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农业废弃物,不是废物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也是最古老的经济话题。农业废弃物如果要得到充分利用,并同时带来社会和个体的双重效应,就不妨换一种思路,里面机会无限。
一斤茭白就会产生1.5斤茭白叶,崇明堡镇和青浦练塘在茭白的采收季节,成千上万捆新鲜的茭白叶总量竟达7.5万吨。扔到河里?污染水质;随意焚烧?污染空气。而在青浦区练塘镇低洼田种植茭白的农户会告诉你,他们的茭白叶在晒干后统一被一家工艺品制造公司回收,原本再平凡不过的叶子经过工人的巧手编结,并辅以竹子、线绳等装饰品,摇身一变,竟成了出口日本、韩国的精美艺术品,你若要问价格,一件折合人民币就要五六十元!
这类工艺品在日韩等地主要用作新年里的吉祥饰物和“鬼节”时的祭祀用品,加上多为一次性使用,所以市场需求很大,生产茭白叶工艺品的公司净利润可以达到每年800万元-1000万元。农业废弃物决不只包括水生蔬菜的废弃枝叶,秸秆、玉米芯、畜禽粪便、瓜果的藤蔓、黄叶菜等等都是人们眼中当仁不让的“垃圾”。而茭白叶的例子告诉我们,许多农业废弃物只是叫错了名字,待错了地方。
上海农业废弃物利用行业协会王麟祥表示,上海的农业废弃物利用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不少看似“无懈可击”的领域里,仍然隐藏着不少亟待挖掘的商机。
换一个地方,废弃物就成宝贝
一想到秸秆,你头脑里首先反映出的是什么?多半可能就是可用作燃料,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的监管,上海地区已经完全杜绝了这种行为的发生。那秸秆还可以如何实现“华丽转身”呢?其实,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其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生物资源。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上海每年总量250万吨的秸秆里,70%打碎后翻耕进泥土里作为肥料,其余30%经过石灰浸泡和发酵后用作食用菌如蘑菇、草菇等的培养基质,总体上实现了100%的利用,但利用思路较为单一,就是挖掘其中的有机营养成分。
在上海,西瓜、甜瓜和一些黄瓜、西红柿的藤蔓说多不多,每年也就15万吨左右,但其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得到利用,而这些藤蔓偏偏腐烂得又慢,如果谁偷懒把藤蔓往河道一倒,绝对会污染水质。最近浦东新区有关部门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并正在试验中,将藤蔓进行粉碎并拌以畜禽粪便,可能就是很不错的有机肥。
蔬菜棚广泛使用的塑料薄膜也能再利用?没错!只是在现阶段,它并没有用在正道上。先卖个关子,如果你有到菜市场里买鱼的经验,就一定记得装鱼的袋子是黑色的,还很厚实,其实它的前身就是废弃的塑料薄膜。由于这种袋子本身有异味,所以活鱼可能就会被折腾得奄奄一息,而其颜色和厚度又给了摊主短斤缺两和偷梁换柱的机会,而消费者就容易吃哑巴亏。据专业人士估计,上海的塑料薄膜量必定不小,但还没有正规军出来抢夺商机。
畜禽粪便能有什么用?谁都知道可以当作肥料,但目前在上海,总共400万吨的干湿畜禽粪便,只有25%得到了行业协会可监控的有效利用,即经过工厂加工后制成商品有机肥,而其余四分之三要么被非正规工厂抢占,其工艺技术十分粗糙,要么由于牧场远离有机肥加工工厂而被农民随意丢弃在河道里,致使河水发黑发臭,如宝山只有一个有机肥料处理中心在顾村镇,“远开八只脚”的罗店镇畜禽粪便就脱离了这家工厂的处理范围。这就是上海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会发现,无论是哪种废弃物的前景,都在从粗放转向集约的道路上有利可图。
换一个角度,创意空间即刻拓宽
为什么茭白叶可以制成工艺品?因为开发者已经不用看农作物的眼光去看待它了,这样,创意和研发的思路才能彻底打开。
既然用薄膜制作劣质塑料袋的小作坊必然会随着上海限塑令的推广和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而失去市场,那为上海大量的塑料薄膜找到一个好归宿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化工物料的回收利用上,原料的细分非常重要。塑料薄膜也有分地膜和棚膜,两者的材质和应用范围并不一样。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则有PE、PE/EVA、PVC膜,PVC膜在燃烧时会有有毒的氯气产生。在日本,一部分废塑料被利用的就是它的热能,在用重力分离法去除PVC之后,废塑料可用于高炉炼铁,而分离出的PVC经过脱氯处理后还可用作高炉还原剂。值得一提的是,用废塑料炼铁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比用焦炭少,能源利用率高。
秸秆除了当作肥料之外还有什么妙用吗?美国有24个农业州,每年有大量秸秆需要处理,有的地方就把秸秆当作建筑材料,将整捆的秸秆高强度挤压后填充进新房的墙壁;另据一些媒体报道,德国一项获得国际专利的技术把复合性工农业废弃物和再生物料混合,经特别处理制造出轻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保温效能高、耐火性能和隔音性能强;而在我国,每年生产黏土砖需要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而且使用传统砖料建筑的空调能耗也要大幅度增加,所以用秸秆替代黏土砖无疑是环保节能的好方法。此外,秸秆还可以制造人造丝和人造棉、糠醛、饴糖和酒类。而根据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再生洁净能源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秸秆还可以用来制取生物油,产油率达50%以上,价格则仅有柴油和重油的43.2%和63.1%。
鱼鳞、鱼头、鱼骨、鱼内脏,这些水产品的废弃物在不少人看来既不能食,则弃之。但在日本,某一加工厂利用生产罐头废弃的鱼头等水产品的废弃物,将其洗净捣碎成糜浆,经过滤、灭菌后得到原液,与马铃薯淀粉、鸡肉、面包粉、葱香辛料等混合加温,加工成海鲜调味品,不仅味浓,而且营养丰富。在国内,据媒体报道,研发使得原本无用的鱼鳞可以生产出胶原蛋白、明胶、动物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这样1吨鱼鳞就可带来近2.5万元的效益,胶原蛋白可用作化妆品原料,明胶可用作工业添加剂,即使是边角料磷酸氢钙和杂蛋白,也可以当作饲料,真正可做到物尽其用。
换一个想法,公益赢利两不误
从表面看,我们缺乏的似乎是想法和技术,但从更深层来说,不少企业对农业废弃物领域的陌生导致这方面的研发资金投入有限。上海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如今农技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做到的只是集合力量,使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不造成污染,如推进有机肥料加工处理中心的建设等。但他们的工作有一些与最新的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以及产业化建设无法及时挂钩。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刘家龙表示,不少在农业废弃物上提取的物质或者获得的创意说不定通过其他途径能够更快更纯更廉价地获得,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就可能不愿付出这类研发成本。但一些国家的例子就可以打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说法。日本的德山曹达公司既生产PVC又生产水泥,其将除去PVC的废塑料粉碎至25mm以下的粒度,不作造粒处理,直接用于水泥窑取代煤粉用燃料,处理能力已达到万吨以上,而含PVC的废塑料分解脱氯后也用作水泥烧制燃料的系统,脱氯产生的HCl再次用于PVC的制造。制造公司利用自己已有的产业链配合废弃物的特性,不用支付很多额外成本,但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何乐而不为?
上海有没有尝试过将秸秆、稻草作为造房的原料?农业废弃物利用行业协会相关人士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但为何没有做大?专业人士表示,一方面做这种生物原料砖需要的秸秆和稻草量很大,无疑抬高了原料的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这种建材较适合中小型房屋如别墅,但上海目前对大型房屋的需求显然大于别墅。在成本高且市场需求不大的情况下,这种新型建材乏人问津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如果反过来看,这种技术在市民中的知晓率其实很低,如果可以通过规模化运作压低运输的单位成本,同时在终端市场做足营销和推广工作,秸秆房屋环保节能的特色其实很符合上海市民的期待,而上海郊区的逐步向外辐射也提示着秸秆房屋在这块区域的潜在市场。
换一种包装,品牌效应事半功倍
目前上海有46家正规工厂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发酵,散布在市郊如南汇、奉贤等地区,东部多于西部,在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下,随意丢弃和非正规处理就会出现,导致全市400万吨的畜禽粪便中大部分没有被制成生物有机肥出售。
生物有机肥和化肥的区别在哪里?刘家龙打了个比方,如果生物有机肥相当于中国传统中药,化肥则相当于西药,前者含各种农作物所需营养物质和有机质,并能像中药调理全身那样改善土壤结构,而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会依据作物所需量进行配比,所以见效快。可见,两者各有千秋,而有机肥的使用更能维护土壤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见效快慢和价格因素,多数农户仍然坚持选择化肥,以至于一包400元的生物有机肥需要政府补贴250元,一些区县如青浦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加以补贴。那么生物有机肥的制造行业如何才能脱离补贴,真正走向市场并且盈利呢?
在日本的米山町有3.6万头牲畜,是日本著名的猪肉和牛肉产地,出产的大米也很有名。过去这里的牲畜粪便处理是个难题。当地农协和政府认识到,利用牲畜粪便和稻壳生产有机肥,不但可以解决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增加土地肥力,生产有机大米,增加农民收入。米山町农业资源循环设施主要是运用工厂化快速堆肥发酵技术,把猪、牛、鸡的粪便与稻壳混合后,制成高效无害有机肥;并对牲畜尿液进行无害化处理。米山町的“处理站”建好后,当地的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少,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了多赢的局面。此外,根据日本有关法律,从2004年11月起,家畜排泄物禁止露天堆放。而日本的《食品循环法》也规定,到2006年排放含有生鲜有机物质垃圾的单位要减排20%,同时对排放的垃圾有义务进行循环利用。有了法律的约束,畜禽粪便的处理设施就有了需求。这样的处理中心每天的收入可以保证其运营。其实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而目前在上海松江等地的一些农田,也在试验着一种名为种养结合的农业模式。与此颇为雷同,归结下来就是“一片粮田 一个简易猪场”的模式,使用农家肥来灌溉,但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有着三五亩地的农民犯不着为了循环经济模式而采用种养结合,而这部分人群占大多数;其次,如果没有专业的设备和一整套的流程,很可能导致生物有机肥的质量参差不齐,如仍有异味,或者有效成分含量低,重金属等有害成分没有条件去除,这对生物有机肥商品树立在农民心目中的可靠形象并无好处。而如果把标准集约化生产加现代思路包装的策略搬到有机肥料产业上,商机和环境保护就能完美组合。
眼下,消费者对于生物有机肥灌溉的蔬菜瓜果的青睐程度与日俱增,但市场的良莠不齐使他们根本无法辨别哪些是有机肥浇灌的产品,而农民也没有完全意识到有机肥的价值,所以这部分潜在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出来。而记者近日从本市工商部门了解到,今年的工作目标是要立足在各区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上,积极推动区域的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和特色领域的商标发展。如在南汇区,工商部门就大力推进商标兴农,鼓励实施品牌战略来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而作为农业重要一环的肥料产业,在最近一次的著名商标认定中却颗粒无收,可见作为消费者的农民对这类产品就不可能有整体上的认同。如一旦生物有机肥商品能在生产中建立起行业标准,如最大程度去除臭味,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并给予单位土地上作物的灌溉量的说明,而在销售部分则以品牌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则很可能在短时间建立起在农民心目中的品牌信任,再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理可得,一些蔬菜基地也可通过这样的模式快速成长起来,培养出一批有公信力的有机蔬菜品牌,把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而由于市场规律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上海目前畜禽粪便处理工厂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也就很有可能由于新资金自觉的涌入而得以缓解。而从这个层面来看,种养结合只不过是为达到循环生态农业而刻意进行的尝试,如果在有机肥料和有机蔬菜真正实现产品标准化而有利可图时,市场将自觉形成最经济的样态,即循环农业。
能源化利用技术 2009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农业废弃物气化燃烧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装置”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成果的非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形成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农业废弃物气化发电系统,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投资不到国外同类技术的2/3,运行成本也降低50%左右。近年来,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乃至大众的关注。它在国家能源多元化战略中占有怎样的位置?技术上进展如何?推广中难点何在?未来的发展之路又在何方?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有关专家对一系列问题做了解答。
秸秆正在变成“宝贝” “从‘七五’时期开始,我们已经在关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至今已研究了近20年。”谈起该领域的变化,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所长吴创之颇为感慨。“20年前,石油问题并不像今天这么突出,因此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鲜有人去关注。而现在,它已经成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课题。”
吴创之介绍,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各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约6.5亿至7亿吨,其中约30%还田,20%至30%作为农村生活燃料,10%至15%作为饲料或造纸等工业原料,其余的在地里浪费。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煤炭、石油液化气和天然气等商品能源,以农业秸秆作为生活能源的地区越来越少,大量的秸秆在收割季节就地焚烧,产生大量浓烟和灰尘,污染大气,成为特殊的环保难题。虽然国家和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秸秆禁烧文件,但由于各种秸秆废弃物数量巨大,而目前可大规模有效利用的技术途径较少,浪费和焚烧问题仍然很严重。
事实上,这些秸秆完全可以变成“宝贝”。和其他生物质一样,农业秸秆也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其化学成分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燃料相似,按所含能量计算,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煤,这决定了它们具备能源化利用的潜质。
但是,由于秸秆能量密度低、种类复杂,适用于煤和石油的常规能源技术很难方便高效地用于秸秆。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一直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瓶颈问题。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压块成型,也可以液化利用,而发电利用是目前应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
传统上,农业废弃物发电技术主要采用直接燃烧,产生蒸气发电的办法。但这一办法只有在规模大时效率才高,适于现代化大农场或大型加工厂的废物处理,对于农业废弃物较分散、收集运输手段较落后的发展中农业国家则不适合。目前,国内建设的一些秸秆燃烧发电站都出现了较大的成本问题,说明大规模秸秆燃烧发电技术在我国确实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供应存在较大的缺口,开发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中小规模生物质发电技术,灵活高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农业废弃物气化燃烧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装置”的研究正是着眼于中小规模的生物质发电。其推广应用不仅为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秸秆焚烧”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更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吴创之算了一笔账:如果农民把秸秆卖去发电,1亩地1年可增收100元;每建设一个10兆瓦的项目,就可以解决200个农民的就业。
“我国还承担着很重的节能减排任务,我们应该把农村的资源、农村的能源和农村的发展结合起来。”吴创之指出,如果一个镇上建这样一座10兆瓦的电厂,每年能够减少大约6万吨的二氧化碳,现在国际上减排1吨二氧化碳成本约为140美元,这样算来,新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如果得到推广,将为国家省下一笔不菲的二氧化碳减排成本。
规模适当,效率要高 与传统技术相比,新的中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优势何在呢?
吴创之介绍,最大的好处在于,传统的大型燃烧技术需要一个县或者几个县的规模,而新的技术只需一个镇的规模,运输半径小于10公里。这样,农民开着自己的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用车随时都能运送,大大降低了原料运输和储存的成本。规模虽然小了,发电效率却得到了提高。新技术在10兆瓦以内,可以达到传统技术25兆瓦以上的效率。
在核心技术上,广州能源所的专家们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突破了农业废弃物高效气化技术,能够把秸秆、谷壳、花生壳、树枝等各种不同特点的生物质统一变成可燃气体,使其像煤气一样易于利用;二是研制出了简单可靠的燃气净化集成系统,能够很好地净化生物质燃气中的杂质,使其达到发电设备的要求;三是突破了小规模独立应用的发电技术,提高了发电效率。
经过近10年的研究,广州能源所已经绘制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利用技术路线,研制出的农业废弃物气化发电系统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实用性和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具有推广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目前研制成功并应用的气化发电系统最小规模为200千瓦,最大已达6000千瓦,可以根据规模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发电系统,符合我国农业废弃物比较分散的特点。此外,还具有较好的洁净性,环保效益明显。
迄今为止,中小规模生物质气化发电关键技术、核心设备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已取得了6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而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投资不到国外同类设备的三分之二,运行成本比国外低50%左右。
广州能源所的专家们正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技术。原来只是将生物质用来发电,而下一步他们希望用相同的核心技术,将生物质变为液体燃料,代替农村现在用的液化气,以解决今后农村面临的能源紧张问题。
“现在农村的能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落后地区仍然在烧的秸秆、柴禾,另一种是烧煤,第三种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已经普遍使用的液化气。其实,使用液化气是全国的趋势,但农村不同于城市,存在搭建管道的难题。同时,液化气肯定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贵。未来怎么办?我们完全可以把秸秆变成液化气的替代品,去满足农村高层次的能源需求。而这也是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正在攻克的一个难题。”吴创之说。
推广应用,初见端倪 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利用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在江苏兴化建成装机容量为5兆瓦的示范电站,该电站示范运行中每天可发电8万多千瓦时,年发电可达2500多万千瓦时,最高发电效率达到27.8%左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生物质气化发电厂,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可以实现商业运行的中型生物质气化联合循环电厂,性价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运行结果表明,生物质发电的上网成本约为0.55元/千瓦时,而按我国已颁布的生物质发电补贴办法,江苏生物质能电价最高可达0.75元/千瓦时,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生物质气化发电站的成套性和实用性,专家们在进行应用示范的同时,又开发了从400千瓦到10兆瓦的不同规格的气化发电装置。自2001年以来,已签订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27个,总装机容量40多兆瓦,累计销售设备合同额近1.65亿元,每年新增发电量近1亿千瓦时。
在我国农村,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已经取得了显著效益,在国内先后建成中小型生物质气化发电站22座,为农村提供1000多人的就业岗位;先后利用废料共3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5万吨,避免了大量的焚烧污染,与燃煤电站相比,减排二氧化碳约35万吨、二氧化硫约5000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虽然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了新技术的良好效益,但推广难的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最开始我们在农村缺电的地方推广这项技术,应用于木材厂、碾米厂等乡镇企业,由于电比较贵,供应又很不稳定,这些企业可以用我们的设备自己发电自己用。秸秆焚烧难题凸现出来以后,我们开始瞄准农业秸秆丰富的地方,如湖北、江苏等盛产棉花(13520,55.00,0.41%)、水稻的省份进行推广。但目前看来,推广还是比较困难,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吴创之说。
问题之一在于生物质发电相对于水电和煤电来说贵了很多。生物质发电规模小,比较分散,效率偏低,为此,国家进行了每千瓦时电0.25元的补贴。但各种成本算在一起,电价仍然比较高,难以保证企业盈利,因而对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问题之二在于原料供应没有保障。农民提供的原料是有季节性的,某几个月有,某几个月又没有。同时,农民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也没有办法。由于对原料的市场控制能力差,电厂的运行时间无法保障。如果一个电厂年发电6000小时才能盈利,那么只发电4000小时肯定亏本。
问题之三在于新技术是适合于分散利用的,而现在分散利用的技术还不多,因而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生物质能与风能等新能源不同,并不是越大越好。现有政策补贴明确要求12兆瓦以上的电站,而新技术适合10兆瓦以下的,国家补贴没有明确规定,因而目前的小型发电项目大部分上网困难。
如何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吴创之认为,这需要多策并举:一方面,要尽快探索出有利于农业秸秆收集和管理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发展更多适于分散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发电技术。同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分散利用生物质,而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利用。
“过去农业废弃物气化发电领域90%都是我们在做,量虽小,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企业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下,它将获得快速发展,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农村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吴创之满怀信心地说。
污染土地 工业废物产生以后,须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地。当污染的土壤中的病源微生物与其他有害物质随天然降水,径流或渗流进入水体后就可能进一步危害人的健康。工...
淘米水浆衣服 沉淀后的白色淘米水,煮沸后可用来浆衣服。 废牙刷制挂衣钩 废牙刷去掉刷毛,将牙刷头部置于1杯开水中,待其软化后,迅速用手将牙刷柄弯成钩(冷却变硬后再松手),然后钉在适当的位置...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把固体废物分为三大类,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
应用价值工程变废物为肥料 支援农业效益高
动力厂是吉化公司自备的电厂。1988年新上一台HG—180/9.8—YMI型液态排渣立式煤粉旋风炉。年排“水淬渣”为3.89万吨,排出这些废渣设计没有堆放场地,一部分供生产水泥原料,剩余部分急待综合利用。面对如何处理掉这些废渣,保护环境
危险废物运输
危险废物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危险废物的运输、 装卸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防止意外安全 事故的发生,做到危险废物的运输、装卸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公司内所有危险废物的运输、装卸环节。 三、职责: 1、营销部负责对运输车辆、人员的资质检查及车辆安全设施的 检查。 2、相关单位保管员负责整个装卸过程的监护。 3、安全部负责对装卸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四、工作程序 1、营销部在危险废物进行装卸前,要根据有关要求检查车辆的 资质和安全附件是否齐全。 2、对装卸操作人员的工作要求 3 、装卸操作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其他人不 得擅自操作。 4、操作人员在装卸危险废物期间不得脱离岗位,当班不能装卸 完毕或有紧急情况需交下一班次或其他人继续装卸时, 一定要以书面 的形式交代清楚,防止发生物料的泄漏。 5、装卸、搬运危险废
固体废物按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此外,还有农业固体废物、建筑废料及弃土。固体废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广东普通高校土壤环境与废物资源农业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现有重金属研究实验室、有机废物农用资源化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有机污染控制实验室、公共仪器室等室内实验室约1600平方米,室外的温室、网室700平方米,合计约2300平方米。拥有主要的无机和有机分析测试设备,如原子吸收光谱仪、HPLC-ICP-MS、GC、TOC测定仪等。
广东普通高校土壤环境与废物资源农业利用重点实验室希望建成国内一流的土壤和农业环境保护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华南地区中心。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有机废物农业利用、农业和农村污水处理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广东普通高校土壤环境与废物资源农业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1)土壤污染防治: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2001年以来获得国家863探索项目“与强化植物提取相结合的重金属原位深层钝化技术”和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在筛选出水稻、菜心低累积重金属的作物品种的基础上,开发出重金属超累积植物与低累积作物套种来修复污染土壤的新模式,实现边生产边修复,并发展成为化学添加剂加强的套种联合技术,成为国内外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的新亮点。(2)有机废物处理及农业利用: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糖厂有机废物、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造纸厂污泥的系列研究,不少成果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环保型控释肥技术、污泥堆肥技术等。(3)农业和农村水环境控制技术:参加国家863计划“滇池入湖河流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 等重大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广东省多个项目,在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技术方面,形成了以复合人工湿地为代表的一系列适合于华南地区减少农村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体系,并大范围推广应用。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的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1.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等;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的、工业的、城市生活的、农业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体废物还可分为有毒和无毒的两大类。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和传染性的固体、半固体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公布)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物和危险废物。
2.危害
固体废物是环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还经常以水、大气和土壤为媒介污染环境。固体废物不像废气、废水那样到处迁移和扩散,必须占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体废物侵占土地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堆积的工业固体废物有60亿吨,生活垃圾有5亿吨,预计每年有1000万吨固体废物无法处理而堆积在城郊或公路两旁,几万公顷的土地被它们侵吞。
3.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以往,“处置”是指无控地“将固体废物排放、堆积、注入、倾倒、泄入任意的土地上或水体中,使这些废物进入环境”,很少考虑其长期的不利影响。随着环境法规的完善,向水体倾倒和露天堆弃等无控处置被严格禁止,故所说的“处置”是指“安全处置”。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