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局长:邓异清
内设机构5个:办公室、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务服务管理股、督查考核股、大数据管理和政务公开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股(执法检查股)
(一)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大数据管理等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拟订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大数据管理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
(三)负责统筹谋划、综合协调、指导督办全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大数据管理等工作。
(四)推进全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结合其相关要求,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工作,促进相关行政职权的规范运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五)推进全县政府系统政务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监管"工作。
(六)统筹全县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和共享开放。对县直部门政务信息化项目、共享融合方案、共享目录和数据应用进行审核,对县直部门政务信息化年度计划进行备案。推进政府中心工作治理数字化转型,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
(七)规划指导建设全县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监督公共资源交易目录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八)负责建设和管理县级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综合专家库,推进全县专家资源共享,规范专家的管理和使用。
(九)统筹协调全县公共资源招标投标信息化工作,负责全县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建设。受理进场招标投标项目(行业监督部门为县直单位)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告知性备案和合同备案。
(十)建立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投诉举报、综合受理工作机制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协调处理公共资源招标投标活中的争议和矛盾,依法查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十一)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指的是利用互联网,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办理事项,都可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享受到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查询、咨询投诉等相关服务,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一网...
据我所知来凤县二手房房价如下 小区名称:龙口中路 户型:3室2厅 &n...
黄克斯黄克斯,男,中员,1962年出生于陕西延安,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壹级建造师。现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八局)董事长及党委书记、中建新疆...
来凤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描述了来凤县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严守生态红线,保护与发展并重,稳定与优化相结合,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浅谈工程造价大数据管理创新
浅谈工程造价大数据管理创新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应体现八大原则 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核心是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 重点是提升工程造价管理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计价活动监管体制、 机制,最终目的是建立与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2016年,在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总站关于新一届定额编制方案汇报后, 我提出新一届计价依据要重点体现 8大原 则。这些原则都体现了建筑工程综合品质的核心, 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质量效益 的实现和创新成果转化,让创新驱动变为现实。 一、体现 “四新”应用。 “四新”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体现 “四新”应用就是要体现科技 创新成果在建筑工程中的转化。 一是建筑、装饰专业计价依据中补充了蒙元文化 工程、液压锤破碎石方等定额项目, 补充了碗扣式脚手架、 自动滑膜式脚手架等 措施项目,垂直运输项目不再按建筑物进行划分, 而是按照结构类型和使用
玉林市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局是将设在市政府办公室的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相关机构的信息化领域有关项目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的职责,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管理的事业单位市信息中心相关职责等整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关于印发2019年全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桂数发〔2019〕4号
《2019年全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4月1日
2019年全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区深入推进机构改革的重要一年。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真抓实干,高起点谋划推进全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工作。2019年全区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数字广西建设大会精神和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1+14”系列文件要求,聚焦“建、用、融、管”四个环节,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打造一朵壮美广西云、构建一张政务服务网、实施一批创新融合项目、改善一批数字基础设施、实施一系列改革、完善一系列保障措施等“六个一”为工作主线,全力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开创新时代大数据发展和政务服务工作新局面。
一、打造一朵壮美广西云,推进平台资源集约化
(一)建设数字广西政务云。加快推进广西电子政务外网云计算中心项目(一期)机房配套及IT设备工程PPP项目建设,自治区级政务云平台投入运行,为政府部门提供统一的云服务。全面推行“云长制”,建立健全统一的云服务体系和标准,力争完成司法、文化旅游、工业、生态环境、商务、林业、广电、扶贫、档案、外事等10个行业云和14个设区市政务云建设,加快形成“1+N+14”的政务云服务体系。
(二)建设一朵经济社会云。整合广电云、融合媒体云等行业和社会云资源,推进经济、社会数据资源汇聚共享。统筹协调各部门推进行业云建设。强化经济、社会大数据的“聚通用”,建设壮美广西经济社会云。落实自治区农业、工业、服务业主管部门推进相关领域的数据汇聚共享的责任,推进实施“桂企上云”、构建农林业资源分布图等。建设数字经济展示大厅,集中展现数字广西建设成果和发展态势。
(三)建设数字广西地理信息时空云。更新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相关规划和专题等数据,构成完整覆盖全区的地理空间“一张图”,完善地理空间信息库,支撑政府宏观决策、社会治理、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等数据应用。
二、构建一张政务服务网,推进数字政务一体化
(四)建设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按照国家要求,建成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库、数据资源共享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电子证照系统和“互联网+监管”系统等10项重点系统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整合各级各部门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和网上服务入口,加快形成“纵向五级贯通、横向全面联通”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
(五)全面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实施部门专网整合迁移和政务应用迁移上云专项行动,推动各部门非涉密的政务网络、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和政务云平台迁移部署。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动各部门非涉密数据向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归集。建设全区政务数据共享网站,形成全区数据共享交换“统一入口、统一出口”。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推动全区政务数据向社会有序开放。推动全区健康数据、人口信息比对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
(六)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加快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工作,建设统一的广西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推进数据融通、服务融通、应用融通,实现全区政府网站资源优化整合、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建设高效惠民、整体联动的网上政府。整合各部门的“两微一端”,构建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打造一批优质精品账号,形成全区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更加便捷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
(七)建设民生诉求大通道。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咨询投诉举报载体,打造全区统一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建成集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举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政府服务平台。
(八)统筹加快各单位数字化平台建设。按照“1+N+14”的数字广西政务云建设总体规划和自治区关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政务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的有关要求,统筹推进党建云平台、人大智慧政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智慧地质、网上工会、“两个健康”促进云等数字化平台建设。
三、实施一批创新融合项目,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九)推动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骨干企业实施数字化提升工程,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广西工业云平台(一期),组建广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争取在汽车、机械等行业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展智能工厂评价认定工作,2019年认定智能工厂约40家。推动实施农业资源“一张图”建设,开展农业产业技术应用试点和一批农业数字化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逐步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推动建设集公路、铁路、海运、港口和航空于一体的多式联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智能监测监控设备在车辆、公路、渡口、码头应用。推动 “单一窗口”与相关作业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业务协同,初步实现口岸一站通办理。推进商贸流通云平台、中国—东盟经贸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加快建设“一部手机游广西”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初步建成广西全域旅游直通车平台,完成50家3A级以上景区智慧运营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国家互联网金融新业态试点申请工作。
(十)统筹推动大数据产业项目。
1.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各领域数字化产品和应用示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现有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南宁新型中高端电子产品、柳州汽车电子、桂林光通信设备、北海新型显示等数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南宁、桂林、梧州、北海等城市发展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平台软件、面向东盟的小语种软件、少数民族语言软件、遥感遥测、无人航空器等应用产品。
2.密切跟踪中国—东盟信息港规划项目。争取新型数据交换中心、中国—东盟国际大数据先行示范区、离岸数据业务和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获批,争取国家支持北部湾海缆登陆站建设。争取北斗导航国家数据中心广西分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空间信息应用示范项目落地广西。抓好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华为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等项目在广西落地实施。出台关于落实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配套政策及措施。谋划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大会。
3.推动骨干企业走向东盟。推动与东盟国家开展区域性产业合作,支持一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跨境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络文化交流、金融信息、智慧城市等领域骨干企业走进东盟国家,重点开展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呼叫中心聚合平台等合作。
(十一)谋划布局大数据产业园区(基地)。
1.科学谋划大数据产业发展。开展全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全面摸清产业家底,提出产业布局对策建议,推动大数据产业在各地、产业集群、企业三个层次的差异化特色化布局。
2.推动一批园区(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项目前期工作,南宁市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小镇、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柳州市建设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工业应用柳州基地,桂林市建设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梧州市建设苍海大数据产业(梧州)基地、梧州华为联合创新中心、梧州华为云服务计算中心,北海市建设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北海高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钦州市建设数字小镇、中国—东盟信息港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河池市开展巴马数字小镇项目前期工作,贺州市推动建设数字贺州产业园项目。突出抓好南宁五象远洋大数据产业园、华为(东盟)大数据中心、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等。
(十二)加快推进数据民生服务与创新应用。
1.建设数字政务一体化APP。依托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数字政务一体化APP并推动各设区市数字民生服务APP统一接入,打造全区统一的数字民生服务移动端应用平台。
2.推动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召开智慧城市建设现场工作会,推动南宁、贵港、梧州等市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在柳州、北海等城市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推动数字社区建设,初步建成50个数字社区。推动数字化家庭建设,构建以智慧家庭为基础的新一代数字城市体系。
3.推动数字民生服务。推动“数字校园”建设,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大数据服务体系。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全区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率达到98%以上,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设全区住房保障大数据平台(一期),实现全区房屋网签备案全覆盖。继续扩大全区社会保障卡发放范围,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业务的“一卡通”应用。培育发展约50个大数据众创空间。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广西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广西医药阳光集采平台建设。
4.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成广西公共文化云平台系统,开展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推进广电融合媒体云建设。实施数字广西“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升级改造广电基础网络,推动广电骨干网与相邻省份互联互通,推进“广电云”全面覆盖行政村。
5.开展信用大数据应用。推动广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的互联互通及信用信息共享,并积极开展公共信用数据在政务管理和服务中应用试点。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探索信用融资精准服务。
四、改善一批数字基础设施,夯实大数据产业发展基础
(十三)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高速骨干光纤网络、城市中心城区高速WiFi建设,大幅扩容省际出口带宽,加快建设全覆盖的光纤网络。
2.完善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实施政务外网网络承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扩容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网络带宽和自治区级政务外网统一互联网出口带宽,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广域骨干网网络向乡镇延伸,加快实现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纵向全贯通和政务部门、自治区直属国有企业全接入。
3.统筹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4G网络全覆盖,持续提升4G网络服务能力。推进南宁市开展5G试点建设。基础电信企业和广电网络公司加速改造现有通信设施,扩大在网使用基站等支持物联网应用。
4.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快移动网络端到端、固定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设施IPv6改造。完成政务外网互联网区IPv6改造,建成支持IPv6的基础平台,推进全区80%政府网站完成IPv6应用的升级改造。
5.加强与东盟信息通信合作。推动国内骨干企业到东盟国家建设数据中心、CORS站等基础设施。
6.建设数字广西协同调度指挥中心。按照“协同调度、应急指挥、综合展示”三大功能定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综合可视化展示平台,一批可视化应用系统投入运行。
7.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体系建设。建设完善政务数据异地灾备中心,加强同城灾备能力建设,构建“两地三中心”的政务外网灾备体系,为全区接入政务外网的应用和数据按需提供容灾服务。加快政务云平台安全资源池、应用安全检测监控、态势感知平台等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8.建设完善数字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网络安全运行中心、中国—东盟网络安全交流培训中心,以及国家网络安全教育基地、国防网络安全训练基地、国家涉密网络安全研究基地、青少年网络安全培训基地等项目建设。
五、实施一系列改革,推动政务服务高效化
(十四)实施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
1.实行线下“简易办”。深化政务服务“应进必进”工作,进一步推动行政许可、给付、奖励、确认、裁决、其他权力、公共服务等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确保授权充分,避免体外循环。开展政务大厅智能化建设,梳理频率高、流程简的事项,引进一批智能办事设备,群众在设备上就能自助办事,改善群众办事体验。开展窗口人员作风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懒政、怠政、庸政等突出问题,形成快速办、马上办良好作风。
2.实行线上“简易办”。依托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2019年底前,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0%。试点同城通办,在部分地区选取办件量较大、涉及日常民生的事项,通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异地接件、异地受理、限时办结,减少群众异地办事来回跑。推广移动办理,整合各设区市和自治区各部门政务服务移动端的数据和服务资源,打造全区统一的移动政务服务客户端。
3.简化基础办事清单。全力推进权责清单规范化建设,加快编制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规范化通用目录,实现同一事项的名称、编码等基本要素在各级统一规范。开展公共服务事项规范化建设,编制形成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规范公共服务办理流程。加强政务服务运行评估和监管,对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估,推动清单不断修改完善。
4.简化关键办事环节。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在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开发“一窗受理”运行管理系统,聚焦投资项目审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领域,采用“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申报”的办理模式,实现办结时限再压缩一半。建设网上“中介超市”,建立完善中介市场,推动中介服务时限再减一半。
5.强化政务服务法规制度保障。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地方立法,加强政务服务工作法制保障。研究制定政务服务大厅管理办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管理办法、政府服务热线管理办法等文件。
(十五)数据资源管理应用改革。
1.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方案》。明确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务数据的汇聚方式、共享开放标准、安全保障措施等。配套制定数字广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数字广西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数据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2.开展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地方立法调研起草工作。组织开展广西大数据管理和应用条例调研起草工作,力争列入地方立法范围。
3.落实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全面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数字广西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104号)和自治区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落实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大数据项目用地、税收、电价等优惠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实行“一事一议”政策,研究制定《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目录》。
4.建立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大数据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安全管理等关键共性标准。做好地方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配套衔接工作。
(十六)开展政务公开和咨询投诉处理提质增效行动。
1.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时效。强化新出台政策文件解读。推动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区统一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深化互动交流,打造政府服务总客服。
2.推进“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试点。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广西试点开展“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的各项处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区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六、完善一系列保障措施,推动任务落实精细化
(十七)制定一张任务分解表。制定《2019年全区数字广西建设主要任务分工表》,将数字广西建设系列文件明确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同时,做好任务分工的跟踪落实和监督考核工作。
(十八)拓展引资引才引智渠道。
1.举办主题高层峰会。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暨数字广西建设全球合作伙伴签约会,拓展与东盟国家在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设立信息化、数字化领域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创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基金、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强化政企合作模式,鼓励财政性资金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参与大数据项目建设。
3.开展银企对接和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信息安全等领域,开展银企对接和专题招商工作,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交流不畅、融资难问题,引进一批强优企业、项目和人才团队,支持培育壮大一批本土大数据企业。
4.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制定大数据领域引才政策,明确人才需求等内容,在区内外举办专场人才引进对接交流会,面向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招才引智宣传推介,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加快建设阿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阿里—广西大学数字经济学院等,依托区内外高校培育数字广西发展所需的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十九)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1.成立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加强数字广西建设的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推行“云长制”,根据全区机构改革情况重新调整自治区相关部门和各设区市的云长负责人,在全区上下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畅通的长效工作机制。
2.建立决策咨询智库。组建数字广西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指导参与数字广西建设的发展战略、标准规范、项目咨询等工作。成立政务服务智库和大数据发展研究智库两个专业智库,联合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围绕数字广西建设重大战略问题,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撑。
3.构建加快推动大数据强优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开展广西大数据50个重点企业、10个重点园区、5个重点支撑单位的认定,在政策资金上向他们倾斜。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区内龙头企业参与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项目建设运营。
4.强化现场推进和督查考核。分类分层次召开数字广西建设推进会,切实加快数字广西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数字广西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各地各部门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多种方式,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推动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作为未来型政务发展的新形态,智慧政务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新技术,整合网上网下与政务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对相关需求进行分析判断、科学决策,作出智能回应,并不断评价政策运行效果,改进决策。
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智慧政务正成为趋势,智慧政务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不仅是因为相关数据量大、类型多,更重要的是,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多维剖析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公共价值,有利于更准确地掌握政务动态变化,发现公众新需求,有效提升政务服务能力。
智慧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根本区别是能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智慧感知,全面、精准、及时了解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并作出针对性响应,实现良性互动,以有效决策。在智慧感知公众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大数据分析评价技术对政策的执行对象、执行过程、执行效果和既定目标、社会预期、意见反馈、态度情绪等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全面的动态分析,实现智慧评价,并提出调整建议。在智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确定政策改进和调整方向,实现智慧决策。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现服务管理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改进,实现智慧管理服务。同时,在信息搜索渠道和移动终端等方面做好适应性技术改造,提高信息发现的概率,实现智慧传播,满足公众的各种信息需求。
大数据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政务服务模式日趋集成化,借助政务大数据平台把政务相关信息数据化和集成化,不断完善和优化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统筹建立相关信息库。通过整合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和协同共享,破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在服务层面实行“一站式”无缝整合,推进政务实体大厅、网上大厅、移动应用等多渠道相结合,由“信息多跑,百姓少跑”来实现“信息惠民”,解决公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营造宜居安商的政务服务环境。
大数据作为变革的手段,将引领政务服务转型升级。促成政务服务理念转变和工作流程再造,重塑政务服务工作机理与生态,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关联,深挖和探究更利企便民的服务方式,由粗放式服务转向精准化定制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化解公众“找谁办”、“去哪办”、“怎么办”疑惑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公众个性化、定制化及多样化的政务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