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晶粒取向硅钢薄带(YB/T5224是一款科技产品。主要用于DC5应力退火后测试。
厚 度 | 宽 度 | 长 度 |
≤O.03 | 5,6.5, 8, lO, 12.5, 15, 16,20,25,32,40,50, 64,80,100 | ≥20000 |
0.05 | ||
0.08 | ||
0.10 | ||
O.15 | ≥15000 | |
O.20 | <1000 |
厚度 | 厚度答应 偏差 | 宽度答应偏差 | ||||
5~10 | >10~50 | >50~80 | >80 | >600 | ||
≤O.03 | ±0.005 | ±O.10 | +0.10 -0.15 | +O.10 -O.20 | ±0.20 | |
0.05 | ||||||
O.08 | ±O.010 | |||||
O.10 | ||||||
O.15 | ±0.015 | |||||
0.20 | 士O.015 | +0.10 -0.30 | +1.O O |
牌号 | 厚度/mm | 铁损/ | (W/kg) | 磁感应强度/T | 矫顽力/(A/m) | |||
Pl.0/400 | Pl.5/400 | P1.O/1000 | P0.5/3000 | B50 | B1000 | Hc | ||
≤ | ≥ | ≤ | ||||||
DG3 | O.025 | 35 | 1.60 | 60 | ||||
DG3 DG4 | 0.03 O.03 | 35 30 | 1.65 1.70 | 45 40 | ||||
DG3 DG4 DG5 DG6 | 0.05 | 17.O 16.O 15.O 14.5 | 24.0 22.0 20.O 19.O | 0.85 O.90 1.05 1.10 | 1.66 1.70 1.75 1.75 | 32 32 32 32 | ||
DG3 DG4 DG5 Dc6 | 0.08 0.10 | 17.O 16.0 15.O 14.5 | O.90 1.00 1.05 1.20 | 1.66 1.70 1.75 1.80 | 28 26 26 26 | |||
DC3 DG4 DG5 DG6 | O.15 | 19.O 18.0 17.O 16.5 | 0.90 1.00 1.10 1.13 | 1.65 1.75 1.75 1.75 | 26 26 26 26 | |||
DG3 DG4 DC5 | O.20 | 10.0 9.O 8.2 | 1.66 1.70 1.74 |
1,从化学成分讲,取向硅钢的硅含量比无取向硅钢的硅含量要高2,用途,取向硅钢主要做变压器,无取向硅钢主要做电机3,内部结构,取向硅钢的晶粒是基本朝一个方向的,所以叫取向,无取向硅钢,晶粒排布杂乱无章,...
取向硅钢片和无取向硅钢片 主要的差距在,磁通密度,铁损,厚度,取向硅钢在轧制的过程中,使晶粒趋向于一致,无取向的晶粒取向分布均匀。他们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取向硅钢片是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的铁芯材料。而无取...
硅钢 silicon steel 含硅量0.5%~4.8%的铁硅合金。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软磁材料。电工用硅钢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大张板材或带材使用,俗称硅钢片,广泛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
无取向硅钢薄带的开发
以取向硅钢板为原料,采用异步轧制和织构控制技术在含硫化物气体的热处理条件下生产具有(100)织构的无取向硅钢薄带。研究了硅钢薄带厚度、退火温度对磁性能的影响,以及硫化物气氛对硅钢薄带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钢薄带磁性能对于厚度存在一个最佳值;在相同轧制条件下,退火温度为1 000℃,保温1 h的硅钢薄带磁性能较好;退火气氛中含硫化物有利于形成(100)面织构,从而制取高性能的无取向硅钢薄带。
取向硅钢和无取向硅钢区别
1, 从化学成分讲,取向硅钢的硅含量比的硅含量要高( 冷轧无取向硅钢片含 硅量%%,冷轧取向硅钢片含硅量在 %以上。 ) 无取向硅钢是用在电机等旋转的设备中,分为铁芯和转子,为了在旋转过程容易被 磁化,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要求其在旋转过程中的每一个角度都容易被磁化,所 以要求无取向硅钢中晶粒取向分布均匀;而对于取向硅钢而言,需要高磁感且不需要转 动,所以其织构基本为 Goss 。 2,用途,取向硅钢主要做变压器,主要做电机 3,内部结构,取向硅钢的晶粒是基本朝一个方向的,所以叫取向,, 晶粒排布杂乱无章,所以取向硅钢热损耗小,无取向硅钢热损耗大。 4,制造工艺也不一样,取向硅钢比无取向硅钢要复杂的多 5,机械性能 6,厚度,取向硅钢厚度在毫米,无取向硅钢厚度在 、铁损低。质量的最重要 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在相同磁场下能获
晶粒取向硅钢薄带也称电讯工业用冷轧硅钢带,是用于制造工作频率在400Hz以上各种电源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磁放大器、变换器等铁芯的具有晶粒取向结构的厚度不大于0.20mm的硅钢薄带。
薄带连铸|轧钢(strip contious casting)
一种近终形的连续铸钢|炼铁技术,它直接浇铸厚度15mm以下的薄带坯,不再经热轧而直接冷轧成带材。探索直接浇铸板材的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贝塞麦(Henry Bessemer),1856年用双辊顶部注入工艺成功浇铸了钢和可锻铸铁的薄板。此后发展采用了多种试验方案,由于有色金属熔点低,使得有色金属薄带连铸|轧钢较早地进入生产阶段。钢的薄带连铸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连铸薄带主要有3种方法:双辊连铸、辊带式连铸和单辊连铸。主要是双辊连铸和单辊连铸。图1为双辊薄带连铸示意图。钢液浇铸在双辊(冷却辊)之间,在双辊中间完成钢液凝固冷却和成型(轧制)。此双辊既是结晶器又具有一定的相对压力,以保持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图2是单辊浇注带坯示意图。液体金属浇铸到高速旋转的水冷辊上,在辊面上完成凝固并成型薄带,通过调整辊子的旋转速度和冷却强度可以生产厚0.25~1.4mm、宽600mm的薄带。 2100433B
高硅钢薄板再结晶织构受退火温度影响的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1)不同取向晶粒形核率的温度依赖性;
(2)不同取向晶粒长大速率的温度依赖性。
为此,进行了900℃不同时间的退火实验,以考察晶粒长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两退火工艺下均完全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2和151μm。退火0.4min时再结晶织构主要为以{001}〈210〉为峰值的{001}织构和以{111}〈112〉为峰值的γ织构,而且二者强度相近;退火100min时,{001}织构成为主导织构组分。显然,在0.4~10min范围内随退火时间延长,以{111}〈112〉为峰值的γ织构显著减弱,{001}〈210〉发展为主导织构组分;在10~100min范围内,织构类型和取向密度变化都相对较小。
700和900℃下再结晶刚完成阶段的织构相似性表明:不同温度下再结晶织构的差异,是在晶粒长大过程中形成的。随再结晶晶粒长大,{001}晶粒逐步吞并其它取向晶粒而成为主导织构组分,γ晶粒则逐渐被吞并而减弱。无取向硅钢的晶粒尺寸和再结晶织构是影响磁性能的两个关键结构参数。目前采用的退火工艺都是以获得最优晶粒尺寸为导向,而在此过程中再结晶织构通常随晶粒长大向不利方向转变。高硅钢的再结晶织构呈现不同的演变规律:随晶粒长大,不利的γ织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而有利的{001}织构则持续增强为主要织构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