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拦水沟埂retaining ditch and embankment,一种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以蓄为主,可将拦蓄水用于生产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一种蓄水式沟头防护工程,以蓄为主,可将拦蓄水用于生产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其作用是在于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坡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拦水沟埂,防止滑坡作用。
在完整的坡地上常采用。根据沟头附近土壤情况、沟头跌水的高低,确定拦水沟埂与沟头的距离,以蓄水渗透不致造成沟头陡壁坍塌及陷穴为原则。拦水沟埂沿等高线布置,采取上挖下垫,挖沟筑埂。依地形和来水量大小,可以是一道沟埂,也可分成若干道布设。
拦水沟埂 (英文:retaining ditch and embankment)
排水沟或截水沟
1 2 3 1 2 4 -5 7 10 -9 7 -1 -10 -3 -3 1 4 3 -8 -1 -8 2 -6 -4 3 8 9 14 13 2 1 3 15 15 1 8 10 2 7 9 3 6 10 3 7 5 1 3 2 5 3 4 6 1 0 8 9 监理 (建设 )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 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盖板压墙长度 ±20 土沟断面 符合设计要求, 沟底、边坡应坚 实,无贴皮、和 积水现象 符合要求 7 边线直顺度 砌石 ≤20 砌块 ≤10 6 墙面平整度 砌石 ≤30 砌块 ≤10 砌石 ±20 砌块 ±10 5 墙面垂直度 砌石 ≤30 砌块 ≤15 砌筑水沟沟底应平整、无反坡、凹兜,边墙应 平整、直勾缝密实 符合要求 3 沟
噶米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沟技术交底卡
边坡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GD2301003 施工单位 深圳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南方科技大学校区建设一期I标 分项工程 边坡支护工程 交底部位 体育馆 C-1、游泳馆 C-2、风雨操场 C-4 场地边坡截、排、跌水沟施工 日期 2011-02-21 交 底 内 容 1工程概况 C-1、C-2、C-4 三块施工场地均需按照边坡施工设计图纸设置截水沟及排水沟。 体育馆 C-1: 坡顶截水沟横截面为梯形,截面底宽为 800mm,顶宽 1200mm,深 800mm,沟体厚 度为 150mm,采用 C25砼现浇,配筋采用 φ8 钢筋,间距 200mm× 200mm 单层钢筋 网,详见蓝图 平台排水沟横截面为矩形,截面底宽为 500mm,顶宽 500mm,深 500mm,沟体厚 度为 150mm,采用 C25砼现浇,配筋采用 φ8 钢筋,间距 200mm× 200mm 单层钢筋 网
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在于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作用。
属于山坡防护工程的措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钱鳞坑、山坡截流沟、水窖(旱井)、以及稳定斜坡下部的挡土墙等 。
防止坡地水土流失,改变小地形,就地拦蓄雨水或融雪水径流,增加坡地入渗水量或利用坡地径流作为灌溉水源,以达到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坡地水土资源的各种工程措施。它是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重力侵蚀危险的山坡下部修筑的挡土墙等固坡工程,也属于山坡水土保持工程。
山坡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梯田、拦水沟埂(培边埂)、水平沟(图1)、水平阶、鱼鳞坑(图2)、山坡截流沟、排水沟、坡面蓄水工程以及挡土墙工程。梯田工程把坡地上的农田、果园或林地改变成台阶形,可以蓄水保土,提高作物、果品产量或林木生长量。拦水沟埂(培地埂)可以逐年修成梯田。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等蓄水保土措施,多用于果园及林地。山坡截流沟的作用在于将坡耕地、林地、草地及其他非生产用地的地表径流汇集于坡面蓄水工程,供人畜饮用或灌溉农田。坡面蓄水工程不仅能为发展小型水利提供水源,而且可以减小沟道中的洪峰流量,防止或减小山洪危害。中国黄土高原区的坡面蓄水工程主要形式为水窖(旱井),土石山区为蓄水池。在有重力侵蚀危险的山坡,应修筑山坡固定工程。属于山坡固定工程的措施有排水沟、挡土墙、削坡开级,或与林草措施相结合等。
中国的山坡水土保持工程与日本、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各国的斜坡重力侵蚀防御工程有所不同。它不仅具有防治斜坡块体运动的作用,而且具有开发与合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的功能。在山坡防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中,要求体现防止地表径流形成,改变地面坡度,缩短坡面径流流程等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