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是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本项目基于实地调查、理论建构以及比较、案例分析,提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及其收益分配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主要成果如下: (1)围绕建设用地指标的稀缺性和计划管制性,分析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指标的现实需求,比较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践探索的差异并探讨指标交易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在我国适时建立省域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的政策建议;(2)构建了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农民收入关系的整体性框架,阐述了指标交易收益转化为农民收入的路径,进一步结合长三角、重庆等地指标交易实践案例,揭示了指标交易影响农民收入的经验证据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应当满足的条件;(3)通过考察指标交易收益分配构成及农民所获收入份额,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中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样化、差别化的收益分配方式以及指标交易区域补偿制度等政策建议;(4)在主体制度之外,从户籍、社会保障、财政、农民自身能力、城乡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配套政策建议。 项目研究完成《建立省域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的建议》、《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收益 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等政策咨询报告;《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及其收益分配调研报告》被南京市委农工委等政府部门采纳;研究论文在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宣读,取得良好反响。本项目已分别于2014年5月和11月顺利通过基金委管理科学部组织的应急研究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2100433B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及其收益分配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各地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的领域。本项目以江苏、浙江、成都、重庆等地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践为例,运用实地调研、综合评价、案例剖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厘清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农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辨明影响农民收入的指标交易制度设计及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等因素;提出跨行政区域的、规范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及其收益分配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方案,从而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耦合实现。研究成果将在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创新中得到应用,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建设用地指标是指国家为保护耕地,对建设用地采取的控制手段。即:每年度各地方建设用地面积设置最高限度,不得突破。国土局关于建设用地是有范围控制的,建设用地的范围简称图斑,所以图斑范围内的土地才可以当做建...
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 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 。 为贯彻落... ...
您好,我是优宅尚品的设计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就是允许开发建设利用的土地面积(也就是楼上说的控制城市规模的硬性指标)。 一般一个省每年都会根据城市建设需求以及重大项目的实施计划,会...
村镇建设用地指标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人均建设用地 指标 (㎡ /人) >50 ≤60 >60 ≤80 >80 ≤100 >100 ≤120 >120 ≤150 新建村镇的规划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第三级确定 当发展用地偏紧时可按第二级确定 对已有的村镇进行规划时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以现状建设用地的 人均水平为基础根据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并 应符合表本条各款的规定 第一级用地指标可用于用地紧张地区的村庄集镇不得选用 地多人少的边远地区的村镇应根据所在省自治区政府规定的建设用 地指标确定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 (㎡/人 )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 允许调整幅度 (㎡/人) 50 一二 应增 5-20 50.1-60 一二 0-15 60.1-80 二三可增 0-10 80.1-100 二三四 可增 减0-10 100.1
关于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
关于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 整治的实施意见 文 号: 成国土资发〔 2011 〕80 号 签发单 位: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 签发时间: 生效时 间: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化农民土地资产的价值和权益, 实现 "还权赋能 ",构建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完善建设用地 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发挥农民集体和农户的主体作用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农民集体和农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可由 农民集体和农户以村为单位或者多村联合申报;也可由农民集体和农户委托投资者、政府土地整治专 业机构等申报立项,但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资金筹集方式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 目立项批准后,农民集体和农户可以自
通过实际调查,《征地收益分配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介绍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现行有关征地补偿的政策法规及其执行效果;界定合理补偿的定义,通过对土地收益的流向分析,提出建设完善的土地市场的措施;针对不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使征地过程中补偿的土地价格在确定上存在问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建设完善的途径。
其次,根据取得的调查数据,严格测算在土地征用及出让过程中形成的土地收益在有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提出应当在土地的征用过程中注意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的安置途径多元化建设,体现土地的资产特性,提出对土地征用进行补偿的核心是如何客观的对土地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现状土地收益分配格局的经济原因。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征地补偿内涵和实质
1.3 土地征用利益分配的沿革
1.4 土地征用补偿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征地过程利益分配理论分析
2.1 地租理论
2.1.1 绝对地租
2.1.2 级差地租
2.1.3 垄断地租
2.1.4 最高最佳利用原则下的利益分配
2.1.5 合法利用
2.1.6 土地补偿费用中的地租理论分析
2.2 产权理论
2.2.1 产权理论分析
2.2.2 农地产权理论分析
2.3 政府缺陷理论
2.3.1 政府缺陷类型
2.3.2 导致政府缺陷的原因
2.4 投资组合理论
2.5 区位理论
2.6 博弈理论
第三章 征地流程及利益分配关系剖析
3.1 征地流程
3.2 利益分配主体及分配内容分析
3.2.1 征地利益分配主体
3.2.2 现行征地补偿内容分析
3.2.3 征地前后的差价平衡分析
3.3 征地中涉及的利益关系分析
3.3.1 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
3.3.2 政府与农民
3.3.3 农村集体之间
第四章 土地征用补偿分配实证分析
4.1 大兴基本情况
4.1.1 大兴土地资源状况
4.1.2 大兴土地市场发展状况
4.1.3 大兴土地征用的分布情况
4.2 大兴执行的征地利益分配政策
4.3 大兴区征地的土地利益分配分析
4.3.1 合理补偿的定义
4.3.2 收益的主体及收益流向分析
4.3.3 征地补偿的费用比较分析
4.3.4 大兴区征地补偿情况及博弈分析
4.3.5 土地收益分配引出的保障问题
4.4 大兴庞各庄镇工业区土地征用及补偿的分析
4.4.1 工业区扩规区以及涉及村庄的基本情况
4.4.2 实施征地、安置成本核算
4.4.3 土地开发费用
4.4.4 土地增值收益
4.4.5 搬迁人员安置费用
4.4.6 利益分配方案比较
4.4.7 征地前后的差价分析
4.5 原因分析
4.5.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因素
4.5.2 对征地分配管理经验不足
4.5.3 征地过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4.5.4 具体的实施方面存在问题
4.5.5 征地涉及国家赔偿处理不当
4.5.6 征地过程税费征收存在问题
第五章 利益分配的解决对策
5.1 明晰农地价值的特点
5.1.1 征地使土地价值增值的分析
5.1.2 我国集体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5.1.3 补偿中体现土地的社会稳定功能价值
5.2 明晰农地产权
5.3 实现土地资本收益的保值增值
5.4 加强对征地制度改革的探索
5.4.1 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多元化
5.4.2 体现征地类型补偿的差异
5.4.3 弱化征地费用与平均年产值的相关性
5.4.4 安置途径的多元化
5.4.5 给土地资产利用提供空间
5.4.6 制度程序设计
5.5 完善利益分配的技术调控手段,加强土地监察
5.5.1 准确地评估地价,加强土地监察
5.5.2 补偿利益分配的核心就是如何客观地评估
5.5.3 完善农地的价值体系
5.5.4 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
5.6 强化利益分配控制,完善保障制度
5.6.1 基本生活保障原则
5.6.2 财产权利对等原则
5.6.3 农地用途和征用后新用途并重考虑原则
5.6.4 严格区分经营用地和非经营用地
5.6.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6.6 相关法律应确立土地承担农民社会保障的合法性
5.6.7 农地制度改革中应该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
5.6.8 采取的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批准号 |
60574068 |
项目名称 |
集体行为及其软控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F0304 |
项目负责人 |
韩靖 |
负责人职称 |
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2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