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隐蔽天线一般是在天线外部安装有外墙材料,通常选择介电常数较小的非金属材料。这种材料无线电波穿透能力较强、反射少,不会产生较大的损耗。隐蔽天线材料的选取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透波性强,介电常数小,一般要求在5以下;
(2)损耗小,不超过1dB;
(3)绝缘和阻燃性能好;
(4)材料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抗龟裂、不易老化;
(5)防水性能好;
(6)重量较轻,易于加工运输,方便安装。考虑到材料的物理与机械性能,能够用于天线外罩的材料有玻璃钢、工程塑料PC、普通塑料PP、PE、ABS、PVC等,这些材料介电常数小,透波性能好,且大多耐高温、耐腐蚀、不易老化。
技术性:通过与楼体结构一致,外墙风格一致等方式的外罩对天线进行隐蔽,在内墙有开门,使天线处于一个可维护的空间内。首先应保证覆盖效果,外罩材料对无线信号的衰减要尽量低,天线隐蔽后,衰减增加不超过1dB;改变下倾角度或天线方向角时,可通过内门进入进行调节使无线信号总体衰减不超过1dB。
安全性:隐蔽天线应具备完善的抗风、抗震、防雷设计,在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现场情况,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及安装维护的方便性。
隐蔽性:隐蔽天线应该融入到周围的建筑环境中,使人们察觉不到天线的存在。
耐用性:隐蔽天线的外墙材料强度要高,能全天候使用,在雨雪天气中能保持良好的物理特性,耐高温、耐腐蚀,使用寿命超过10年。
维护性:隐蔽天线方案应方便天线的维护与扩容,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如地调节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并预留一定的位置,便于增加更多的天线或馈线。
经济性:进行天线隐蔽时应考虑经济效益,尽量选用通用性强、结构简单的隐蔽方案,降低施工难度,节省隐蔽费用。
目前,很少有建筑在立项(建筑效果图)阶段就对未来室内通信和室外通信设施进行同步考虑,导致楼房交工后才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和在室外楼顶架设天线,造成许多浪费和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希望在方案初期就考虑室内通信系统特别是现在已经开始考虑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建设,将来房间内的许多设施还要通过这个室内分布接入整个通信网。方案初期应考虑在楼顶预留安装天线的位置,并进行适当的隐蔽措施与楼体统一风格。我们之所以这样提出,就是要尽量减少在楼体建设完工后,采取“通水管道、外挂空调”等美化天线方式,因为这样往往会影响天线指标,不利于后期维护等。为了理解隐蔽天线这里举一个示例,如图所示。
隐蔽天线的适应场所包括:机房楼、办公楼、住宅区、商务区。
隐蔽天线的选择位置:楼顶、楼侧面等。
就从视觉感观上说。 面砖类,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面砖,各种颜色。 玻璃类,玻璃幕墙等。 石材类,也有仿石材。 涂料类,就是刷涂料颜色,高档点的也能刷出面砖等效果 板材类,什么铝塑板,金属板等等。 希望能...
抛光砖比较好,它是通体砖经过加工打磨而成的一种较光亮的砖。也相当于是通体外墙砖的一种,只是表面更加光洁。抛光砖同样坚硬耐磨,运用广泛。这种外墙砖在阳台、客厅等多数房间均可使用,装饰效果可到达仿石、仿木...
你好!请问一下,你说的是不是“所附墙材质”这一项。这个的意思是,你在这里进行了选择后,这个墙面就只能布置到该材质的墙上了。(如,QM1选的材质是混凝土,就只能在混凝土界面上布置了)
不同材质超滤膜组件具有的典型特性详述
不同材质超滤膜组件具 有的典型特性详述 超滤膜过滤技术是膜分离技术中比较重要的技术之一, 中空超滤 膜是以压力为动力对水进行净化的技术。 通过超滤技术处理后水质较 好,可实现现代饮用水标准,可降低水的浊度, 超滤膜组件 能有效去 除水中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因此,超滤膜技术成为目前水处理领 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低压超滤膜过滤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拥有 广阔市场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运行条件对膜过 滤系统十分重要, 适当的操作参数和手段能够很好的控制膜污染。 对 于长时间运行的膜系统,要严格控制膜运行条件,减少膜污染,从而 保证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通过试验,分析总结浸没式超滤膜在过滤 过程中,运行条件对其膜污染的影响,以优化膜系统运行条件。 浸没式超滤膜中试装置主要由进水系统、 预吸附池、混凝反应池、 污泥回流系统、 平流沉淀池和浸没式超滤膜系统构成。
秸秆生态复合墙板具有的优势
秸秆生态复合墙板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实现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污染,减少秸秆资源的浪费。秸秆生态复合板制造过程绿色化,消耗能源低,同时与传统混凝土为主的墙材相比,大大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间接减少了污染的产生;与在混凝土中添加植物纤维的方式相比,大大增加了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是真正的生态循环技术。
绿色建筑对房屋设计的影响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内容
相对传统的建筑来说,绿色建筑极大的减少了建筑本身的能耗。绿色建筑对自然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既不浪费自然资源又不污染自然环境的特点。一般来说绿色建筑有以下特点:
①节约环保。节约环保指的是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节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把由于人类建筑活动而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
②自然和谐。即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爱护、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健康舒适。人们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和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建筑物应满足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空间的基本要求。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一)保护环境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是保护环境,这点对绿色建筑产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在建筑房屋前,设计人员应先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制定详细的设计建筑方案,确保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并避免有损害建筑的因素出现。
(二)节约能源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人口的众多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在建筑房屋的时候要重视能源的利用情况,以保证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能很好的利用资源,防止能源浪费等对环境和发展不利的现象产生。
(三)消除污染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对污染进行消除,在建筑房屋中,消除污染的应用和提出对环境保护有重大意义。在施工建筑时,要采取各种办法,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去烟尘污染,以保护生态环境
(四)低消耗原则
绿色建筑遵循低耗能原则,对建筑物的能耗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维护良好的自然环境。
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体现
由房屋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到房屋设计之中,应对了时代对房屋设计的需求,为建筑发挥其良好的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如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改造房屋设计的工艺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建筑物要应用先进的设计工艺,提升建筑物的质量,让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二)对房屋建设的材料进行改进
使用环保的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房屋在建筑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应对房屋建设使用的原材料不断地改变和更新,使用大量的环保材料,以满足基本建设需求并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对房屋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需求,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设置,为建筑物创造一个节能的环境。主要有在建筑物周围进行绿化,这样既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减少噪音,美化了环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推广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首要任务。为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建筑行业应有效的利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更好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第1章 概述
1.1 基础概念
1.1.1 通信的定义及特点
1.1.2 城市通信系统划分及构成
1.1.3 城市通信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区别与联系
1.1.4 城市通信基础设施的分类
1.2 城市通信系统发展回顾
1.2.1 中国邮电改革历程
1.2.2 通信技术发展回顾
1.2.3 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特征
1.3 城市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1.3.1 规划主要任务
1.3.2 规划目的及原则
1.3.3 主要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及解读
1.3.4 规划重点难点分析
1.3.5 规划思路和策略
1.3.6 重要节点管控
1.4 探索与实践
1.4.1 专项规划
1.4.2 政策研究
1.4.3 思考与展望
第2章 邮政通信基础设施规划
2.1 行业特点
2.1.1 发展简史
2.1.2 体制沿革
2.1.3 自然垄断
2.2 规划要素分析
2.2.1 普遍服务义务
2.2.2 邮政专营制度
2.2.3 基础设施属性
2.2.4 邮政代办制度
2.2.5 规划需求分析
2.3 规划方法
2.3.1 技术标准
2.3.2 基础设施体系及空间需求
2.3.3 设置标准
2.3.4 布局要点
2.3.5 方法创新
2.4 规划实践
2.4.1 项目背景
2.4.2 基本情况
2.4.3 规划构思
2.4.4 规划成果
2.5 政策建议
第3章 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规划
3.1 行业特点分析
3.2 规划要素分析
3.3 无线发射设施及发信区
3.3.1 中波及短波发射台(站)
3.3.2 调频广播及无线电视发射台(站)
3.3.3 发信区
3.3.4 规划实践
3.4 无线接收设施及收信区
3.4.1 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站
3.4.2 城市监测站
3.4.3 收信区
3.4.4 规划实践
3.5 微波通道
3.5.1 需保护的微波通道
3.5.2 重要微波通道范围内建筑限高
3.5.3 规划实践
3.6 其他专业无线基础设施
3.6.1 卫星地球站
3.6.2 专业雷达站
3.7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3.7.1 电磁辐射的特点
3.7.2 电磁环境的控制限值
3.7.3 大型无线发射设施的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3.7.4 电磁环境的控制措施
第4章 有线通信机楼及机房规划
4.1 设施特点
4.1.1 技术特点
4.1.2 规划建设特点
4.1.3 市场化特点
4.2 规划要素分析
4.2.1 技术发展要素分析
4.2.2 共建共享要点分析
4.3 面临问题及挑战
4.3.1 常见问题
4.3.2 面临挑战
4.4 主要业务类别及预测
4.4.1 业务发展趋势
4.4.2 光纤端口用户
4.4.3 移动通信用户
4.4.4 有线电视用户
4.5 通信机楼规划
4.5.1 通信机楼体系
4.5.2 设置规律
4.5.3 规划方法创新
4.5.4 需求分析
4.5.5 通信机楼规模计算
4.5.6 通信机楼布局规划
4.5.7 通信机楼选址规划
4.5.8 通信机楼建设模式
4.5.9 规划实践
4.6 通信机房规划
4.6.1 规划方法创新
4.6.2 通信机房分类
4.6.3 需求分析
4.6.4 通信机房规模估算
4.6.5 设置规律
4.6.6 通信机房综合布局
4.6.7 通信机房设置要求
4.6.8 规划实践
4.7 管理政策研究
第5章 公众移动通信基站规划
5.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5.1.1 主要历程
5.1.2 主要技术特征
5.2 基站类型及构成
5.2.1 基站类型
5.2.2 基站的构成
5.3 基站特点
5.4 规划要点分析
5.5 问题及挑战
5.6 规划方法创新
5.7 基站规划层次及内容
5.8 规划平台及基本单元
5.8.1 规划平台
5.8.2 基本单元
5.9 设置规律
5.10 规模预测
5.11 基站布局原则
5.12 基站布局规划
5.12.1 分布特点
5.12.2 基站建设区域划分
5.12.3 独立式基站规划
5.12.4 附设式基站规划
5.12.5 室内分布系统规划
5.13 景观化基站规划
5.13.1 景观化基站定义
5.13.2 景观化基站类型
5.13.3 景观化基站适用区域
5.14 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
5.14.1 基站机房
5.14.2 电源
5.14.3 管道
5.15 规划实践
5.15.1 案例一
5.15.2 案例二
5.16 基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5.16.1 基本特征
5.16.2 我国的标准及与国际比较
5.16.3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论
5.16.4 基站电磁辐射的控制措施
5.16.5 环境影响评估
5.17 5G基站规划展望
5.17.1 5G进展
5.17.2 特点及应用场景
5.17.3 基站布局分析
5.17.4 对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5.18 管理政策研究
5.18.1 关键要素的选取
5.18.2 基站的规划管理
5.18.3 基站的台站执照管理
5.18.4 基站的电磁辐射管理
第6章 通信管道及通道规划
6.1 通信管道及其特性
6.1.1 通信管道建设历程
6.1.2 通信传输介质
6.1.3 通信管道建设特点
6.1.4 通信管道集约建设必要性
6.1.5 建设通信管道的优点
6.2 规划要点分析
6.2.1 确定通信管道建设模式
6.2.2 集约建设通信管道
6.2.3 通信管道规划的主要工作
6.3 面临问题及挑战
6.4 规划方法创新
6.5 通信管道体系
6.6 通信管道容量计算
6.6.1 管道容量的计算方法
6.6.2 通信管道的基本需求
6.6.3 计算各层次管道容量
6.6.4 管道容量计算总结
6.7 通信管道布局规划
6.7.1 新建道路的管道规划
6.7.2 改造道路或扩建管道规划
6.7.3 与综合管廊衔接
6.7.4 缆线管廊应用分析
6.8 规划实践
6.8.1 案例一:南方某城市《××区通信管网专项规划》规划实践
6.8.2 案例二:《××片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详细规划》规划实践
6.9 通信管道建设技术要求
6.10 管理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绿色建筑对房地产的意义
2015年1月1日,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绿色建筑累计面积超过4.6亿平米,数量达到3900余个。在面积和数量上和2014年相比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说明了建筑业新常态牵引地产行业转型升级成为推进我国建筑业创新的必然,绿色化、生态化、健康性和智慧化人居环境需求,将成为宜居性的根本性内涵。
当绿色建筑铺天盖地时,你购房时又了解多少?
绿色建筑的内涵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以上,在这个大比例城镇化的过程中,绿色成为当下的主题,新建建筑的全面绿色成为行业的主导需求,新版的标准体系和建筑指南,有助于推动建筑的科学化。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教授郑蕾表示,随着建筑的增多,有些水生态现在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以前河流的鱼虾不见了,换之又黑又臭的水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人类的活动过度干扰水生态系统,二是过度干扰导致免疫力下降,健康水生态系统可以抵御外来的侵害,过度开发之后这种能力会丧失,会形成恶性的循环。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降低或者减少这种干扰之外,另外重要的手段就是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郑蕾表示。
虽然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之下,也有着不能承担之重。事实上,全世界各国有很多绿色建筑标准,我们国家这个标准就是叫绿色建筑。
“在2014年的标准当中,也囊括了七大方面的内容,绿色建筑标准在节能、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等方面共同构建平衡的体系。体系上应该说更强调了多方面的平衡,特别是和自然环境的,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平衡。2015年开始实施了新版本,使得评级更加定量化,定级化。”中国建筑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住建部绿色建筑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标办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刘鹏在“美丽地球 绿色家园”发布会上表示。
其实,绿色建筑始于1992年。刘鹏介绍,从1992年开始讨论这件事,到2006年才发布第一个标准,2015年绿色建筑新国标执行,历经8年过程。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目前绿色建筑的项目和数量每一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项目的面积也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一、二、三星级,这三个等级当中评价方法通过七个大类里面综合打分,最后完成分值评定的。评价流程是从一个建筑一步一步的按照分类建筑和评分情况,把能够体现到的技术和最后实现的效果,最后慢慢完成分值评价工作。
“我们的每个产品从论证、策划、建设、运营都将与生态理念高度融合,形成生态至上的开发标准,鲁能将广泛推行发展四大标准体系。” 鲁能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蓝海表示。
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振强认为,降低建筑内耗,从全生命周期看,建筑行业能耗占城市全行业能耗的超过50%,继续探索超低能耗建筑,构建我们建筑生命空间必要的建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