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有6位教师先后到国外进修(合作研究),有20余人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如2006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第十、十一届国际压力容器技术大会,2002, 2004 和2006年亚太地区材料强度和断裂会议,第二届国际高温焊接接头完整性会议,中日双边高温材料强度会议等。主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会议2次,如国际断裂力学系列会议和全国干燥会议。
主要学科带头人:
戴树和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化工设备可靠性、风险工程与管理。
涂善东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温环境下的结构设计理论、微(小)型化学化工机械系统(McMS)、力-化学(Chemechanics)问题的研究、先进连接技术和表面技术。
巩建鸣 博士、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复杂环境下过程装置的寿命评价技术,过程设备先进制造与CAE技术, 高温结构完整性。
顾伯勤 博士、教授,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流体密封与测控技术,过程装备先进制造技术。
沈士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化工设备和压力管道的可靠性和风险评价、失效分析与延寿技术。
桑芝富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压力容器及管道的结构与强度,过程装备的先进制造技术。
凌 祥 博士、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先进能源技术、紧凑式热交换器、微通道热交换器、特种连接技术。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及工程共5个本科专业 ,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78年首批开始招收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研究生,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最早的四个硕士点之一。1984年经批准成为全国最早的三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江苏省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学院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拥有江苏省过程强化与新能源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石化南京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在可靠性工程、高温装备技术、高效传热传质设备、过程装备先进制造、流动分析与测控技术、密封技术、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近5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科研到款共计1.6亿元,其中纵向经费2500万元;发表SCI和EI论文357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
1978年开始招收化工过程机械硕士研究生,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三个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已建设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已建设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也是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5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戴树和教授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创建者之一,庄骏教授是我国热管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他们当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获得者,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人选,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失效分析工作者,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其中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梯队获得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化工机械研究所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用有中石化南京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南京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中石化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装备数字制造及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在可靠性工程、高温装备技术、高效传热传质设备、过程装备先进制造、流动分析与测控技术、密封技术、工业节能与新能源装备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近5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科研到款共计1.6亿元,其中纵向经费2500万元;发表SCI和EI论文357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
学院高度重视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培养,自1958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研究生。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创新教育的辨证统一,不断深化改革,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学院培养的各类毕业生活跃在我国化工、石油化工、能源、环境、制冷和军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毕业生供不应求,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浙江工业大学好统招专升本只限报考本省本科院校且是和你大专学校对口的本科学校的本科专业,不允许跨省报考。国家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规定,普通高校统招专升本为国家统招计划普通全日制学历,本科为第一学历。
谢谢楼上的,把南工大夸的那么好。偶也是南工大毕业的,工科确实挺牛的,而且现在划归江苏省管了,以前是化工部直属的,和北京化工相比简直就是后娘养的,什么都是北化吃剩下才轮到南化。现在是江苏重点发展的两所高...
南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不是该校的优势专业和重点学科。南京工业大学现设有11个学部,29个学院,1个2011学院,1个海外教育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浦江学院。
省重点学科 |
化工过程机械 |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 |
化工过程机械 |
博士后流动站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博士授予权点 |
化工过程机械 |
硕士授予权点 |
化工过程机械 热能工程 流体机械与工程 制冷与低温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
本科专业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
研究所 |
化工机械研究所 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 车辆与工程机械研究所 过程装备计算机辅助工程中心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 机电一体化研究所 |
研究中心 |
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中石化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 中石化工程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中心 化工部静密封检测中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建设机械设备产品质量检验站 |
名称 |
组长(主任) |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
学术委员会 |
凌祥 |
巩建鸣 朱跃钊 赵建平 顾伯勤 殷晨波 黄筱调 |
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
朱跃钊 巩建鸣 凌祥 顾伯勤 召集人:凌祥 秘书:秦瑜 |
|
学位分委员会 |
凌祥 |
巩建鸣 朱跃钊 张红 周昌玉 周剑秋顾伯勤 殷晨波 黄筱调 |
学士学位分委员会 |
主任:凌祥 副主任:赵建平 孙宇 |
袁祖强 李庆生 周昌玉 董金善 苏小平 |
2019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序号 姓名 专业代码 类别 政治 外语 专1 专2 总分 备注 1 王志鹏 080204 学硕 0 0 0 0 0 推免 2 陈子业 080204 学硕 0 0 0 0 0 推免 3 吴跃翔 080204 学硕 65 53 121 134 373 4 杨闯 080204 学硕 68 74 95 131 368 5 陶健 080204 学硕 61 74 109 124 368 6 姚俊华 080201 学硕 69 76 79 120 344 7 温竹鹏 080201 学硕 66 57 92 120 335 8 孙新平 080203 学硕 63 53 107 101 324 9 徐振华 080203 学硕 59 57 75 126 317 10 刘连华 080202 学硕 64 58 62 133 317 11 吴思懿 080201 学硕 61 56 85 109 311 12 姚文亮 080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汇总--精选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汇总--精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1、基本概况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暖通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立于1983年,成立之初招收三年制专科学生。1985年,中国著名暖通空调专家李志浩教授加盟该专业,带动了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使该专业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91年起,该专业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95年,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苏省第一批进行该专业本科教学的学校。2004年被列为校特色专业,2006年获得硕士点。2007顺利通过建设部组织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成为江苏省地方高校中第一个通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的高校。
2、师资力量
据官网资料显示 ,该专业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人;年龄在45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27%,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33%;93%的教师拥有硕士学位,53%的教师为博士或在职攻读博士。教师中拥有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资质、拥有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建设厅节能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消防协会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智能建筑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省机电设备招投标中心专家库成员等。
安全工程专业
1、基本概况
安全工程专业于1989年由原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筹建,后设在管理工程系,并于1990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专科生,1994年开始招生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1996年因学科发展的需要,转入机械工程系;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电光源研究所合并成立南京工业大学,组建了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设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方向。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省特色专业,拥有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该专业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硕士、学士的完整学位授予权,安全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其所属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为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
2、师资力量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自创建后,就注重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据官网资料显示 ,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该专业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组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强和整体实力强的学科队伍,为该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多教师在教学、科研岗位上颇有建树,获得了多项国家和省市资金资助和专利发明。
该专业拥有国家乙级安全评价资质和国家二级安全教育培训资质;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16名;一级安全评价师5名,二级安全评价师8名,三级安全评价师5名,国家级安全评价师培训教师2名。为开展安全评价、安全教育培训社会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环境工程系
一、专业简介
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学和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南京工业大学。自1999年起,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着手对环境工程学科进行筹建,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该校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
2000年成功设立环境工程系并增设了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相关的专业教学。同时,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也于1999年增设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两校合并之后,以上专业相合并,建成现有的环境工程系,并于2001年增设了环境科学专业,2003年顺利获得环境工程硕士点。
在办学过程中,本学科不断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以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为主,拓宽专业方向(如环境科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优化培养计划,努力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现代污染控制的新兴技术的教学科研型学科。本系现有教师20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9名,教授3名,副教授6名,已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每届招收学生为环境工程2个班,环境科学2个班。
近年来,我系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及横向课题,每年在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科研到款均在二百万元以上。本学科现已经发展成为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方面的该校乃至省内的特色学科。
二、专业培养目标
1.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目标
(1)引进本学科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化培养计划,使本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处于省内同等学科的领先水平。
(2)本学科以工业生产的“三废”处理、清洁生产和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为重点方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努力发展成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和环境质量评价为主要方向的该校乃至省内的特色学科。
(3)以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教育为主,拓宽专业方向(如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微生物、清洁生产)。
(4)结合研究生教育,不断强化和提高本科教育,使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现代污染控制的新兴技术的教学科研型学科。
2.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的设计、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等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高级技术人才。
市政工程系
给排水专业是一九五二年开办的一个老专业(中专),当时校名为同济高工,隶属于华东工业部,一九五三年八月划归建工部校名更改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一九五八年归属为二机部,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到核基地从事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及设计。
文革期间停止招生,至一九七八年开始恢复专业招生(中专),于一九七九年本专业被列入国家教委的本科专业目录,一九七九年秋招收本科,一九八0年招收本科。已经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硕士研究生30余名。
给排水专业自一九七九年起招收给排水专科以来,已有近2000余名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培养,很快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已走上领导岗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给排水教研室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40岁以下年青教师9人,年青教师中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其中7人已被录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中“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苏给水排水学会理事1人,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1人。
本专业下属有水微生物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已能开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85~90%,实验设备固定资产约为400万。
本专业一贯重视教学质量,教授和副教授每年都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化教学改革,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教研室建立了完整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完善了对教学环节的要求及检查,突出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的法制地位,强调教师讲课前的教学日历、教案、讲稿齐备及授课的基本要求及方式。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场和专业技术发展,不断地优化教学计划,每年都将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每门课的教学大纲都应做相应的调整,以充实新的内容,以朝着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加强实践训练的方向,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基地,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专业课都建立题库,确定“建筑给排水”、“水质工程学”为重点建设课程。
根据院系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要求,给排水专业重点为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使实验室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为科研、社会、生产服务。在办好本科的基础上,于2008年准备申报博士点。
据官网资料显示,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领导有:
党委
党委书记:俞源
党委副书记:严建骏
行政
院长:刘金祥
副院长:龚延风
副院长:潘旭海
院长助理:王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