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企业内部设立会计监督制度,期望能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保证企业内部各项财产物资的完全、完整以及有序、有效流动和使用;
二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至少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从效率角度来看,牵制与效率是不相容的。比如,采购人员购买材料,需要填写“请购单”等相关申请文件,报主管批准后,再向财务部门申请货款使用或支付计划。这一过程需要耗费时间,降低了办事效率。
既然牵制制度会牺牲效率,为什么还要设立这种制度?这与前述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有关。
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只要有可能,他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企业经营活动离不开资本与财富,几乎每一个经营环节都要接触、处理大量的财产物资。
比如,在资本投入阶段,需要有人负责登记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本;在供应阶段,购买各种原材料、支付货款等,需要有人经办;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同样如此。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办理,几乎每个岗位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企业的财产物资。
如果这些人可以不加限制地处理、支配财产物资,则有可能导致财产的大量流失,最终使得企业的再生产难以为继。若设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牵制、约束并监督经济人的各种自利行为,则在牺牲部分效率的同时,可保证了再生产过程的顺利、有序地进行。正因为此,几乎每个单位内部都程度不同地设立了内部牵制制度。
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是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在于定期确定内部牵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可选择范围大小适宜、时机恰当的财产清查。也就是说,可按照财产清查实施的范围、时间间隔等把财产清查适当地进行分类。
内部牵制制度旨在保障单位或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财产清查只是定期核对财产物资,通过是否账实相符,来检查内部牵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但设立了内部牵制制度,并不能保证其一定得到有效执行;期末账实相符,也不能必然保证内部牵制制度已经有效运行。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包括内部牵制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和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方能确保内部牵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二)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
(三)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四)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这是对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问题作出的原则性规定。
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从强化内部控制的要求出发,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第一,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记帐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避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推倭,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管理失控。
第二,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要实行职务分离。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防止因权限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的贪污、舞弊和决策失误。
第三,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相关人员之间相互制约与职务分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职务分离是相互制约的前提条件,但实行职务分离并不表明就能够相互制约,如果没有赋予各职务岗位的人员相应的职权,就无法进行相互制约。因此,在明确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时,不仅要考虑职务分离的要求,还要考虑上述职务岗位的人员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将失误、舞弊等问题控制到最低限度。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会计法》对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的要求,突出了两点:一是决策和执行的程序应当明确,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决策和执行程序中应当体现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既要防止权限过于集中,也要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3、进行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制度历来是《会计法》强调的重要制度之一。原《会计法》第十三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保证帐簿记录与实物相符。”修订后的《会计法》则规定,各单位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要求更明确、更具体,不仅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而且要明确规定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组织程序,保证财产清查制度得以具体落实,也为有关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财产清查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4、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解释,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以确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贯彻,建立的标准是否遵循,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单位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在中国,已有不少部门、企业、单位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主要从事内部财务审计,对会计工作实行控制和再监督。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
1996年12月,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被拘留;1997年7月正式被捕;1999年1月被判无期徒刑,罪名是贪污170多万美元和账外私设一个人民币11亿元、美金2500多万元的“小金库”以及其他相关经济问题。为什么褚时健能够贪污、截留如此巨额的财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单位内部缺乏一套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这也就是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意义之所在。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和实现企业的管理体制目标,促使各部门协调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工作,严格地执行管理方针,保证国有资产、资金的安全,确保会计...
两者没有区别,会计内部控制即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鉴别、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业务经营及其相关活动并对有关资产和负债负责而建立起来的会计方法和措施,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内部会计控制的基...
会失效。随着企业的经营范围,内容,内外部环境,以前制定的会计控制规范不能满足需求,会存在部分失效。
保障资源所有者的利益,提高公司制企业的经营效率
当前会计内部监控制度的创新主要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明确管理责任为中心
因为会计内部监督与控制,实质是一种管理活动,而管理却是权力与制度的结合,以创新科学的制度来管理,可以减少很多人为矛盾。结合当前的会计执法大检查,应该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内部各管理环节、各层次的责任。同时要对授权、审批、复核、检查等制定出比较健全的内部监控制度。在货币资金、采购货款支付、经营资金回笼、成本费用控制、财产处置、筹资活动、资金调度使用、对外投资决策程序控制等,都应该科学合理地细化,结合本单位特点进行创新,对管理监督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提高监控的效率与质量。
对权力制约方面进行创新
权力失去了制约就会产生腐败,加大内部监督与控制,对各层次权力的制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过去一段时期,单位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曾经产生过积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支笔"审批制度也暴露出不少弊端,亟须加以改革创新。变"一支笔"审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授权人共同审批制度,这种改革创新,颇具新意,不但可以制约一人独断专行的弊端,同时规范了企业单位的财务行为,避免漏洞失误,使单位领导正确履行法定的职责,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对内部监控时效性、及时性进行创新
在此方面,最重要的是健全预算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企业尤其应该建立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制度,因为现金流量预算与企业的成本预算、销售预算、利润预算等密切相关,所以加强现金流量预算控制,实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这样才能把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增强企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并着重建立现金流量预算制度、资金责任审批制度、资金效益评价制度、资金报告制度,建立以"责、权、利"相统一机制为基础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才能保证内部监控制度对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及时性,真正实施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要求。
对管理考核及指标量化进行创新
会计内部监督与控制的成效,不仅要看会计反映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公正,同时还体现于会计监督目标的实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确立会计监督目标,为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明确会计监督目标和责任,尽可能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一系列较为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促使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去支持和实施会计内部监督与控制,并健全激励机制,对内部控制成果进行合理的业绩评价,据以奖惩,以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体验管理监控工作的成就感,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企业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反映来参与控制本单位经济活动,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内部控制方法。监督可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进行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或两者结合,建筑施工企业亦如此。
强化石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保证企业的经营符合本单位的计划、目标及预算要求,会计监督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对企业尤其是石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应该严加防范,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
监督制度,由国家颁布的旨在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管理活动中遵纪守法情况等一系列法律规定和各种规定所形成的体系。监督制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行政、司法的监督,也包括政党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
监督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社会的国家监督实质上是君主个人的特权。那时的监督目标主要是维护君权,防止大权旁落。这是古代社会实行专制政制的必然结果,而且监督的对象权局限于行政系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日益扩大,国家权力系统划分的明确,国家监督制度进入第二个阶段。不仅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得到加强,而且国家权力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彼此制约平衡。以监控权力的滥用。二十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在确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和组织民主共和政体的过程中,监督制度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双向性监督的探索,即国家机关内部自上而下的监督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自下而上的监督,从而设计出最理想、最有效的国家监督模式,顺应了人类监督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监督制度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监督制度的建立时期。这是指从建国初期到1957年新中国监督制度从无到有的重要阶段。1954年宪法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对政府和司法工作实行监督。(2)监督制度的徘徊曲折时期。这是指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的开展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9年中,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加之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国家民主政治进程遭到严重的挫折。(3)监督制度的严重破坏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仅仅保留一个名义,实际上已失去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各级革委会集党、政、军、司法权于一身,监督制度被扫荡无遗。(4)监督制度的恢复和重建时期。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家监督工作得以复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从此,监督制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权,恢复行政机关的行政监察工作,司法机关在恢复机构的基础上开展了司法监督工作,并对监督的内容、方式、种类、主体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使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
首先,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审计相结合。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促使审计工作从全面详细性审计发展为制度基础性审计。内部会计制度与社会审计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社会审计在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性和实际执行的有效性审计中提出积极有效建议,帮助企业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其次,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审计相结合,提高公司内部审计的自觉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带有很强的强制性,虽然机构齐全,但常常制度不完整,业务不规范。近年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出现的大案要案中,多是在公司负责人的授意和强令下作出的,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所以只有将内部审计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避免内部审计失控。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内部审计的自觉性。一个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要有内部审计来监督执行,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修订并完善制度。
第三,内部会计控制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搞活内部机制逐步成了一些企业的中心环节。而要搞活内部机制,一方面应理顺企业制度与国家经济制度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会计控制与经济责任制的有效结合,实际上是把衡量、考核、评价企业工作业绩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作为企业内部严密的管理系统,从而达到完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四,内部会计控制与物流相结合,提高对物流的控制能力。内部会计控制不仅是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相关记录报告的控制,而且是对物流的控制,即对物品的购、销、存全过程的控制。如产品的购销控制,物流成本、费用控制,收入与货币资金的控制,以使相应的会计记录与会计报表控制等等。内部会计制度与物流管理有机结合,针对企业资产流转设计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控制物流,提高对资产的管理水平及控制能力。
第五,内部会计控制与会计原则相结合,增强会计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一般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属于责任会计范畴,方法和原则上与公认会计原则相差甚远。其实不然,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应与公认会计原则相一致。一方面减少内部会计控制与公认准则的方法、程序、原则上的偏差,从而达到制度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内部会计控制重点在于财务数据可靠性和资产记录的安全性,如果控制不严密,财务报告就可能出现偏离公认会计原则现象,影响财务会计报告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与公认会计原则的结合,可以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企业管理结构和产业的调整要求更加迫切,如何有效地利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来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会计工作的及时性,都依赖制度的创新。而内部会计控制的创新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就显得更为重要。2100433B
内容简介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讲解,ISBN:9787501176014,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