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01 绪论:建筑与文化人类学
1.1 建筑学的两种任务
1.2 文化人类学学科印象
1.3 早期的建筑人类学研究
1.4 本书的内容与思路
参考文献
02 化石隐喻:文化进化论与乡土建筑
2.1 乡土建筑:20世纪中后期的时尚
2.2 化石隐喻:进化论与物质文化
2.3 进化论的复兴与乡土建筑研究
2.4 “化石”范式的批判与反思
参考文献
03 各美其美:文化与建筑的多样性
3.1 引言:文化的多样性
3.2 探“异”的人类学
3.3 地方性建筑:常识与误识
3.4 建筑学与地方性
3.5 结语
参考文献
4.1 引言:田野里的人类学
4.2 功能主义学派
4.3 中国乡村研究
4.4 乡土中国里的建筑与聚落
参考文献
05 成规日新:结构主义与建筑的意义
5.1 结构主义:20世纪的潮流
5.2 语言学的推动
5.3 人类学的发展
5.4 建筑学的冠名
5.5 讨论:建筑学与人类学的邂逅
参考文献
06 身临其境:空间与身体的对话
6.1 引言:空间与身体的早期研究
6.2 空间的离身化倾向
6.3 空间的涉身化回归
6.4 空间与身体的若干议题
参考文献 122
07 由物及人:建筑与社会的互动
7.1 引言:从建筑的能动性谈起
7.2 家屋社会中的乡土建筑研究
7.3 后乡土时代家宅的研究
7.4 讨论:过程性视角下的建筑观
参考文献
08 经纬天下:城市与权力的勾连
8.1 引言:复杂的城市
8.2 城市空间实践:权力的获得
8.3 城市机构与制度:权力的执行
8.4 城市形态塑造:权力的彰显
参考文献
09 我们是谁?遗产与身份认同
9.1 遗产保护:20世纪的共识
9.2 因何保护:“我们”的现代性
9.3 如何保护:“我们”的理性与尊重
9.4 遗产批判:“我们”的主导性
参考文献
10 讨论:建筑与文化人类学的更多可能
10.1 建筑区系研究 202
10.2 日常空间研究
10.3 建造文化研究
10.4 更多的话题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2100433B
《建筑与文化人类学》本书是一项建筑学与文化人类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有十章,第二章至第五章选择了文化人类学若干典型的理论流派,对这些理论流派及其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于空间、建筑与聚落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第六章至第九章则是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出发,选择了身体、建筑、城市、遗产等话题,讨论在人类学的视角下有可能对它们进行怎样的解读。本书面向的读者群较为广泛,可供建筑学、城乡规划、文化遗产、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建筑学、人类学相应课程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同时,书中包含了丰富的案例和图片,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也可供对建筑与城市文化感兴趣的大众阅读。
著译者:潘曦
版次:1-1
出版日期:2020-06
开本:16K
装帧:平装
ISBN:9787516029916
页数:229
总体概括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建筑与民俗——建筑空间的文化人类学探讨
面对我国地域习俗和文化传统正悄悄消失的危险,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审视建筑空间,认为建筑环境、都市的多种选择性源自于不同的民俗文化。建筑空间和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同构的关系。
从乡村仪式到文化景观:洋蛇灯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文章基于对肥东洋蛇灯的实地调查,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这项民俗的生存现状和传承状态。在分析洋蛇灯民俗活动从古老的乡村仪式向现代的文化景观嬗变的基础上,得出洋蛇灯习俗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其解决的是村庄身份认同问题,体现的是传统习俗与现代都市的协商过程。同时,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洋蛇灯又成为现代社会符号消费的产物,正由传统的宗族仪式变为现代的文化景观。因此,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规避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良因素给洋蛇灯等文化遗产带来的危机,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01
绪论
了解建筑学、文化人类学两个学科的大致背景;思考建筑学与文化人类学结合的优势;了解关于建筑起源的早期讨论。
课时
1. 建筑学的两种任务
2. 什么是文化人类学
3. 早期的建筑人类学研究
02
化石隐喻: 进化论与乡土建筑研究
了解文化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思考文化进化论对乡土建筑研究的影响,尤其是二十世纪中期的情况。
课时
1. 乡土建筑:20世纪中后期的时尚
2. 文化进化论的产生与复兴
3. 进化论影响下的乡土建筑研究
03
各美其美: 文化相对论与建筑的多样性
了解文化史学派的主要人物与思想;对文化多样性、建筑多样性建立基本的理解;形成对地方性知识的正确态度。
课时
1. 进化论的批判者
2. 文化与建筑的多样性
3. 常识VS误识:关于建筑的地方性知识
04
见微知著: 结构主义与建筑的意义
了解结构主义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的盛行,思考文化人类学与建筑学中两股结构主义思潮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课时
1. 结构主义理论
2. 结构人类学与建筑研究
3. 建筑学的结构主义潮流
05
身临其境: 空间与身体
了解“身体”这个话题,在空间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中的角色,并理解这种变化背后的语境。
课时
1. 空间与身体的早期讨论
2. 空间的离身化
3. 空间的涉身化回归
4. 空间与身体的研究
06
由物及人:建筑与社会
了解“家屋社会”理论”以及在此启发下开展的乡土建筑研究,了解建筑作为一种过程,在社会与文化建构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课时
1. 理论先导:家屋社会
2. 社会过程中的乡土建筑
3. 过程性视角与整体建筑观
07
经纬天下:城市与权力
了解物质空间作为一种手段,在权力的获得、执行与彰显中可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课时
1. 仪式的空间实践:权力的获得
2. 机构与建筑类型:权力的执行
3. 城市形态的塑造:权力的彰显
08
我们是谁:遗产与认同
了解遗产保护发展的大致历程与基本原则,并且对新兴的遗产批判理论的视角形成理解。
课时
1. 现代性与遗产保护的发端
2. 历史观与遗产保护的原则
3. 国族认同与遗产保护的反思
1. Victor Buchli. An anthropology of Architecture[M]. London: Bloomsbury, 2013.
2. (英)维克托·布克利.建筑人类学[M]. 潘曦,李耕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宅形与文化[M]. 常青 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Setha Low. Spatializing Culture: The Ethnography of Space and Place[M].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5. (美)路易斯·H·摩尔根. 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筑与家室生活[M]. 秦学圣 等译.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6.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M]. 王炜 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 (英)海伦娜·韦伯斯特. 建筑师解读布迪厄[M]. 林溪,林源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8. Edward T. Hall. The Hidden Dimension[M].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82.
9. Carsten and Hugh-Jones. About the House: Lévi-Strauss and Beyon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朱剑飞. 形式与政治:建筑研究的一种方法[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11.(西) 西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 当代保护理论[M]. 张鹏 等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100433B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建筑与文化》共出版文献8614篇。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建筑与文化》载文量为7217篇。
《建筑与文化》论文电子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ASTP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收录。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建筑与文化》总被下载904063次、总被引746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39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08。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建筑与文化》2015年影响因子为0.17,被引量为3348次,下载量为108808次。2015年影响因子排名为: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第5612名;交通运输,工业技术,文化,教科文艺(2989种)第23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