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图书目录
目录Contents
椽头盘子杂谈钟晓青 1
也谈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大木结构尺度设计刘 畅 徐 扬 11
闪电窗研究马 晓 周学鹰 24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椽头彩画初探刘梦雨 雷雅仙 36
圆明园文源阁外檐彩画复原研究朱 铃 55
请神与驱魔
--敦煌遗书中的上梁文与入宅文释读张力智 67
唐代李德裕平泉山居研究黄 晓 刘珊珊 79
《帝京景物略》园林论述析读贾 珺 99
清源城的庙宇建筑考察罗德胤 黄 靖 114
古地图中的苏州古城河道变迁张光玮 129
九门口长城水门数目及“一片石”所指探讨常军富 沈 旸 144
从道生碱店看外来技术与传统形制的碰撞
--关于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思考李蓺楠 郑红彬 154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人注册制度初探吕海平 倪览墅 张 旸 16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的专业训练
--米开朗琪罗、帕拉第奥和雅各布·桑索维诺的比较研究刘 晨 172
略论福布斯的建筑思想与作品周玉鹏 194
本书共分20讲,叙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近现代建筑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中外建筑...
老外的技术强 管理棒 进度快 质量好中国的垃圾不是我鄙视中国不要丢鸡蛋要丢丢实话实说
请问找到答案了吗?我也在找这个答案
建筑史期末论文
学习中外建筑史的心得体会 ——古希腊三大柱式和古罗马五大柱式 通过上课的学习,老师介绍了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和关于柱式的发展和演变,了解到,古 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 持续了约 650年(公元前 800 年 - 公元前 146 年)。位于欧洲南部, 地中海的东北部, 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 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公元 前 5、6 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 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 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 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 从而成为整个西 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十分信奉宗教, 他们崇拜很多天神, 而神庙是供 奉神的场所, 所以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旧址, 可以看到很多神庙建筑。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 早期的刻瑞斯神庙, 还是后来的帕提
中国建筑史图表 (3)
建筑历史馆 www.175cm.com虚拟再现建筑历史! 1 中国建筑史 序号 朝代 年代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代表建筑或遗址 代表人物 备 注 一 原始社会 距 今 9000~4000 年 1.干阑式建 筑 隼卯技术 出现 1.浙江余姚河姆渡 二者 均属仰韶 文化 时期的居 住遗址2.木骨泥墙 2.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 二 奴隶社会 公元前 21 世纪 ~公元前 476年 (一 ) 夏 公元前 2070 年~ 公元前 1600 年 (二 ) 商 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奴 隶 社 会 大 发 展 时 期 郑州商城 青铜器、甲骨文 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 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考古发现 最早的庭院式建筑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遗址 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 面朝前,有纵有横,布 局已具庭院的雏形 殷虚,晚商都城遗址 (三 )
内容介绍
《建筑史(第27辑)》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第27辑)》为第27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5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古典园林、古代城市史、近代建筑以及中外建筑比较等领域。
吴庆洲先生的《太阳崇拜文化与建筑意匠》对埃及、美洲、欧洲、印度和中国等早期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太阳崇拜文化与相关建筑意匠进行分析,从跨文化的视野对这一课题作出全面解读,王贵祥先生的论文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审美和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并对彼此的观念差异作出精辟的论述,《再读先农坛神厨井事木结构设计》一文在作者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先农坛神厨井亭的木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永寿寺雨花宫大木结构平面尺度探讨》一文针对已经消失的重要古建筑实例的平面尺度问题展开研究,在一些关键之处提出新的见解,《高句丽建筑墙体特征》、《唐代的地方孔庙》、《巴蜀传统戏曲舞台考》、《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等论文分别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实例遗存展开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本辑收入两篇古典园林研究的论文,分别对无锡寄畅园的前身凤谷行窝和淮安清晏园展开考证和分析,王南和武廷海两位作者的文章则分别以福州古城和微山古城为题,对相关城市的结构格局和美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碉楼是中国古代和近代重要的建筑形式,《中国碉楼研究概述》对这类建筑的发展脉络、主要类型以及分布情况作出全面论述,《福建协和大学魁岐校区校园规划和建筑考(1922-1939)》则对福建协和大学近代建筑进行考证分析,并对其保护课题提出一些看法,张十庆先生的论文则在宋代技术背景下对日本东大寺的钟楼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从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其技术特色以及与中国宋代建筑之间的渊源关系。
《建筑史(第27辑)》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7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内容介绍
《建筑史(第28辑)》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第28辑)》为第28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附录1篇,内容涉及中国城市史、古代建筑、古典园林、法式制度、乡土建筑、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护、中外建筑比较、现代建筑理论等领域。
《从宾大到清华——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1928-1949)》一文通过相关史料论述了梁思成从1928年到1949年间建筑及建筑教育思想的历程和演变;《北魏平城城市布局探微》一文集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北魏王朝前期的首都平城的宫城、外城、郭城分别进行考证和分析,其见解具有一定的新意;《明清地方城市的坛趟与祠庙》为王贵祥先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子课题成果,对明代地方城市重要的祭祀建筑展开研究;乔迅翔先生的论文延续以往的研究思路,继续对《营造法式》的大木作制度进行探讨;姜铮先生的文章则对唐宋木构中“襻间”这一特殊构件的形制进行详细分析;刘畅先生的论文对紫禁城内唯一一座现存的正五边形平面的古建筑——宁寿宫花园碧螺亭的特殊形制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与西方建筑的比较获得进一步的启示;《明代后期秦耀寄畅园历史沿革考》和《北京西郊退潜别墅》分别对江南名园寄畅园明代后期历史和北京妙高峰清代醇亲王别业的营建过程作出详细的考证;孙娜、罗德胤两位作者的文章以广西龙胜县和平乡龙脊十三寨与金坑大寨为例,深入探讨壮族与瑶族聚居地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区性”问题;《墨菲的辅助线:清华大礼堂设计的比例与法式研究》从特别的角度揭示了美国建筑师墨菲在清华大学大礼堂设计中所采用的控制比例关系的手段;张明皓、张艳锋两位作者的文章对20世纪高句丽建筑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中国“不改变文物原状”理论与实践初探》一文对“不改变文物原状”这一文物建筑保护原则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意大利学者路易吉·戈佐拉的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对中意两国的建筑文化展开比较研究,其论点引人深思;《乔弗瑞·斯哥特对“伦理谬误”的批判》一文针对英国学者乔弗瑞·斯哥特《人文主义建筑》中对“伦理谬误”的批判进行谈论,提出不同的观点。附录部分收录了1987-2010年中国建筑院校“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目录,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建筑史(第28辑)》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8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2100433B
《建筑史(第24辑)》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为第24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古代城市、古典园林、工程技术、乡土建筑、外国现代建筑史以及建筑史学研究等领域。
对于《营造法式》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建筑史学界关注的重点,本辑所刊《〈营造法式〉大木作功限研究》一文试图对《营造法式》的大木作功限条文进行系统梳理和探讨;李浈先生的论文对古代建筑实践中常用的官尺、营造尺和鲁班尺的变迁情况、地域因素及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作了细致的分析;《江南水乡建筑技术研究》分别从平面、梁架、牌科、提栈、屋顶等不同层面对江南水乡地域建筑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王才强先生的论文论述了隋唐长安、洛阳所奠定的城市模式对日本城市平城、长冈和平安的影响;《明代城池的规模与等级制度探讨》一文对明代几个主要地区的城池规模与等级情况做了梳理,为进一步的城市史研究打下基础;《筑台考略》以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为依据,论证了先秦“筑台”现象的源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对北京长春园中的如园、浙江江山市三卿口窑村的研究分别为古典园林研究和乡土建筑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成果;本辑还有论文分别对秦简中所见战国末期“士伍”阶层的居住形态、中国建筑史学史、中西方建筑模数比较、韩国儒学传播与国子监建设、美国芝加哥同业中心大厦设计等课题和建筑案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建筑史》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