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漫谈建筑师的修养
灵感从何而来"para" label-module="para">
在城市中漫步:威尼斯——北京
建筑是无声的音乐
谈楼色变
欧陆风情及其他
不透明的玻璃和不喷水的喷泉
城市建设中的三个误区
一哄而起的大广场
多些真善美,少些假大空 形象工程可以休矣
对绿色生命,请手下留情
理顺城市的脉络
城市街道空间剖析
从王府井步行街说起
构筑良好的购物空间环境:MALL的兴起
保护古都风貌之争
城市风貌与建筑风格
统一中求变化——共性与特性
首都北京建设要有独特的风格
现代交通与北京古城保护
从世界大城市的人口运动看北京的城市发展
续:从人口运动看北京城市发展
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恩济里与四合院
家门口的院子
城市空间的延续
遵循人的行为轨迹——抄近路走
小汽车涌进小区咋办"para" label-module="para">
国内外居住形态的演变
住宅的多种属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住区的基本单元
住区结构要适应形势的发展
原有的社会结构不要轻易打破2100433B
本书内容涉及社区生活、住区结构以及城市建设方面的评论和杂谈。期望本书中选录的文章对当前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参考和启发。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阅读、参考。
SAKO KEIICHRO 迫庆一郎
适用法律、法规 国家、地方政府现行法律、法规和规定。 (1)综合 专利商及设备供货商关于本装置(设备)的标准规范、安装指导性文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万科·大都会滨江这个还不错的,价格是75000元一平方米的,楼盘地址:通州北关北500米。乘坐911路,675路、816路、648路等都可以到达,附近运河中学、潞河中学、通州二中等都有的,楼盘设计的非...
一位造价师、建筑师应掌握的基本数据
一位造价师、建筑师应掌握的基本数据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 30KG/m2 砼: 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 38~42KG/m2 砼: 0.33~0.35m3/m2 3、小高层 11~12层: 钢筋: 50~52KG/m2 砼: 0.35m3/m2 4、高层 17~18层: 钢筋: 54~60KG/m2 砼: 0.36m3/m2 5、高层 30层 H=94米: 钢筋: 65~75KG/m2 砼: 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 28层 H=90米: 钢筋: 65~70KG/m2 砼: 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 11~ 12 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 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
北京城建集团通讯录
公司名称 联系人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王健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王伟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马超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陈小姐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王燕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陈小姐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张捷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唐晓风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陈雪松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余小姐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NULL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李彦国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金魁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刘伟华 北京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齐经理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张华伟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玉涛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李玲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刘泽宇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王宏伟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蒋部长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
刘旭
关于刘旭
1989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年毕业于里昂建筑学院
2005-2008年担任Urbanus都市实践北京公司总经理
2009年至今担任UDG联创国际设计集团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
1、城市+生活>空间
城市加生活,远远大于城市空间体验,因为加上个生活,就增加了很多个性的心理诉求。我们出行经过哪个城市跟当成在那儿生活,或者本身就生长在那儿,心境、体验、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城市生活,走过路过没有意义,在那样的环境下生长、融入,就像在那儿生活,这是城市生活最终需要的体验。
至于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是人们想要的?生活在某个城市的人,跟你说自己生活的城市很好,他是有发言权,但是也有潜意识里炫耀的嫌疑,关键是你对别人所说的城市不了解,自然更不知道如果自己生活在那里到底好不好。
所以,关于“我渴望的城市生活”,是从每个个体自身心理出发,适合他的,先有那个人是什么样,什么个性、什么气质,比如有的喜欢小资生活,可以选上海,才有他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再有他想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我走过的城市,我感受到的现实,就是“无根”。出生在一个地方,上学离开出生地到一个城市,工作需要又从中国到海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现在定居在北京,可是这一路转折中,路过的那些城市让我感觉哪个城市都和我没什么根本关系,我对家乡也是熟悉又陌生了。
城市各不同,生活各不同,如果从城市和各个城市生活来看,去评选什么样的城市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各个城市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最大的不同还是每个个体的人,有的想要亲情、有的喜欢故乡的朋友圈,“我渴望的城市生活”选择哪个城市实现,关键是看你想要什么,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
2、设计也像写作,作者要有自我的个体体验
设计,肯定是后天的,这就受到时代、生活等环境背景的影响,这些因素积淀下来影响一个人的设计之路。我在学设计之前,那时我的生活经历就没有现在这些年轻人经历的这些。比如昨天我带孩子去蓝色港湾,跟我比这是他成长中特有的经历,我小的时候只去过合作社,再想想三十年后,我的孩子到了我这个年纪,很难想象那时的蓝色港湾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或许已经被摧毁或者还有我们也不知道的什么变化。
我说的意思是什么?我在学设计之前,我的生活经历实在是太空白了,但是要学好设计,生活经历早晚都要恶补回来。几年前我们单位有个年轻人,说不想老做商业项目,能不能做一把剧场,我说打住,先和我讲一讲,你都看过什么剧,看过歌剧还是中国的戏曲,你去过几次音乐厅,为什么想做剧场,对这个东西有没有理解,你都不了解它的内容甚至对剧场没有合理的概念,怎么做。
设计走进生活,生活遇见设计,首先我们自身要提高并且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才能保证有更好的设计。所以后来我也慢慢理解了那句话:在欧洲,一个设计师到了60岁的时候是他的黄金年龄,那时他才能有资本把对生活的理解传达给别人。矶崎新做正大喜马拉雅的时候,把戴志康拉到日本,但是没让他看自己做的哪个项目,而是带着他从自己的小学开始,到自己家在哪,走了一圈,告诉他: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你就知道我会给你设计什么了,你委托我设计,如果你对我整个的生活阅历不认同的话,自然对我的设计理念都不认同。
所以我想设计和生活之间是这种独特的互生关系,当然我们现在做的设计,可能谈不上这些了,除了极个别的设计师,所谓的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大部分的设计还是违心的一些设计。
3、建筑师眼中的设计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建筑师在大学那座象牙塔里就满脑子都是大师,但怎么才算好的设计师?他应该是年轻的时候不把个人的喜好强加给别人,除非你有一定的个人阅历后,有一定的判断力;尤其是面对项目的刚性需求和现实的利益时,有自己的判断和坚守,能够解决其中的矛盾冲突,对整个项目进行更深的诠释。
好的设计师,是善于在夹缝里生存,想卖自己的私货,自己的追求,面对那么多不合理的要求,在妥协与坚守之间给自己营造一个很小的缝隙,如庖丁解牛,不能干完活刀坏了。
当然,好的设计师上升为大师,就有了自我的个人魅力。这其实是他自我经历的积淀和对生活独特的个人理解。大师有时可能只需要一句话就能中标了,这也是有合理原因的:他对这个东西的描述,使得你觉得你很向往,不用任何其他的东西,因为其他所谓技巧等这些东西,你有,谁都有,干脆对生活真正的描述是人家根本的解读。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一些国内的设计竞赛会发现:总是在拼比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形式上大家理解的基本都一样,然后比拼一些技巧,这都抵不过去比那些根本上的东西。大家对生活态势的理解和描述不同,才能产生根本差异。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委托人,他找了几家设计单位,建几个别墅,他提出的委托条件是:谈论大隐于世,能够谈明白就委托你,谈不明白这个事不用做。我很理解,我们做东西要有灵魂,你灵魂是对的,你的东西能够表达你的灵魂,如果不能表述清楚其他都是皮毛,是卖弄形式,如果你能了解对生活有理解才能做这个事,这个就是说,你说你很年轻,没有对生活的理解,已经没有世界观,没有哲学,你就无法去做这件事。
4、那些努力满足大众个性体验的项目
建筑师做设计,从方案到施工完成,不拿效果图说话,拿实际的东西来说。我说一个典型的项目案例,大芬存美术馆,我个人认为,那个项目是一个建筑在解决一个城市问题。
这个项目本身,是做了一个开放形式的空间。它后面隐藏了一大片住宅楼,所以设计建造的时候,核心理念是要做一个开放的美术馆,用穿过美术馆的直线路线,代替绕行两边的曲线。就像是一个角的两条边,美术馆开放空间成为那条距离最短的对角线,这样为居民提供了走捷径的便利,同时居民也获得了艺术的熏陶,他们可以就地在墙上随便画。
项目建成后,大家感觉都很好,比较可惜的是什么?确实很多居民都这么走,可后来美术馆不干了,说这个事给小区制造了这么多方便,小区得给我钱。最后过路费没收上来,开放空间也给堵上了。
设计应当以人为本,但到底是以甲方还是使用者,这个很难把握;给城市做公共空间,应充分考虑和结合当地的民俗,根据当地人一些传统的想法做出正确的解读。有时民众的诉求更简单,没有想过很多,更关注使用。
我认为,作为一个能足以代表时代性的建筑,不应单单追求标新立异之感,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的具体诉求;好的建筑应当给受众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做设计,说到底就是给一个解决方案,设计最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做设计就像写小说,所有的字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用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排列组合,不用去搞一些奇怪的东西,有时候传统的东西未必完全不好,这是目前我们对自己的定位。
对于大多数一线建筑设计师来说,BIM目前的使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抛开学习的时间和成本,以及团队的“战略”,从“战术”的角度找到BIM应用的落脚点。
作为建筑行业的革命性技术,BIM的优势和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然而,对于大多数一线建筑设计师尤其是负责前期的设计师来说,BIM目前的使用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能理解它的好处,却很难在项目中实际应用。抛开学习的时间和成本,以及团队的“战略”,仅从“战术”的角度也能难找到应用的落脚点。
BIM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如何才能高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笔者自2008年开始尝试使用Revit等软件应用于项目设计的不同阶段,随之慢慢深入学习了BIM的相关知识。从最开始的改变习惯,后来的适应,到现在设计过程中应用,有几点想法写下来与诸君分享。
整体化的空间设计回归三维设计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从平面出发,或是从造型出发,空间往往是被剥离在概念设计之外的。
CAD+SU的方式加之紧张的设计周期使得大多数的设计师能解决“准确”这个问题已是呕心沥血,对空间的探索研究更是难上加难,更不用说用空间的设计方法控制设计。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思维,建筑的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建筑表皮,平面功能都可以被整合在一个相互关联的逻辑系统中,布置平面的时候已经在同步设计建空间,而空间又可以被直观地反映在建筑立面造型上,最终的图纸是一个模型在不同面上的表达。设计师可以以三维的方式观察设计对象,模拟人视点进行空间推敲。
建筑信息模型为空间设计的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使得内外兼容的空间设计变得简单易行,让我们的设计回归建筑本质之一,那就是空间。
可持续设计借助参数化手段提高效率
这里讲的“可持续”并不是绿色建筑或生态建筑讲的可持续,而是设计过程的“可持续”。利用BIM软件的参数化功能使得设计成果的开放性大大提高,满足了设计师对多种可预见参数的参与,使得设计的客观性加强。基于BIM理念的跨软件平台的协作,让设计师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软件完成相应的工作。
#p#分页标题#e#设计构思的表达整合设计环节提升品质
建筑师,尤其是偏向前期部分的,往往要把控设计的各个环节,功能设计,造型空间,直至效果图,汇报文本。借助BIM的三维设计,设计师自己完成建筑造型的推敲和建模工作,甚至是效果图的视点都可以在模型中反复推敲,减少了和后期制作人员“多一点”,“少一点”的模糊沟通。将原本应由建筑师完成的工作重新纳入思考范围,提高对设计的控制能力。
再者,借助BIM模型信息关联的特性,使得方案的调整,表达,平立剖图纸绘制变得十分简单,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设计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归到设计问题的解决。
问题暴露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三维设计带来的好处除了“更直观”,也“更直接”地把传统二维设计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暴露在设计师面前,“逼着”设计师不得不解决问题。这也是目前设计师抗力比较大的关键。设计师认为很多原本不需要现在解决的问题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就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当下普遍偏低的设计收费不对等。这点确实是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光要有建筑设计前期后期的设计能力,还有有跨专业的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模型深度对设计的影响最终做出合理的判断。
最大的优势整合设计环节
设计过程涉及多立场,多专业,多工种,设计中反复推敲带来调整的变更往往是多环节多工序的,BIM思维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即: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同步调整的协同设计方式。
另外,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及意义。BIM模型是对整个建筑设计的一次“预演”,建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三维校审”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发现大量隐藏在设计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涉及规范,但跟专业配合紧密相关,或者属于空间高度上的冲突,在传统的单专业校审过程中很难被发现。
推广及应用的困难
用BIM做设计有很多的优势,为什么真正在用的设计团队不多,甚至有些团队抱着一腔热情尝试了几次之后最终选择退回到传统的设计工具和方式上。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会有以下几点:
首先,标准的不统一,整个行业范围内部无法形成统一的交付标准,设计院完成的模型能在下一个全生命周期环节中被利用的部分很少,所以对设计院来说BIM模型不能转化为收入。
其次,整体行业水平的普遍较低,以及大部分业主单位对BIM的认知不足,使得设计院缺少变化的外部驱动力。
第三,设计师对“用BIM做设计”缺少正确认识。软件工具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设计师对BIM的理解停留在“画完平面生成立面和剖面”的错误思维上,加之用传统设计的思维主导设计过程,设计师更多在尝试时候会产生“太麻烦”,“不好用”的认识,转而放弃尝试。
结语
用“BIM做设计”的方式究竟路在何方?处在行业变革时期的设计团队又以何种方式应用BIM的优势提升设计竞争力,摆在从业者面前还有很长的一条探索之路。
曹晓昕
曹晓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设计所青年建筑师,曾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光荣称号。1997年,曹晓昕的第一个作品——文化部办公楼在北京东二环路建成,同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烟草交易中心外延改造方案首次竞标成功。之后,他又相继设计完成北京中关村西区鼎好电子商城、中软总公司昌平科技园研发楼等方案。北师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也是他的作品之一。
行内的人常说建筑师做工程,就像抚养自己的孩子,曹晓昕对此深有同感。1996年,他首次接触北师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这个项目时,还没有认识现在的妻子。如今,工程竣工了,孩子也4岁了。从构思方案开始到变为真实的建筑,耗费时间之长,投入精力之大,是行外人难以想象的。曹晓昕对这项工程倾注的精力远远要大于对孩子的投入。北师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气势宏伟的外观造型设计,高品质,高标准的配套化设施,使它成为目前国内高校一流的建筑。
曹晓昕认为,高校是静心做学问、搞研究的地方。在工程设计之初,他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真实,静心的建筑。因此在对方案的调整、施工设计和现场施工控制的过程中,“有重量而又有活力,有品质而又不炫耀”的建筑思想一直贯穿始终。然而,这些思想要在工程中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北师大工程”结构的封顶,校方迫切需要拿出裙楼外挂石材的样品,他接连跑了几处石材厂家的样品库,颜色和质感的配搭总是不能让人十分满意。就在他疲惫得几乎要放弃时,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墙角发现了一种结晶巨大的石块,这种石块黄中微微泛着点红,而且颇有硬度,显得镇定,不浮躁。当时他兴奋得都有点傻了,盯着那块石头足足看了几分钟。后来经考证,这种石材是产于巴西的金钻麻。但就在他历尽千辛万苦选定那种石头之后,学校内部及施工方有许多人提出异议,“颗粒太大,不细致”,“颜色不好”等埋怨的声音不绝于耳,校领导也犹豫了,最后只决定试挂。随着工程的深入,原来的异议逐渐变成越来越多的赞同,他也因此赢得了校方的支持和信任。到工程后期时,大厦所有内部装修的选材,学校干脆全部让他签字定夺。
狄德罗曾经形容天才是“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这也正是曹晓昕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当他回想起1993年参加工作到现在的经历,他说自己几乎都是在一种无休止的“加班”中度过的,每一项工程的后面都有一段汗水积成的岁月。为了更好地充实和武装自己,他还多次远涉重洋,赴美国和欧洲去考察建筑,对于建筑的感悟也越来越多。从以前只重视建筑的“型”到现在越来越注意到构成建筑的材料,逐渐尝试着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技术建构不同的室外和室内的建筑空间。他认为,这应该是建筑师对于“求新、求异”的理解,也正是建筑的精神所在。曹晓昕把自己这种对于建筑的理解追溯到远古人类,他说,从建筑的起源看,人类建筑的第一个“棚子”,就是第一个建筑,一定不是在考虑什么“型”或“式”,而是在找石头或木头,研究着用什么样的技术把它搭起来。这也正是他一向偏好新技术、新材料的原因。
曹晓昕在致力于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开发的同时,还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一般人的眼里,曹晓昕是一个幸运的成功者,年纪轻轻就拥有了诸多成就和荣誉,但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着不少的挫折。现在回想起来,曹晓昕说,失败其实也是件好事,它让你看到自己可提高的空间还很大,让你静静地回想和质疑方案构思到成型的所有环节,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实力,这是走向成功的真正资本。
在采访结束时,我们问及曹晓昕对于自己作品的看法和他将来的打算,他说,建筑是一门艺术,对于建筑师来说则是带有许多遗憾的艺术。由于对材料的不懂和经验不足,自己常常会后悔,而且由于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之初还很时髦的想法,也许在建筑竣工交付使用的时候,就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曹晓昕说,他的理想是自己做一个很小的房子,能让自己去更多地控制它,也许是几千平方米,也许是几百平方米,真正地做一个“小房子,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