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节能减排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不仅是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在节能减排中,我们必须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新方法,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本书正是正是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将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规制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环境审计在节能减排中的治理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基本信息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节能减排规制工具研究综述

1.2.2 环境审计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价

1.3 内容、方法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机理分析

2.1 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主要障碍

2.2 基于CAS理论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实现机制

2.2.1 复杂适应系统概述

2.2.2 节能减排复杂适应系统的标示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

2.2.3 节能减排中的刺激一反应模型及主体的适应性演化

2.3 环境审计在节能减排中的实现路径

2.3.1 政策规制与环境政策审计

2.3.2 府际治理与绿色经济责任审计

2.3.3 环境公共投资与环保资金绩效审计

2.3.4 企业环境责任遵从与环境合规性审计

2.4 基于环境审计的节能减排规制模型

2.4.1 模型构建

2.4.2 均衡分析

2.4.3 策略表达

第3章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工具设计(上)

3.1 我国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

3.1.1 审计理论结构

3.1.2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3.1.3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基本要素

3.2 节能减排中的环境政策审计

3.2.1 环境政策审计的内涵

3.2.2 环境政策审计的国际经验

3.2.3 节能减排中环境政策审计的程序

3.2.4 案例分析

3.3 节能减排中的绿色经济责任审计

3.3.1 绿色经济与经济责任审计

3.3.2 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3.3.3 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3.3.4 绿色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3.3.5 案例分析

3.4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审计

3.4.1 问题的提出

3.4.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述评

3.4.3 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的构想

3.4.4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

3.4.5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关系

第4章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工具设计(下)

4.1 节能减排中的环保资金绩效审计模式

4.1.1 概述

4.1.2 改进逻辑框架法在环保资金绩效审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4.1.3 改进逻辑框架法在环保资金绩效审计中的应用步骤

4.1.4 案例分析

4.2 节能减排中的环保资金效率性审计

4.2.1 问题的提出

4.2.2 文献回顾

4.2.3 DEA—Tobit模型的构建

4.2.4 案例分析

4.3 节能减排中的环保资金效果性审计

4.3.1 问卷调查法在环保资金效果性审计中的应用

4.3.2 案例分析

4.4 节能减排中的环保资金经济性审计

4.4.1 挣值分析在环保资金经济性审计中的应用

4.4.2 案例分析

4.5 节能减排中的企业环境合规性审计

4.5.1 内部审计在节能减排中的SOS—A模式

4.5.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审计鉴证

第5章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效果分析

5.1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总体情况

5.2 信息化工具的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5.2.1 文献回顾

5.2.2 环境信息披露污染减排效果的实证分析

5.2.3 江苏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评价

5.2.4 研究结论

5.3 节能减排中环境审计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

5.3.1 文献回顾

5.3.2 研究假设

5.3.3 实证分析

5.3.4 符合性检验

5.3.5 研究结论

5.4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分析

5.4.1 内容分析法

5.4.2 研究设计

5.4.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4.4 研究结论

第6章 完善环境审计的制度设计

6.1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问卷调查

6.1.1 问卷调查方案的设计

6.1.2 问卷调查的分析

6.2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实地访谈

6.2.1 访谈调查方案的设计

6.2.2 访谈调查结果记录

6.3 政策建议

6.3.1 完善环境审计依据

6.3.2 制定环境审计准则

6.3.3 重视环境审计问责

6.3.4 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

6.3.5 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

6.3.6 注重利用专家工作

6.3.7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6.3.8 加强应用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高性能减水剂

  • 型号:GT-2
  • t
  • 固砼
  • 13%
  • 云南欧松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性能减水剂

  • 品种:水剂;
  • t
  • 铁建恒发
  • 13%
  • 贵州铁建恒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视频审计系统

  • CCVSR256 审计服务器 及 录 256台设备端点授
  • ATEN
  • 13%
  • 宏正自动科技华南总部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视频审计系统

  • CCVSR64 审计服务器 及 录 64 台设备端点授
  • ATEN
  • 13%
  • 南京明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高效多功能减水剂

  • t
  • QD
  • 13%
  • 湖北乾道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110kV
  • 广东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220kV
  •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110kV
  •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220kV
  • 广东2021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220kV
  • 广东2021年1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地学研究应用服务器

  • 地学研究应用服务器 1.地学研究应用服务器(华为)
  • 1项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3-21
查看价格

日志审计系统

  • 日志审计系统
  • 1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2
查看价格

认证/审计服务器

  • 含认证审计软件
  • 1套
  • 3
  • 浪潮、宝德、联想、方正、长城、戴尔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9-30
查看价格

网络审计

  • 硬件要求:抓包速率:≥1795Mbps,记录事件能力:≥13044条/秒;2U,默认6个千兆电口,4个千兆光口,冗余电源;根据相关要求,需采购"信创目录"内产品; 基本功能:对网络环境通讯
  • 1台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2-07
查看价格

安全审计系统

  • 安全审计系统SAS NX3-2000C
  • 1套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14
查看价格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基本介绍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内容简介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节能减排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不仅是我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对国际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在节能减排中,我们必须根据形势变化的需要,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新方法,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由黄溶冰所著的《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正是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将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规制工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环境审计在节能减排中的治理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作者简介

黄溶冰,1972年生,黑龙江省佳木斯人,博士,副教授。江苏省“333212N”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经济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行政管理》、《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审计研究》、《改革》、《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中国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政府审计、可持续发展管理。

查看详情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文献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评介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评介

《节能减排的环境审计规制研究》评介

格式:pdf

大小:62KB

页数: 未知

2010-2020年期间,既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是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步提高生态效率,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架构,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之研究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之研究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之研究

格式:pdf

大小:62KB

页数: 未知

中国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很好的服务于中国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通过对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期望给中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

水环境审计研究简介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框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水环境审计的问题提出

一、中国面临的水环境危机

二、水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危机

三、水环境审计的重大社会和经济意义

第二章水环境审计的理论问题

一、水环境审计的理论基础

二、水环境审计的概念理解

三、水环境审计的工作特点

四、水环境审计的监督客体

五、水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

六、水环境审计的对象范围

七、水环境审计的组织方法

八、水环境宙计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水环境审计的国际借鉴

一、全球环境审计的发展概况

二、全球水环境审计的调查结果

三、全球水环境审计的实务介绍

第四章水环境审计的实践现状

一、我国水环境审计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水环境审计的公告分析

三、我国水环境审计的实践基础

第五章水环境审计的评价指标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绩效评价指标

三、指标体系框架

第六章水环境审计的政策建议

一、水环境审计外部环境的优化思路

二、水环境审计监督制度的总体设计

三、水环境审计技术水平的提升建议

参考文献

后 记2100433B

查看详情

审计假设研究意义

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基础,是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首先,审计假设是认识审计对象,形成审计理论的基础,是对审计理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起点。所以,审计假设对审计理论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经受得住考验的审计假设能够为构建坚实的审计理论提供坚固的基础。

其次,审计假设是不能直接检验的公理。它是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而存在的,是由它来推导审计理论的。

最后,审计假设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应该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今天还有效和有用的假设到了明天就可能被验证是不适宜的,由其推出的理论可能会出现缺陷,因此要进行发展和完善。

查看详情

审计假设研究历程

审计假设的研究起步于美英审计理论界。其代表性人物有莫茨和夏拉夫(美国)、托马斯·孝和戴维·弗林特(美国〉。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代表国外三种相互联系的审计假设体系。

(一)莫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

莫茨和夏拉夫在1961年出版的《审计哲理》一书中提出了八条审计假设,并认为假设是不能直接加以验证的公理。著名的《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十版)第五章中也引述了这些假设,并指出假设作为推理的起点,它们不能被直接证明,但从它们所推得的命题能表明假设的正确性。八条基本假设内容如下:

1.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是可以验证的。

作为审计的主要对象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如果不能验证,则审计的存在就失去了必要性。这一基本假设确立了审计存在的意义和其主要目的,并为建立财务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2.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管理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

作为审计的主体应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才有可能进行公正地审查和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表示审计意见,从而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根据这些信息的可靠程度作出相应的决策。尽管社会审计工作不可能完全避免与被审单位之间的利害冲突,但作为整个审计工作仍然必须建立在可避免利害冲突的假设之上。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利害冲突,审计的独立性就无从谈起,审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送审的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不正当的舞弊行为。

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查错防弊,而偏重于对一般会计差错的检查。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存在共谋和其它舞弊行为,其送审的资料必然不可能反映被审计单位真实的经济活动情况,其审计工作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在串通作弊的假设上,这势必超出了常规审计的要求。串通舞弊现象是存在的,但毕竟是少数的特殊现象,一般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应建立在无共谋舞弊现象的假设上。

4.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各项经济业务在各个部门中得到规范的处理,它既有预防功能,也有发现与检查纠正功能。任何单位只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就会减少错误和弊端发生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这一基本假设,实施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从而减少对会计数据和经济活动的审查测试,而首先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状况进行测试,进而决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和方法。

5.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运用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达。

公认会计原则是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经会计职业团体归纳整理而成的会计惯例和方法及处理会计实务的准则。会计公认原则往往经过政府管理部门的认可而成为权威性的文件。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如果始终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就会被认为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计这一基本假设,确立了对审计对象衡量的标准,否则审计工作就无法作出是非优劣的判断。

6.如无确凿的反证,被审单位过去被认为真实的情况将来仍为真实。

这个假设说明,如果以前年度的审计有了结论,现在没有发现相反的证据,依然要承认以前的结论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没有必要重新进行审查。当期审计应以当期的审计对象为内容,只有在出现了相反的证据时,才有必要对过去进行追溯性审查。

7.审计人员有能力独立地审查财务资料并发表意见。

审计人员为了表示公允的意见,自然要保持独立的身份,进行客观地检查和评价。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查的单位及被审查的事项有利害关系,则应回避。审计人员只有在从事审计业务时才有必要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如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时,则另当别论。

8.独立审计人员的职业地位负有相应的职业责任。

审计人员所具有的独立地位,使人们相信他有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因此,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对利用审计信息者的决策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审计人员也应承担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审计人员如因渎职而导致被审单位或其他有关人员的经济损失,有可能承担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因此,审计人员理应始终保持职业上的审慎态度,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工作。

莫茨和夏拉夫所提出的八项审计假设开创了审计假设研究的先河,对后来者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将其顺序略作改动,有的将其条目进行增删,有的改变了其表述方式,有的则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正如莫茨和夏拉夫在提出审计假设时所强调的那样,必须对这些基本假设不断地加以重新审阅,看它们在新的环境下是否能继续成立。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