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作者:史晨鸣 著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9-1
印刷时间:2010-9-1
I S B N:9787564124380
社会经济技术背景的变革必然会在建筑学领域得到一定形式的回应。《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在大量性定制的经济技术背景下,深入分析三维数字化技术和并行技术普及之后,建筑学所表现出的与其他工业系统越来越强的集成化倾向,提出了“集成建筑学”的理论设想,并分析了集成化进程对建筑师的工作方法、建筑设计和建筑师职能以及建筑设计思潮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作者也从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系统论等角度讨论了集成化进程所潜藏的危机,并对当下的建筑设计思潮保持了冷静的批判立场。
《建筑学对大量性定制的回应》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及建筑学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1.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背景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全书结构
2.变革的根本动力
2.1 加速式的发展及市场的异质化
2.2 数字技术提供的支持
2.3 新的经济理论
3.大量性定制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
3.1 新模式的生产机制
3.2 新模式的研发机制
3.3 新模式的营销机制
4.设计系统的回应
4.1 对设计环节的新要求
4.2 非数字化二维设计到数字化三维设计的转变
4.3 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对大量陛定制模式的回应
4.4 由串行工作模式向并行工作模式的转变
4.5 数字化并行设计一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演化
4.6 设计师的角色转变
5.建筑学的回应
5.1 三维数字化并行建筑设计技术得以普及的前提
5.2 建筑学的初次回应
6.走向集成化的数字时代建筑学
6.1 变化的标准
6.2 对节奏的适应
6.3 过程的集成
6.4 职能的集成
6.5 集成化背后的建筑师
7.已经或即将到来的变化
7.1 新的倾向
7.2 风格转变的时机
7.3 经济与技术的作用
7.4 建筑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新风格的诱因
8.集成化的极限
8.1 建筑师的极限
8.2 普遍的关联性
8.3 计算机的极限
8.4 系统的极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乡村庭院设计》编写组 (作者)丛书名: 绿土地快乐生活丛书平装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32ISBN: 9787533539078条形码: 9787533539078商品尺寸: 20.4 x...
书名:装饰图案作/译者:赵茂生ISBN:9787810197045 [十位:7810197045]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年01月页数:203约重:0.585Kg定价:¥35.0...
首先,我们要明白手绘的作用,手绘是设计方案推销时的自我表达;是与甲方交流时快速推销表达自己的方案,同时捕捉甲方反馈的信息;手绘是设计师纸巾的设计交流,更多的是关注空间关系等的表达,不管你是建筑学考研还...
(4)既有的专业化制造技术不能满足可变性生产的要求。要创造多样化,就需要首先实现生产过程的可变性。
(5)所以,必须对全生产系统加以改变,必须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反应速度,生产高质量产品。这需要通用性强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娴熟的工人。
(6)由于新产品比标准化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就可以适当提高。这一部分额外的利润正好可以弥补由于生产批量减少而造成效率相对降低所带来的损失。而且,当制造商取得一定经验后,成本可以控制在原有水平,甚至更低。(7)这时,新的市场空白变得更小,要继续取得成功就必须使生产更快速、产品更多样。生产技术的进步必须更快,而产品研发周期必须更短。
(8)更短的研发周期带来的是更短的产品制造周期。为了更贴近消费需求,必须对制造技术与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和更新。
(9)这又进而造成对现有产品需求的减少和市场的进一步分解,但同时也使消费者更青睐于选择那些成功实现了多样化的企业。用更多样的产品来填补更小的市场空白,就成为制胜的关键。
由此就形成了一轮又一轮循环。其最关键特征就是不断“加速”:加速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的研发过程,加速的生产制造过程。速度的压力迫使既有制造技术模式脱胎换骨。
2.1.5 新制造技术模式的目标
加速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的研发过程,加速的生产制造过程,这是加速发展的社会强加给各个行业的压力,尽管这一压力是人类社会自身造成的,但是人却似乎无力控制它的发展,只能通过自我调节来不断适应环境。毕竟,这种加速带给了我们不断丰富的物资与服务,不断增加的财富,和更舒适、丰富的生活。2100433B
创造性的建筑学教育思考
一、建筑学是一个“创意工科”\n建筑学虽然属于工科领域中的一个学科方向,但人们通常都说这个专业的学生看起来总不像人们印象中的“工科男”和“工科女”,事实上,建筑学科是科学与技术、人文与艺术的融合,同时它又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具有逻辑性、精确性、工艺性,同时又具有非常强的文化性、生活性、表现性.这种综合的特性给建筑学进行了定义,注定它必须把创造与工程紧密结合,从而成为缔造人类物质文明载体的重要学科,因而,我们认为建筑学是一个“创意工科”.
回应时代挑战培养素质型创新人才——结合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进行“学、研、
从区域经济的要求出发,结合实际改革的经验,探讨了建筑学专业设计的培养目标和“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服务于地方城乡建设。
中鼎纪元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戴晓华
一、保障性住房该大量成片新建的问题
新建保障住房小区,存在着大量问题,简单来说有如下一些:
1、大量成片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多是位置偏远,交通条件差。配套设施差,生活不方便。教育、医疗等条件也差。难享受北京的文化。
2、大量成片新建的保障性住房由低收入人均集中居住,层次单一,人群构成单调。难以在附近找到工作,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3、保障性住房的户型为超小面积,60平方米、50平方米、40平方米,如果住宅标准层都是这样的户型,设计困难,总面积就做不大,即使四户才200平方米,交通面积占的比例大,很不经济;如果做到六户也就300平方米,8户才400平方米,则走廊太长,很多房间要间接采光,或外形太零散,等等。
4、用新建实物住宅作为保障的方式,缺少弹性,居住者经济条件改了,住房退回、搬出,给其他适合条件的人住,扩大面积也不便。
5、新建保障房需要的建设资金较多,回报低,资金难落实,或有其他附加条件、暗箱操作,打着建设保障房的旗号搞其他建设,易滋生腐败。
6、新建保障住房的条件太好,虽然面积标准小但比起那些原来无房户、面积不达标户来说,面积大得多,其他设施条件等也比原来的居住条件好得多,得到保障房的一步登天,没得到保障房的仍然没有保障补贴,造成新的不公平。
7、由于种种原因,新建成的保障房,不少是适合保障条件的不愿意要,建成了又不能空着,于是放宽条件,但一般人也难以得到,往往是被一些有后台者占用。
8、新建住房的高标准与低廉租价售价,需要政府给予的高补贴,势必加重广大纳税人负担。
二、新建保障住房的建设标准的问题
对于大量成片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各地及中央政府规定了各种建设标准,以及推荐户型、优秀户型的,但是,其中问题很多,作为按这些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的建筑师,感受最深。
1、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标准中各类户型对应的建筑面积及适用范围如下:A类户型建筑面积35㎡;B类户型建筑面积50㎡;C类户型建筑面积65㎡;D类户型建筑面积85㎡。A、B类户型用于保障性租赁房及廉价房;B、C类户型用于经济适用房;A、B、C、D类户型用于人才安居房。各类户型建筑面积允许上下浮动5%,且除人才安居房外,其余保障性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应控制在65㎡以内。对于套型面积和户数几乎不容许有任何变通,但是这些规定似乎又来的没有缘由,看起来好像规定得非常清楚,可是经不起推敲:为什么面积非得是这几个档次?
2、保障性住房的设施设备标准。同样的面积之下,到底这样的面积应该有什么配置?租赁房和安居型商品房的要求有何不同?保障性住房的使用者非常宽泛,大部分居住者的家庭结构和人口数是怎样的?在这么小的面积之下,设计一定要有侧重,不可能每个空间都很舒适。保障房主要要考虑保证基本居住,那卧室是否应尽量大一点,起居室小一点?厨房应多大?卫生间能不能做暗卫通过机械通风呢?在那么紧的面积控制下,设计一个阳台还是两个阳台?保障房的车位数量的配置那么多,造成地下室面积大,成本上升。居住保障房的人拥有汽车数量有如此之多吗?
3、保障性住房的日照、场地等标准。由于保障性住房通常容积率高,单位面积小,户数多,考虑其实用率、节地、成本等因素,将平面设计为内廊式更为经济紧凑,但较难完全满足日照要求,成为制约方案的重要因素。如果必须满足日照,就会出现较多的东西朝向的布置。高层小区的居住用地人均控制指标应满足10~15㎡/人,而保障房因为容积率高、户数多、人口密度大,人均用地指标难以满足标准。
4、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节能标准。新建保障住房的标准总得来说是比较低的,但是新建建筑用低的标准,显然不适合。有的城市如深圳又规定“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而绿色建筑标准是比较高的标准,又产生矛盾。比如隔声,为了达到《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楼板隔声要求,要么花成本做浮筑楼板,要么精装修就要做木地板,不能做地砖;但是从保障房的使用和维护来讲,客厅铺地砖一定比铺地板更合理,而这样做就无法达标。为了了解保障房的设计,笔者专程去香港参观了房屋署公屋的建造。香港的公屋推行了很多年,设计是标准化的,构建是标准化的,建造是完全预制好现场组装的。设计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调整,比如空调现在还在用窗机。
如何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调研工作,而不仅仅只有制度和规定。但根本上说,形形色色的使用要求要归纳成少数一些建设标准,本身就是难以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三、保障性住房实现的途径——建筑规划设计方面
很多人认为保障性住房正确做法是新建住房以中高档的商品房为主,政府收购腾出来的早期建设的标准低但位置好交通方便的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另外笔者从建筑师的角度,建议还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1、利用旧有的厂房、办公楼改造,多层为主,少用高层,少用电梯。类似宿舍、经济型旅馆。比原来住房条件适当改善,但受益面要广,普惠,逐步进行改善。
2、新建商品住宅中,超小户型住宅应该分散建设,在适当位置加建在中大户型中,例如原来一梯二户,正对楼梯的地方,加建一个或二个小户、超小户为好,没有增加交通面积,而是分摊了交通面积,即中间单元四户为好,超过五户甚至六户就不好了。尽端单元或独立单元户数可以多一些,但不应为了多做户数不合理地加长走廊长度。
3、新设计的商品住宅中,多考虑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户型。住房面积在80、90平米以上,就可以考虑分成中户和小户,大的户型更要考虑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的可能。其产权是归于一户的,但使用中,如果家庭人口过少等原原因,可以将其中一部分出租,并且自成一户,作为保障房的重要房源。
4、可以加建在多层建筑的顶层,如商场、写字楼等,商场每层面积大,在四五层以上商业难用,但空间高度未充分利用。可以加建一层或二层超小面积住宅,也是类似宿舍、经济旅馆,由于户型面积小,在一大片屋顶上可以较多的户数,做一些内院、内天井,因为层数少,好解决通风采光和日照问题。单独设电梯、楼梯从地面的单独入口直接到达顶层,可解决消防疏散问题。
5、在建筑底层和临时空地多搞一些营业和居住结合的小门面房,例如四五十平米的面积,可以前面一多半做营业、后面一小半做住房,其实对住户来说就是有一间卧室就行了,不用什么客厅、餐厅,既解决居住问题也解决工作生计问题,还能让营业时间尽量长一些,方便自己,也方便客户。
6、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单位集体解决居住问题,比如企业出面租用办公场所附近的住宅或其他用房,作为员工宿舍,主要是针对未婚青年及新婚无孩子的人群,安全、和谐、费用相对低廉,离单位近一些,也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节约了员工的时间。
四、从根本上说,住房保障应该以资金补贴为主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针对人大代表的问题表示要开展对保障房的“顶层设计”:第一是确立基本保障制度,即明确一定时期内我国住房保障的范围、方式、机制、目标和原则是什么。这项工作现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涉及发改、财政、国土、银行、银监,监察、林业、农业、民政等部门。总体来说,这几年是边实践、边总结、边设计,下一步会做好这项工作。看来大量新建保障住房是匆忙上马,很多问题进展很慢。
之前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说,住建部在房地产方面正考虑一个长远的、宏观的政策设计。从保障房角度去看,“十二五”重点在于实物建房,“十三五”将转向以资金补贴为主,这种选择是对的,但是实行太晚了,“十二五”期间巨大的保障房建设量,将带来巨大的问题,应该达到减少“十二五”保障房建设量。
笔者希望能尽快减少集中新建保障住房的建设,改为如上述第三节建议的多种提供保障性住房的方法,并尽快地转变为住房保障以实物建房为辅,以资金补贴为主。这样被保障人就能有更多自由的生活选择。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系学士、硕士,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会员。中鼎纪元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加强过程质量的控制: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指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检测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只注意结果,不注意中间检查和控制的工作习惯。
建筑学包含科学知识,但后者仅是建筑学的一个部分。建筑学中还有多种其他方面的学术内容,例如学生要学美术。建筑学专业是多种学术的集合。
建筑学从来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也不是单纯的技术。
建筑学专业究竟属于哪个学术领域?应该放在哪类学校?哪个学院?事实已经有了答案。建筑学专业是跨门类、跨领域、独立性和特殊性很强的学科,只要具备合适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放在什么大学、什么学院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