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抗风掀等。 2100433B
设备尺寸: 1、底层平面长宽:4500mm×3500mm 2、立面高度:2950mm,2600mm。
大致可分为激振设备、测振设备和分析设备,它们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Ⅰ、Ⅱ、Ⅲ三部分。图中单线箭头表示电信号的传递途径,双线箭头表示机械量(力、速度、加速度等)的传递途径。图中某些设备或装置说明如下:①激振...
DEH系统主要功能: 汽轮机转速控制;自动同期控制;负荷控制;参与一次调频;机、炉协调控制;快速减负荷;主汽压控制;单阀控制、多阀解耦控制;阀门试验;轮机程控启动;OPC控制;甩负荷及失磁工况控制;...
一、 LED 的结构及发光原理50 年前人们已经了解半导体材料可产生光线的基本知识,第一个商用二极管产生于 1960 年。 LED 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缩...
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
编 号 日 期 序 1 2 3 4 5 6 安装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检查 项目专业质检员: 专业监理工程师: 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 使空载轿厢运行最近层站后,消除登记信号 在开锁区,断电后,手扒开门的力不大于 300N 备用电源将电梯就近平层开门 按产品设计程序试验 专业工长(施工员) 按关门按钮,门不经延时立即关门 在电梯未起动前,按开门按钮,门打开 电梯完成全部指令后,自动返基站 司机状态,按直驶钮后,厅外召唤不能截车 电梯故障停在层间时,自动慢速就近平层 满载时截车功能取消;超载时不能运行 按先人为主原则,自动确定运行方向 有多个选层指令时,电梯按顺序逐一停靠 记忆厅外全部召唤信号,按顺序停靠应答 全部顺向指令完成后,自动应答反向指令 完成最后指令在门关闭前轿内优先登记定向 完成全部指令后,电梯自动关门,时间 4~10s 门机断电手动开门 紧急电源
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表
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表 (表式 C6-7-1) 编 号 工程名称 日 期 年 月 日 序 号 检 验 项 目 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 检查结果 1 基站启用、关闭开关 专用钥匙,运行、停止转换灵活可靠 2 工作状态选择开关 操纵盘上司机、自动、检修钥匙开关,可靠 3 轿内照明、通风开关 功能正确、灵活可靠、标志清晰 4 轿内应急照明 自动充电,电源故障时自动接通,大于 1W1h 5 本层厅外开门 按电梯停在某层的召唤按钮,应开门 6 自动定向 按先人为主原则,自动确定运行方向 7 轿内指令记忆 有多个选层指令时,电梯按顺序逐一停靠 8 呼梯记忆、顺向截停 记忆厅外全部召唤信号,按顺序停靠应答 9 自动换向 全部顺向指令完成后,自动应答反向指令 10 轿内选层信号优先 完成最后指令在门关闭前轿内优先登记定向 11 自动关门待客 完成全部指令后, 电梯自动关门, 时间 4~10S 1
《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试验方法》(GB/T 31543-2015)规定了模拟抗风揭拉拔测试方法、静态正压或负压抗风揭测试方法和动态负压抗风揭测试法三种测试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性能的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采用机械固定或满粘施工的单层卷材屋面系统。
CSAA123.21《 动态风荷载作用下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掀承载力的标准测试方法》
对于送检的抗风揭性能检测试件应参考风洞试验的风压分布结果,按照不同风压区域分别进行。如果金属屋面的系统构造形式并不唯一,则应分别对不同构造形式逐一进行检测,特别说明的是,该抗风揭检测方法只适用于送检的系统构造形式,并不能对整体屋面系统负责。
测试装置由上下压力箱、风源供给系统、测量系统、测试试件系统组成,实验室现有PBMJ7525和PBMJ7533两台,其中PBMJ7525试验机长7500mm,宽2400mm;PBMJ7533试验机长7500mm,宽2980mm。两台试验机的檩条间距S,将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或委托方的要求进行调整,两端悬挑间距E将相应调整。
本试验箱体同时满足无檩体系屋面系统的安装测试,若需要对全支撑屋面系统进行测试的时候,檩条将拆除,压型钢屋面底板(或其它支撑底板)将安装在箱体两侧支撑横梁上,方向可选择。
抗风揭检测是针对金属围护系统在动态波动风压的作用下出现系统疲劳特性的检测。动态波动风压检测是通过取风压荷载极限值,在10s内施加在检测试件上的动态反复循环风压作用来检测试件的抗风揭性能。这种检测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出金属围护系统组成构件间的不同风力状态下的结构性能,通过对金属围护系统受损破坏情况的观察与分析,进一步能确定金属围护系统组成构件的风至破坏机理,从而为构件的选型及材料的性能分析,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波动风压示意图所示,总的风压波动周期,包括压力上升时间,单个波动周期应≤10s。其中测试的风压值得最小维持时间为2秒。风压卸载至其设定检测压力值时,卸载时间应≤4s。
动态风压检测是测试试件的波动风压状态下的承载力试验,波动风压试验应以设计风压为基准,分别从设计风压的不同比例对检测试件进行波动加压试验,可参照下表动态负风压检测阶段及风压载入比值,从阶段A开始,按顺序完成各个阶段的测试。在判定风压等级时,取试件被破坏阶段所承受的波动风压等级的前一等级为该试件所通过的波动风压等级。
A阶段 |
B阶段 |
C阶段 |
D阶段 |
E阶段 |
|||||
风压加载 |
波动次数 |
风压加载 |
波动次数 |
风压加载 |
波动次数 |
风压加载 |
波动次数 |
风压加载 |
波动次数 |
0-12.5% |
40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25% |
700 |
0-31.5% |
500 |
0-37.5% |
250 |
0-44% |
250 |
0-50% |
200 |
0-37.5% |
200 |
0-47% |
150 |
0-56.5% |
150 |
0-65.5% |
100 |
0-75% |
100 |
0-50% |
50 |
0-62.5% |
50 |
0-75% |
50 |
0-87.5% |
50 |
0-100% |
50 |
12.5-25% |
40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2.5-37.5% |
400 |
15.5-47% |
350 |
19-56.5% |
300 |
22-65.5% |
50 |
0 |
0 |
12.5-50% |
50 |
15.5-62.5% |
25 |
19-75% |
25 |
22-87.5% |
25 |
25-100% |
25 |
25-50% |
50 |
31.5-62.5% |
25 |
37.5-75% |
25 |
44-87.5% |
25 |
50-100% |
25 |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真正的台风持续时间为13~14个小时,约50000秒,一次波动时间为10秒,则波动风荷载检测的基础数值5000次仅为一个台风周期的模拟。测试风荷载的分级实际上是模拟真实的台风变化,所以对于动态风荷载检测可要求要至少要高于5000次的检测。
另外如果待检测金属围护系统不能直接确定波动风压试验的设计风压值,则可以通过极限承载力检测进行试探性试验,而后在得到极限承载力的风压值之后取其1/2作为波动风压试验的风压值。
极限承载力检测是通过单次连续台阶加压,得出金属围护系统可承受风压的最高峰值。风压标准值是根据当地建筑风压标准、设计要求的规定确定,风压加压应分阶段进行,如下表所示,风压加压等级划分可以按实际需要进行分级,下表仅为分级示意,具体分级方法以检测方案所定分级为准,当加载至风压实验值的下一阶段,记录时间状态及相应的位移计残余位移数据。
如在测试工程中构件出现破坏或功能性损坏,试验终止,记录相应的分级风压值,观察并记录试件受损的状态。在判定风压等级时,取试件被破坏阶段所承受的风压等级的前一等级为该试件所通过的设计风压等级,并配有时时拍照和风压记录数据。
测试应进行直至由生产厂家或者客户选定的周期完成后,或直到注意到以下类型的任何损害而终止测试。
a.当加载超过检测设计风压的10%,检测试件仍无失效则判定为通过检测,检测终止。
b.任何一个紧固件从底板上脱离,判定为检测不合格,检测终止。
c.任何一处压型板破裂或者撕破,判定为检测不合格,检测终止。
d.任何一处锁边搭接产生永久性变形脱离失效,判定为检测不合格,检测终止。
(永久变形指的是单块压型板拱起高度超过其锁边高度的变形状态)。2100433B
2010年12月27日,国家标准计划《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试验方法》(20100969-T-609)下达,项目周期36个月,由TC195(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95SC1(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防水材料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
2015年5月15日,国家标准《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试验方法》(GB/T 31543-201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6年4月1日,国家标准《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试验方法》(GB/T 31543-2015)实施。
国家标准《单层卷材屋面系统抗风揭试验方法》(GB/T 31543-2015)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苏州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潍坊市宏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西卡渗耐防水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思达建筑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岛海实业有限公司、常熟市三恒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滨海澳泰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璞耐特(大连)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达鲁鑫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朱志远、朱冬青、孟凡城、高敏杰、葛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