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国的降雨定性记载可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在秦代有各郡县向中央报雨制度,《后汉书》载有“郡国上雨泽”,均表明当时各地已观测降雨。宋代各州郡就有统一制颁的“天池盆”测雨器。西欧1639年出现雨量器。中国近代的雨量观测几率始于1841年,北京、上海等地积累了最长系列的降水量资料。设置雨量站点收集降水是世界各国一直沿用的正规观测方法。中国水文和气象部门所辖的全国雨量站点共约23000处,东部地区分布较密。
(1)雨量器。在雨量站、气象站或水文站等地面观测站点,用于测量雨量的仪器称之为雨量器。雨量器测量落至其边缘划定的水平面上的雨水的体积,除以雨量器的表面积,便得到降雨深度。雨量器有两种类型:自记的和非自记的。自记雨量器能自动记录累计降雨量,其时间分辨能力可细到一分钟或以下,往往配有遥测设备,以便实时传送记录并为水管理所用。自记雨量器有三种主要类型:称重式,浮筒及虹吸式、倾斗式。
(2)天气雷达,雷达降水遥测技术在全球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近年来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降水的测量精度,大概目前雷达遥测技术可以达到5分钟的时间分辨率和1km2至10000km2的空间分辨率。
(3)卫星遥感,它并不直接测量降水,而是降雨率能够通过测量云顶亮度和云顶温度来间接推断 。
除了去当地的政府部门可以查到历史降雨量数据,还可以从网上查到。最近从网上发现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上面有气象气候和生态环境等一些方面的数据,不知道你要哪个地方的,去上面看看有没有吧。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等级的划分,...
气象局都要收费才告诉你统计数据,为中国感到耻辱!
水位、降雨量监控系统
水位、降雨量监控系统
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探索与插值方法探讨
空间插值方法广泛应用于气象数据产品的制作,其精度与气象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气象观测站分布和插值方法选择有关。选择美国得州599个地面观测站30年平均降雨量记录,设计了27个观测站样本方案,选择全年、1月和8月数据,利用空间统计、空间自相关、半变异函数等方法探索降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采用5种常规方法进行空间插值,比较和解释插值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知识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案例研究发现:①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通常具有明显的空间趋势、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和较稳定的空间变异规律,但针对不同时段或采样方案,其空间自相关强度和半变异函数模型会有一定的差异。②增加气象观测站数,空间插值误差有减小的趋势;但观测站数目达到一定数值后,增加观测站数,插值精度提高并不明显。③在观测站较少时,不同插值方法间的精度差异较大,而在观测站充足的情况下,其差异有减小的趋势。④探讨气象要素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获得定量化的先验知识,开发基于知识的空间插值模型,是高精度气象要素插值的关键;线性加权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的初步试验验证了这一思路的有效性。
有效降雨量是制定作物灌溉制度、灌溉排水规划、灌溉用水管理等的重要依据。在雨育农业地区,有效降雨量对合理规划作物生产和确定耕作方法,尤为重要。
有效降雨量与降雨特性、气象条件、土地和土壤特性、土壤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作物特性和覆盖状况以及农业耕作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制定作物灌溉制度关。对有效降雨量的田间测定,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损失、深层渗漏损失,以及由作物蒸腾、蒸发所吸收的土壤水分等的田间量测,可用土壤剖面水分测定法、渗漏计测定法和水稻筒测法等三种方法测定。第一种方法,需通过对实际腾发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量之和)的计算求得。后两种方法,可直接测定每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一般确定有效降雨量是利用水量平衡通过计算获得,即某次降雨的有效降雨量为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对水稻田不计此项)。由于后两项不易测定,一般用经验的降雨有效利用系数计算有效降雨量,即:
Pθ=αP
式中Pθ为有效降雨量 (mm);P为次降雨量(mm);α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它和次降雨量有关。中国采用以下经验系数:次降雨小于50mm时,α=1.0;次降雨为50~150mm时,α=0.80~0.75;次降雨大于150mm时,α=0.70。系数α需根据各地条件,并进行试验研究后确定。根据次降雨有效利用量,可求得年度、季度或作物生长期的有效降雨量。提高降雨有效利用系数的措施有:平整土地,修田坎,减小地面径流;深耕、耙磨、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入渗;加强灌溉管理等。
有效降雨量与渗入土中的降雨量不是一样的概念。
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