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是马鞍山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10日申请的专利,该专利申请号:2010101095104,专利公布号:CN101987975A,专利公布日:2011年3月23日,发明人是:武桢、李庆民、邵俊杰。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该煤气发生炉包括:在炉体壁内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炉膛、还原区和导气区,该炉膛壁面上设置有粉煤入口,该还原区壁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其中,在还原区壁面上或还原区与炉膛交界的壁面上还设置有细粉煤入口。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粉煤颗粒和气化剂进行燃烧;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煤气发生炉内的物质进行反应以获得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发明采用在煤气发生炉上增设细粉煤入口,以便在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反应中通入细粉煤颗粒的技术手段,提高了还原区内物质的浓度,能促进还原区内的还原反应效率,进而可提高煤气制备效率。 
2021年8月16日,《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获得安徽省第八届专利奖优秀奖。 
(概述图为《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的摘要附图)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基本信息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流化床煤气发生炉及采用该设备制备煤气的方法。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煤气瓶车

  • 品种:煤气瓶车;
  • 美洛士
  • 13%
  • 广州市美洛士家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日本TKK煤气

  • 备注:日本TKK煤气;
  • 金冠华
  • 13%
  • 深圳市金冠华实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4分煤气

  • 进口
  • kg
  • 13%
  • 深圳市博凯节能厨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15
  • 13%
  • 阳江市顺和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20
  • 13%
  • 阳江市顺和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32
  • 阳江市2012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20
  • 阳江市201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25
  • 阳江市201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25
  • 阳江市201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煤气专用球阀

  • DN50
  • 阳江市201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煤气

  • 瓶装家用煤气
  • 1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1-16
查看价格

煤气探头

  • 煤气探头
  • 4708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5-20
查看价格

煤气

  • 5kg
  • 100kg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1-14
查看价格

煤气探头

  • 安装方式:吸顶安装 3.安装调试系统调试等 4.其它要求详见设计图纸、招标技术要求
  • 437.0台
  • 1
  • 麦驰、海康威视、科松/DDS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4-27
查看价格

煤气

  • 34m3(皮膜式)
  • 5906套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2-29
查看价格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专利背景

相比于煤的燃烧,煤气的燃烧更为清洁、高效,因此煤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将煤转换为煤气的煤气发生炉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粉煤的气化相比于块煤气化效率更高,是2010年2月以前研究和应用的主要煤气化手段。利用粉煤生产煤气的气化原理是煤和气化剂的反应,本质上是碳、氧和水蒸汽的反应。在通常的煤气发生炉中,将粉煤通入煤气发生炉中,并将水蒸汽、空气通入煤气发生炉中,而后粉煤和气化剂发生反应,主要的反应式包括碳与氧气的燃烧反应,放出热能,如下式(1)所示:

C O2→CO2 Q(1)其中,“ Q”代表放出热量。

还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被碳还原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主要反应式如下式(2)、(3)和(4)所示:

CO2 C→2CO-Q(2)

H2O C→H2 CO-Q(3)

2H2O C→CO2 2H2-Q(4)其中,“-Q”代表吸收热量。

截至2010年2月,已有技术基于上述原理来生产煤气所使用的煤气发生炉可以为循环流化床,其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在炉体100壁内从下至上的区域依次为炉膛10、还原区20和导气区30。其中,在炉体100侧壁的中下部设置有粉煤入口110,又可称进煤口;在炉体100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20,所通入的第一次进气主要是空气和水蒸汽,又可称气化剂进气口。炉体100壁内偏下部的空间直接连通粉煤入口110和第一进气口120的区域就是炉膛10,提供粉煤燃烧所需的空间,主要完成的是上述反应式(1)。在炉体100侧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进气口130,通入的第二次进气是水蒸汽或气化剂,又称二次风进口。在炉膛10的上方,与第二进气口130直接连通的区域为还原区20,提供二氧化碳、水蒸汽和碳完成上述还原反应式(2)—(4)的反应空间。在还原区20的上方为导气区30,炉体100的上部一般通过管道连接旋风分离器200,将夹杂着固体颗粒的混合气,俗称煤气,传输到旋风分离器200中。旋风分离器200的上部设置导出管道,将分离出来的混合气导出,其下端通过设置在炉体100中部的回引口与炉体100相连,用于导引未反应的固体颗粒,主要是粉煤,循环回到炉体100中再次燃烧。2010年2月以前的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煤气发生炉,其存在的缺陷是:还原区内压强较低,所以二氧化碳、水蒸汽和碳的分子难以充分接触以进行反应,导致煤气发生炉的反应效率普遍不高。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附图说明

图1为2010年2月以前的技术中一种煤气发生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煤气发生炉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煤气制备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中:10-炉膛、20-还原区、30-导气区、40-填充结构、100-炉体、110-粉煤入口、120-第一进气口130-第二进气口、140-导气口、150-细粉煤入口、200-旋风分离器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荣誉表彰

2021年8月16日,《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获得安徽省第八届专利奖优秀奖。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为《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煤气发生炉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煤气发生炉的炉体100壁内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炉膛10、还原区20和导气区30。其中的炉膛10与设置在炉体100底部、用于通入空气的第一进气口120相连,还与设置在炉体100中下部的粉煤入口110相连。通入粉煤颗粒和气化剂后即可在炉膛10内进行燃烧反应。还原区20位于炉膛10的上方,还原区20与设置在炉体100侧壁中部、用于通入水蒸汽或气化剂的第二进气口130相连。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热空气及底部气流带动下漂浮在还原区20的煤粉、以及从第二进气口130通入的水蒸汽或气化剂可以在还原区20内进行还原反应生成煤气的主要成份一氧化碳和氢气,而后包含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进入导气区30,在炉体100导气区30的侧壁上设有导气口140,煤气可以从导气口140导出。在炉体100内的炉膛10、还原区20和导气区30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只是以其内主要发生的反应来划分。在该煤气发生炉炉体100内还原区20与炉膛10交界的壁面上还设置有细粉煤入口150,即在粉煤入口120和第一进气口110之间设置一细粉煤入口150,用于通入细粉煤颗粒。所谓细粉煤颗粒,即粒径远小于粉煤颗粒粒径的粉煤,通常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毫米,细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0.3毫米。该实施例煤气发生炉的工作过程是:通过第一进气口和粉煤入口向煤气发生炉内分别通入气化剂和粉煤颗粒,粉煤颗粒和气化剂在炉内的高温环境下进行燃烧;通过细粉煤入口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且此时,通过第二进气口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水蒸汽或气化剂。在此环境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与未燃烧的高温粉煤颗粒和细粉煤颗粒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在此过程中,细粉煤颗粒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了还原区内碳的浓度,使反应物各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加速反应的进行,使反应进行的更为充分,因此能够提高煤气生成反应的反应效率。在具体实施中,细粉煤入口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周向均匀的布设在炉体壁面上,以便均匀地向还原区内供给细粉煤颗粒。进一步的,细粉煤入口可以采用喷枪结构。细粉煤颗粒因其粒径小,本身就具有可喷射的条件。采用喷射加入的方式能够更利于细粉煤颗粒在还原区内的混合,且能够进一步以较高压力喷入更多细粉煤颗粒,以提高还原区内压力。该实施例技术方案中,通入细粉煤颗粒的目的是提高还原区内物质浓度,所以细粉煤入口的位置并不限于在还原区和炉膛之间设壁面上置,还可以设置在还原区的壁面上或炉膛的壁面上。

如图3所示为《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煤气制备方法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向煤气发生炉的炉膛内通入粉煤颗粒和气化剂进行燃烧,气化剂包括空气和水蒸气,此时通入的气化剂也可以为空气 ;2、向煤气发生炉的还原区或邻近进入还原区的位置通入细粉煤颗粒,煤气发生炉内的物质反应以获得一氧化碳和氢气 ;还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3、向煤气发生炉的还原区内通入水蒸汽或气化剂,进一步提高还原区20的温度,同时提高碳的浓度,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而后导出。该实施例的煤气制备方法可采用《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的煤气发生炉来完成。通入的粉煤颗粒的粒径一般小于或等于10毫米,通入的细粉煤颗粒的粒径一般小于或等于0.3毫米。在细粉煤颗粒和水蒸气或气化剂通入的方式上来说,可以一并通入也可以分别通入,例如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在细粉煤颗粒通入位置的上方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水蒸气或气化剂。在通入顺序上来说,对于连续进料、燃烧、还原、导出一氧化碳的煤气发生炉,细粉煤颗粒和水蒸气的通入顺序没有严格意义的先后之分。具体实施中,较佳的是采用喷枪以脉冲方式间隔向煤气发生炉内喷入细粉煤颗粒,或者也可以采用喷枪向煤气发生炉内连续地喷入细粉煤颗粒。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还原区内通入细粉煤颗粒,可以增加还原区内物质的浓度,使反应物各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加速了反应的进行,使反应进行的更为充分,因此能够提高混合气生成反应的反应速率。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发明内容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专利目的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以促进煤气发生炉内反应的有效进行,提高煤气生产效率。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气发生炉,在炉体壁内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炉膛、还原区和导气区,所述炉膛壁面上设置有粉煤入口,所述还原区壁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还原区壁面上或所述还原区与所述炉膛交界的壁面上还设置有细粉煤入口。如上所述的煤气发生炉,优选的是所述细粉煤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周向均匀布设在炉体壁面上。如上所述的煤气发生炉,优选的是所述细粉煤入口具体为喷枪结构。如上所述的煤气发生炉,优选的是所述粉煤入口通入的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毫米,所述细粉煤入口通入的细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0.3毫米。为实现上述目的,《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煤气制备方法,包括: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粉煤颗粒和气化剂进行燃烧;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所述煤气发生炉内的物质反应以获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如上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优选的是通入的所述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毫米,通入的所述细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0.3毫米。如上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优选的是还包括:在细粉煤颗粒通入位置的上方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水蒸气或气化剂。如上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优选的是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的步骤具体为:以脉冲方式间隔向煤气发生炉内喷入细粉煤颗粒。如上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优选的是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的步骤具体为:向煤气发生炉内连续喷入细粉煤颗粒。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改善效果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采用在煤气发生炉上增设细粉煤入口,以便在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反应中通入细粉煤颗粒的技术手段,提高了还原区内碳的浓度,提高还原区内的还原反应效率,进而可提高煤气制备效率。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权利要求

1.一种煤气发生炉,在炉体壁内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炉膛、还原区和导气区,所述炉膛壁面上设置有粉煤入口,所述还原区壁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还原区壁面上或所述还原区与所述炉膛交界的壁面上还设置有细粉煤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煤入口的数量为多个,周向均匀布设在炉体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粉煤入口具体为喷枪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入口通入的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毫米,所述细粉煤入口通入的细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0.3毫米。

5.一种煤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发生炉的炉体壁内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炉膛、还原区和导气区,所述炉膛壁面上设置有粉煤入口,所述还原区壁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在所述还原区壁面上或所述还原区与所述炉膛交界的壁面上还设置有细粉煤入口,通过所述粉煤入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粉煤颗粒和气化剂进行燃烧;通过所述细粉煤入口向煤气发生炉通入细粉煤颗粒,所述煤气发生炉内的物质反应以获得一氧化碳和氢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的所述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10毫米,通入的所述细粉煤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0.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细粉煤颗粒通入位置的上方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气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的步骤具体为:以脉冲方式间隔向煤气发生炉内喷入细粉煤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煤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煤气发生炉内通入细粉煤颗粒的步骤具体为:向煤气发生炉内连续喷入细粉煤颗粒。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及煤气制备方法文献

煤气发生炉应急预案 煤气发生炉应急预案

煤气发生炉应急预案

格式:pdf

大小:52KB

页数: 4页

煤气发生炉应急预案 1.主要危险物质的名称及基本特性 名称:焦炉煤气 物理性质:经过净化焦炉煤气为无色有臭味的有毒气体 发热量 16.7~18.4 MJ/m 3(4000~4400Kcal/m 3) 理论燃烧温度 2150℃ 着火点 550~650℃ 爆炸极限 5.6~30.4% 密度 0.452Kg/m3 主要成分 CH4 20~30%,H2 56~60%,H2S 0.5%,CMHN2.2~2.6,O 2 0.4~0.6%,CO 6~9%,CO22~3% 描述 焦炉煤气可燃物多,发热量较高,属高热值煤气,含有较多的碳氢化合 物,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要特别注意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 1.1 潜在的重大事故类型及后果 1.1.1 煤气泄漏后如遇有可燃物、助燃物即发生着火燃烧事故; 1.1.2 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若遇到引爆源,即会发生爆炸, 煤气爆炸事故发生后, 一般会造

煤气发生炉工艺及设备改造 煤气发生炉工艺及设备改造

煤气发生炉工艺及设备改造

格式:pdf

大小:52KB

页数: 4页

本文介绍了昕昊达公司对于煤气发生炉投产后长期出现的炉况差,管道堵塞,焦油无法正常回收问题解决和改造方法。经改造实施煤气发生炉产能及煤气质量显著提升。

煤气发生炉煤气泄漏及防漏措施

煤气发生炉使用过程中,煤气的压力控制参数是生产过程的重要参数,如果煤气的压力控制偏高,将造成煤气从炉内向外窜漏,但是如果煤气的压力控制偏低,又会造成空气由炉外向炉内窜漏,降低煤气的质量。下面为大家讲解煤气泄漏检测及煤气发生炉设备防漏措施。

1.煤气泄漏的检测

检测煤气泄漏情况常用工具---灵敏的压力计、煤气检测器和检漏液。一般情况下,检漏器对检漏液是很敏感的,检修时,应先使用检漏器,再使用检漏液,检测时必须关闭所有的标志灯。进入泄漏区域时,应通知联络中心已经到达可能泄漏区域,在进入之前,准备好煤气检测装置;务必与联络中心保持通信,通报紧急情况。做好文件记录,任何泄漏检查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都要全面地记录检测过程。

2.煤气泄漏防漏措施

过去在煤气生产中进行原始的操作,使焦炉里的煤气压力一般控制在50~80Pa,造成煤气的大量泄漏,而且难以保证煤气中的含氧量小于1%,主要原因是控制调节系统受到现场的干扰因素太多,使调节系统难以达到实现0±10Pa微压自动控制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PLC控制、集散控制等方法对煤气发生炉进行控制,在两段炉中采用发生炉煤气压力二级调节控制系统(系统框图见图2所示),在系统控制参数整定好后,炉面可实现0±10Pa高性能的压力自动控制,有效杜绝了煤气外泄,而且还能确保煤气的含氧量小于1%。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风量调节及热运行

今天黄台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下煤气发生炉风量调节及热运行!

煤气发生炉是一种使用空气、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作为辅助料剂,能够将各种煤类物料发生成为无烟煤、焦炭及烟煤等,产生煤气。在整个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流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煤气发生炉风量调节及热运行。

煤气发生炉风量调节有两种比较主流的方式:

1、操作人员通过对煤气发生炉各种状态、实况判断好之后通过手工进行调节。

2、煤气发生炉操作控制台自动检测各种参数、状况、压力等,综合进行自动化计算,并且做出自动调节,从而让煤气发生炉能够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煤气发生炉风量热运行:

1、煤气发生炉的出口温度超过类生产工艺的规定最高值。

2、通过探火口进行观察,如果发现炉面的颜色偏红色或者亮光色,甚至局部出现冒火现象,则有可能是热运行。

3、探火口出现了结渣现象,钎子无法插入,火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

4、对出料进行化验,如果二氧化碳超过了规定值,则热值较低。

查看详情

煤气发生炉的煤气净化

【学员问题】煤气发生炉的煤气净化?

【解答】由煤气发生炉生成的粗热煤气(温度为500~600℃)首先进入双竖管被热循环水冷却洗涤,煤气中的部分灰尘随热循环水从双竖管下部的水封中排出,被双竖管洗涤降温后的煤气温度约为80℃,进入洗涤塔进行再次的冷却和洗涤除尘,煤气温度冷却至30~45℃,出口灰尘含量一般小于50mg/m3 .经隔离水封再进入电捕除尘器进行脱油除尘,煤气中的焦油与灰尘总含量不超过100mg/m3以内,通过煤气加压机加压至8-15Kpa(也可根据用户用户调整),再经脱硫塔脱去硫份后,供用户使用。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