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起草背景及必要性
为切实推进盘锦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助力盘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市政府出台《盘锦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二、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工作目标:到2022年,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城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教育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综合实力与盘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相适应,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重点任务中从实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行动计划、实施立德树人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行动计划、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师德师风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行动计划、实施教育优先投入行动计划等十个方面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深入推进全市教育系统“1 5”党建载体活动,在机关开展“五树五创五争当”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一访二联三谈”“亮身份、树形象、做贡献”“双向培养”“党员教师帮扶学困生”活动,在高校实施“校园先锋工程”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完善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推进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舆情分析研判。
实施立德树人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标准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编撰《盘锦市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继续组织召开培养良好习惯现场会。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推动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开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出台《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引导职业院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行动计划中提出:多方式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健全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80%以上,在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数占比达到50%。
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中提出:鼓励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纳入市发展规划及教育发展规划中,新建(在建)配套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办成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到2020年,完成全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到2019年底,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2年,实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基本消除大校额。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以上。
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行动计划中提出: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探索实施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高中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全市普通高中学校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推动特色高中学校构建系统的优势特色学科课程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特长培养模式。到2022年,全市优质特色化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75%以上。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以我市重点建设的石化及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制造等8条产业链为纽带,组建盘锦市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到2022年,依托联盟培育1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步推进华锦阿美石化项目等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所需的人才建设,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加快推进课程改革,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支持我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企业与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二级学院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支持驻盘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盘锦新时代振兴需要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驻盘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共建学院(学科)、高水平科研组织和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设立急需专业,培养紧缺人才。支持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和驻盘科研院所面向海内外吸引高水平人才。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类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和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工作。加快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盘就业、在盘创业。到2022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行列,建设4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
实施师德师风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各种形式师德师风教育,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方式,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造就“四有”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和教师违规行为专项督导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规行为,强化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监督举报,并形成常态化的机制。加强学校法治建设水平,依法纠正学校、教育机构和校长教师的违纪违规行为。
实施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行动计划中提出:通过“县管校聘”等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中小学教师良性流动的常态机制,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允许职业院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由教育和编制部门核准,中职学校可预留教职工编制总数的15%(不做固定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专门用于聘请专业课兼职教师,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师补充机制。
实施教育优先投入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教育支出责任和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加快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各类教育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按时足额拨付各级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严格落实班主任300元/月津贴标准。严格落实农村教师差别化补贴政策。
保障措施中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加强督导评估、营造良好氛围四个方面提出如何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2100433B
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八届第22次常务会议讨论研究通过,现将《盘锦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30日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补齐教育短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盘锦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到2022年,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城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教育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综合实力与盘锦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相适应,教育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行动计划。在教育系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推动教育系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全市教育系统“1 5”党建载体活动,在机关开展“五树五创五争当”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一访二联三谈”“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双向培养”“党员教师帮扶学困生”活动,在高校实施“校园先锋工程”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动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修课和主题团课党课。鼓励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学生开设“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公共选修课。完善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推进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和舆情分析研判。实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配优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深入推进教育系统从严治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加强教育系统统战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各区县政府,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二)实施立德树人行动计划。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标准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名师、优课评选活动,用三年时间实现校校有思政课名师。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对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专题轮训。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编撰《盘锦市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鼓励学校邀请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定期到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等活动。继续组织召开培养良好习惯现场会。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推动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开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制定并印发《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引导职业院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政府,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三)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行动计划。多方式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健全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严格按照标准规划、配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已建、在建小区未规划幼儿园的,各县区政府要制定补救措施。已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办成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加大无证园清理规范力度,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评估范畴,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扭转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逐步建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80%以上,在公办幼儿园的幼儿数占比达到50%。
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四)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行动计划。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按照省定标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实施集团化、学区化办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乡镇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和乡镇学校寄宿床位。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纳入市发展规划及教育发展规划中,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新建(在建)配套义务教育学校一律办成公办学校。科学划定学区,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并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严格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并完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规范有序发展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互联网 教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到2020年,完成全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到2019年底,全面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到2022年,实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基本消除大校额。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6%以上。
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妇联、市残联
(五)实施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行动计划。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探索实施优质高中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高中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全市普通高中学校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推动特色高中学校构建系统的优势特色学科课程体系和较为成熟的特长培养模式。促进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逐步向职业院校分流,对具备转岗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技能培训。制定全市高中教师资源统筹办法,高中教师可在市域内流动。开展高考改革专题研究与全员培训,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教育等改革。加大对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指导学校落实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实施好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到2022年,全市优质特色化普通高中在校生占比达到75%以上。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政府
(六)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行动计划。以我市重点建设的石化及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制造等8条产业链为纽带,组建盘锦市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到2022年,依托联盟培育1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同步推进华锦阿美石化项目等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所需的人才建设,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加快推进课程改革,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支持我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企业与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二级学院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政府
(七)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驻盘高校、科研院所等围绕盘锦新时代振兴需要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驻盘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共建学院(学科)、高水平科研组织和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设立急需专业,培养紧缺人才。支持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和驻盘科研院所面向海内外吸引高水平人才。依托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类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和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化工作。加快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在盘就业、在盘创业。到2022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行列,建设4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
责任单位:市委教育工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八)实施师德师风提升行动计划。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各种形式师德师风教育,创新师德教育内容和方式,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造就“四有”教师队伍。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师聘任、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实行师德师风表现一票否决制。加大学校和教师违规行为专项督导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规行为,强化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监督举报,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提高学校法治建设水平,依法纠正学校、教育机构和校长教师的违纪违规行为。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县政府,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九)实施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行动计划。通过“县管校聘”等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中小学教师良性流动常态机制,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到2019年,兴隆台区所属中小学全面实行“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到2020年,在全市推广。允许职业院校依法依规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由教育和编制部门核准,中职学校可预留教职工编制总数的15%(不做固定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专门用于聘请专业课兼职教师,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师补充机制,建立学前教育成本负担机制,解决幼儿园教师、工资、职称、社保等方面的问题。新增公办幼儿园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办法和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招聘,对责任、能力和专业化程度要求高的领导管理岗位人员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现有公办幼儿园在编在岗人员中以支教形式进行选派,对保育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纳入合同制管理。
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十)实施教育优先投入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教育支出责任和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加快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各类教育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加快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时足额拨付各级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完善普通高中学费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学费足额返还。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严格落实班主任300元/月津贴标准。严格落实农村教师差别化补贴政策。
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责任,牢牢把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分析和指导,在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保障。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风、政风、校风、学风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二)深化教育管服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加快推进管办评分离体系的建立。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三)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对县区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评价问责机制,压实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完善督导责任区制度,完善中小学生发展水平监测机制。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切实做好督导评估工作,建立健全教育现代化评估监测机制,逐步完善监指标、对象范围和监测细则,分步确定目标、分步组织推进。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部门要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认真履行部门教育职责。严格规范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各类评比表彰和考核活动,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引导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发展改革的良好局面。
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5月13日晚,海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委副书记、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军就《行动计...
盘锦市体育局? 盘锦市体委? 盘锦市体校 ? 急急急~~!!!!!!!!
体校在兴隆台体育馆里,你可以到附近问问
据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按照省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决策部署,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意见》。 意见指出,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
促进高质量发展重要政策解读任务分工计划表
1 / 12 促进高质量发展重要政策解读任务分工计划表 序号 发布主题 拟发布时间和方式 发布单位 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坚决防止“地条钢”死灰复 燃,定期开展督查执法,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发布时间:每季度首月日前; 发布方式:文字解读。 市经信委 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实施传统产业新一轮技术改 造,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 已发布文字解读,后续根据工 作进展进行解读。 市发改委 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扎实推进“降成本”,从六 大方面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解决以任何名义收取 清单之外的保证金项目。 发布时间:年月底;发布形式: 新闻发布会。 市经信委 市规建委 2 / 12 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稳步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 将新就业职工和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租房 保障范围;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 原则争取建设用地和供应各类建设用地情况。 已发布文字解读,后续
开展九大林草行动推动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从2019年到2022年,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以增加国土绿量、提高林草绿质、提升生态绿效为总揽,分层分类开展九大林业和草原行动计划,举全区之力打一场生态建设攻坚战。开展生态修复行动。主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培育\"结构合理、系统稳定,功能完备、效益递增\"的森林生态系统;实施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工程,完成新造林及改造提升200万亩;实施\"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绿网提升工程\
州教育局解读:《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文件制定出台的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2016年7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7〕13号,2017年6月30日),黔南州为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于2017年12月制定下发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南府发〔2017〕1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16年—2017年我州义务教育面临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等新形势和新变化,我州县(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市挤”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乡村弱”办学条件不达标,管理教学质量不高长期存在。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促进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
二、起草过程
起草工作是在黔南州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州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前后历时8个多月,分为三个步骤:
——调研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2016年12月,在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后,由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欧开灿牵头,率州教育局办公室、基教科科长等有关同志赴荔波、平塘、长顺、独山、瓮安、福泉、都匀、龙里等县(市),深入城乡中小学校,实地调研各县(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情况,形成了《实施意见》的提纲。2017年2月,州教育局牵头,召集州编办、州发改、州人社局、州财政局等州直部门,各县(市)教育局和州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听取州直部门和县(市)教育局对《实施意见》提纲的意见或建议。正式成立了起草《实施意见》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起草阶段(2017年3月-2017年7月)。我们在充分学习研究、领会《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吸纳借鉴其它省(市)、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黔南城乡教育发展实际,在2017年3月至4月起草了《实施意见》初稿,并反复多次在教育系统内部征求意见并不断修改。
——征求意见(2017年7月)。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提高《实施意见》的质量,7月21日至27日,我局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发到州直相关部门和12个县(市)征求意见。针对大家提出每一条意见建议,我们又认真研究,尽量采纳,经反复修改,最后形成定稿,7月31日,提交州人民政府审定。
在起草过程上把握好4个原则:一是突出指导性。《实施意见》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在指方向、明任务,注重定性的要求,减少定量的表述,为各县(市)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留下合理的空间。二是体现持续推进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实施意见》始终把创建当成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推进,而不是作为一项活动来开展。三是注重科学有效性。将国务院、省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建设的大方针、大原则,落到义务教育各阶段,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四是坚持继承中创新。一方面,把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坚持好、运用好;另一方面,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有丰富的新内涵新特征新要求,突破固有的思维和模式,与时俱进。
三、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主要措施、组织保障”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这部分主要是明确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改革发展的总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要求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健全法治为可靠保障,按照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坚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五个方面的原则。
主要目标。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四个统一”;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新增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巩固学校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巩固“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进一步巩固提高乡村教师待遇。2018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20年,基本消除城乡二元壁垒,基本消除大班额,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全面完成教育脱贫任务,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第二部分:实施步骤
我州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组织发动阶段(2017年9月底前)
主要开展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营造氛围。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制定方案等工作。
第二步:分类推进阶段(2017年9月-2020年)
1.2018年福泉市、荔波县、独山县、龙里县达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目标;
2.2019年都匀市、瓮安县、惠水县、贵定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县、长顺县达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目标;
第三步:总结提高阶段(2020年底)
第四部分:主要措施
主要明确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三方面主要措施和11条具体措施,并明确责任单位和部门。
(一)提升城乡学校科学布局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办学质量。
1.科学规划城镇学校布局,合理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规划局、州国土资源局。列第一位者为牵头单位,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2.着力提升农村学校科学布局规划水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规划局、州人社局、州财政局)
3.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
4.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县级政府,州教育局)
(二)加强城乡中小学人事制度一体化改革,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5.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县级政府,州编委办、州教育局、州财政局、州人社局)
6.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县级政府,州发展改革委、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财政局)
7.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司法局、州财政局)
(三)改革控辍保学机制,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8.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财政局、州民政局、州交通局)
9.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财政局、州公安局)
10.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妇联)
11.全面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 (县级政府,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卫计委、州司法局、团州委州妇联)
第五部分:组织保障
从加强党的领导、落实政府责任、明确部分职责、加强督导检查、营造良好氛围5个方面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提供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县级政府,州教育局)
(二)落实政府责任。(各级政府)
(三)明确部门职责。(州教育局、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编委办、州人社局、州国土房屋局、州住房及城乡建建设、州规划局)
(四)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政府)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政府)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南府发〔2017〕19号)制定出台将近一年的时间,全州各县(市)相继制定了本县的实施方案,扎实的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学校建设, 2018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认真落实对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做到贫困家庭学生全员覆盖,全程资助,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辍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评选乡村学校优秀学生,激励学生阳光健康成长,丰富学生校内外学习和生活;加强乡村学校环境整治,评选最美乡村学校,加大城乡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不断提升乡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进一步改善。
发展历程
2021年9月,《福建省推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2021~2023年)》发布。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建筑业应当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行业企业必须加快推进系统性数字化建设,提升“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
日前,中国数字建筑峰会2022·城市峰会开幕式在广州召开。峰会以“系统性数字化重塑企业发展力”为主题,开幕式设1个主论坛和数字成本、数字施工、数字设计、数字建设方、数字交易、数字供采、图形技术7大专题论坛,通过专题演讲和圆桌对话形式,就新格局下数字化转型发展前景,如何加快新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全方位系统性开展数字化转型、重塑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在开幕式现场,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成员贾康表示,中国经济仍具有相当可观的成长性,建筑业要“取势、明道、精术”,随国家战略乘势而上,争取政策红利。数字化转型要专注数字经济产业化和产业经济数字化方向,在数字赋能建筑业升级发展方面作出更多努力。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表示,推进数字化转型,行业企业要深刻把握和理解“数据、连接、算法”三大核心内容的关系和运行逻辑,致力于业务数字化、能力平台化、数字业务化“三步走”的能力进阶,打造系统性数字化,重塑企业掌控力与拓展力。
在数字成本专题论坛上,对于如何运用数据驱动、重塑企业拓展力,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副站长、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会长卢立明表示,企业要将数字化转型上升至企业级战略高度,加快部署新技术与建筑技术深度融合。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只飞表示,成本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数据驱动是关键,要在数据构建、系统建设、数据驱动3个层面建立新的创新思路,有序推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表示,把数字化转型“天龙八部”的“八化”(数字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个性化、共享化)与企业所有要素及其每一个变化环节一一对应,会找到无限多的创新机会。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商务部副总经理于明秋提出,要积极研究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对商务管理的新要求,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层级、全流程、全方式重塑。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本大数据方案部总经理王磊表示,成本的数字化转型,要回到每个工程项目上,向各个项目要利润。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徐远认为,成本管理工作贯穿项目整个生产链条,要以全成本视角进行全局管控。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分公司副经理龚世峰表示,施工管理和成本管理两条线一起抓,要坚持数字化转型之路,重塑成本数字化管理信心。
在数字建设方专题论坛上,《2022建设方数字化白皮书》发布。广联达建设方数字化研究院院长潘大勇对白皮书作了解读,他表示,围绕“一体化企业管理”“创新化产品研发”“精益化生产建造”“精准化客户运营”4个主题,建设企业正在通过践行“企业经营平台化”“项目管理精益化”“客户运营精准化”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广联达副总裁、数字建设方总经理郭建锋提出,建设企业是推动智能建造落地的核心动力源,推动智能建造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建设企业有能力、有实力整合智能建造价值链。
数字施工专题论坛以“数据驱动科学决策”为主题。对于施工企业如何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原首席顾问、中国船舶独立董事宁振波表示,数字化核心是业务转型。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尹超分享了数据治理的规划、实践、思考,并表示,数据治理是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鹏翊表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是组织模式、采购模式、协作模式以及业务模式的转型。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延宏认为,转型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我,从企业实际出发。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国良表示,要将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部署到建筑作业流程中,实现降本增效,要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逐步由人工审核决策转变为数据分析决策。广州珠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建友表示,“一把手”牵头是关键,数据治理要从顶层进行规划设计。广东美城建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恒求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顶层设计需要慢慢规划,持续优化。
此外,会议期间,广联达还发布了《广联达数字设计白皮书》《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2022白皮书》等,以更好地为建筑业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赋能。
据了解,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标志性年度盛会,中国数字建筑峰会已经成功举办13届。本届峰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蓝迪国际智库、全联房地产商会、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