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气象资料是指监测区域的常年主导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能、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因此,要收集监测区域的常年主导风向、风速、气满,气压,降水能、日的时问,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2100433B
去地方气象局就有。但好像要收费
中国气象网站
风塔吧。还有天线。不可能是雷达。雷达很大的,有专门的雷达站!
合肥地区气象及地质资料
雷暴天气 17.1日/年 编号 名 称 年平均温度 15.7℃ 1 根植土 最高温度 40℃ 2 粘 土 最低气温 -20℃ 3 最大风速 27m/s 4 5 6 气象 -合肥地区 描 述 厚 度(米) 粘性土、含有小砾石、腐殖质 1.3-2 粘土、粉质粘土,硬塑 -坚硬 8-10 地质 -合肥
青岛气象地质资料
青岛地区地质资料 青岛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地台, “青岛——海阳”断块凸起的Ⅴ 级构造单元的南部。自太古代 ~元古代以来一直处在一个长期、缓慢、 稳定的上升隆起状态,缺失华北型地层沉积。自中生代燕山晚期以来, 区域性构造活动强烈,发生大规模、区域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稳固的 花岗岩岩基, 以深成相似斑状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要组成岩石。随 后受华夏式构造体系影响,形成 NE 向为主的压扭性断裂构造。其后, 酸性~中基性岩浆沿岩基内薄弱面入侵,形成煌斑岩、细晶岩和辉绿岩 等浅成相岩脉,与花岗岩岩基组成复合岩体,形成充填型构造。它们之 间虽然岩性不同, 但属于同源异相的岩浆岩类硬质岩石,是坚硬稳固的 地质体,一般无后期沉积夹层、溶洞等不良地质作用。 在漫长的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夷平作用的反复改造下,使燕山晚期 稳固的花岗岩体, 以岩基形式分布于地表或地下一定深度内, 并在长期 风化作用下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2100433B
气象塔是观测大气边界层的气象要素铅直分布的设施。随着大气边界和污染扩散研究工作的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陆续建造了装有各种气象观测仪器的专用气象塔,初期,塔高约100米,后来有达400米以上的。此外,还有利用电视塔、电讯塔等安装气象仪器进行观测的,其高度更高。1979年,中国在北京北郊建造了第一座塔高320米的专用气象塔.
蒸发是地表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组成部分,也是水循环中最直接受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一项,同时,蒸发也是热能交换的重要因子。所以,蒸发量在估算陆地蒸发、作物需水和作物水分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进行蒸发量变化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候变化、探讨水分循环变化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实际而言,对水利工程设计、农林牧业土壤改良、土壤水分调节、灌溉定额制定以及研究水分资源、制定气候区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球变暖部分地区蒸发量不增反降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报告,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6士0.2℃。因此人们预期,全球变暖可能会使大气变干,导致陆地上水体蒸发量上升。而实际结果却与此相反,许多地区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究其原因,国际上相关专家说法不一。美国著名气候学家Peterson等人将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现象归因于云量的增加;Brutsaert等人认为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是由于地面蒸发量增加的结果;Michael从全球温度日较差变小的事实出发,在理论上解释了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量的减少造成;而Stanhill和Cohen则认为云量和气溶胶的增加是In recent years,来全球太阳辐射下降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我国虽然在蒸发量的计算方面成果较多,但对蒸发量的变化及成因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局限于局部地区,且采用的测站数据较少,因此很难形成系统全面的理论。
所以,利用大量的台站资料和较长的时间尺度对我国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开展的“45年来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中,申双和等人利用中国472个气象站1957~2001年20厘米口径蒸发皿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我国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
变化趋势蒸发量每十年减少34.12毫米
通过对资料的统计与计算,申双和发现,尽管在这45年间我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增加0.2℃的趋势递增,可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每10年减少34.12毫米的速度递减。其中,夏季下降速率及下降幅度最大,为每10年下降15.59毫米,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变化不明显。“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与全球保持一致的,”申双和解释说,“气温升高主要集中在冬季,而对很多地区来说,占全年蒸发量总量比例较大的夏季气温不升反降,这就导致了全年蒸发量显著下降。”
从地域分布看,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
键因子风速和日照时数下降
申双和通过对彭曼公式中能量平衡项和空气动力项进行分析后认为,东部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提供蒸发的能量显著减少,而西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是供蒸发的动力下降所致。就气象因子而言,他认为,风弱的时候,气流慢,蒸发面的水汽就不易被带到大气中,而日照减少时,蒸发面接受的能量少,水分子动能减弱,水汽扩散也就减慢,这样,蒸发皿的蒸发量就减小。
因此,他提出:造成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风速和日照时数的下降。“小兴安岭之所以蒸发皿蒸发量增大,主要就是由于这个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同时日照、风速没有明显减弱。”他用了一个反例来说明。
之后,他又通过对各气象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
可能影响改变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
“我国大部地区蒸发量下降”这一事实会对水循环和农林业等相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申双和解释道,我国大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减小,已经可以排除是气温下降、地面蒸发量增加和空气增湿的影响结果,而应该归因于日照减少、风速减弱。因此,蒸发皿蒸发量下降可能会对水循环的分量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地面蒸发量减小、大气水汽输送减弱,同时降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而言,会导致农田蒸散减弱、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另外,我国东北地区蒸发皿蒸发量有一定的增加,加上气温显著升高,一方面可以扩大农业种植区域,提高作物产量和森林固碳及木材蓄积量;另一方面,由于水分消耗增大,可能对当地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