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钮雕制有自然台和平台两种。自然台的雕法是多因章端不规则,四方型不甚四方而采取的权宜之法,布局随意,追求天然石形之美;平台者则较讲究,刻钮之前先起台,所谓台者,即印章的平台,平台以上刻钮,平台以下,方方正正完整无缺。在平台上雕刻,平台之下,则保持方正无缺。平台上或雕鸟兽、或人物、或瓜果、或吉祥物,创作者因形、因色、因巧,作品效果务必古朴、端庄、尊贵。整个雕刻程序为:首先起台,再则锉型,三凿坯,四修光。雕刻时发现钮头石质有裂纹、瑕疵等,可结合薄意等其他雕刻方法加以化解,使作品尽可能完美。
印钮,俗称印鼻子,用以穿绳系结。开始纯为实用,而后才加以巧饰,如在鼻钮上雕刻不同的兽头,用以标志各级官阶。钮雕的表现内容多是动物,特别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如: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龟、熊、蝙蝠等,因此,钮雕也称为“兽钮”。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以其作为凭信和权力的象征,古今皆是,自有印章,便有印钮装饰,无所谓谁先谁后。
钮雕的历史是和印章连在一起的,有印才有钮。据有关历史考证,最早的印章始于周朝,距今己有三千多年。最初的印章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专用品。最初的印钮也十分简单、纯朴,只在印钮上方钻一孔,用来穿绳系结以便携带,因此印钮也称“印鼻子”。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印章在材料和钮饰上,根据使用者不同的权位和官衔,出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如秦时的官印,除了用金、银、铜等质料的不同来区分官爵的高低外,还在印钮的装饰上加以区别。到了汉代,皇帝用玉玺虎钮,皇后用金玺虎钮,诸侯王用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及左右将军则用金印龟钮,俸禄二千石的官,用的是银印龟钮,二百石至千石的,则用铜印象钮,此后,历代王朝,上至君王下至各品官员所用印钮,以职位高低,多为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龟、熊、蝙蝠以及十二生肖中的其它动物。
自元代工冕以花乳石为印章肇始,因石印易于受刀,为时人竞相采用,遂至盛行。以寿山石作印材,除了柔而易攻之外,尚有洁净如玉,色彩斑斓等优点,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寿山石印章广泛使用钮雕,也于明代勃兴起来,成为寿山石雕的一种特殊品种和艺术。本世纪50年代初,福建泉州苏大山先生捐献的明朝李卓吾遗印两枚,是清朝同治年间修林李小宗词时出土的,一镌白文“李贽”,一镌朱文“卓吾”,钮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这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钮艺术晶。
古代印章的材料通常使用金银铜玉,而非石头。20世纪50年代,湖南长沙一带相继出土了40多枚西汉滑石印,多为鼻钮、台钮、桥钮及龟钮。考古界据此认为,石印的历史应该始于秦汉。由于石印易于受刀,所以时人竞相采用,很快在文人雅士中得以盛行。直至到了元代,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作为印章材料,寿山石的钮雕历史才得以翻开第一页。因为寿山石不仅柔而易攻,而且洁净如玉、色彩斑斓,因此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寿山石印钮的历史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祥。到了明代,寿山石印钮开始勃兴盛行,成为寿山石雕的一个特殊品种。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有两枚印章“李贽”和“卓吾”,均钮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钮艺术精品。清初,寿山石钮雕的技法逐渐发展到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品类。在小小的印钮之上,倾注着许多石雕艺术家的心血,他们以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赋盈盈方寸以万种风流。一代宗师杨璇、周彬都是钮雕高手。杨璇的钮饰风是集古代玉玺铜印的规范,充分发挥寿山石柔而易攻的特色,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形与情趣,因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周彬制钮的风格则以朴茂、清灵、流畅著称,其钮雕常常外形夸张,境界神妙。他还善于撷取夔纹图案刻博古平钮,并在印台四周刻浮雕锦褥纹和取古铜器图案加以演变作边纹,其博古图案直处平整,转角处圆浑流畅,图案间隔紧密,有针线难入之妙,堪称一绝。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一门民间工艺美术。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
中国木雕四大流派历史起源及艺术风格特点:一、 东阳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东阳木雕技法高超,图案优美、结构精巧,它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东门派”鼻祖林谦培也精于印与博古图案的雕刻艺术,所刻兽头形态传神,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从不间断。其高足林元珠的钮雕,遒健有力,神态逼真,尤精于须、鬃、毛、发的刻划。自林谦培、林元珠之后,“东门派”钮雕的传人很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甚、周宝庭等。他们虽继承师法,但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钮雕刻,兼融东、西两个门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钮百余种名目,堪称是寿山石钮雕的一代宗师。 清同治光绪年间,福州“东门派”鼻祖林培谦亦精干印钮与博古图案的雕刻艺术,所刻兽头形态,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从不间断。其得意弟于林元珠所刻印钮,道健有力,神态逼真,尤精干须、鬃、毛、发的刻划。“东门派”刻钮的后人颇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煁、周宝庭等。他们虽承师法,然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钮雕刻能兼融东。西门流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钮百余种名目,是寿山石钮雕的一代宗师
新时期以来,“东门派”钮雕传承新人层出不穷,涌现出王炎铨、杨祥、郭祥忍、郑忠明、吴阳明等一批钮雕名家和高手。郭功森的儿子郭祥忍不仅继承父业还大胆创新,他雕刻的印钮达数百种,形态逼真,刀法细腻,是收藏家竞相追逐的佳品。如他的新作《龙凤十全》,在2002年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评选中,荣获金奖。此外,他雕刻的《王者之尊》、《十三太保章》,也可称为传世之宝。
“西门派”本来就是以印钮作为本门派的宗业,因此从潘玉茂开始,到潘玉进、潘玉泉兄弟,以及后续弟子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等,都是钮雕名家。其作品风格与“东门派”迥然不同,古雅大方,浑朴厚重,深得文人雅士珍爱。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寿山石钮雕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由古兽扩大至花果人物,连印台雕边的花纹也形形色色,有断纹、双不断纹、龙形纹、水波纹等14余种,真是方寸大天地,纹丝见功夫。
狮钮寿山石印章
明代
高7.7厘米,重135克
印钮上圆雕母幼两狮子,篆刻朱文‘光风霁月’。
【词语】:电钮
【注音】:diàn niǔ
圈钮圆壶 高12.5厘米 宽15.2厘米 明 时大彬 此壶泥质淡褐,谷绉周身,珠粒隐现。器身浑圆,壶嘴昂首而立,把作秋水壶式,腹身饱满,气定神闲,器身不大,却不容小觑。口盖以母子线相吻合,高耸挺拔,壶钮形制特殊,作一圆圈,中留圈井,直通气孔,结构为历来所仅见。壶底平整,有"万历已酉时大彬制"八字楷书款。万历已酉即公元1609年。时大彬为明万历年间的壶艺大师,誉满九州。大彬制器是以其精工、自重为度,遂以留名。自明末迄今,后仿大彬者未曾稍歇,故大彬技冠古今,其工艺成就自属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