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培养掌握炼油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炼油生产运行、技术改造与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化工单元操作、产品质量控制和分析、常见故障处理。2100433B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石油炼制工艺及设备、炼油过程自动化、集散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机泵拆装、典型装置认识实习、油品分析、模拟仿真实习、专业上机操作、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废塑料、废橡胶轮胎精炼柴油技术与设备 工艺简述 工艺特点:不需将废旧塑料去泥沙、水分、铁丝等杂质,直接装入高温常压裂解釜中,加入我公司独有特配的强力合成催化剂后加热进行催化裂解,馏出油蒸汽,冷疑为混合...
废塑料、废橡胶轮胎精炼柴油技术与设备 工艺简述 工艺特点:不需将废旧塑料去泥沙、水分、铁丝等杂质,直接装入高温常压裂解釜中,加入我公司独有特配的强力合成...
在炼油厂,管理炼油装置的设备,包括静设备:如塔器、罐、容器,动设备:如泵、压缩机等等,日常管理、检维修、生产维护等等,运行平稳的话比较轻松,就是做做文字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辛苦一下了
培养掌握炼油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炼油生产运行、技术改造与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炼油厂的炼油工艺流程介绍
炼油厂的炼油工艺流程介绍 1.延迟焦化工艺流程: 本装置的原料为温度 90℃的减压渣油,由罐区泵送入装置原料油缓冲罐,然后由原 料泵输送至柴油原料油换热器,加热到 135℃左右进入蜡油原料油换热器,加热至 160℃ 左右进入焦化炉对流段, 加热至 305℃进入焦化分馏塔脱过热段, 在此与来自焦炭塔顶的 热油气接触换热。 原料油与来自焦炭塔油气中被凝的循环油一起流入塔底, 在 380~390℃ 温度下,用辐射泵抽出打入焦化炉辐射段,快速升温至 495~500℃,经四通阀进入焦碳 塔底部。 循环油和减压渣油中蜡油以上馏分在焦碳塔内由于高温和长时间停留而发生裂解、 缩 合等一系列的焦化反应,反应的高温油气自塔顶流出进入分馏塔下部与原料油直接换热 后,冷凝出循环油馏份;其余大量油气上升经五层分馏洗涤板,在控制蜡油集油箱下蒸 发段温度的条件下,上升进入集油箱以上分馏段,进行分馏。从下往上分馏出蜡油、
中国炼油工业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3年第一次进口煤油,到1963年油品基本自给,实现这个跨越整整用了100年;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中国炼油行业在产能规模和技术上都实现了巨大飞跃,进入世界炼油大国行列;第三阶段,即从21世纪初开始到2020年左右,实现从炼油大国到炼油强国的跨越。
(1)走深加工道路
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2005年至2020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将稳步增长,年均探明8至10亿吨;石油产量持续上升,2010年左右达到2亿吨,并持续15年以上。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12682万吨(净进口11875万吨)。进口含硫原油逐年增加,己由2001年2343万吨、2003年3009万吨增加至2005年3500万吨,每年增加300万吨之多。“十一五”期间内,国内原油生产不会有太大增长,中国将继续加大原油进口力度。进口原油尤其是中东含硫原油将是满足需求的重要选择,据预测,到2010年,进口中东含硫原油将达到6000万~7000万吨。中东含硫原油95%以上来自沙特阿À伯、伊朗、伊À克、阿联酋、科威特等国,中东原油大多是高含硫原油。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原油资源,应坚持走深加工道路。
渣油催化裂化是渣油转化的主要手段:中国催化裂化(FCC)装置2005年加工能力超过9300万吨,包括1800万吨常压渣油(AR)和1300万吨减压渣油(VR)。渣油催化裂化(RFCC)已成为重油转化的重要装置。FCC是将重油转化为轻馏分油的核心技术,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开发FCC新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
延迟焦化是重油加工的重要方法:延迟焦化装置发展很快,到2004年,建成投产的焦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3245万吨/年,10年间延迟焦化装置加工能力就增长了161%。如今在建的延迟焦化装置能力估计有700万吨。随着加工含硫原油数量的增加,Ñ环流化床(CFB)锅炉处理高硫石油焦的应用,延迟焦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加快发展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中国自行开发的200万吨/年渣油加氢处理(S-RHT)装置已在茂名石化公司投运。加氢处理VR用作RFCC进料可最大量提高轻质油品产率,这已成为加工含硫原油的又一重油加工路线。
(2)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开发
汽、柴油质量正面临世界清洁燃料标准的严峻挑战。己规划实施较严格的燃料规范,欧Ⅱ标准2005年7月1日执行,欧Ⅲ标准2005年在北京执行,2010年推向。并初步设想,2008年之前,要达到欧Ⅳ排放要求。
(3)加氢是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加氢装置年加工能力已超过5100万吨,占原油总蒸馏能力约20%,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1%,从而制约了中国产品模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加氢裂化装置是改变产品结构、生产中间馏分油的重要方法,它可使炼油与石油化工更好地结合,为芳烃生产和蒸汽裂解提供原料,它可直接加工含硫减压瓦斯油(VGO),可将润滑油基础油改质为APIⅡ和Ⅲ类润滑油。渣油加氢处理可转化高硫和高金属含量原料,当与RFCC组合操作时,可最大量地生产轻质产品。二次加工油(如催化轻Ñ环油LCO和焦化轻瓦斯油LCGO)的加氢改质可生产清洁燃料。加氢处理后的焦化重瓦斯油(HCGO)可用作FCC进料生产更多的轻质馏分油。加氢脱硫和加氢脱芳后的柴油馏分可满足世界燃油规范质量要求。选择性加氢脱硫后的FCC汽油可符合世界燃油规范第2和第3类质量要求。加氢技术在石油加工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中国FCC汽油占成品汽油总组成80%以上。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减少FCC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
(2)清洁柴油生产技术
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新一代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这种催化剂继在中石化金陵石化柴油加氢装置实现工业应用之后,还用在中石化齐鲁分公司260万吨/年、镇海炼化200万吨/年、茂名分公司260万吨/年及上海石化330万吨/年的柴油加氢装置上。用该催化剂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Ⅲ排放标准柴油时,FH-UDS催化剂的加氢脱硫相对体积活性比FH-DS催化剂提高了56%;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Ⅳ排放标准柴油时,FH-UDS的加氢脱硫相对体积活性比FH-DS催化剂提高了159%。FH-UDS催化剂以W-Mo-Ni-Co为活性组分,具有孔容大、比表面积高、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稳定性好、强度高、精制油品安定性好、对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在较为缓和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Ⅲ和欧Ⅳ排放标准的清洁柴油,通过适当调整操作条件,也可以生产无硫柴油。
(3)催化裂化(FCC)及相关新技术
(4)加氢催化剂技术
(5)渣油加工系列化技术
(6)芳烃分离和生产技术
(7)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
我国炼油化工设备行业无论在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还是产品开发和国产化成果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已经可观,在重大项目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石油石化技术装备仅占1/3,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中比例较低,行业高端装备和制造技术大都依靠进口。
从市场来看,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美亚欧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三个地区的炼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也发展较快。中国炼油和化工专用设备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占据市场较大的份额。随着原油供应日益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环保法规对油品质量要求的日益严格,未来炼油产业的常规技术将不断提升,高端炼油技术将加紧与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融合,2011年,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随着中国炼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如美国ABB鲁姆斯公司、美国绍尔集团、日本制钢所等,使中国炼油和化工专用设备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2100433B
炼油化工过程技术进步是伴随着"三剂"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聚合等。可以说掌握了"三剂"技术就能知晓炼油化工技术的关键和核心。国内外炼油化工的发展历史表明,"三剂"技术决定了炼油化工的技术水平,对炼油化工的生产经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炼油化工行业一直非常重视"三剂"技术与开发,从研制、开发到应用的"一条龙"不断技术进步,无时不牵挂着石化科技人员的心。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为之奉献了毕生精力,加之现代各级科研人员的努力,才形成了当前国内炼油化工行业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氧化、聚合等几大核心技术,完全摆脱了技术受制于国外的现状,开发出一代又一代的高性能催化剂,实现了技术突破,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为炼油化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炼油化工工作者,一定要时时关注"三剂"技术发展,这也是技术创新的需要。不仅科研院所要大力发展"三剂"技术,企业更要关注"三剂"的应用。国内民营企业依托科研院所技术发展的"三剂"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三剂"技术在应用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本书作者凭借多年的炼油化工生产实践和"三剂"管理的经验,结合炼油化工工艺和技术,阐述了炼油化工过程"三剂"技术现状,侧重于作用机理、工业应用和安全环保等技术层面分析,立足于新颖性和实用性,旨在为"三剂"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促进"三剂"技术发展。
《炼油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对炼油厂全部56类生产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梳理,规范确定了统计指标名称,对指标含义进行了释义,明确了计算公式及统计应用目的。并新设计了六项炼化一体化指标,可用于炼化一体化企业绩效评价,开展对标工作。《炼油技术经济指标解释》主要面向炼油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科研、设计人员,也可做为统计、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