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本書論述奠基在兩大基礎,一者是作者對各都市的調查,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各國和其他世界各地,另一者則是從行為研究的角度出發,從人的視野與習慣來考慮城市的評估和設計。從這個基礎之上,蓋爾談及如何透過對環境的審視和細部的具體設計,讓人駐足停留、讓人觀看、聆聽和攀談,以使一個地點具有對活動的吸引力。 本書最早於1970年代出版,目的是為點出當時機能主義建築和城市規劃的缺點,也強調建物間的生活是建築規劃、都市設計與城市計畫的重要層面之一,且必須審慎考量。現在35年過去了,許多建築風格和理念也出現了好幾年。這些年以來,各方面顯示,審慎處理城市和住宅區的活動仍是...(展开全部)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是建築設計、地景設計、以及都市設計專業領域重要的經典之作,反思現代建築與現代都市規劃的問題,從人與環境研究來提出批評,關心移動在建築物間的人們,也督促人們對於理解公共空間的細微特質。 本書論述奠基在兩大基礎,一者是作者對各都市的調查,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各國和其他世界各地,另一者則是從行為研究的角度出發,從人的視野與習慣來考慮城市的評估和設計。從這個基礎之上,蓋爾談及如何透過對環境的審視和細部的具體設計,讓人駐足停留、讓人觀看、聆聽和攀談,以使一個地點具有對活動的吸引力。 本書最早於1970年代出版,目的是為點出當時機能主義建築和城市規劃的缺點,也強調建物間的生活是建築規劃、都市設計與城市計畫的重要層面之一,且必須審慎考量。現在35年過去了,許多建築風格和理念也出現了好幾年。這些年以來,各方面顯示,審慎處理城市和住宅區的活動仍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以下兩點也都強調了這個概念:現今世界各地使用高品質公共空間的比率正不斷成長,同時大眾對於城市品質的興趣也不斷增加。建物之間生活的特色隨著社會情境而改變,但事實證明,在公共領域運作人類質量的基本原則和品質標準仍十分一致。 過去幾年來,本書不斷的更新、修改,並被翻譯成15個語言。本書為英文的第六版,與前幾版本有所差異。加入了新的材料、新的圖表,但並無更動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要的概念:好好的照顧建築物之間的人們和珍貴的生活。 在歷史的這一刻,隨著不斷的成長和現代化,全世界各城市都在進行極大的改變。本書所展現的人性計畫準則,可以在這些重要的過程中作為啟蒙。 丹麥建築師及都市設計專家,美國建築師協會榮譽院士(Hon. FAIA),曾任教於丹麥皇家藝術學院,也是蓋爾建築事務所(Gehl Architects)的創辦人。蓋爾透過對行人與單車友善的設計來強化都會生活,並以此著稱。 蓋爾在1971年在丹麥首度出版《建築之間》,並在1987年出版該書的英文版,從此對全球的都市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哥本哈根擁有全球開創得最早也是長度最長的徒步街道之一,這項政策和蓋爾的理念後來影響了世界各地都市。蓋爾參與的都市改善計畫遍佈全球,包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以及澳洲紐西蘭的許多城市。他被視為人性化城市的首要倡議者。2100433B
同时考虑日照间距和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一般是,多层与多层之间最小6米,多层高层之间9米,高层高层之间13米,可参考建筑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日照间距,各地不同;之后,要通过日照软件计算,看是否满足...
根据具体工程设计不同,在框架中,所有的模板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在250%~350%之间
建筑密度是以不超过30%为宜,因为要是一块地上有超过30%地面积是用来做建筑了,再加上建筑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空隙,这样的话就会显得这块地很拥挤,然后住在这里面的人的舒适性就会降低,不利于楼盘的价格定位。
个人之间借款协议
借 款 协 议 甲方(出借人): 身份证号码: 乙方(借款人): 身份证号码: 为了明确责任,恪守信用,在双方自愿、协商情况下特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 一、借款金额(大写): 二、借款用途:借款人因 需要,急需一笔资金。 三、借 款 利 率:______,按年收息,利随本清。 四、借 款 期 限:借款时间自___年___月___日 起至___年___月___ 日止。 五、还款日期和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违约责任: 借款方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还款。如借款方不按期偿还借款,出借方有权限期追回借款,并按合同规定____%计算加收逾期利息。 七、争议解决方式:协商
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在被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型和谐社区。近日,一个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中的湿地为原始环境的建筑设计作品“林木之间”(between the trees),在2015年釜山国际建筑文化节“中日韩三国设计竞赛”上获得评委青睐,在约200份作品中排名第一,获得金奖。
获奖者是天津大学2014级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吕晨阳。吕晨阳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他平时就很关注本土的地域情况,曾到中新天津生态城做过几次调研。其作品“林木之间”,在造型上与有水、有地的地理环境相融合,在功能上力求增进人与自然的亲近感以及人与人的友好互动。
“在我的设计中,这个湿地的周围有许多居民社区,我希望充分利用这个空间资源设计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提高公共生活质量,让分散的社区居民有更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吕晨阳说。
“湿地的水面天然形成了游离分散的状态,所以,一个厚实的长方体建筑并不适合出现在这里。”吕晨阳受到大自然的启发,把长方体建筑像拆积木一样拉伸拆解,变成一组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建筑体,模拟了湿地水面分散的状态。
“积木”拉伸开、充分融入到了自然环境之中后,吕晨阳用钢结构架起这组建筑体,使得建筑的一层形成一个架空开放的空间,二层以上则成为浪漫的“空中楼阁”。他还将原来包围着湿地的林荫树移栽到建筑之内,让“建筑消隐在林木之间”。建筑不再以其生硬的线条和围墙把人拒之门外,“建筑更多地成了背景,民众在‘虚空间’中漫步徜徉”。
巧妙的是,在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上,吕晨阳继续把湿地“水面分散、树影斑驳”的特质展现无遗。玻璃做的墙淡化了建筑的存在感,外立面使用“动态表皮”——木遮阳片,它们疏密有致,可以调整阳光入射量。木质“表皮”不但与自然环境相一致,还能让树影交叠在玻璃窗上,意境优美。
吕晨阳的研究生导师赵建波说:“这一作品从本土文化与基地环境入手,探讨了实与虚、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大立意与细节做到了完整统一,因此得到了中日韩三国评委的赞许。”
隈研吾
隈研吾与姚仁喜这两位热爱禅宗文化的东方建筑师,在上海CBC建筑师艺术馆就淡然禅意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进行对话并与现场观众交流。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篇之前对话隈研吾先生文章,一起感受隈先生心中建筑和空间的虚实轻盈透明消解。
Q:您的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透明感和失重感,这种理念是从谁那里继承的?您是桢文彦的学生,但是桢老师的建筑一直以来并未以透明感和失重感为设计理念,直到现在才呈现出某些类似于伊东丰雄和妹岛和世的建筑特征,似乎是在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隈研吾:伊东丰雄是我的同辈,但不是桢文彦的学生。他是菊竹清训的学生。我的理念是从自然环境当中找到与建筑融合的地方。
Q:这种融合的地方就是您表达透明感和失重感的地方?
隈研吾:密斯•凡•德•罗的作品用混凝土和玻璃表达透明感,而我要用更加温暖、更加人性的方式表达透明感。
Q:然而您在三里屯的项目中依然大量运用玻璃、钢和混凝土为材料,这与您的追求似乎是矛盾的。难道说因为是在城市里,就不得不采用一些“城市化”的材料?我的确能够看到三里屯的设计手法在东京也很常见,这是城市自己的问题吗?
隈研吾:我认为城市之中的建筑也需要使用自然的材料。我使用玻璃作为建筑材料也包含了自然的意思。都市之中也有风吹过,也有愉快心情的体现,我的建筑内容实际上是结合了这两方面的内容。
Q:您能更具体地介绍一下您所定义的“自然”吗?或者您设计的原型?
隈研吾:20世纪的建筑很注重建筑本身的内容,但我更考虑风是从哪里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我考虑的内容与通常建筑师追求的建筑形态和使用技能上的自然化不同,所以形态不是主要问题。我主要考虑的是建筑的前后过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Q:如果从您定义的“自然”的角度来看的话,城市远比农村复杂,那么城市就成了比农村更加“自然”的地方。您对城市的看法究竟是怎样的?
隈研吾:即便是密度很高的地方,人也能够很舒适地生活,这是我对城市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城市中的建筑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活习惯。比如中国城市的建筑需要强调南北轴,这就是城市中的自然问题。
Q:您可否谈谈岩石等材料建的建筑,那些温暖的建筑通常都是美术馆且坐落在郊区,它们与都市中的“自然建筑”相矛盾么?
隈研吾:其实这其中没有矛盾。古代的庭园不就是让人在都市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吗?只是现在人们忘记了这种经验。这也是今后的城市规划中人们需要注意的。我希望我的设计能够唤醒人们的这种传统经验,但不是通过建筑形态。
Q:您的著名建筑中,透明感主要是通过砖的搭接造成间断的虚空空间而形成的。这种透明感和失重感与伊东、妹岛他们尝试使用“暧昧的”、半透明材料的方式有显著的不同。相反,这种手法其实更接近安藤忠雄的“用光”理论,因为砖或者岩石依然是不透明的,透明的是虚空间,或者与砖的厚度有关,实际上还是用光的变化来表现虚空间。
隈研吾:我不喜欢安藤式的混凝土建筑。他的确是以用光而闻名,但是他的建筑没有粒子感。人们判断一个空间的大小、远近、生物性、地位,往往要通过空间中一个一个的粒子,当人们看到这些粒子的时候会觉得很放心。而安藤的建筑中没有这种粒子感,所以会给人带来不安的感觉。我设计的空隙也是粒子感的一种表现,通过这些空隙,阳光和风可以进入建筑,给人亲近的感觉。人可以发掘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感到放心。由于这些粒子的存在,人会觉得放心,动物会生活得很健康,但是放在安藤的空间中可能会不舒服。
赵翔:我来解释一下。人是通过空间尺度从而感受空间的,如果忽然碰到一个巨人的话,心中一定很紧张,觉得他很吓人;如果是和自己尺度差不多的东西,就会觉得有安全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粒子感,将一个大的建筑拆分成很多小的粒子,人们在接近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放心。
Q:在“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中,似乎您开始追求另一种透明感,即材料本身的透明感。另外似乎整个日本的建筑界也向追求材料本身的透明感和失重感倾斜,例如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妹岛和世就是典型,并且从她获奖开始,大家都或多或少设计出了一批类似风格的建筑。
隈研吾:你大概指的是我在玻璃之间夹羽毛的做法吧,那只是个人的想法。关于追求“暧昧感”这件事情,不光是日本,整个世界都是。比如用计算机做的非线性设计,美国的建筑师比较注重“形”的设计,扎哈•哈迪德用混凝土做的起伏感也是“暧昧”的表现,让城市的天际线不再棱角分明。然而她的整个建筑都用混凝土是我所不欣赏的,如果想表现“暧昧”、轻盈的感觉,我更倾向于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术来表达环境本身和建筑的复杂性。
Q:现在参数化设计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这些技术会不会给您的建筑设计带来灵感或者变化?
隈研吾:我做的柔软线条的建筑就是参数化非线性技术带来的结果,但是动物回到自己的“窝”的心态始终是不变的,现在这种心态由于有了计算机而变成了可能。
赵翔:“窝”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柔软的。过去没有计算机技术,很多情况实现不了。现在有了计算机技术,建筑可以做得更加温暖、柔软。BIM 这样的技术可以促进空间的生成,这就是说计算机做出了让人更有归属感的建筑。
Q:您之后有什么设计上的打算吗?
隈研吾:目前用混凝土和钢铁建成的都市已经出现了瓶颈,我要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技术及更多元化的手段,使城市变得更加自然。
所谓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在我国建筑行业还算是新鲜的词汇。虽然在我国提出这一概念也有很长的时间,但是在民用建筑领域,能够落地实施的,还并不多。
即便如此,BIM这一概念仍然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中广泛的流传开来,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圈人士在学习,了解这个概念。那么随着BIM概念的推广,到底BIM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实践检验来证明,在此,我先在理论上对BIM和建筑寿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说到建筑寿命,这个是我们这个以投资为导向的经济体制不能回避的痛。2010年3月,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提到:我国每年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相当于消耗了世界上40%的水泥和钢材,但我国住房的使用寿命却只能持续25-30年。当然,这样的大拆大建很多是由于经济的增长,原有建筑使用功能能够满足现有的要求,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大拆大建的情况,确实是不符合现在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要求。
作为一个工程人,面对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解决方案是什么。对于现在热门的BIM,我认为,是一个能够延长建筑寿命的重要手段。首先分析建筑拆除重建的原因是什么。总结下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1.建筑寿命老化,到了使用的年限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用年限是50年,到了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就需进行检测来判断建筑的质量。身边超期服役的著名建筑也不在少数,即便没有超期服役,50年使用也算寿终正寝。
2.规划的变更
但是如上文所述,我们的建筑寿命大概只有25到30年。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规划的问题。我国虽然城市规划早有立法,但在实施过程中,经常由政府主导规划的变更,使得规划没有一致性,而且缺乏前瞻性。导致了很多建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不符合新的城市规划或者不满足规划的使用要求,便早早的结束了寿命。
以上两点不管是自然的寿命还是规划的变更,都是由于外部的原因导致的建筑拆除重建,不是简单的某个工程技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只是列出原因,仅供参考。而针对以下工程相关的问题,BIM对建筑寿命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1.施工总平面图
建筑设计最终落地是在施工上面,只有更好的为施工服务,把设计和施工配合起来,才能实现设计的目的。在施工中,首先就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在施工总平面图的编制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优势。通过BIM技术中模拟施工方面的相关技术,可以对整个施工周期内的建筑总平面变化以及建筑高度变化进行实施监控和对进度计划的动态纠偏,避免因为在施工过程中进度计划的变化导致的问题发生事故。
2009年6月27日,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的“楼倒倒”事件就是个中典型,当时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整体倾覆,究其原因,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侧堆土,另一侧在进行开挖基坑,两侧的土压力差产生的剪力超过了桩基的承载能力导致桩基整体切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能动态的观察施工总平面的变化,便不会忽略这么重大的风险,也能避免这种在施工过程中就产生的事故。这栋建筑可谓还没出生就胎死腹中,不管对开发商还是施工方,都是重大的损失。
2.建筑保修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也会有一些反向的波澜,现在我们对德国的盲目崇拜就是这样的一种潮流吧。不过德国人的严谨,确实是我们工程人学习的榜样。举例来说,当年德国在青岛时候修的下水道窨井,旁边都会保留为日后维修用的配件。在需要的地方,准备备用的零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是就像青岛的窨井一样,即便当时预留了备件,后面物业管理的人不知道,也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但BIM的全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个完整的BIM体系中,施工和运维都可以使用同一套模型。由于这个模型的可继承性,在施工周期中就对隐蔽工程,可能需要维修的地方的处理可以延续要运维的过程中去,使后期的人员不需要画太多的精力就能对建筑本身的状况有一个很准确的了解,方便进行维护,保证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即使完成了设计寿命,也可以保证较高的安全性。
3.旧建筑的改造
说到延长建筑的寿命,排除质量本身出现问题之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来适应新的使用要求。在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勘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结构的现状,墙体的现状还有现有的机电管线都会影响对建筑的改造。
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没有BIM模型,勘测的任务繁重,而且很多隐蔽的位置不便甚至不能勘测到。造成了建筑改造方案的不合理,返工甚至不能实施的情况时常发生。即便如此,如果通过现有图纸和勘测资料,运用BIM技术还是可以对后续改造过程中工作量,管线碰撞,结构调整等重要因素在设计阶段进行调整和优化,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
在BIM完全推广后,以后建筑的改造中,设计人员就可以直观的看到建筑的各个机电管线的位置与空间关系。墙体的历次改造过程以及现有条件,结构的原始条件以及加固情况。这样,在模型出现的时候就能对建筑的情况又充分的了解,既减少了勘测的任务量和误差,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来判别建筑的改造目标是否经济合理,打造最优化的改造方案,避免建筑寿命不长的情况下就要大拆大建的情况。
因为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土地资源,建筑业在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对建筑本身生命周期的合理延长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BIM技术手段,对建筑的施工、运维、改造的辅助,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构建对资源环境更加友好的建筑业,也是我辈工程人对子孙后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