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大连工业大学下属研究机构。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本信息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研究平台名称: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批准部门: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研究平台简介: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大连工业大学,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并辅以绿色化学工艺,开展纤维素类废弃物资源化应用研究,开发生物质清洁能源和新型环保助剂。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2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拥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的比例为65%。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拥有3支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获得过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始终跟踪世界前沿动态,从事工程技术研究与工程化验证,智能化设计具有应用前景的现代工艺及其配套设备,持续不断地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绿色生产技术。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木质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溶剂液化提取分离技术与预处理建筑废材及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用于合成涂料、粘合剂及可降解生物材料等高附加值工业产品;(2)植物源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现代生物技术和高效分离技术为基础,开发纤维素衍生物、可降解环保型造纸助剂及高性能吸附剂与固体酸催化材料,实现废弃物资源高值利用;(3)纤维素基废弃物生物降解与应用技术:通过纤维素降解机理研究,获取纤维素完全降解的优良菌种,构建纤维素糖化关键技术;(4)木质素基废弃物催化转化工艺过程:创制高效催化体系,实现木质素聚合物定向转化苯酚及其他平台分子,确立木质素催化转化关键科学问题;(5)非粮生物质精炼:利用无污染自催化乙醇制浆技术分离植物资源三大组份,开展超临界木素定向解聚和转化应用技术、纤维素纳米新材料生产和半纤维素工业化提取技术三个方面的研发。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环保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诊断,指导企业生产。 2100433B

查看详情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辽宁锰砂

  • 品种:锰砂;规格:各种规格;说明:高猛;
  • 鑫水泉
  • 13%
  • 哈尔滨鑫水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辽宁锰砂

  • 品种:锰砂;规格:各种规格;说明:普通;
  • 鑫水泉
  • 13%
  • 哈尔滨鑫水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辽宁蓄排水板

  • 08-30mm/08-30mm 聚乙烯
  • m2
  • 领航
  • 13%
  • 泰安领航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废弃食物处理器

  • 品名描述:废弃食物处理器(厨余处理器),520W;型号:21559T-NA;
  • 科勒
  • 13%
  • 华艺经典(北京)厨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辽宁钢化玻璃

  • 10mm
  • 13%
  • 秦皇岛市平顺玻璃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5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工程驳船

  • 100T以内
  • 台班
  • 清远市英德市2014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危险废弃物收集箱

  • 1、尺寸:高:1m,宽:1m,深:1m,壁厚 2mm.2、材质:不锈钢 3043、工艺:带翻盖,防腐、防渗、难燃.4、颜色:黄色箱体5、附加要求:耐火测试报告等资料
  • 24个
  • 1
  • 无推荐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06-22
查看价格

危险废弃物收集箱

  • 1、尺寸:高:1m,宽:1m,深:1m,壁厚 2mm.2、材质:不锈钢 3043、工艺:带翻盖,防腐、防渗、难燃.4、颜色:黄色箱体5、附加要求:耐火测试报告等资料
  • 24个
  • 2
  • 无推荐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8
查看价格

废弃物传递窗

  • 内嵌式洁净传递窗内部:600×600×600mm
  • 2扇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09-09
查看价格

华为光传输OSN3500(辽宁省公司)

  • 辽宁省公司新建2.5G光传输 高阶交叉1280×1280VC4.低阶交叉8064×8064VC4;包含OSN3500单台设备清单交叉、主控、时钟等公共单元冗余备份,S-16.1光板1块,L-16.2
  • 1台
  • 2
  • 华为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24
查看价格

研究中心纯水系统材料清单(500L/H)

  • -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28
查看价格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辽宁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献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亟需标准建设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亟需标准建设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亟需标准建设

格式:pdf

大小:80KB

页数: 1页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出台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其中,“建材工业绿色制造行动”第2条提出:强化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污水、危险废物等。

探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探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探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格式:pdf

大小:80KB

页数: 2页

建筑行业的发展除切实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之外,也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废弃物污染。当前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多采用填埋、焚烧的传统方式,不仅占用了可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还给水体、大气与土壤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城市环境的优化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化利用模式便应运而生。资源化利用是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二次开发,达到资源循环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的工作经验出发,就当前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尝试性提出相关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辽宁省防洪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辽宁省防洪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优化整合现有的科技资源,搭建一个水工程防洪减灾领域技术研究的平台,围绕国家和我省水利行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解决相关领域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的技术问题,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同时培养和稳定优秀的科研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支持我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详情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辽宁省科技厅、财政厅2006年8月下发辽科发[2006]19号文件,正式批准组建“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为研究国外船舶装备发展趋势,跟踪先进技术,消化吸收与持续创新相结合,创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平台,将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转化为适合规模生产所需要的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做好船舶装备维修工程“专、精、特”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储备,带动船舶装备维修工程的技术进步。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的能力:

(1)运用船舶装备维修工程化研发和设计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注重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使工程中心成为我国船舶装备维修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托,并提供优质技术咨询与服务。

(2)积极承担国家、船舶行业与航运业、交通运输部与工信部及海军等部门、地方,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重要的综合性研发项目与试验任务。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核心是船舶装备的安全、高效、节能、环保、智能化关键维修技术,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产品、表面工程技术及产品、现场原位(in-situ)加工技术及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与产品、优化改造与国产化技术及产品。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主要依托:

1、中国船级社认证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油液检测中心,开展船舶基于润滑油和燃油检测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本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完善油液监控技术、离线或在线监控营运船舶柴油机和船舶轴系的技术状态、监督建造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状态、研发润滑油及其使用性能评价技术、研发燃料油及其使用性能评价技术、开发船舶柴油机推进装置远程智能诊断专家系统、研发柴油机磨合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2、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维护与修理实验室,开展船机零件/材料表面失效与特种修理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在磨损失效分析与修理、疲劳断裂失效分析与修理、腐蚀失效分析与修理等方面,开展摩擦振动分析技术、可靠性分析技术、声发射技术、故障诊断技术、船舶轴系校中技术的基础研究,研发等离子体焊补技术、电刷镀技术、金属扣合技术、原位加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在柴油机活塞、曲轴、缸套、活塞环、轴瓦、机体等零部件的修复工艺,多船用钢板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技术,以及船舶轴系全寿命维修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3、大连海事大学舰船装备研发中心,开展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维修与技术产品开发,船舶大尺度激光精密测量技术与产品开发,船用柴油机动力装置仿真技术与产品开发,柴油机轴承及气缸套活塞环磨损状态监控技术与产品开发;维修船舶主机遥控系统和调速器,以及船舶装备优化改造与国产化技术的研发,升级改造船舶电气自动化PLC控制系统,在本行业领域已经发挥出重要作用。船用激光精密测量技术、船舶柴油机推进装置状态监测及预测预警技术已经取得重要技术进展,开发电解法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已经装船中试,研发的船舶机舱报警装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虚拟拆装技术已经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无人操纵帆船技术和工业多臂机械手完成样机研制。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委会副主任挂靠单位,成功举办ICMMR2005、2007亚太地区船舶机电维修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并定期举办全国船舶机电维修技术学术会议(年会)。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已储备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大连市政府奖多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出版《内燃机磨合过程的量化评定》和《船用润滑油的使用与管理》专著,发表三大检索学术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10人、硕士生100余人、轮机工程(船机修造)本科生100余人/年,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00人次/年。

辽宁省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承担自然基金1项,863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项,横向课题50余项,监控维修船舶与海洋装备150余艘次,初步形成船舶装备维修工程技术的研究基地,为环渤海区域船舶与海洋工程、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查看详情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一、科研机构的基本信息(包括成立时间、研究方向、依托学科等)。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自筹、争取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等多种形式筹集经费,建立了一个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的精细化工研究开发基地。主要研究开发方向为染料及其光化学、 精细化工新材料、 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主要开展生态纺织染料、生物分子荧光标记染料、荧光探针、数码喷墨染料等的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研究;特种精细高分子材料、精细无机功能材料等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精细化工催化、环境友好合成工艺、过程强化等清洁制备技术研究。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三,涵盖“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等五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学科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

二、科研机构的固定人员组成。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人员68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杰青和杰青B研究基金获得者8人,优青基金获得者2人,有1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授40人,中青年科技人员占49%,是中心的主要力量。建有“仿生识别与荧光传感”、“小分子活化与仿生催化”和“光转化功能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以及“绿色高新精细化工科学与技术”、“能源材料化工”和“高性能树脂及其应用新技术”3个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

三、科研机构的研究设备和条件。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有良好的研究设备和条件,实验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集中空间,拥有高分辨率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单晶衍射仪等先进仪器设备90余台套,建有染料与染色、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精细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催化技术等一流的专业特色研究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和中试实验与应用平台,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管公用,为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中心现有中试基地两个:主要从事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的科技园大化基地和主要从事染料、喷墨墨水的中试的思普乐基地。有中试性设备20多台套。中心研发工作立足辽宁,辐射全国,50余个产品品种,销往国内30多个省市,建立了20多个营销服务网点。

四、科研机构近五年的主要获奖和承担项目。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了与生产密切结合的、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研究项目。它们直接来自生产部门,研究成果比较快地用于现有生产技术的改造中。近年来在染料及其光化学、精细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清洁制备技术等领域中均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4项;授权发明专利233件(其中美国专利7件,日本专利2件,德国专利1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近2000篇。近五年来,中心承担“863”计划项目10项,主持“973”课题5项、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3项、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项、优秀青年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项、面上项目102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38项、省部级项目75项、企业公关课题260项。许多研究成果成功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支撑和引领我国精细化工领域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精细化工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工业催化、材料化工、有机化学等多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同时具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近五年已培养出800余名硕士、300余名博士,其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六、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泛加强和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教育部首批引智计划(111项目)“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的顺利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实验室高水平的国际化进程。已经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韩国等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关系、合作研究与人员互访。近五年共举办6次国际学术会议,8次双边会议,5次全国会议。邀请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根岸英一、铃木章教授等国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讲学交流400余人次。

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拟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振邦集团、大连思普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大连广汇化学有限公司、大连领先集团共同申报 “精细化工新材料国家工程中心”。组成董事会,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开展以车船涂料、染料颜料、手性药物、催化剂为主的特色领域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技术研究,打造新的产业体系。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