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0 绪论
0.1 引言:中国建筑存量的现状和发展
0.2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
0.2.1 基本概念和观点
0.2.2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方法
0.2.3 国内外建筑存量研究比较
0.3 中国建筑存量可持续性演进研究
0.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
1 建筑存量及其可持续性研究
1.1 建筑存量概念辨析
1.1.1 建筑和建筑存量
1.1.2 相关概念的辨析
1.2 建筑存量研究领域综述
1.2.1 国外建筑存量研究
1.2.2 中国建筑存量研究
1.3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
1.3.1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评价标准
1.3.2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方法
1.3.3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应用
1.4 本章小结
2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2.1.1 生命周期评价概况
2.1.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
2.1.3 复合生命周期分析
2.2 其他评价方法
2.2.1 生命周期成本评估
2.2.2 物质流量分析
2.3 整合的建筑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2.3.1 从建筑生命周期评价到建成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2.3.2 标准化的建筑表达方式
2.3.3 通用的基础数据库
2.3.4 综合的影响评价
2.3.5 多因素的方案优化
2.4 不同层面的建筑存量的可持续性评价
2.4.1 在单体建筑层面的应用
2.4.2 在建筑群层面的应用
2.4.3 在城市片断层面的应用
2.4.4 在国家层面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存量系统分析与建模
3.1 建筑存量系统
3.1.1 建筑存量系统定义
3.1.2 建筑存量系统描述方法
3.1.3 建筑存量系统动态
3.2 建筑子系统
3.2.1 建筑子系统边界
3.2.2 建筑子系统元素
3.2.3 建筑子系统动态
3.3 建筑存量模拟中的时间层次
3.3.1 建筑子系统的时间层次
3.3 I2建筑存量模拟的时间范畴
3.3.3 建筑存量动态模拟的时间因素
3.4 建筑存量系统的环境影响
3.4.1 物质流量及其环境影响
3.4.2 物质储备的环境影响
3.5 建筑存量系统的流量模型
3.5.1 自上而下的宏观模型
3.5.2 中观层面的分类和描述
3.5.3 自下而上的微观模型
3.5.4 模型的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4 中国建筑存量概况
4.1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建筑存量
4.1.1 中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与趋势
4.1.2 中国建筑存量发展概况
4.2 中国建筑的寿命
4.2.1 中国建筑的短寿现象
4.2.2 中国建筑存量寿命的影响因素
4.2.3 关于建筑寿命的辩证讨论
4.3 中国建筑的使用能耗
4.3.1 中国建筑能耗量及其发展
4.3.2 建筑节能潜力和措施
4.4 中国建筑材料消耗及其环境影响
4.4.1 主要建材的生产和消耗
4.4.2 建筑材料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4.5 中国建筑存量的环境影响
4.5.1 全球性环境影响
4.5.2 区域性和局域性环境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建筑存量系统分析和流量模型
5.1 建立中国建筑存量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5.1.1 研究目的
5.1.2 模型的思路与框架
5.2 中国建筑存量系统分析
5.2.1 中国建筑存量系统范畴
5.2.2 中国建筑存量系统层次
5.2.3 中国建筑存量系统分类方法
5.2.4 中国建筑存量子系统定义
5.3 中国建筑存量流量模型
5.3.1 自上而下的宏观流量计算
5.3.2 自下而上的微观流量模型
5.3.3 计算结果的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建筑存量动态演进模型
6.1 演进模型的思路和方法
6.1.1 建立模型的步骤
6.1.2 中国建筑存量动态模拟方法
6.2 模型参量及其量化关系
6.2.1 需求:与存量规模、组成和动态有关的参量
6.2.2 生命周期:建筑的拆除率和维修频率
6.2.3 效率:与功能单位基准流量有关的参量
6.3 模型计算方法
6.3.1 材料消耗量
6.3.2 一次能源消耗量
6.3.3 排放量
6.3.4 物质总输出量
6.3.5 总投资量
6.4 情景分析及预测
6.4.1 四种情景设定
6.4.2 基准情景分析结果
6.4.3 四种情景比较分析
6.4.4 对分析结果的讨论
6.5 成本一价值模型
6.5.1 基本假设和预设情景
6.5.2 两种情景分析结果
6.5.3 讨论和结论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模型分析结论:中国建筑存量发展策略
7.1.1 有限度的满足
7.1.2 把握时机,质量优先
7.1.3 延长建筑寿命
7.2 模型的验证和发展
7.2.1 模型的验证
7.2.2 分类方法
7.2.3 模型的改进和发展
7.3 研究前瞻
7.3.1 建筑存量可持续性评价范围的扩展
7.3.2 地区和城市层面的研究
7.3.3 建筑存量信息系统
7.4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100433B
《建筑存量模型建构:未来50年中国城乡建筑发展策略》明确了建筑存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重点阐述了基于生命周期方法论的建筑存量可持续性评价,以及建筑存量系统分析和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量化分析当前中国建筑存量的规模、组成及其发展过程引起的物质和能量流量;进而通过演进模型预测了中国建筑存量在高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演进趋势以及相关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比较了不同发展策略和技术手段的效果。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得出我国建筑存量的中长期发展策略,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建筑存量可持续性研究是城乡建设方面的前沿领域。其基本观点是通过量化分析和评价,考察建成环境与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中空模型的相关介绍你可以看下上海市景观设计网,这块儿景观设计信息你要多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多了解一些的,中空模型的概念和相关简单内容介绍,希望这个上面对你有帮助吧~景观设计师ycx002
水晶系列,顾名思义就是项目既拥有着水晶般的美丽外观,有拥有着水晶般的品质内在,更散发着永恒的迷人气质.这样的水晶材质多运用于比较创意的建筑模型。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展现方式。如:福建龙岩水晶嘉园,是厦门...
白乳胶,木材(一般是雪糕棍),夹子,准备你要做的建筑的图纸设计 呵呵,我们组以前曾经做过一座埃菲尔铁塔哦
SI住宅生态建筑的模型建构
介绍了SI住宅的理念,从承重结构与居住空间分离、可变形空间、管线设计三方面,阐述了SI住宅的特色,指出通过少费多用的技术集成措施,SI住宅使人们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环境负荷,实现了居住区可持续发展。
依托模型建构促进建筑设计创新
介绍了研究型模型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目标,阐述了运用实体模型建构强化学生设计思想、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方法,旨在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三维空间造型能力的协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力。
建构主要应用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的分析上,有建立的意思 。
建构是一个借用自建筑学的词语,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
从建筑设计到建成过程中,既符合力学规律,又遵循结构特征;同时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其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学法则;加之能在建造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征的过程。
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2100433B
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批评上的使用,建构是指在已有的文本上,建筑起一个分析、阅读系统,使人们可以运用一个解析的脉络,去拆解那些文本中背后的因由和意识形态。
因此,建构既不是无中生有的虚构,亦不是阅读文本的唯一定案,而是一种从文本间找到的系统。
与建构相对的是解构,解构着重在对各文本间的剖析、阅读,建构着重在系统的建立。
建构一词是对英文“tectonic”的中文翻译。在西方如德国、意大利、希腊和美国等国,“tectonic”一词历经产生和发展变化,它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
建构是对结构(力的传递关系)和建造(构件的相应布置)逻辑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