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探索住房制度改革的道路,并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确立了住房市场化改革方向。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正是诞生于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中。经历了引进、试点、推广、立法、调整等多个阶段,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中国住房市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不断磨合和演进,已经成为一项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政策性住房金融系统。在推动住房市场化改革、促进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然而,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公平、效率、监管等多个维度暴露出的潜在问题,饱受社会各界争论和质疑,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客观地说,改革这项涉及参缴职工大约1.49亿人、缴存余额接近6.54万亿元的庞大系统,并非一件易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实施方案。正值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中国落地实施30周年,安徽工业大学王先柱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28)最终研究成果《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出版发行,对上述问题做了诸多深入研究和探索。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总体框架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定位、效果与改革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主要内容 |
---|
第一篇 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 |
第二篇 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 |
第三篇 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 |
第四篇 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 |
第五篇 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 |
第六篇 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 |
第七篇 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 |
第八篇 公开规范与改革路径 |
参考文献 |
---|
《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聚焦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公开”与“规范高效”两个方面,研究了八个主要问题,由此构成了全书的八篇及二十三章。
绪论是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的一个总体评述和该书的研究思路,为全书研究提供了一个“集散地”和“路线图”。在全面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书关注的新问题和思考的新方向。
第一篇“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包括3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背景、住房公积金政策演变和住房公积金功能定位问题。
第二篇“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包括3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促进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推进新型城镇化、住房公积金助推农民工市民化、住房公积金扩大使用范围等问题。
第三篇“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包括2章,在分析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住房公积金保障差异。
第四篇“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包括4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内部绩效评价、住房公积金运行效率、住房公积金制度社会认知、住房公积金制度满意度评价等问题。
第五篇“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包括3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属性与公众认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行与公众认知、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
第六篇“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包括4章,分别研究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住房公积金操作风险以及住房公积金风险管控路径。
第七篇“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包括2章,分别研究了新加坡住房公积金制度与国外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借鉴。
第八篇“公开规范与改革路径”包括2章,集中研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思路与改革的具体举措。
一、租房提取额度 旧规定:每年申请提取不超过两次 新规定:通过自助服务平台办理提取的,允许每月提取一次 二、可提取时间段 旧规定:同一时间段是指职工上次办理提取业务至本次申请办理提取业务之间的时段; ...
你好 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 从成都公积金中心获悉,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和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相关会议精神,我市2014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以下简称“缴存基数”)调整标准已经确定...
只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才有资格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职工就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者要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即申请贷款前连续缴存住房...
第一,围绕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实践,关注民生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该书立足中国住房制度实践和住房市场现状,紧扣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这一研究主线,充分挖掘住房市场上的中国故事,尤其注重研究无房群体、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问题,把解决社会相对弱势群体的住房矛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寻求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促进城镇居民住有所居和住有宜居、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作用路径。既体现了作者对于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和住房市场矛盾精准定位,又彰显了作者关心民生和社会公正的朴素情怀。从全面的市场化改革至今,中国住房市场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和居住条件都发生了质的提升,但住房市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却也随之快速凸显。特别是随着住房价格的持续攀升,一方面,住房市场俨然成了家庭财富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的财富值积累呈现出持续分化的态势;另一方面,过高的房价给无房群体、流动人口等实现住房梦设置了无形的门槛和障碍,实现“让群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政策目标亟须破解这一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量化实证,该书不仅积极评价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助力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但同时也明确指出了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仍然存在福利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相对弱势群体的住房支持力度有限等问题,并对这一问题的内在机理和政策逻辑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而为下一步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旨在通过政策调整和完善,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住房制度和市场更加公平正义。
第二,构建清晰的研究脉络和完备的研究体系,对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作者通过“移步换景”的方式,根据相对应的研究目标,切换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分析维度,从宏观到微观、从客观到主观、从国内到国际、从历史到现实、从监管部门到社会公众、从制度设计到运行实际,全景式展现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状况和利弊得失。书中指出,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需要重点完善更加公平公开与更加规范高效两个方面。公平公开强调在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上持续扩大到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群体,规范高效突出住房公积金在使用及监管等流程上持续改进。该书正是聚焦于这两个方面,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评价及其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该书一共涵盖了八个方面的内容:即梳理了住房公积金制度背景与功能定位;讨论了住房公积金作用发挥与“扩面”需求;论证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与保障差异;分析了住房公积金运行机制与公众评价;阐释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与机构效能;研究了住房公积金风险研判与系统防控;总结了政策性住房金融国际模式与经验借鉴;提出了建立公开规范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路径。对于上述八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该书都逐一对其进行了内容再剥离再分类,从而进行细致论述,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内容扎实透彻,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制度设计和绩效评价研究尽可能地做到了科学、严谨。
第三,搜集丰富的数据资料,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加深了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解和论证。该书由于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因而包含了大量的政策文本资料和数据分析资料。研究团队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进行了两次专项问卷调查,深入多个省份和城市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共收回住房公积金社会调查有效问卷2661份,覆盖了全国70余个市县。课题组主要使用的数据还包括各年度各省市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数据、部分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库、国内家庭调查数据库等。这些丰富的宏微观数据资源奠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走访,深入住建部门、公积金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企事业单位、居民家庭等,获取了很多一手宝贵资料,进一步充实了该书的内容。除此之外,该书中还融合了大量的政策文件资料、国内案例资料、国际政策资料等,这些都使得该书的论证更加翔实更为全面透彻。而且,为了充分吸收监管部门和学术界专家的意见,课题组先后组织召开了3次研讨会,听取各位专家意见。正是基于上述不同形式的研究资料和多方建议,作者综合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机结合。概括而言,书中主要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建模、多元统计、计量实证、政策文本分析、预测模拟以及案例分析等。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不仅加强了研究的深度,同时也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更加深了我们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解,厘清了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家庭、住房市场等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
第四,为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做了大量前瞻性探索。该书着眼于完善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深刻归纳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本质与特征,评价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优势与短板,厘清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逻辑与机理,探究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未来与出路。书中指出,住房公积金制度应该朝着建立中国特色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进行转型。而在现阶段,着眼于深化改革,立足现实情况,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和“增强公积金的金融功能”两个基本问题为依据,应该采取“强化金融功能的公积金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在管理体制上,在国家层面进行统一领导和监管,设立统一的省(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共享平台;在资金归集上,以强制储蓄为基础,以政策优惠为手段,扩大公积金的覆盖范围;在资金使用上,依据收入级别,采取差别化利率调节,扩大资金使用的项目;在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上,以利率招标来选择商业银行,在资金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进行资金的跨地调动;在监管机制上,设立专业化监管机构,协调多部门的监管资源进行专业监管。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的改革,都是建立在提升住房公积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基础之上,因而该书从资金归集、管理、使用、风控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一是健全资金供给机制。坚持居住优先、民生优先的政策导向,重塑住房公积金互助本质,有序推进公积金制度扩面改革,化解公积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二是优化资金管理模式。破除住房公积金属地化经营壁垒,疏通公积金跨区域流动通道,全面谋划各地区资金时间维度调整和空间维度布局,促进公积金区域间协调发展。三是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整合住房公积金存量资源,调整增量配置,重点支持住房刚性需求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拓宽公积金投融资渠道,提高公积金保值增值能力。四是完善资金风控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运行风险监测、评估、预警、防控四级响应机制,有效应对公积金金融创新中的各类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0年9月,《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书籍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ISBN |
参考资料 |
---|---|---|---|---|
《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 |
2020年9月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978-7-5218-1592-4 |
|
王先柱,男,1980年出生,安徽岳西人,中共党员,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博士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宣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经济与金融。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公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2篇住房公积金主题研究成果被教育部采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经济社会实现动力转换和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大逻辑,作为保障和服务民生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也应从制度供给入手加以变革。本文认为现有住房公积金管理有必要从归集管理、使用效率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着手供给改革,以此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完善,从而最终通过制度供给方式或内容的调整来更好地实现其保障民生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四点建设
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四点建设——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四点建设
从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目前,西安地区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达到1.88万个,239.83万职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体系。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当年提取住房公积金81.65亿元,提取总额达到733.48亿元。资金使用率为92.80%,较年初的89.29%提高2.65个百分点,其中市级的资金使用率达到了95.05%、个贷率79.37%、存贷比88.29%。目前,开展公积金“组合贷款”业务的银行达到了11家,审批发放组合贷款596户,金额2.6亿元;发放异地贷款2235户,金额8.23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广大职工购房贷款需求。
增强项目招投标规范化的建议:加强信息公开
增强招投标的透明度可以采取强化招标投标备案制度,落实招标投标书面报告制度、中标候选人和中标结果公示制度、邀请招标批准制度等方式。当然,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透明化应当贯穿于整个招投标过程,接受公众和舆论的审查监督,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公正。
(一)是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领导制度的情况。为切实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我州专门成立了由州人民政府常务副州长冯仕文任组长,州人民政府秘书长滕昭义、副秘书长杨秀学任副组长,州委办、州委宣传部、州直机关工委、州保密局、州政府办、州政府法制办、州政府新闻办、州发展改革委、州经贸委、州监察局、州民政局、州财政局、州人事局、州劳动社会保障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建设局、州文化局、州审计局、州统计局、州档案局、州信访局、州依法治州办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政府信息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性工作。
(二)是制定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以规范促落实,以服务求实效”,继续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环节的工作制度,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提高整体服务质量,进一步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县市、向部门延伸。印发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意见》,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方式和程序,并在州政府门户网站和各单位网站上予以公布,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有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促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转变,规范政府行为。
(三)是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编制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使我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章可循,切实做到“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指南》对对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机构、申请公开的步骤、申请公开的程序、保密审查、监督方式及责任以及对申请的审查、登记、答复等都做出了规定。
(四)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及新闻媒体等途径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准备工作,积极组织全州各级各部门对《条例》进行学习。
(五)是抓好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建设。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就完善组织推进机制、信息发布协调机制、保密审查机制、监督机制等形成了工作方案,就《条例》在我州的实施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州直机关目标绩效考核,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考核机制。
(六)是采取多种便民利民的措施,深化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过编制《黔东南政府公报》、设置政府信息触摸屏、政府信息公开大屏幕、利用各种报刊杂志、政务公开墙刊等方式,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多种便民利民的措施,深化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七)是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的落实。
2009年7月下旬,我州分成四个督促检查组,对全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检查,主要通过检查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查找不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检查的内容
1.是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及相关制度建立情况;
2.是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及配套设施情况;
3.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八)是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州直目标绩效考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州政府信息办多次与相关领导汇报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已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州直机关目标绩效考核”范畴。九是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我州“五五普法”范畴,并编入《黔东南州2009年度干部学法用法读本》,在《干部学法用法读本》第九部份,专门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内容,并纳入“五五普法”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