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课题在基金委资助下开展了胶合木梁柱螺栓节点弯剪单调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相关木材、自攻螺丝等材性试验。试验考虑了两种胶合木制作方式、三种螺栓直径、两种螺栓边距和两种梁柱构件宽度。试验表明,胶合木梁柱螺栓节点在弯剪荷载作用下,在加载初期主要由木材横纹承压抵抗外部弯矩,当木材横纹劈裂裂缝扩展至构件端部后(位于节点区域内)则裂缝两侧木材以悬臂梁机制抵抗外部弯矩直至悬臂梁端部发生弯曲破坏。 课题建立了考虑木材各向、拉压异性的本构特性以及螺栓-木材、木材-木材和木材-钢板接触性能的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课题基于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开展了考虑节点螺栓直径、边距以及螺栓孔隙影响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刚度和承载力随螺栓直径增大或边距减小而提高,而节点延性和耗能随之降低;螺孔孔隙的存在会导致节点弯矩-转角曲线初始段刚度明显降低,且低刚度段的范围(长度)随螺栓孔隙的增大而扩大。 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课题考虑Ibarra带有捏拢特征的滞回数学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得到了胶合木梁柱螺栓节点弯矩-转角滞回关系模型参数,模型较好地体现了节点弯矩-转角骨架曲线特征(包括初始刚度及非线性发展)以及多次循环加载间节点刚度和峰值荷载退化等特征。 此外,课题开展了采用自攻螺丝和交叉胶合木技术提升节点刚度和承载力的初步研究。研究表明,自攻螺丝和交叉胶合木技术可有效提高节点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0%和52%)、极限变形和耗能能力。 2100433B
胶合木结构梁柱螺栓节点的动力性能对于胶合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胶合木梁柱螺栓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破坏模式以及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规律,并建立节点荷载-位移动力滞回模型。开展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节点破坏模式及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规律,通过螺栓-木材挤压试验建立局压作用下木材的应力应变滞回曲线。结合螺栓和螺孔周边木材抗压不抗拉的接触特性建立精细化动力数值分析模型。经试验验证后深入研究节点的破坏机理、破坏模式及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规律,并开展参数分析研究节点形式、胶合木强度和螺栓直径、布置方式和边距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趋势。考虑节点不同破坏模式,最终建立胶合木梁柱螺栓节点荷载-位移动力滞回模型,为胶合木结构抗震设计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倒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课题成果可为相关规范编制提供科研支撑,有助于推广胶合木木结构应用,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胶合木,简称Glulam,日本称为集成材,是常用的木结构建筑用材,可制作成大跨度弯曲梁,广泛用于体育馆、大型公共会所的制造。胶合木(集成材)与成材相比,强度大,许用弯曲应力可提高50%,而且结构均匀,...
胶合木,简称Glulam,日本称为集成材,是常用的木结构建筑用材,可制作成大跨度弯曲梁,广泛用于体育馆、大型公共会所的制造。胶合木(集成材)与成材相比,强度大,许用弯曲应力可提高50%,而且结构均匀,...
你好,木结构梁架设计规范是厚度为 5厘米的方木胶合的门扇,其耐火极限为 1小时;截面为17×17厘米的木梁,其应力达到10兆帕,耐火极限为40分钟;截面...
胶合木结构检验批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 / / / / / / / / 胶合木结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2070201 工程名称 主体结构分部 -木 结构子分部 分项工程名称 分项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检验批部位 施工依据 验收依据 GB50206-2012 验收项目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目 构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 第5.2.1 条 强度等级和组坯方式 第5.2.2 条 证检验 第5.2.3 条 弧形构件的曲率半径及其偏差 第5.2.4 条 层板胶合木构件平均含水率 第5.2.5 条 检验 第4.2.6 条 焊条质量检验 第4.2.7 条 螺栓、螺帽质量检验 第4.2.8 条 规格和数量 第5.2.7 条 般 项 目 层板胶合木构造及外观 第5.3.1 条 2 构 截 尺 的高度、宽度 -3mm 板材厚度、宽度 -2mm 原木构件
通过对典型的钙钛矿氧化物铁电(铁电、多铁性)薄膜(PZT、BST和BFO等)电滞回线在中高频和超高频段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研究,揭示其畴翻转的动力学规律和标度行为。通过改变铁电薄膜内禀缺陷和微结构质量,深入研究与铁电畴翻转相关联的无序涨落效应和尺寸效应对于回线动力学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铁电畴翻转历史关联行为。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工作,对铁性体回线动力学的涨落效应提供一个较为扎实的物理图像。本项目的开展既能够 2100433B
批准号 |
10674061 |
项目名称 |
铁电薄膜电滞回线动力学及其涨落效应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A2006 |
项目负责人 |
刘俊明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南京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7-01-01 至 2009-12-31 |
支持经费 |
38(万元) |
如图2所示,一切处于铁电态的陶瓷材料都有电滞回线,只是电滞回线的形状有长短宽窄之分。电滞回线面积通常与铁电介质的损耗成正比,该能量损耗用来克服自发极化改变方向和克服杂质、晶界等缺陷对畴壁运动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因此,对于结构完整的单晶,因介电损耗小而使电滞回线较窄;对于存在缺陷和应力复杂的多晶陶瓷体,则电滞回线较宽。
电滞回线能够比较直观的反应最大极化强度、剩余极化强度、矫顽电场等值的大小,并且能够根据电滞回线积分计算得出该材料的储能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