章 检测技术基础

1.1 检测的基本概念及方法

1.2 检测误差及分类

1.3 检测系统的组成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参数检测

2.1 概述

2.2 温度的检测

2.3 压力的检测

2.4 流量的检测

2.5 物位的检测

2.6 机械量的检测

2.7 物质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检测信号的处理

3.1 电桥

3.2 放大器

3.3 滤波器

3.4 信号转换电路

3.5 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传感器的特性

4.1 传感器的定义、组成与分类

4.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4.3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电阻式传感器

5.1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

5.2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

5.3 电阻应变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压电式传感器

6.1 压电效应

6.2 压电材料

6.3 等效电路

6.4 测量电路

6.5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电感式传感器

7.1 自感式传感器

7.2 变压器式传感器

7.3 涡流式传感器

7.4 感应同步器

7.5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电容式传感器

8.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8.2 电容式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8.3 电容式传感器的信号转换电路

8.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磁电式传感器

9.1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9.2 霍尔式传感器

9.3 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热电式传感器

10.1 热电阻传感器

10.2 热电偶传感器

10.3 热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光电式传感器

11.1 光电效应

11.2 主要光电器件及其特点

11.3 光栅式传感器

11.4 光电编码器

11.5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2章 新型传感器

12.1 生物传感器

12.2 微波传感器

12.3 超声波传感器

12.4 光纤传感器

12.5 CCD图像传感器

12.6 机器人传感器

12.7 智能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3章 现代检测系统

13.1 现代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13.2 现代检测系统的设计

13.3 总线技术

13.4 虚拟仪器

13.5 计算机检测系统设计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附录1 常用热电阻分度表

附录2 常用热电偶分度表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材料力学(第3版)彩色版第3版前言

本书第2版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已经连续印刷了10次。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同年,相应的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本书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被批准为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断提高课程重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先后在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材料力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全过程讲授这门课程,授课对象每年约200名。在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对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材料力学(第3版)将着重反映6年来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样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怎样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怎样对传统内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战性。基于此,本书第3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整了部分章节,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中独立出来,形成“第3章 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写了“剪力图与弯矩图”作为第6章;将原来的第6章分为3章: “第7章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和“第8章 弯曲剪应力分析与弯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同时作用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将原来的第8章分为: “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和“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工程应用”,分别列为第11章和12章;将原来的12章也分为两章: “动载荷与动应力概述”和“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估算概述”,分别列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梁的位移叠加法中的逐段刚化法;应变分析;细长压杆实验结果;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估算等。

第三,将力系简化的方法引入横截面的内力分析,改革传统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四,正确处理变形与位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将确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章节名改为“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五,在部分章节引入“反问题”: 相对于正问题,反问题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过对于反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正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创新思维。

第六,在部分章节设计了“开放式思维案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资源。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对于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学(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灾难性工程事故的力学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变了部分例题和习题。

随着课程研究型教学在更多高校开展、深入和发展,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以及教材建设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教材的质量。

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定稿。定稿期间,得到旅加的赵渊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著者谨表诚挚谢意。

诚挚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关爱,希望大家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范钦珊2014.1.11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