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我市始终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放在加强决策及落实情况公开,行政权力运行公开、财政信息公开、民生工程、基层政务公开、行政效能建设等六个方面,召开了全市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并对全市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分管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等专业队伍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的技术服务和新系统升级工作。目前我市所有政府部门及县(区)政府都已在攀枝花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进行了公示,并规范有序进行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坚持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体系,对市级部门、各县(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全年的综合工作,坚持每季度通报部门、县(区)政府信息上网公示情况。将网上政务公开作为建设重点,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目录索引,网上依申请公开,社会监督评议等,基本实现了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并兼顾完整性和条理性。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形成了较完备的公开渠道体系和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各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继续完善领导机制。2011年,我市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组织体系,设立市信息公开办公室。全市5个县(区)、60余个市级部门也全部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均为所在单位行政“一把手”,副组长为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运作。2011年,我市各县(区)及市级重点部门根据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均制定了适合本部门实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目录和指南,顺利完成向新平台的转换工作。三是强化考核评价机制。除将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市政府系统工作评价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外,还制定了《攀枝花市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制度(试行)》,引入社会机制参与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进行监督评议。四是强调保密审查制度。通过《攀枝花市政务公开审核办法》、《攀枝花市政务公开目标管理考评办法(试行)》、《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违反政务公开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信息公开内容的保密、保障和责任追究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载体和平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石。在坚持做好公示板、导视图、新闻媒体等传统方式宣传的基础上,今年(2011年)我市重点加强了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电子政务大厅等载体建设。一是重点建设了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我市投入资金155万元,对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加强了网站安全防护能力建设。网站按照工信部和省政府网站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建设,重点对服务企业、服务市民等九大民生领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目前建设有移动手机版、残障版、简体版、繁体版和英文版,设置攀枝花概况、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参与、公共服务等频道。总栏目数已达10927余个,栏目信息内容总量已达21万多条。2011年,网站访问量达300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达9.13万人/次,同比增长55.74%。在近几年的政府网站建设中,我市将网上政务公开作为建设重点,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目录索引,网上依申请公开,社会监督评议等,基本实现了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并兼顾完整性和条理性。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形成了较完备的公开渠道体系和较为完善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各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市门户网站首次进入全国20强,并连续六年荣获“中国特色政府网站”称号。
二是搞好新闻发布。我市在继续完善政府重要工作通报制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扩内需保增长、民生工程、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大活动进行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推动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建设。我市在全省市州中建起了首个新闻发布厅,每年召开各类新闻发布会均在20场次以上,逐步树立了新闻发布的权威性,使新闻发布工作成为政府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
三是建好电子政务大厅。2011月,我市按全省建设电子政务大厅的要求,全面启动电子大厅建设,顺利完成了市级电子政务大厅系统的部署开通,并建立了电子政务大厅运行管理的相关制度,予以规范管理和应用。电子政务大厅作为我市重要的网上政务公开、咨询办事、交流互动平台,不断丰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积极推进网上办事,努力为公众咨询办理审批服务事项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化服务。目前,我市将涉及进驻项目办理的政策法规及公告及时在电子政务大厅发布,所有进驻项目的申请材料格式文本、示范文本均可在电子政务大厅进行网上下载和填报,90%以上的进驻项目实现网上预审,75项事项进行网上受理,5项事项进行网上办结,网上受理和办理事项位居全省前列。为使公众更直观方便访问电子政务大厅在线咨询查询和申请办事,我市在省内率先建成了三维虚拟电子政务大厅,增强了电子政务大厅的可视性和人性化;同时,督促各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了区(县)电子政务大厅的安装开通,实现了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项目及其相关信息在电子政务大厅的全公开。
(一)通过政府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11年,我市通过网站主动公开信息数量84520条,其中通过市、县(区)、部门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量78650条。
(二)通过《攀枝花政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全年共编辑12期,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区(县)政府、市级部门、乡镇(街道)机关和村(社区)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等免费赠阅。
(三)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等其它途径查询信息数量5870条,全年召开新闻发布会22场。
(四)通过政(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目前全市44个乡镇和352个村都成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固定的政(村)务公开栏;全市乡镇政务公开面达100%,规范面达95%,村务公开面达100%,规范面达92%。
2011年,全市收到申请公开1件,按照《条例》的要求严格审查后未予公开。
一、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 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学校始建于1965年初春。1994年秋,学校秉承“师生的未来和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践行“为人生高大丰满、祖国昌盛富强而奠基”的校训,创办了攀西地区第一所...
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推荐攀枝花市中美装饰有限公司,它们从事装饰行业多年,经验比较丰富,技术也发展到比较成熟,有专业,高素质的设计师提供各种各样的装饰风格,顾客的选择多,还有高效的施工队伍保障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装饰过程费用...
2011年,全市各级政府法制部门及法院系统未收到任何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申请和因政府信息公开提起的行政诉讼。
全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均严格按照《条例》及《实施办法》的要求,未收取政府信息公开任何费用。
1、少数部门对信息公开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存在工作抓而不紧的现象,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个别单位公开内容还不够规范,公开的内容避实就虚。
3、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调研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的调查研究,切实抓好上级政务公开有关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二是做好调研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三是结合我市实际,尽快转化调研成果,切实解决我市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确保信息公开的真实性,规范和完善信息公开的形式和渠道。
2、继续将信息公开工作列入我市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今后,我市将继续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我市专项目标管理体系,加大督查力度,用制度保障公开工作经常化,努力使我市信息公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3、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社会监督评议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的监督体系。
4、强化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新闻发布会、政务服务中心和网上政务服务中心等载体建设。
5、大力开展便民服务。对全市各区县和开发区所属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便民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全市统一的便民服务事项标准。
建设局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建设局 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08 年,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按照区管委关于政府信 息公开的文件精神,建立了工作网络,健全了运行机制,保证 了政府信息公开效果。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全面、有效地主 动公开政府信息,积极受理和回复群众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 请,为广大公众提供了比较好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一、主要工作作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政府信息 公开担任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 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日常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根据《条例》精神,结合建设局实际, 制定相关制度,以此来规范内部的信息公开工作,确定了政府 信息的公开原则,界定了职责,明确了主动公开、免予公开、 依申请公开的内容,规范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形 式、地点,提出了保
攀枝花市与中国钢研集团组建攀枝花钛及钛合金研究所
2012年11月1日,攀枝花市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钢研)合作共建攀枝花钛及钛合金研究所签约仪式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举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剡,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王臣出席签约仪式并分别发表讲话。副市长刘建明主持签约仪式。
毕节市人民政府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贵州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工作报告编制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公布2014年度毕节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涉及数据统计时间为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
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现向社会公布2011年度本局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不予公开政府信息及咨询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工作存在问题及改进情况共六个部分组成。报告所列数据统计期限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联系(地址:江门市白沙大道西1号1幢2楼 ;邮编:529031)。
一、概述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根据《条例》,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人员配置。设立了“两组一室”。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小组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投诉办公室。局党组书记、局长亲任组长,指定一名分管领导统筹负责,由办公室牵头,各职能科室积极配合,抓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
(二)积极组织学习培训。2011年,我局多次组织公务员学习《条例》、《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行)》、省府办《印发广东省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的通知》等,加强专题培训力度,提高公务员依法公开水平,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各项工作。
(三)继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一是修订《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明确信息公开范围,做好本局政府信息公开。二是制定《市发改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局ISO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三是继续完善保密审查机制,坚持上网信息要经局领导审批,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把好涉密信息保密关。四是落实配套制度。完善社会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网上审批系统,及时在江门政务网与江门投资网上发布、更新有关信息。
(四)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照部门职责抓好投资环境推介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行政权限公开工作,做好价费审批和监管工作,抓好投资项目招投标核准工作,不断规范建设好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公开栏目、政务网站、办事指南等,重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OA系统和政务交流平台的应用,提供多链接的信息服务,拓宽信息公开渠道。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2011年,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486条,其中涉及我市经济社会热点新闻类115条,项目审批核准类229条,工作动态类40条,政策法规类67条(含转发)、咨询投诉类35条。
另外,我局还在江门日报和本局网站定期公布“菜篮子”价格监测行情。
(二)公开形式
对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本机关主要采取网上公开的形式。本机关受理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和信函、传真申请的机构为市发展和改革局,办公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联系方式见网站首页。
三、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政府信息
(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没有接到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二)咨询情况
2011年,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共接到186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咨询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事务,其中面谈咨询12人次,占6.4%;电话咨询174人次,占93.6%。主要是查询有关的办事方式、程序或政策方面的问题,均已答复或转介到相关部门。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未发生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是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网站软硬件建设力度不够,制约着政务公开的信息化步伐。
(二)改进措施
一是按照《条例》和有关保密制度的规定,进一步梳理政府信息,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二是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优化网站配置,扩展系统功能,保障政府信息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达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11年度)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2011年,达州市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公正、公平、便民”的总体原则,以公开促工作,以公开树形象,以公开赢民心,切实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开展行政权力梳理规范公开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达市委发〔2011〕4号)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相关规定,2011年6月3日,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达州市制定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暂行办法》,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达州市市级行政权力清理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目前,市级56个部门和单位正按照清理审核的方法步骤做好行政权力清理工作。
(二)积极稳妥推进部门预算公开
一是继续做好政府收支总预(决)算公开工作。经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财政总预(决)算报告,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等多种人民群众知晓度高、易于接受的渠道和形式,由财政部门予以了公开;二是深入推进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工作。从2011年起,财政部门和相关项目单位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四川省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专项资金的政策依据、政策标准、分配结果等相关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报纸、公示栏等多种形式予以了公开,并完善了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提高了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影响力;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实现了口径公开、程序公开,进一步完善了决策审核机制。从2009年起市级部门预算提交人代会审查,2011年向人代会提交了45个部门(单位)的收支总表、支出预算表以及编制说明。
(三)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
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省上的要求,成立了由市经信委牵头,市监察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等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达州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协调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公开制度,同时在市、县(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了信息公开专栏。截止12月31日,全市在省统一平台上共发布信息3691条,其中市级部门1588条,县(市、区)2103条。
(四)全面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2011年,各公共企事业单位认真落实《达州市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实施办法(试行)》,继续以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办事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办事公开,重点突出“六公开”:一是公开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权限、服务范围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二是公开重大事项的决策方式、过程和结果;三是公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政策;四是公开服务事项以及办事依据、条件、材料、程序、时限、收费标准;五是公开办事承诺、违诺责任及结果反馈;六是公开廉政建设情况。同时,部分公共企事业单位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便民服务手册和相关申请书范本等摆放在窗口等方式,方便办事单位和群众查阅咨询,为公众提供透明、快捷、方便的服务。
市教育局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把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作为校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全市中小学认真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每学期开学前在学校明显的位置悬挂收费公示牌,将“三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和家长公布。市卫生局狠抓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医疗机构的院务公开督查工作。重点督促实行了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药品价格公开制、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特需医疗服务告知制等制度。市经信委积极引导电力行业开展办事公开工作:一是制定并向社会公布了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员工服务行为“十个不准”等规章制度;二是在供电营业大厅设立了电子显示屏,对供电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了公布;三是国家电网设立了“95598”供电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用户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服务投诉和电力故障抢险抢修,地方电网也开通了供电服务电话,方便用户查询、缴费、投诉及建议等。引导督促通讯行业积极推进办事公开:电信公司开展“五个一”服务承诺,移动公司制定了十项服务举措,联通公司推行了八项服务标准。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截至2011年12月31日,市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信息累计8万余条,其中2011年公开信息22400余条。网站公开了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政策法规、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应急管理、财政预决算、民生工程、重大投资项目等政府权威信息。今年(2011年)在门户网站首页开设了“政策解读”、“民生工程情况公布”、“电子政务大厅”,方便了群众更好地了解政策和在线办事。在全市乡镇全面推进建立了政务公开公示栏,并对干部工作日去向进行了公示。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市对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对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的信息报送人员进行了技术和操作培训。新系统已于2011年12月底启用。
(二)通过政府公报公开。《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实行赠阅制,目前共发行十一期,每期发行量达2000余册,刊登各类文件、信息400余条。开设了“规范性文件”、“市政府文件”、“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市长笔谈”、“领导讲话”、“工作研究”、“基层风采”、“巴山渠水”、“巴渠文化”等栏目。改进发行方式,扩大发行数量,向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免费发放,在市内人群集中的场所设置免费发放点,让群众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措施,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与全省各市(州)及邻省友好城市进行刊物交换。
(三)通过新闻发布会主动公开。全年共召开新闻发布会11次,对涉及群众关注的民生工程开展情况、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举办情况、“两会”召开情况、春运等热点内容都进行了及时公开、权威发布。
(四)通过阳光政务热线主动公开。2011年,为进一步贴近群众,市监察局完善了“网络、电台、电视、报纸”四位一体的《阳光政务》举办方式,共举办《阳光政务》热线节目52期,受理群众咨询339件、诉求275件、建议208条,办结率达99%, “阳光政务”热线节目得到了群众的关注与认可,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1年,市本级共受理6件公民依申请公开,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的指导和督促下,相关部门依法向申请人及时准确地提供了相关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收费情况
在我市公民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中,相关部门严格按有关规定只收取了检索、复制等成本费用,没有收取其他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全年没有出现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部分部门依法公开、主动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有待进一步完善。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改进: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坚持把主动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扩大主动公开信息量。二是进一步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责任,提高回复质量,对各部门办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三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优化网站栏目,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大力宣传,使政府信息公开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五是进一步加强市长热线对各部门办理情况的督查督办工作,确保群众来电反映问题能够真正得到及时落实和解决。六是进一步完善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并上墙公布,方便群众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