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建筑气候学概念

建筑气候学概念

建筑气候学(bioclimatic architecture)是指实现建筑气候设计的学科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建筑气候学是研究人、建筑、气候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是将气候学、环境心理学与生理学引入建筑设计的一门有趣的新兴学科。建筑气候学指导建筑师主动地利用建筑设计的手段和建筑的构成要素,自然地调节和控制室内热环境,使得建筑能够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反映了现代建筑学所倡导的建筑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查看详情

建筑气候学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概念金铂漆

  • 品种:内墙艺术涂料;容量:0.8kg/桶;型号:WTH14;
  • 三联
  • 13%
  • 武汉智源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概念圆皂盅

  • 品种:概念圆皂盅;老型号:CF-1482.908.50;新型号:FFAS1482-908500BC0;系列:概念;
  • 美标
  • 13%
  • 武汉安瑞博尔科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概念金铂漆

  • 品种:内墙艺术涂料;容量:3kg/桶;型号:WTH14;
  • 三联
  • 13%
  • 武汉智源伟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概念方皂盅

  • 品种:概念方皂盅;老型号:CF-0482.908.50;新型号:FFAS0482-908500BC0;系列:概念;
  • 美标
  • 13%
  • 武汉安瑞博尔科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概念镜柜-概念

  • CP-M510品种:盆柜;
  • 美标
  • 13%
  • 美标(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花王健康概念

  • kg
  • 茂名市2004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王者之星(深色概念石)

  • 600×600 KPWA6
  • 珠海市2011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王者之星(深色概念石)

  • 800×800 KPWB8
  • 珠海市2011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王者之星(浅色概念石)

  • 600×600 KPWB6
  • 珠海市2011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王者之星(浅色概念石)

  • 800×800 KPWA8
  • 珠海市2011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科迪概念台盆

  • 2000-2
  • 1863套
  • 3
  • 帝王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28
查看价格

科迪概念台盆

  • 2000-1
  • 1219套
  • 3
  • 帝王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07
查看价格

概念缸空缸

  • 1700-1
  • 4767套
  • 1
  • 帝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9-04
查看价格

科迪概念台盆

  • 2000-1
  • 8551套
  • 1
  • 帝王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8-01
查看价格

概念浴缸

  • 1500-1
  • 8034套
  • 1
  • 帝王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0
查看价格

建筑气候学学科确立

建筑气候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美国学者维克多·奥尔吉亚(Victor Olgyay)编著出版了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结合气候》(Design with Climate)一书。这本书以建筑形式、细部构造与当地气候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倡导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气候的影响。书中首次提出了“生物气候设计方法”,系统地给出了在建筑创作中定量分析建筑设计要素,如朝向、体形、通风等与室外气候、室内舒适环境关系的方法。

查看详情

建筑气候学主要内容

建筑气候学建筑气候调节原理

气候设计的目的是保证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地域气候资源,因此,其设计关键在于明确室外气候特点,并掌握一定的气候调节手段。建筑气候调节手段可以借助建筑围护结构与室内外热量交换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建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导、对流以及表面辐射换热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当我们从建筑的冬季采暖和夏季散热的要求出发,考虑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以及自然界的相变调湿过程,即蒸发冷凝过程,可以自然地形成建筑的气候调节原理。比如,从冬季得热角度,建筑的气候调节方式可以包括以传导为主的围护结构保湿,或者以辐射得热为主的太阳能采暖。

常用的建筑气候设计手段包括建筑师非常熟悉的几种热工设计方法,如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蓄热通风、蒸发冷却及遮阳等。这些设计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室内的人体舒适环境扩展到更宽的气候范畴。

建筑气候学建筑气候分析方法

生物气候学建筑的设计过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它需要建筑师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对建筑所处的室外气候做定量分析,以便给出适宜的气候调控手段。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气候设计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空气温湿图为分析工具的生物气候图法,如奥尔吉亚的生物气候分析法及吉沃尼的建筑气候分析法;第二种是迈欧尼针对热湿气候提出的列表法。不同分析方法适用条件也是有差异的。

建筑气候学建立地域气候分析方法

正确分析室外气候条件与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气候调节手段是建筑气候设计的关键。近年来,多位学者对各地区舒适温度的实际调查表明,人体热舒适温度与该地区的平均温度(气候状况)有密切关系。如美国人的舒适温度比英国人高3℃;居于热带地区的人们。热舒适的期望温度是最高的,达25-27℃;而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们比较适应寒冷气候条件,感觉舒适的温度也比较低。

我国由于地理纬度跨度和垂直海拔高度的变化很大,表现在气候上的差异也是相当大的。这种差异性进而使各地区人们的舒适温度范围要求也不一样。通过对我国不同气候区的室内热环境调查表明,我国人体舒适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也就是当前的主导气候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因而,由于气候的差异,在进行建筑气候分析时,需考虑不同地域人群对气候的适应性,提出适于地域气候的分析方法。 2100433B

查看详情

建筑气候学概念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建筑气候学概念文献

基于建筑气候学的中小学校地域化设计研究 基于建筑气候学的中小学校地域化设计研究

基于建筑气候学的中小学校地域化设计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 3页

中小学校是最大量的一类公共建筑,提高中小学校教学空间品质,降低学校使用能耗,是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进行中小学校的建筑气候设计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学校使用时间段的典型年气象数据及教学环境测试现场实测,比较学校与住宅在建筑气候设计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出学校建筑气候设计策略及原则.最后结合设计实践,借鉴地方传统民居中的被动式建筑节能的营造经验,从空间布局,体型设计到材质建构等方面探讨学校的被动式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使学校建筑契合地区气候条件,从而实现学校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 2页

对气候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气候对人的影响,指出规划生活环境应该采用有益气候学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减少对气候的破坏,提出了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应采取的保护气候的措施,以得到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建筑物理[学]定义

研究建筑的物理环境的学科。包括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和建筑气候学。

查看详情

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目录

前言

编排说明

正文

01.建筑学

01.1 总论

01.2 建筑类型及组成

01.3 建筑设计

01.4 建筑物理

01.4.1 建筑声学

01.4.2 建筑光学

01.4.3 建筑热学

01.4.4 建筑气候学

01.4.5 太阳能技术

01.5 建筑构造

01.6 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

01.7 外国古代建筑及构造

01.8 建筑材料与制品

01.9 建筑设备与系统

02.园林学

02.1 总论

02.2 园林史

02.2.1 中国园林史

02.2.2 西方园林史

02.2.3 典型中西园林

02.3 园林艺术

02.4 园林规划

02.5 园林设计

02.6 园要建筑与园林工

02.7 造园材料

02.8 园林机具设备

02.9 园林管理

02.10 园林生态

02.11 盆景

02.12 园林组织与法规

03.城市规划

03.1 总论

03.2 城市规划

03.3 城市设计

03.4 城市规划管理

附录

英汉索引

汉英索引 2100433B

查看详情

室内环境健康指南图书目录

第1章 建筑性能评价

1.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2 地球资源与环境

1.3 室内环境健康促进

第2章 环境健康学

2.1 预防医学

2.2 人类工效学

2.3 健康心理学

第3章 建筑气候学

3.1 中国建筑气候分区

3.2 城市气候与建筑特点

3.3 气候资源有效利用

第4章 绿色建筑材料

4.1 绿色建材体系

4.2 建材基本性能

4.3 减少材料中有害成分

4.4 材料对建筑性能的影响

第5章 建筑物理学

5.1 室内环境设计要求

5.2 室内环境物理测量

5.3 建筑光学

5.4 建筑热工学

5.5 建筑声环境

5.6 室内空气质量

5.7 建筑用水质量

5.8 建筑节能

5.9 建筑物理模拟

5.10 建筑室内环境系统

第6章 室内环境健康评价

6.1 室内环境健康评价原则

6.2 室内环境美学

6.3 室内环境卫生性评价

6.4 室内环境舒适性评价

6.5 室内环境工效性评价

6.6 室内环境心理性评价

6.7 室内环境健康对策

6.8 既有建筑室内环境改善

6.9 未来展望

第7章 主动式建筑体系

7.1 主动式建筑体系简介

7.2 主动式建筑雷达图

7.3 主动式建筑实践

附录I 常用建筑材料热工指标

附录Ⅱ 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附录Ⅲ 室内环境健康准则

后记和致谢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