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个时期,自清末至1937年是北京漆器作坊的兴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几十年间陆续开业的金漆镶嵌作坊有十余家。其开业缘起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原皇宫中的漆器艺人在辛亥革命后自开作坊;二是清末即有民间私人作坊,多是通过太监拉关系,应宫中之活;三是漆器作坊中的艺人出师后自开作坊。 如“英明斋”创始人苏明堂是清末皇宫中的漆画匠首领。辛亥革命后,苏明堂流落民间,在金鱼池精忠庙旁开办了“英明斋”。苏明堂桃李满园,收“侯永泉”为徒。“侯永泉”学成后开办的第一家漆器工艺品店铺就是东单三条的“瑞兴斋”。“侯永泉”不忘师恩,把师傅的“苏”字放在前面,这就是北京城著名的“苏漆侯”的来历。“侯永泉”的长子“侯明达”(现北京金漆镶嵌厂创始人)学成后又先后开办了自己的“瑞明斋”和“明达号”,侯明达之子侯荣恒跟随其父学艺,目前是苏漆侯第四代传人。“侯永泉”的三徒弟“姚林五”学成后在灯市口开办了自己的“升利”,而苏明堂的另一再传弟子陈瑞兰又在东四头条开办了“瑞丰斋”。
还有一些无字号的作坊。虽无字号,却有来历。清代光绪年间,漆器艺人韩启龙在东城沙井胡同开作坊,专应宫中之活。韩启龙的弟子孙其祥在橡皮坑胡同开作坊。孙其祥的弟子王兴瑞又在马圈胡同开作坊。王兴瑞弟子众多,其中最有成就者当首推王珍。解放后,王珍在北京金漆镶嵌厂从艺,为挖掘、恢复传统产品做出了宝贵贡献,并培养了很多新人。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漆器作坊擅做彩绘雕填类产品。此外,还有些作坊擅做镶嵌类漆器。如清末王俊江在隆福寺街开办“永信局”镶嵌作,专应宫中之活。王俊江弟子魏焕丰于1914年也在隆福寺街开办了“华丰斋”。初起为位于王府井大街大元帽胡同的“协立成”古玩铺修复镶嵌类旧活,由此发展到较大规模地生产镶嵌类产品。
由于受师传关系和作坊规模的影响,这些作坊除在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有别,在品种方面也自然地形成了大体分工。其中大部分作坊以家具、屏风和摆件类为主。但清代光绪年间,在东四六条开业的“中和局”,以及出师于“中和局”的张文彬于1914年在南箭厂胡同开办的“兴一局”,却是以牌匾楹联为主。
第二个时期,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至1949年,是北京漆器行业的萧条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后,使北京的漆器行业面临灭顶之灾,除少数一、二家外,纷纷倒闭。
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1956年,是北京漆器行业的恢复时期。在国家的扶植和发展手工业政策指引下,一些过去的掌柜重操旧业,再招旧部,收纳新徒,一些艺人也自开作坊。到1956年,北京16家作坊采取公私合营方式联合建厂,命名为“北京金漆镶嵌厂”。从此,北京金漆镶嵌的发展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侯荣恒是清代光绪年间宫廷漆器造办处漆绘匠首领“苏明堂的第四代传人。跟随其祖父侯永泉、其父侯明达(现金漆镶嵌厂创始人)学艺。现年77岁的侯老先生,一直致力于钻研将金漆镶嵌技术与电影美术特种工艺设计相融合的创新工艺领域,以老一辈艺术家执着的精神不断创作更多更优秀的电影美术作品。侯老的父亲是京城有名的工艺老号瑞明斋(现北京金漆镶嵌厂)创始人,其中关于金漆镶嵌的工艺更是在京城数一数二,侯老就深得此项真传。15岁那年,侯老先生迈入自家店铺开始学习工艺制作,18岁时参军,是当时北京义务兵役制的头一支,这一参军就是13年,退伍后侯明达”之子“侯荣恒”子承父业,在自家学艺有所成就后,曾在北京金漆镶嵌厂从事漆器绘画工作。1978年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置景和特种道具制作工作,在工作期间曾多次收徒,教授电影美术工艺,但在金漆镶嵌技艺方面至今并未收徒。
柏德元是清代光绪年间宫廷漆器艺人韩启龙的第五代传人。2003年,由柏德元组织设计、施工并监制的香山勤政殿“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被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定为珍品。
过硬的工艺来自过硬的基础,这一点从柏德元的经历就能找到答案:北京金漆镶嵌厂是1956年建厂的国有企业,主要生产经营项目有传统漆艺类家具工艺品、明清式古典家具及室内装饰业。1962年,15岁的柏德元来到金漆镶嵌厂学徒。他聪明好学,又很懂事,师傅们都很喜欢他。领导看他有出息,就专门安排他拜老艺人王珍为师。
这位王珍师傅也很了不起,光绪年间,京城著名漆器艺人韩启龙在沙井胡同开作坊。他的拿手好戏是彩漆描金和雕填类产品,专应宫中之活。韩启龙弟子孙其祥、再传弟子王兴瑞后来分别在橡皮坑胡同和马圈胡同自开作坊。王兴瑞弟子众多,其中最有成就者首推王珍。王珍为挖掘恢复烤断、撅断、颤断、晒断等“四大断”产品和色彩斑斓的“虎皮漆”产品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王珍培养了很多新人,柏德元是他最得意的“门生”。王老艺人不仅把一身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柏德元,还带着他共同参加了“四大断”和“虎皮漆”的挖掘整理工作。柏德元既掌握了技术,又打破了手工业“口传心授”的传统。就此,金漆厂的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如电视柜、啤酒柜、楼梯柜、书柜、写字台、电话桌、鸳鸯桌椅等,既有明清风韵,又有时代气息,很受市场欢迎。再如,用旧大车轱辘改制的餐桌、用旧纺车改制的咖啡桌、用古建中的雀提改制的花台、用花窗做的桌面等等。这些将古旧作品移花接木的奇妙之作令人拍案叫绝。
漆艺中的彩绘和雕填工艺,传统风格是浓抹重彩,金碧辉煌。近年,他们大胆借鉴国画中的滃染、皴搜、点晕等技法,形成了水墨丹青、淡雅飘香的新风格,既有工笔之风,又有写意之法,令人耳目一新。
深厚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漆器却有七千年的历史了。数千年来,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源有流,有继承有创新。她也曾屡遭磨难,甚至曾面临灭顶之灾。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她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她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愈是民族的也就愈是世界的。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金漆镶嵌产品不仅走向了世界,走进了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国务活动场所,走进了众多的楼堂馆所,也走进了众多的百姓家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永久不衰的魅力。
高雅的艺术价值
金漆镶嵌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工艺种类繁多,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一件产品可以只采用一种工艺制作,也可以将多种工艺综合运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化万千。或穆然古朴,或典雅清新,或鲜活艳丽,或金碧辉煌。
二是题材广泛。有历史典故、文学名著、宗教神话、民间传说、山水人物、龙凤花鸟、名人字画、民俗民风等,几乎涵盖了各个文化领域。同时还有现代题材和外国题材。大多有繁荣昌盛,前程锦绣、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之寓意。
广泛的实用价值
北京金漆镶嵌产品既是工业产品,又是文化产品;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既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的一种艺术,又与器皿文化、家具文化、屏风文化、牌匾文化、壁饰文化和建筑装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珍贵的收藏价值
应该说,每一件精美的金漆镶嵌工艺品都具有收藏价值。尤其是历史性作品、精品、孤品、绝品、大师作品更是具有增值潜力很大的收藏价值。
1978年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古文化遗址发掘到大量文物,其中“在第三文化层有一件木碗,造型美观,腹部瓜棱形,有圈足,内外都有朱红色涂料,色泽鲜艳。”经科学鉴定“它的物理性能和漆相同。”距今已有七千年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漆器不断丰富发展。从工艺上讲,最早的漆器装饰方法主要是漆绘。商代出现了玉石镶嵌和螺钿镶嵌,战国时期出现了脱胎漆器,汉代出现了雕填戗金工艺,三国时期出现了虎皮漆工艺,唐代出现了剔红(即雕漆),宋代出现了断纹工艺,明代出现了百宝镶嵌,清代出现了立体镶嵌。从品种上讲,由器皿摆件、酒具、食具发展到各类家具、屏风、牌匾、壁饰,并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建筑装饰。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文人荟萃,工匠云集。尤其元明清三朝的皇家御作,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元代设有油漆局,隶属工部,配备副使一员,用从七品印,掌管髹漆之工。元代漆器的主要品种有彩绘、雕填、螺钿镶嵌、雕漆等。元代螺钿漆器的特点是螺片由厚变薄,开创了“软螺钿”的新工艺,因而更加丰富多彩。
明代漆器生产出现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永乐年间皇室在果园厂(今西什库东)专门设立了官局制造漆器。关于果园厂的漆器,适如明代著名漆工杨明所说:“今之工法,以唐为古格,以宋元为通法,又出国朝厂工(即果园厂)之始,制者殊多,是为新式。于此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又据清代高士其《金鳌退食笔记》:“果园厂,在棂星门之西,明永乐年制漆器,以金银锡木为胎,有剔红、填漆二种。所制盘、盒、文具不一。填漆刻成花鸟,彩填稠漆,磨平如画,久而愈新。其盒制贵小,深者五色灵芝边,浅者回文戗金边。古色苍莹,器传绝少,故价数倍于剔红。二种皆称厂制,世甚珍重之,而不可多得”。
清代内务府造办处下设42作,其中设有“漆作”。漆器产品主要有车、轿、仪仗及皇室贵族所用的日用家具和器皿。乾隆年间颁布的《工部则例》中有《漆作用料则例》、《漆作用工则例》、《泥金作用料则例》、《泥金作用工则例》。此外还有《圆明园漆作价值则例》、《圆明园漆活彩漆扬金则例》、《圆明园内工佛作则例》等,分别讲述了制作灰胎、漆胎、描漆、描金等工艺的配料、操作。可以说,这是清宫漆作的操作规程。
清王朝的灭亡,使漆器这一宫廷艺术大步走向了民间。
设计(包括造型设计和纹样设计)——制作木胎——髹饰漆胎——装饰(包括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工艺)
要求造型美观,结构科学,主题突出,布局合理,适应工艺,便于操作。要使艺术性与实用性、造型与纹样、题材与工艺、材料与技法、主景与配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选用上好木材经烘制定型处理后制成木胎。一般选用红白松木。因为松木木性较为稳定,不易开裂走形。虽然松木质地较软,花纹也不够美观大气,但经多道工艺处理后不再显露木纹,可谓扬长避短。此外,还有少量脱胎的。
首先要在木胎上披麻或裱糊布、纸,涂刮数道灰腻子,道道打磨,以起到平整、加固、托漆的目的。再施以数道中国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道道打磨平整,出亮产品还需抛光,制成漆胎。要求漆色匀正,平整光洁。如使用天然大漆需要窨干,必须掌握好窨房的温湿度。
镶嵌以各种天然软硬质玉石、螺钿、兽骨、牛角等为原料,以搜、磨、堆、铲、镂、雕等技法制成人物、花鸟、山石、楼台等浮雕,镶嵌于漆胎之上。这类产品翻转折叠,层次清晰,雕刻细腻,玲珑剔透。若施以高浮雕技法,于浮雕之中显现立体效果,谓之“矫嵌”,乃更为精湛的技艺。
立体镶嵌多以人物及龙、凤、麒麟等鸟兽为题材。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木雕(或脱胎),再将玉石、兽骨、螺钿等加工成的众多形态各异的片、甲、麟、块精心组合,粘附于木胎之上。这类产品雕琢纤细,拼嵌严谨,神形兼备,光彩照人。
彩绘以各色漆胎为画面,以各种色漆及金银粉为颜料,以特制的画笔为工具,精心描绘。调色要准确,润彩要丰富自然。细分之,又有描漆、描金、搜金、平金之别。这类产品犹如国画中的工笔重彩,生动而细腻,典雅而隽秀,情景交融,灿如锦绣。搜金产品则虚实相间,层次分明,苍劲古朴,意味深沉。而平金产品更显现出金碧辉煌的特征。
雕填的基础是彩绘。彩绘之后,需按纹样轮廓,以特制的勾刀勾勒出较为浅细的纹路,称之为“剌”或“雕”。线条的深浅粗细要均匀一致,不崩不豁,不能“跑刀”。打金胶后,戗之以金银粉,称之为“填”。要填得饱满实足,干净利落。这类产品具有线条流畅,锦地规整,色彩艳美,富丽堂皇的风韵。
刻灰其灰地工艺具有特殊要求,灰层略厚且刚韧相济。髹漆后,在漆胎上以勾、剌、片、起、铲、剔、刮、推等技法,雕刻出和谐精细的凹陷纹路,要防止断道。最后施粉、搭彩、固色。
断纹即在漆地之上制作均匀细密的裂纹。从工艺上划分有晒断、烤断、撅断、颤断之别;从艺术形式上划分有龟背断、流水断之别。漆纹裂而不糠,仿古旧而不脏,给人以饱经沧桑后自然形成之感。其要领是所出断纹必须均匀,不可有多有少,有大有小。
虎皮漆先要在漆地上制作高低不平的花纹,低凹处层层涂饰各种颜色的色漆,磨平滑润,五彩斑斓。其要领是既不能呆板,又不能杂乱,虽是人工所为,却似天然成就。
宫廷艺术,北京风格
中国漆器不但历史非常悠久,艺术内涵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而且产地众多,遍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仅重点产区就有十余个省市。
全国各地的漆器同根同源,大家都是从河姆渡走来。在材料运用和工艺技法方面是基本相通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而在工艺品种和艺术风格方面则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北京金漆镶嵌从师传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艺术,形成了古朴典雅、端庄华贵、富丽堂皇、品类繁多的皇家风范,北京风格,在祖国的漆器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品种繁多,千文万华
北京金漆镶嵌的工艺技法从大的门类划分,包括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而每一门类又可细分为诸多工艺。如镶嵌类,从材质上划分有玉石镶嵌、彩石镶嵌、螺钿镶嵌、百宝镶嵌。从工艺上划分有平嵌、矫嵌和立体镶嵌。彩绘类包括描漆、描金、搜金、扫金、洒金、平金开彩、平金开黑、堆古等。雕填类又有填金、填银、填漆之别。刻灰类有彩地刻灰和金地刻灰两种。断纹类从工艺上划分有烤断、晒断、撅断、颤断。从艺术风格上划分有龟背断和流水断。而虎皮漆类还包括漆宝砂。
不同工艺所使用的材料、工具,采用的技法和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都各有不同。
同宗一门,多支传承
自集多种工艺之大成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解体前后,民间作坊由于受师传和规模的影响,形成了四支传承体系,并形成了大体分工。其中,韩启龙和苏明堂两支以彩绘雕填类漆器为主,王俊江一支以镶嵌类漆器为主,中和局一支以金漆牌匾楹联为主。因而四支的各代传承人也分别掌握着不同的工艺技法。但其中也不乏一专多能者。
在传承关系中,虽有子承父业者,但从总体上讲,属于社会性传承,而不属于家族式传承。这与金漆镶嵌门类繁多,技艺复杂,一人一家难以独立完成,需要分工合作,集体完成有关。
在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品业,一个古老的门类至今还健康存在着,这就是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金漆镶嵌。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年历史。历史上北京是重要的漆器产区,如元代的“油漆局”、明代的“果园厂”、清代的“造办处”,都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虽说漆器为历代官家所经营,但清代也有民间的漆器作坊,皇家也在民间征集精品。
那么,何谓“金漆镶嵌”?漆艺最早出现和应用最广的是漆绘,这就自然离不开漆与颜料的结合。除了颜料之外,便是漆与金的结合。如描金、贴金、搜金、扫金、洒金、戗金等等。明代漆艺专著《髹饰录》称之为“金髹”,一名“金漆”。涵盖彩绘、雕填、刻灰等工艺皆可统称为“金漆”。“金漆”与“镶嵌”工艺的结合称之为“金漆镶嵌”。
论朱金漆木雕祥瑞题材中的设计伦理实践
通过祥瑞这一特定的装饰题材分析朱金漆木雕中隐含的伦理现象,并结合几个典型案例分别从祥瑞题材的内容、祥瑞母体的事理、祥瑞装饰的结构论述伦理对设计的介入。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朱金漆木雕在关注功能与美化之上体现出的伦理教化作用及意义,并借此为关注人文关怀的当下设计提供借鉴。
宁波朱金漆木雕装饰艺术的形式与意蕴
宁波朱金漆木雕是集木雕、髹漆、镶嵌和妆金为一体的优秀而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本文试图从浙东地域文化及宁波朱金漆木雕在木结构建筑构件藻井、佛教造像与浙东民俗等方面的应用阐释其装饰艺术的形式与意蕴。
2021年4月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漆镶嵌技艺系列活动之匠心漆韵——金漆镶嵌技艺精品展在北京开幕 。
相传北京的金漆镶嵌始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两代。它是以木胎成型、髹漆,然后再漆底上运用镶嵌、雕填、彩填、堆古罩漆、刻灰、平金开彩、断纹、刻漆、金银、罩漆等装饰技法。其中堆古罩漆是一种彩绘和浮雕相结合的北京独特的装饰技法,它是在器身底漆上用稠漆描绘花纹,并贴金箔,图案有隆起之浮雕感,然后通体罩透明漆而成。"古"既指装饰题材的仿古,也是"鼓"(凸起之意)的通假。金碧辉煌的画面隐现在大漆之下,使其呈现高雅、协调、明快的艺术效果。 北京金漆镶嵌的产品主要有屏风、插屏、挂屏和家具等,约3000多种花色。1982年的北京"金龙牌"金漆镶嵌屏风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的金杯奖。参加评奖的作品"步月图"金漆镶嵌屏风表现的是中秋佳节良宵,在琼楼玉阁、荷塘月色的衬托下,闺阁裙钗倩步楼台,倚栏遥望的景象。屏风的设计采用了园林围墙的形式,以红色漆宝砂饰于整个墙面,月亮门的开光中,以黑漆表现夜景的水天一色,屏风的两个边扇和底边还有楠木雕花,随着由近到远的透视,人们仿佛跨过了月亮门,走进仙境,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工艺上,这幅作品在"百宝镶"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髹饰技法。它巧妙地利用了象牙、珊瑚、绿松石、鸡血石、孔雀石、珍珠贝、红木、金丝楠木、玳瑁等十几种珍贵的材料,并利用了它们的天然色彩和各种质感,生动地表现了画面的内涵。
展览展出了金漆镶嵌工艺美术大师柏群、王学兵、李德伦、米春雷的《仿清宫戗金彩绘百宝嵌方角柜》《清乾隆八吉祥福寿百宝嵌六扇屏风》《鸟语花香》等30多件高品质漆艺精品和百余件金漆镶嵌文化创意作品。
作品类型
作品涵盖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等众多工艺门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