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各种各样的定义中,对城镇化的含义较为通行的提法是:城镇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社会、人口、空间及经济结构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镇化水平及城镇化发展程度,一般用城镇化率,即一定地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区域人口就业结构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二、三产业为主转变,人口居住向城镇空间聚集国民人均收入显著增加。 世界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99年从美国来华参加城镇化高级论坛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曾这样说道: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以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指导方针,从区域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是我国特别是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与共同选择。 2100433B
作 者: 张耀波 编
出 版 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811127768
出版时间: 2009-04-01
版 次: 1
页 数: 260
装 帧: 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经济>行业经济
用“以产带城”的模式打造城市品牌形象 说到城市品牌一般我们都会想到是旅游的开发,而不会想到一个城市的产业。用旅游托起一个城市的品牌是较为常见和传统的做法。而用产业来带动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或者说认识...
在中世纪,欧洲教堂采用大的内部空间和吸声系数低的墙面,以产生长混响声,造成神秘的宗教气氛。建筑声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因此,现代建筑声学可分为室内声学和建筑环境噪声控...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同时,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层次明显偏低,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不匹配,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新疆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尤其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劲,但新疆越来越\"重\"的工业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第二产业的就业效应,新疆城镇化进程缺乏现代服务产业的支撑。因此,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促进新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新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建筑工业化推广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阻碍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阶段提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城镇土地资源有限、建筑产业日趋饱和等问题将影响城镇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就业。由于技术和成本等阻碍,建筑工业化的推广在城镇化发展中停滞不前。本文从城镇特点出发,构建影响建筑产业化推广的影响因素,计算得出在城镇化发展中对建筑工业化推广影响程度最大的阻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城镇化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
【造价通信息网】在研究城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不能满足未来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集聚的需求,以及不能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更加宜居、更加智慧和更加幸福的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会带来城市化发展的“城市病”,并带来城镇化过程中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当前时期,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不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表现得尤其明显。特别是1970年代后期的农村联产承包制度以来,作为乡村公共物品的公共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等,缺少公共投入的基础。城乡公共物品配置的差异性,使得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
第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成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快速城镇化的需求。由于建设单位对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或者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以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流程不清、建设标准不规范、基础设施工程实施主体不明确等,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问题较多且比较突出,有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与工程腐败问题紧密相关。例如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不少城市由于排水体系的管线或河道疏浚、污水处理场站建设不到位,造成雨水排除没有出路,降雨量大时甚至造成城市观海的“内涝”现象。
第三,中国城乡区域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显著的不平衡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财政投资能力,教育、医疗资源丰富,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很快,但是在城乡之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别性仍然存在显著差异。
第四,不同城市人口群体对于基础设施服务的可获得性仍然有显著差异。例如城镇的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公共住房服务对于非户籍人口仍然具有很强的排斥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预算安排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本地户籍人口加以配置,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基础设施服务对非户籍群体的排斥性。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本应作为公共物品,但却带来相当程度上的服务私有化和俱乐部化,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排斥了普通民众的获得,例如在一些私营性的运动场地、高尔夫球场、养老院设施、城市绿地等,城市居民的可获得性并不均等。而对一些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改造,也一定程度上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更加成为面向部分富裕群体和强势群体的设施服务建设,而相当程度上剥夺了普通市民对城市服务的获得。
第五,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空间的基础设施配置的不平衡性随着城市内部人口空间分布和再分布,表现得更加不平衡。类似上海这样的沿海地区特大城市已经出现了郊区化扩展和新城建设的现象,但是在郊区和新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设施建设不足,加剧了城市内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平衡。
第六,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正日益突出。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涉及城市用地规划的调整,涉及工程拆迁的问题,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产生突出的邻避现象,或者产生对周边居民的住房损害和健康损害等。近年来,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和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社会设施在很多情况是对周边居民具有外部积极效应,例如公园、体育运动场所,但也有不少城市设施建设带来周边社区的噪音、土地沉降和健康损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同利益主体的介入、协调和冲突表现得更加复杂。
第七,相对于道路交通、五通一平、开发区建设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环境卫生、垃圾处置、养老、医疗卫生、绿地和公园、文化体育、教育和住房等。
因此,城镇化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中国未来面临快速和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阶段,为了提高城镇化的效率,避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城市病,在完善城市管理能力外,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继续发挥和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经验”,并以此提升城镇化的能力,来支撑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并从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城市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生态城市和可持续的城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造价通https://info.zjtcn.com/news/important/2014/0904/89350.html
曲靖市规划管理办法
获奖序号 |
20090055 |
项目名称 |
中国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
主要完成单位 |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刘新卫、吴初国、张丽君、李茂、兰月、王威、姜雅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09-2-50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等级 |
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