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篇 矿井水工环地质基础
1 地下水基本知识
1.1 术语定义
1.2 地球中水的分布及水循环
1.2.1 地球中水的分布
1.2.2 地球中的水循环
1.2.3 影响地下水形成与变化的自然地理因素
1.2.4 气象水文资料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1.3 地下水的赋存
1.3.1 岩石中的空隙
1.3.2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1.3.3 与水有关的岩石性质
1.3.4 含水层与隔水层
1.4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4.1 地下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定性表示方法
1.4.2 水质分析项目及成果表示方法
1.4.3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类方法
1.4.4 水化学工作中常用资料及数据
1.4.5 地下水水化学图
1.5 地下水的分类及特征
1.5.1 地下水的分类
1.5.2 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1.5.3 泉的类型及其特征
2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原理
2.1 术语定义
2.2 渗流基本定律
2.2.1 地下水流态的判别
2.2.2 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及适用范围
2.2.3 非线性渗透定律
2.3 地下水运动基本微分方程
2.3.1 非稳定流基本微分方程
2.3.2 稳定流基本微分方程
2.4 定解条件
2.5 地下水向集水建筑物的稳定运动
2.5.1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2.5.2 流量与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
2.5.3 地下水向干扰井群的稳定运动
2.5.4 边界附近稳定井流
2.5.5 地下水向不完整井的稳定运动
2.5.6 地下水向水平集水建筑物的稳定运动
2.6 地下水向集水建筑物的非稳定运动
2.6.1 地下水向承压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2.6.2 地下水向半承压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有越流补给)
2.6.3 地下水向潜水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2.6.4 地下水向完整干扰井群的非稳定运动
2.6.5 边界附近承压完整井非稳定运动
2.6.6 不完整井非稳定运动
2.6.7 地下水向水平集水建筑物的非稳定运动
2.7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2.7.1 渗透系数K的确定
2.7.2 影响半径R的确定
2.7.3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资料求水文地质参数
2.7.4 根据动态观测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3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3.1 术语定义
3.2 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3.2.1 土的物质组成
3.2.2 土的结构
3.2.3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3.2.4 土的水理性质指标
3.2.5 土的热学性质指标
3.2.6 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3.2.7 土的工程分类
3.3 不同类型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3.3.1 一般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3.3.2 常见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3.3.3 几种特殊性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3.4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3.4.1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
3.4.2 岩石的力学性质指标
3.4.3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
4 环境地质基本理论
第二篇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
5 矿井充水条件及水文地质类型
6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7 水文地质试验
8 矿区(井)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
9 矿井涌水量预计
10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成果
第三篇 矿井水害防治
11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
12 矿区地表水防治
13 井下防治水技术
14 不同类型水害防治方法
15 矿井水害应急救援及预案编制
第四篇 矿区供水
16 矿区需水量的确定与水源地的选择
17 地下水资源评价
18 矿区地下水综合利用
第五篇 煤矿工程地质
19 煤矿工程地质问题
20 井巷围岩稳定性评价
21 煤矿工程地质工作
第六篇 煤矿环境与灾害地质
22 岩溶地面塌陷
23 开采沉陷
24 地面沉降
25 滑坡、泥石流
26 矿区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矿井地质手册(水文·工程·环境卷)》共六篇。第1篇矿井水工环地质基础,介绍了地下水基本知识、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原理、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环境地质基本理论等。第二篇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基础,介绍了矿井充水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水文地质试验、矿井(区)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矿井涌水量计算、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成果等。第三篇矿井水害防治,介绍了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矿区地表水防治、井下防治水技术、不同类型水害防治方法、矿井水害应急救援及预案编制等。第四篇矿区供水,介绍了矿区需水量的确定与水源地选择、地下水资源评价、矿区地下水综合利用等。第五篇煤矿工程地质,介绍了煤矿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井巷围岩稳定性评价、煤矿工程地质工作等。第六篇煤矿环境与灾害地质,介绍了煤矿矿区岩溶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及矿区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等。
本手册可作为煤矿水文地质及防治水、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技术人员,煤矿生产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煤炭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煤炭及相关院校地质、水文地质等专业的学习参考书。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水泥图书目录
编号 书名 市场价 普通会员价 高级会员价 C001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 48 元 43元 38元 C003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与设备》 48 元 43元 38元 C004 《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原理与应用》 45 元 41元 36元 C005 《新型干法水泥厂设备选型使用手册》 98 元 88元 78元 C006 《新型干法水泥实用技术全书(上下册) 》缺 400 元 360 元 320 元 C007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耐火材料砌筑实用手册》 15 元 14元 12元 C008 《新型干法烧成水泥熟料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与使用》 48 元 43元 38元 C009 《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精细操作与管理》 49 元 44元 39元 C010 《预分解窑水泥生产技术及进展》缺 49 元 44元 39元 C011 《水泥预分解窑生产线培训教材》 15 元 14元 12元 C012 《预分解窑水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第一章 有关矿床与采矿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煤的形成和变质
第二节 煤质
第三节 煤的工业分类及用途
第四节 煤系和地层
第五节 金属矿的成因
第六节 有关矿床的基本知识
第七节 开采矿床知识简介
第二章 矿井地质工作方法
第一节 穿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第二节 顺层巷道的地质编录
第三节 采煤工作面的地质编录
第四节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 矿井地质制图
第一节 矿井地质剖面图
第二节 水平切面图
第三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第四节 煤层立面投影图
第四章 矿井储量管理
第一节 矿井储量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 三量管理工作
第三节 煤炭损失的统计与分析
第四节 矿产储量表的编制
第五节 加强储量管理工作
第五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第一节 矿井地质构造
第二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三节 岩浆侵入煤层
第四节 矿井瓦斯
第五节 岩溶陷落柱
第六章 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
第一节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
第二节 水平延深地质工作
第三节 采区及工作面掘进地质工作
第四节 新建矿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工作
第五节 矿井收尾地质工作
第七章 矿坑涌水量及预测
第一节 矿床充水因素
第二节 矿床水文地质分类及基本特点
第三节 矿坑涌水量预测
第八章 矿床疏干、井巷突水与防治、利用矿井水
第一节 矿床疏干与地面塌陷、泥沙冲溃
第二节 井巷突水的预测及降压
第三节 矿井水的防治、利用和矿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第四节 矿床水文地质工作的概况与特点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在系统讲解矿井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应用,以期使学生全面了解矿山地质工作。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为有关矿床与采矿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矿井地质工作方法、矿井地质制图、矿井储量管理、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有关矿井水的内容,包括矿坑突(涌)水、矿床疏干、井巷突水与防治和利用。
中国数量众多的水文手册,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群众性水利水电建设蓬勃发展的形势下,陆续编制出来的。1959年在水电部水文局的领导下.组织全国有关单位的水文人员。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文研究所提出统一的编制大纲和方法,开始编制中国的水文手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水文气象特性,参照大纲的要求,编制出本地区的水文手册。经审查批准后在所属地区使用。在此基础上,对用等值线图或分区描述的水文要素。还按流域和较大地区,分成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东北诸河、东南沿海、内陆地区等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协调平衡,提出了最终成果。根据统计,当时编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地、县的水文手册共有260多册,多数于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采用的水文资料截至1959年前后。随着水文资料的积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地区对水文手册中的各水文要素特征值和有关参数进行了全面的复核;对工程设计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水文要素,如径流、暴雨洪水等,重点地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由丁水文手册的内容不断地充实,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把手册分为《年径流计算手册》、《暴雨等值线图》和《暴雨径流查算图表》等几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