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辽宁省现有电梯超过22万台,并且保有量还在以年均近15%的速度增加。由于电梯数量庞大,涉及监管部门、责任主体、监管环节较多,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电梯安全相关主体责任落实较难,电梯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也给安全监管带来巨大压力。
在立法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对电梯的生产、运营、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各环节责任主体相关职责进行具体规范,同时,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为电梯安全管理赋能,为全省电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集中统一管理服务破题。
条例要求,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对电梯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救援等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逐步建立数字化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
条例规定,新安装电梯应当在轿厢内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并配置两回线路供电系统、备用电源或者应急平层装置;配备具有电梯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符合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接口标准,并实时上传数据。在用载人电梯应当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加装上述设施、装置。
条例明确,采用全新管理模式即委托专业运营单位管理的电梯,电梯运行维护费用用于电梯运行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保险和零部件损耗更换等日常管理以及电梯更新、改造费用支出。
条例要求,维护保养单位运用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根据实时线上检查和监测维护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现场维护保养,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此外,条例首次以立法形式对电梯运行维护费专款专用作了明确规定,对现有管理模式下电梯安全管理各环节行为规范、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并强化、细化了处罚措施,督促相关部门、机构、企业严格依法履行安全职责。
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2020 年 11 月 24 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电梯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电梯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非公共场所安装且仅供单一家庭使用的电梯安全监督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民服务、多元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电梯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电梯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纳入政府质量和安全责任考核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做好电梯安全相关工作。
第五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教育、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电梯安全相关工作。
第六条 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等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电梯安全责任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按规定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第七条 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运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对电梯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救援等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逐步建立数字化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
第八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社会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加强中小学电梯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电梯安全意识。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电梯安全知识的公益性宣传。
第九条 电梯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电梯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咨询等服务。
第二章 生产、经营和使用
第十条 新安装电梯应当在轿厢内设置视频监控设施,并配置两回线路供电系统、备用电源或者应急平层装置;配备具有电梯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符合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接口标准,并实时上传数据。
在用载人电梯应当按照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加装前款规定的设施、装置。
第十一条 建筑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设计建筑物内电梯的数量、参数,设置井道和轿厢移动通信设施装设空间,保证电梯选型、配置、通信装置与建筑结构、使用要求相适应,兼顾安全、急救、消防、无障碍通行等功能需求。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有关电梯配置中涉及工程强制性标准的内容依法进行审查。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及电梯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要求,选型、配置和购置电梯,为电梯轿厢通信网络建设预留所需管孔、设施装设空间。
第十二条 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前,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等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并按照电梯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检查电梯机房、井道、底坑、通道等土建工程以及电梯质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施工。
第十三条 电梯制造单位应当保证电梯质量、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相关标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提供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二)建立电梯整机、重要零部件验收和溯源制度,并及时向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上传数据;
(三)保障电梯零部件的供应,提供电梯安全运行和故障处理的技术指导,协助开展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培训;
(四)履行保修期限内的保修义务,不得以保修代替日常维护保养;
(五)不得设置技术障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
(六)因生产原因造成电梯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主动召回,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电梯零部件制造单位生产的零部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
第十四条 鼓励电梯制造单位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科技研发和维护保养服务能力,推动电梯制造单位由制造型企业向创新型、服务型企业转型,引导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连锁化、规模化发展。
第十五条 电梯使用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新安装的电梯尚未移交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二)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其受委托管理的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三)电梯为单一所有权人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
(四)电梯属于多个所有权人共有的,应当协商确定电梯使用单位;属于多个所有权人,且所有权人未按照上述规定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的,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调确定电梯使用单位;
(五)电梯所有权人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电梯使用权的,应当通过书面协议约定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电梯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未明确使用单位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 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运行维护费用的收取由电梯所有权人与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电梯运行维护费用应当用于电梯运行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保险和零部件损耗更换等日常管理费用支出,专款专用。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公布收支情况,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监督。
第十七条 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电梯专业运营单位管理的,电梯运行维护费用的收取由电梯所有权人与电梯专业运营单位在委托合同中约定,用于电梯运行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保险和零部件损耗更换等日常管理以及电梯更新、改造费用支出。
第十八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为在用电梯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鼓励运用保险的市场约束激励机制,建立电梯安全社会治理体系。
第十九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并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职责:(一)制定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安全技术档案以数据形式保存,并上传至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二)健全电梯事故风险防范、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三)在电梯轿厢内或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明显位置标明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有效的特种设备使用标志、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标识、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联系方式、应急救援电话等公用信息;(四)保证紧急报警装置有效使用;(五)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六)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存在事故隐患时,立即停止使用和张贴停止使用标志,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检修;(七)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立即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并迅速组织救援,按规定及时报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八)对运载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易造成电梯损坏的家具、家用电器等物品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或者派人员进行现场管理;(九)组织做好电梯的修理、改造、更新、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十)保障电梯运行维护费用;(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人流高峰期设置专人负责下列工作:(一)宣传安全乘梯知识、倡导文明乘梯行为;(二)引导乘客有序乘梯;(三)帮扶老、幼、孕、弱、残人员安全乘梯;(四)制止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行为;(五)保持电梯清洁;(六)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第二十一条 乘客乘用电梯应当文明有序,按照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正确使用电梯,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拆除、毁坏安全警示标志、紧急报警装置或者电梯零部件;(二)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轿门;(三)超过电梯额定载荷运载货物;(四)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五)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他人乘坐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移装电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安全评估。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移装:(一)整机使用年限十五年以上且未经重大修理的;(二)技术资料不齐全的;(三)经检验不合格的。
第二十三条 在电梯轿厢内设置文字、图片、视频等广告的,不得影响电梯安全使用,不得遮挡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特种设备使用标志、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标识和应急救援电话等公用信息。电梯使用单位不得在电梯轿门和层门设置除安全警示标志外的任何文字、图片、视频。
第二十四条 电梯拟停用一年以上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设置停用标志,并在停用后三十日内到有关部门办理停用手续;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办理报废手续。
第二十五条 在用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梯使用单位可以进行电梯安全评估并公示评估结论:(一)使用期限超过十五年的;(二)设备需要更换、移装、改造、大修的;(三)电梯故障率高,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的;(四)电梯发生事故后,需要确认的;(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造成设备损坏的;(六)其他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电梯安全评估单位应当出具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应当向电梯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 住宅电梯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可以依法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措施,落实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渠道,建立紧急动用维修资金程序和维修资金缺失情况下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梯更新、改造、大修和加装,探索电梯使用管理新模式。
第二十七条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应当符合城乡规划、房屋建筑、消防等相关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简化、便民的原则,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章 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
第二十八条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等有关规定履行维护保养责任,并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第二十九条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委托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签订维护保养合同,明确服务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的标准和收取办法、服务期限、服务交接等条款。
第三十条 维护保养单位应当依托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现场维护保养的项目、内容、周期等信息,公开承诺所达到的维护保养质量目标和效果以及履行承诺情况。维护保养单位应当运用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监测装置,根据实时线上检查和监测维护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现场维护保养,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第三十一条 省外企业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维护保养业务和本省企业在省内跨市从事电梯维护保养业务的,应当在业务所在地设置固定的办事场所,配备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并书面告知业务所在地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十二条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应当由检验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定期进行自行检测。不具备自行检测能力的,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承担检测工作。开展检测工作的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通过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公示。电梯检验、检测机构不得在同一市同时承担电梯检验任务和电梯检测服务。
第三十三条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应当全程录像记录。
第三十四条 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在检验、检测中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还应当立即向电梯所在地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 检验、检测工作完成后,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及时上传至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公示检测结果,公示期不少于三十日;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并及时将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电梯安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电梯安全监督检查计划和相关措施,按其职责分工依法对电梯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或者抽查,对检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和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并进行整改监督;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严重事故隐患,应依法立即采取强制措施并向本级政府和上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督促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的运行管理机构建立完善运行管理规则,定期检查服务平台运行情况,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第三十七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电梯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度,将没有委托专业管理、维护保养和维修资金以及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电梯纳入重点整治范围,明确整改责任和资金安排,消除事故隐患和风险。
第三十八条 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电梯应急救援纳入本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建立由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消防救援机构等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三十九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检验、检测工作的统筹调配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对电梯检验、检测人员进行考核,规范检验、检测行为。
第四十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相关信用信息公示制度,通过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加强信用监管,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依法予以联合惩戒。
第四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涉及电梯安全的事项向全省统一综合服务平台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举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发现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四十三条 新安装电梯、在用载人电梯未按照第十条规定安装相关设施、装置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电梯制造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两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一)未履行保修期限内的保修义务的;(二)设置技术障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的。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电梯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一)未将安全技术档案以数据形式上传至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的;(二)未保证紧急报警装置有效使用的;(三)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未立即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并迅速组织救援的;(四)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或者未及时将整改情况进行公示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未履行维护保养责任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开展检测工作的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和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一)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在同一市同时开展电梯检验、检测活动的;(二)检验、检测过程未全程录像记录的;(三)未及时将检验、检测报告上传至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 2021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一、目的为保证酒店电梯的正常运行,正确使用电梯,做好电梯的维护工作,确保酒店客人的人身安全,保护好酒店财产。二、电梯岗位职责(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
目 录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五、电梯常规检查制度七、电梯维修保养制度八、定期报检制度九、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
一、 电梯岗位职责 二、 点维护保养制度 三、 电梯事故报告制度 &nbs...
贵州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个 人 资 料 整 理 , 仅 限 个 人 学 习 使 用 , 请 勿 商 用 贵州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 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 《
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 第 288 号 《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业经 2014 年 1 月 3 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 民政府第 16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2017年,民心网平台收到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诉求占民心网诉求总量的10%。随着物业管理问题的逐渐增多,原《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已不能适应物业管理工作需要。2017年11月30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今日起正式施行。
与原条例相比,新修订的《辽宁省物业管理条例》增加了37条内容,亮点频现。
亮点一:
启动专项维修资金可走“绿色通道”
在现实生活中,业主经常会遇到住宅公共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等需要启用维修资金,按原来规定上述情况需要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但这一规定在实际中很难实现。新《条例》中对此现象做出了新规定,物业保修期满后,发生危及安全情形,需要立即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由业主委员会或者居(村)民委员会、相关业主提出应急处置方案,或者由物业服务企业提出建议,经业主委员会或者居(村)民委员会、相关业主同意,报送物业行政主管部门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同意后使用。
《条例》明确规定了七种危及安全情形,包括屋面、外墙体防水损坏造成渗漏的;电梯故障危及人身安全的;消防设施损坏的;公共护(围)栏破损严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楼体外立面有脱落危险的;共用排水设施因坍塌、堵塞、爆裂等造成功能障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危及房屋安全的情形。
亮点二:
不得以拖欠物业费为由中断服务
《条例》提出,物业服务企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收费,以及合同期满继续服务收费的,业主有权拒绝。物业服务企业可以根据物业服务合同预收物业服务费用,预收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业主拖欠物业服务费用、不配合管理等理由,中断或以限时限量等方式变相中断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以及实施阻碍业主进入物业管理区域等损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亮点三:
新小区前期物业合同不得超过三年
《条例》提出,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并与之签订不超过三年的前期物业服务书面合同。合同期满继续聘用的,应当续签物业服务合同;更换前期物业服务企业的,应当经过已经交付的半数以上业主同意。
在物业服务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以前,原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撤离物业管理区域和停止物业服务。
亮点四:
业主大会成立前
物业经营收入70%纳入维修资金
业主大会成立前,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应当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经营所得的70%纳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其余部分用于补贴物业服务费。业主大会成立后,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应当经业主大会、相关业主同意,经营收益归全体业主共有,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2号)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辽宁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3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6年8月26日经徐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制定,现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审议批准。我受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现就条例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修订《条例》的必要性
2011年制定、批准的《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在加强电梯安全监督管理,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防范各类电梯事故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市电梯数量增加迅猛,电梯总数是四年前的2倍之多,且一些老旧电梯进入了事故频发期,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新的监督管理经验,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相继出台,现有条例的有关内容与上位法的规定不尽一致。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巩固新的管理成果,并与上位法保持一致,及时修订条例十分必要。
二、条例主要内容
(一)强调政府的职责
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重大民生事项,应强化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条例第三条分别明确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职责。第四条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的电梯安全管理职责以及制定电梯应急预案的规定。
(二)规范了电梯安全责任保险
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建立电梯事故赔偿社会救助机制,充分发挥责任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功能,对于落实电梯相关单位安全责任、促进电梯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维护各方权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省政府对此也作了相应规范。为此,条例第六条规定:“鼓励电梯制造、使用、维护保养单位以及电梯检验机构等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参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付能力。”
(三)强化安全使用电梯的宣传教育
为提高公众安全使用电梯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加电梯安全使用相关常识。条例第七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鼓励新闻媒体、学校、社会团体等开展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四)设定了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制度
一些多层老旧楼房没有电梯,老年人和病残人员上下楼很困难,这部分居民要求加装电梯的意愿强烈。根据《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和外地的相关做法,条例第十一条明确:“既有住宅申请使用共有部分加装电梯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办理批准手续,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五)明确电梯安全管理相关信息的公开
电梯安全管理相关信息公开是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住宅小区电梯经安全评估后,使用单位应当将评估结论张贴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处的显著位置。”第二十一条第七项规定:“发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的,暂停使用,并在电梯入口处进行公告。”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已备案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相关信息。”第二十四条第五项规定:“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显著位置公示本单位名称及应急救援电话、维护保养信息”等。
(六)建立电梯安全评估制度
一些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多,应是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条例建立安全评估制度,规定了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情形、实施安全评估的机构、安全评估责任、评估结果使用等,以保证老旧电梯的安全运行。
(七)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督管理
针对电梯维保市场存在挂靠维保、无资质维保现象,尤其是个别外地注册的维保单位,无固定场所和人员,人梯数量比例严重失衡,无法满足维护保养需要等情况,条例对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订立合同、变更使用人、固定办公场所、配备相应资格人员及技术培训等作了规定,同时规定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已备案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相关信息,以实现对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监督。
(八)设定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对违反相关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对照上位法和参照有关城市的规定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条例在第四十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
以上说明连同条例,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