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正电和负电的概念,起源于下列一些实验。
① 以毛皮摩擦使两根树脂棒带电,其中一根是用细丝线水平悬置的(图2带电体的作用力),再把另一根向它移近,它就受到斥力而后退。
② 改用丝绸摩擦两条玻璃棒重演上述试验,带电的玻璃棒也互相推斥。
③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树脂棒水平悬置在丝线上,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两者会互相吸引。
法国科学家 C.-F.迪费用类似的方法对多种材料进行试验后提出:有两种而且只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玻璃棒经丝绸摩擦后所带的电可做为一种电的代表,迪费称为“玻璃电”;树脂棒经毛皮摩擦后所带的电为另一种电的代表,迪费称为“树脂电”。后来,玻璃电改称正电或阳电;树脂电改称负电或阴电。迪费还提出静电力的定性规律:异性电相吸,同性电相斥。
用毛皮摩擦树脂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把这两根带异性电的棒分别悬挂。把毛皮移近树脂棒,或把丝绸移近玻璃棒,都表现出相吸;而把毛皮移近玻璃棒,或丝绸移近树脂棒,则都表现出相斥。这说明摩擦使异性电同时出现在互相摩擦的一对物体上。
可由下列实验了解传导和绝缘的现象。
① 手持胶木棒中段,用毛皮摩擦其一端,然后移近验电器,便能吸引木髓球。如果把未经摩擦的一端移近验电器,则没有这种吸引力。可见在胶木棒上摩擦生成的电荷保留在原处,不会转移到别处去。
② 换用金属棒重复上述实验,验电器检查不出金属棒带电的任何迹象。
W.吉伯根据实验①和②的结果,按能否用摩擦方法使材料带电,从而把材料分为“电质”和“非电质”。
③ 持金属棒中央的胶木手柄,用毛皮摩擦金属棒的一端,然后把金属棒移近验电器,可知金属棒两端都已带电。实验说明金属不但能借助摩擦而带电,并且能把电荷转移到金属的其他部位,这种现象叫做传导或导电。
金属的导电作用可进一步用实验证明。用手指轻触上述带电的金属棒,或持另一根金属棒同它接触,它就丧失了吸引木髓球的能力,说明原先带的电荷通过金属和人体已全部传导入地。如果改用胶木棒接触带电的金属棒,金属棒就仍然有吸引木髓球的能力,说明胶木棒不导电。据此电质和非电质应分别正名为电的导体和绝缘体。金属是良好的导体,玻璃、树脂、胶木、丝绸等是良好的绝缘体。
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或胶木棒,能够吸取碎草、纸屑等轻细物体,这是一种静电效应。能产生静电效应的物体带有电荷,叫做带电体。
静电效应可用验电器检验。早期的验电器是用蚕丝悬挂一个木髓球(图1 木髓球验电器)构成的木髓球验电器。在带电体周围,对木髓球显示吸引力的空间就是存在静电场的空间。比较精确的检验得用金箔验电器。
令一对支持在绝缘座上的导体B和C互相接触(图3静电感应),然后把带电体A移近导体B的右测。如果A带的是正电,则因异性电相吸,导体B的右端出现负电;同时,因同性电相斥,导体C的左端出现正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如果这时把导体B和C分开,就可以使两端感应的电荷分别保留在两导体上。
导体B和C所获得的电荷的性质可用验电器检验。令带电体A接触验电器的木髓球,它从A通过传导获得正电后,就被斥离。然后,移此验电器试验B和C导体,带有正电的木髓球被B吸引而被C推斥,证明前者带有负电,后者带有正电。
1843年,M.法拉第将一只盛冰用的锡铅合金桶(直径为7英寸,高为10.5英寸)和一只灵敏的金箔验电器相连接(图4冰桶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精确的实验,并得出了定量的结论。
① 用丝线悬挂带电的导体球,从冰桶小口降到冰桶内腔深处,但不接触桶壁(图5实验①示意)。如果导体球带的是正电,由于静电感应作用,桶壁内表面就出现负电,正电则转移到桶壁外表面和验电器下端,原先垂下的两片金箔因而得到正电,互相排斥而张开。
② 移动带电球在桶内的位置,只要不提升到靠近桶口的地方,金箔的张角就保持不变。所以金箔的张角能可靠地显示深入桶内的电荷。把带电球体提出桶外,移到远处,金箔就下垂。
③ 令桶内的带电球体与桶壁内表面接触,金箔张角不变。然后把球体提出桶外,金箔张角仍不变。但球体已丧失了全部电荷。
④ 令带电球体悬在桶内,金箔张开,然后以手指触一下桶壁外表面,金箔就下垂,表示冰桶外表面和验电器上原先感应的电荷通过人体传入大地。再提出带电球体,金箔又张开。但桶外表面的电荷与球体的电荷性质相反。再把带电球体放入桶内,金箔由张开转入下垂。待球体落到桶底,与桶壁接触后,再提出桶外,全过程中金箔始终保持下垂,可见球体已失去了所有的电荷。
⑤ 令带电的导体球A悬在桶内深处,观察金箔的张角。然后把任意形状和材料构成的不带电的导体球 B悬入桶内,金箔张角不变。令B和A接触,张角仍不变。最后把物体B提出桶外,因为B把从A分得的那部分电荷带走了,所以张角缩小。
⑥ 把丝绸系在绝缘棒的下端,与玻璃棒一同伸入桶内,互相摩擦,金箔保持下垂不动。如果把丝绸或玻璃棒撤出桶外,金箔就张开同样的角度。
冰桶实验①~④的结果表明,静电感应作用下出现的异性电荷是等量的。实验⑥的结果表明,摩擦起电必定使等量的异性电荷同时出现。所以,无论用感应方法或用摩擦方法都不能产生电荷,只能使共存的等量异性电荷互相分离。分离的等量异性电荷的重新结合叫做中和。中和只是使异性电荷的静电效应互相抵消,绝不是电荷的消灭。
实验⑤的结果表明,传导只能使分离出来的电荷分配于导体A和B,电荷的总量既不增也不减。
以上全部结果可概括为一条,即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任何过程中系统内正电荷与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经过一切物理事实的检验而得到公认。
C.A.de库仑用他精心设计的扭秤直接用实验确立了静止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的著名定律,后人命名为库仑定律。
静电实验采用现代的一些绝缘材料如有机玻璃、塑料等,效果好些。但是静电实验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在通常条件下,做定量的静电实验是相当困难的。
验电器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验电器不带电
验电器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验电器不带电
防静电基本常识、准则
防静电基本常识 1.从静电学角度来说,所有材料分为:静电导体材料、静电耗散材料、静电绝缘材料。 静电导体即常说的金属导体,如铜、铁等,其电阻率很小 ,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马上排 泄到大地。 静电耗散材料也是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体内静电荷的材料, 比如防静电胶皮、 防静电泡沫等 防静电材料。如果接地的话,表面电荷马上排泄到大地。电阻率介于 105Ω—1011Ω之间 . 静电绝缘材料表面电阻大于 1011Ω以上,,比如普通透明胶纸、胶套、泡沫等。 如果接地的 话,表面电荷都很难排泄到大地上。故防静电区域内不能有静电绝缘材料。 我们常说的防静电材料就是静电导体、静电耗散材料,其特性为不易起静电和即使起静电 后也易排泄。非防静电材料就是静电绝缘材料,其特性为易起静电和即使起静电后也难排泄。 车间当中非防静电材料主要包括:普通胶箱、透明胶、泡沫、作业指导书胶套、生产标识 牌、棉布、杂物盒等。如产生
带电体吸引圆(球)柱状物体在水平桌面上滚动
一、所需器材:为方便实验,选择最常见的物品:塑料梳子(必须要洗净、晾干)、乒乓球、粉笔、铅笔、笔杆(套)、小玻璃管、香烟、鸡蛋、五号电池等。
二、实验步骤(以粉笔为例):
(1)将粉笔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用梳子不断快速的梳头五六下,然后将梳齿的一侧水平斜放在粉笔的前上方,水平移动梳子,粉笔就会跟着滚动起来。
带电体吸引水面上漂浮的纸船或小酒杯等
把纸船或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用带电的梳子靠在纸船或小酒杯的前上方并向前运动,,纸船或酒杯就会跟着运动起来。
词目:静电喷塑
发音:jìng diàn pēn sù
静电喷塑工艺原理:
中文:静电喷枪
拼英:Jingdianpenqiang
英文:Electrostatic spray gun
静电喷枪是工业喷涂设备现代化的基础产品。在涂装工艺流水线里;静电喷枪就是担任表面处理最核心设备的主体,它是通过用低压高雾化装置以及通过静电发生器产生静电电场力高效、快速的将涂料喷涂至被涂物的表面、使被涂物达到完美的表面处理,故既是涂料雾化器又是静电电极发生器。
静电喷枪是以接地被涂物为正电极,涂料雾化装装置为负电极,并将涂料雾化装置带高负电压,在二极间制成静电界,使雾化涂料粒子带负电,使涂料有效地被吸着于相反电极的被物面上的方法谓之静电涂装。那么为什么将被涂物作为正极而涂料雾化装置作成负极呢?乃因此相反时,其转移为火花放电较难不安全的缘故。
为了实施静电涂装,被涂物的接地乃是重要必须条件,那被涂物必须为电气的良导体。木材通常被认为电气不良导体,但其含水率为8%以上时,则可实行静电涂装,而经验上也被确认。
此乃通常的静电涂装,在正负二极间所流的电流值为20~50微安培(MICRO-AMPERE),非常小,所以虽然是如木材般,电阻值较大的物体也可以实施静电涂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