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建筑地下防水

建筑地下防水是依附型技术,是附着在相对致密的混凝土主体结构上,自然实现的一种功能。

建筑地下防水基本信息

建筑地下防水本质

建筑地下防水,像一面镜子,反映的是当下的建筑质量,关系的则是未来的建筑安全;建筑地下防水,不仅仅是保障建筑地下空间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安全的守护;建筑地下防水,作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的保护者,应与建筑寿命相同。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防水防尘断路器

  • 型号:FLK100,规格:FLK-100
  • 13%
  • 广州市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防水防尘断路器

  • 型号:FLK63,规格:FLK-63
  • 13%
  • 广州市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防水防尘断路器

  • 型号:FLK32,规格:FLK-32
  • 13%
  • 广州市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地下防水

  • 400x300x160
  • 正唐
  • 13%
  • 湖北正唐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防水

  • 厚度(mm);规格:1.5mm×3m×长度订制;执行标准:TB∕T 3360.1-2014
  • 凯伦
  • 13%
  •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捣架

  • 台班
  • 汕头市2006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捣架

  • 台班
  • 汕头市2006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捣架

  • 台班
  • 汕头市2005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捣架

  • 台班
  • 汕头市200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捣架

  • 台班
  • 汕头市200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地下建筑防潮防水

  • 厚度:1.2mm 系列:HX-2001
  • 4915m²
  • 1
  • 和鑫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5-25
查看价格

地下建筑防潮防水

  • 厚度:2mm 系列:HX-2001
  • 7859m²
  • 1
  • 和鑫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3-29
查看价格

建筑防水

  • 5kg/桶
  • 2593桶
  • 2
  • 玉龙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04
查看价格

建筑防水

  • 945kg
  • 2
  • 玉龙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18
查看价格

建筑防水涂料

  • 漆膜颜色 白色 耗漆量 2.5(m²/kg)固体含量 80(%) 耐性 不透 表干时间 4(h)单件净重 5、10(kg)储存期 12个月
  • 6126桶
  • 1
  • 水固宝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7-30
查看价格

建筑地下防水防水对象

建筑地下防水主要防的是地表水、地下水及生活水。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材料种类

建筑地下防水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结构主体"材料、"细部构造"材料、"其他防水层"材料、"瑕疵处理"和堵漏材料四种。

其中"结构主体"材料主要包括配置防水混凝土所需的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细部构造"材料主要包括各种中埋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密封材料等。"其他防水层"材料主要包括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砂浆等。"瑕疵处理"和堵漏材料主要包括各类注浆用浆料等。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作用

检验作用

检验建筑地下基础结构质量的好坏;

保护作用

(1)显性:保障建筑物地下空间的使用;

(2)隐性:地下建筑或建筑物基础的护卫者。

地下工程是建筑物的基础,决定了,相比保障地下空间使用的显性功能,建筑地下防水更重要的是其隐性功能--护卫基础结构安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建筑地下防水必须在完成检验建筑地下结构质量完好的前提下,进而才是实现对地下结构的保护。举个例子,人类正确的御寒模式是"健壮的躯体+适度的外衣",而不应该是"虚弱的躯体+厚重的外衣"。建筑地下防水的道理亦然,重点在结构主体防水,也可以说要有一颗健康的建筑"心脏"。否则,一味多穿"衣服",或穿"好的衣服",反而容易忽视"心脏"内在的"先天缺陷",并延误治疗,乃至无药可医。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防水构成

地下工程的防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结构主体防水,二是细部构造防水。其中结构主体防水主要采取防水混凝土设防。细部构造防水则主要包括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诱导缝等的防水。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三高"痼疾

国内建筑地下防水现状写照,即"高水平、高验收、高渗漏",指材料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建筑地下防水验收合格率越来越高,但建筑地下防水渗漏率也越来越高。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国内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表层)材料防水,如卷材、涂料、渗透结晶、防水砂浆等。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防水材料以沥青纸胎油毡为主。之后,通过引进、借鉴国外先进设备与技术,我国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其他防水材料得到迅速发展。目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成为建筑地下防水最常用的(表层)防水材料。

第二阶段:

(结构)躯体防水。经过数十年实践,以表层柔性防水为主的防水工程效果并不理想。2011年实施的《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总结认为,"在防水混凝土结构或衬砌的迎水面全外包柔性防水层,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防水体系,理应使整个防水工程防水功能得到很大提高,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继此,对向躯体(结构)防水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在条文说明中特别提出了国内躯体防水的代表,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06年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

第三阶段:

(工程)系统防水。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筑地下防水是涉及勘探、设计、防水混凝土生产与施工、细部构造、其他防水层材料供应与施工、后期维护等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系统对待,系统整合,才可能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由此,建筑地下防水"管理型企业"应运而生,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管理型"企业的代表,提出的360度地下防水,是我国建筑地下系统防水理念最早的实践代表之一。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正确防水观

正确的防水观,即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理论架构,又称之为做好建筑地下防水的三大核心理念:

1、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

首先,要直面产业乱象,正本清源。明确聚焦"做什么"--做的是什么部位工程防水,并明确该部位防水的特征和要求,从而避免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其次,鉴于建筑地下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筑地下防水作为与建筑地下结构有紧密关联的依附型技术,对实验室数据应客观对待,要把精力和视线更多地投向工程实际。

最后,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就是要回归建筑地下防水的根本--混凝土结构主体防水。

2、建筑地下防水是(全)系统工程

"建筑地下防水是(全)系统工程"要解决的问题非常简单--"建筑地下防水是什么"。建筑地下防水涉及勘探、建筑与结构设计、防水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防水材料的供应与施工、细部构造、其他防水层材料的供应与施工、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后期维护等诸多因素。因此,建筑地下防水毫无争议地成为繁冗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

一些专家虽然认同建筑地下防水是(全)系统工程,然而关注点一般只是小的系统,如行业内近期强调的建筑防水"工料合一",只是建筑地下防水(全)系统的一个分支。事实上,只凭防水材料供应和防水材料施工的"合一",无法保障建筑地下防水的整体质量。

建筑地下防水既然是(全)系统工程,相关企业就要打破独立作业的传统模式,抛弃长久以来形成的过度依赖材料的思维,融入到整个防水关联关系中。

3、正视问题而不遮蔽

"正视问题而不遮蔽"要解决的是针对建筑地下防水繁冗复杂的、难以尽善尽美的庞大系统"怎么办"的问题。面对粗放的工程环境及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施工队伍,工程有问题是必然的,没有问题则是偶然的。正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提高建筑地下防水保证度的核心。当前,地下防水工程的高渗漏率反映了结构主体存在许多问题。一味地用防水材料包裹,短时间掩盖了矛盾,却为结构安全埋下隐患。很多建筑工程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渗漏,暴露出大量贯通裂缝、混凝土酥松等影响建筑安全的早期结构缺陷。因此,针对地下渗漏水,需要解决的不仅是渗漏治理,更要关注这些隐形杀手将对当下的建筑结构质量以及今后的建筑安全,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文献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处理

格式:pdf

大小:2.7MB

页数: 1页

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地下综合防水工程施工渗水原因分析入手,进而重点分析了特殊施工部位的防水处理等,以期能够为我国高层建筑地下综合防水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格式:pdf

大小:2.7MB

页数: 1页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中国建设报社主办,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安全高峰论坛”,于2012年5月26日在京举行。

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理论架构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

作为与建筑地下结构有紧密关联的依附或依托型技术,建筑地下防水,要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理清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其它防水种类,在环境、条件、形式、意义以及防水要求上的巨大差异。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就是要回归建筑地下防水的根本——结构防水。

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材料思维”,回归到根本——结构防水。将材料导向上升为工程导向,即“从工程角度看建筑地下防水”。理清围绕建筑地下防水认识上的四个重要误区:

(1)在建筑防水框架中,对建筑防水材料与建筑防水工程的差异认识模糊。

建筑防水材料强调材质、材性,建筑防水工程则强调结果,两者处在完全不同的层面。同时,作为与建筑地下结构有紧密关联的依附或依托型技术,建筑地下防水,更要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

(2)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将建筑屋面防水工程和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混为一谈。

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其他防水种类,如屋面防水、外墙防水、卫生间防水等等在环境、条件、形式、意义以及防水要求上存在巨大差异。

(3)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中,结构防水工程与其他防水层防水工程关系错位、本末倒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明确表述:“建筑地下防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结构主体防水,二是细部构造防水。”这种表述与屋面防水的表述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实际防水工程中,真正的结构防水“悄然隐身”,附着在结构表层的“其他防水层”却喧宾夺主,成了“主角”。

(4)在其他防水层中,纠结于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防水材料的选择,侧重点落在了材料材性,忽视了工程适用性。

所谓的“刚柔之争”(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孰优孰劣的业内争讨),其实不过是没有必要的行业内耗,建筑地下防水是“刚柔”有机组合的体系,都是为工程防水的最终结果服务的。因此,要摒弃门户之见,携手共同保障防水质量,才是正确的方向。同时,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应该发挥相互补充的优势,而不是相互依赖的“层层叠加”。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适用性,进行刚性或柔性等相关材料的选择。

查看详情

时评:建筑地下防水很重要 莫让地下渗漏成为建筑“癌症”

建筑地下防水很重要 莫让地下渗漏成为建筑“癌症”

“建筑地下防水对于建筑安全的重要程度,仅次于建筑结构。”这是一个曾被建筑工程领域奉行多年的信条。然而,我国的建筑地下防水现状却不算乐观。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地下工程渗漏率高达80%。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渗漏,甚至被称作建筑的“癌症”。而与建设过程中出现垮塌的建筑事故相比,地下渗漏水对建筑物基础的侵蚀缓慢且具有隐蔽性,各方对其重视仍显不足。

日前,一场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牵头主办的“关注地下渗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主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多名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共同为建筑工程安全把关。“地下渗漏这个细节问题,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著名工程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分会会长杨嗣信教授直言。

28个城市建筑地下渗漏率57.51%,个别城市达100%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大力开发地下空间,但是建筑却不同程度地受到地下渗漏的威胁。据统计,我国目前有51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每年新增约20亿平方米建筑总量,超过全球年建筑总量50%以上。但遗憾的是,建筑地下的渗漏率却很高。

今年7月,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联合发布了《2013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抽样调查,涉及28个城市的地下建筑样本1777个,其中有1022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渗漏率达到了57.51%,个别城市如重庆、无锡等地,地下建筑渗漏率高达100%。

一些施工企业的统计数据,也可以佐证地下渗漏问题的严重性。据一家拥有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工程集团公司统计,该公司治理地下空间渗漏水的维修费用占到了总维修费用的50%以上。建筑物的渗水、漏水问题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公园的武展地下通道,在使用近10年时间里渗漏不断,最后被迫封闭。

自来水管网渗漏是地下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介绍,住建部调查显示,我国2013年自来水管网渗漏率是15.49%,相较于2001年的15.69%,仅改善了0.2个百分点,牡丹江、延吉、图们等城市的渗漏率在50%以上,吉林32.14%、辽宁28.17%、黑龙江22.30%、46个城市在30%~40%之间。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自来水的管网渗漏率是8%~10%。

我国的建筑防水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虽然起步较早,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重视不足,以致行业内鱼龙混杂。

中建总工程师、住建部科技委委员毛志兵认为,水是无孔不入,做好建筑物地下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政策、设计、材料、施工,一直到管理,需要五位一体,缺一个都可能导致漏水。“受外部条件限制,现场施工的质量难以把握,再加上现在的建筑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设计和施工不当,经常是造成渗漏的根源。”

与建筑防水行业一起发展的,是我国在建设工程项目领域推行的招标投标制度,经过数十年发展,低价中标被认为是业内最易接受的结果。

然而在地下防水工程中,这种选择模式受到毛志兵的诟病:“在一些工程当中我们挑选的对象都是一些所谓的低价中标者,它的技术先进性和技术合理性相当弱,直接造成了如今防水材料市场的鱼龙混杂。”

有专家提出,当前我国大量应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其他防水层”的材料寿命也不过二三十年,与建筑百年大计的预期相差甚远。而按相关标准,建筑地下防水保修期仅5年。建筑地下防水与建筑寿命不匹配的矛盾突出,直接影响建筑安全。

对此,杨嗣信认为:“做好建筑地下防水,必须回归建筑地下防水的根本——结构防水。”他介绍,过度依赖“防水材料”已成通病,造成建筑地下结构的许多问题被忽视和遮蔽,而防水结构设计和管理上的缺陷,是任何防水材料都无法弥补的。

我国《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明确表述:“建筑地下防水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结构主体防水,二是细部构造防水。”

“这种表述与屋面防水的表述有非常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防水工程中,结构防水‘悄然隐身’,附着在结构外面的‘其他防水层’却喧宾夺主,‘其他防水层’作为建筑地下防水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不是主要部分,却去解决和肩负建筑地下防水的全局问题,无疑是不现实的。”杨嗣信认为,这一问题亟待重视。

针对渗漏是“癌症”一说,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给出了不同的意见:“渗漏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我们不把问题隐藏起来,施工过程当中有裂缝、‘麻面’‘狗洞’是能够解决的。”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李玉光将根本原因归结于地下工程建设的法律责任不到位。他指出,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了条例,对城乡规划领域的开发、使用作出一系列规定,其中并未明确对于地下工程的开发利用,相关主体应如何承担相应责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呼吁,应建立地下建筑工程渗水建筑工程的终身可追究制。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副局长刘平均也建议,在技术创新和提高标准水平的同时,应加强相关立法和管理,提高法律法规的约束性。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赖明则表示,今后应加大工程监管力度,提高监管能力,在加强执法的同时,建立第三方监管办法。

“工程质量问题多发,既有技术层面因素,同时也有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原因,根源就在于责任心不足。”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建明建议,建立施工工人技术体系,建立产业工人的诚信体制,逐步提升施工质量。

过去10年,我国房地产发展如火如荼,林立的高楼、豪华的别墅,地下工程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以地下工程渗漏为典型代表的工程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开发商有个特点,在建筑工程上重造型、重外表,而不重视内在质量好不好,这种思维直接导致工程中装修的价钱提得很高,而地下工程费用却捉襟见肘。”王伟认为,要解决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问题,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观念。

“只有保障工程质量,才能延长工程寿命,才能节约资源。这也是建筑业调结构、转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赖明说。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s://www.zjtcn.com查看更多……

查看详情

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理论架构建筑地下防水是(全)系统工程

建筑地下防水是(全)系统工程。它涉及勘探、建筑与结构设计、防水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细部构造、其他防水层材料的供应与施工、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后期维护等诸多因素,并不是单一材料或某一部品,也不是简单的“工料合一”小系统模式。而是一个建筑工程上下游整合多学科交织的,繁冗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因此,唯有紧紧围绕建筑工程地下结构部分全程管理和监控,才能保障最终的防水效果。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