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墩柱结构物的波浪荷载研究概况
1.3 随机振动计算方法研究概述
1.4 随机波浪作用下结构响应研究
1.5 环境荷载与波浪耦合作用的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1.6 结构物理参数识别及荷载复合反演研究现状
1.7 弱势环节断链减灾机制在工程防护减灾中的应用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墩柱上不规则波浪力研究
2.1 引言
2.2 国内外波浪谱
2.3 波浪力的模拟方法
2.4 基于波浪谱密度函数的随机波浪荷载数值模拟
2.5 模拟波浪精度验证
第3章 基于三角函数内插法的波浪反应谱研究
3.1 引言
3.2 线性内插法波浪反应谱
3.3 基于三角函数内插法的波浪反应谱的建立
3.4 一种基于改进三角函数内插法的波浪反应谱的建立
第4章 桥梁墩柱结构的物理参数识别及波浪力反演研究
4.1 引言
4.2 物理参数识别算法基本理论及模型建立
4.3 桥梁墩柱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物理参数识别及荷载反演研究
4.4 算例分析
第5章 深水桥墩在多种环境荷载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对比分析
5.1 引言
5.2 流固耦合基本理论
5.3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的流固耦合分析
5.4 地震激励下动水压力对桥墩作用力的规范计算公式
5.5 算例分析
第6章 弱势环节控制圆柱桥墩绕流的防护对策研究
6.1 引言
6.2 物理参数模型相似比较
6.3 在墩柱表面加纵向凹肋
6.4 墩柱体开缝
6.5 设置导流板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2100433B
《桥梁墩柱受波浪激励响应的反演分析及防护对策》以跨海跨江桥墩受波浪激励响应为依托背景,诊断桥墩结构损伤。基于线性叠加法建立以波浪谱为基础的单自由度波浪力时程曲线;根据结构抗震反应分析思路构建了波浪振动与结构响应的反应谱;在结构响应的基础上,运用全量补偿复合反演法对桥墩受不同波浪激励下的物理参数进行识别及波浪力反演;考虑到实际桥墩所受环境荷载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流固耦合模块对深水桥墩在地震、流速及风荷载影响下的波浪力响应进行分析.以弱势环节断链减灾思想为导向,以流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控制桥墩绕流的有效措施。
《桥梁墩柱受波浪激励响应的反演分析及防护对策》可供相关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桥梁工程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参考。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可以套砖砌体挡墙。 “是柱脚砼包封哦”问题也不说清楚,你总不能让你满世界的去转啊。这不就是按............. “回你的问题就好了~废话那么多干什么~我又没逼你非得回答~ ”废话不要多,也确实...
一样的,从结构形式上、材料、受力等各方面说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施工方法普通墩柱用汽车吊支立模板,一次浇筑高墩用塔吊采用翻模工艺,多次浇筑
桥梁墩柱开工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内容 官厅大桥位于康张公路(康庄—张山营段) K10+230.88~K10+939.12,桥梁全长 708.24 米,宽 15米,为 20×35米预应力砼简支 T梁。该桥跨越官厅水库妫河主河道, 桥梁与主河槽正交。 墩柱都为单排双柱墩,直径都为 1.5m,高度见下表: 墩号 高度(m) 墩号 高度(m) 1#墩 7.57 11#墩* 14.35 2#墩 9.31 12#墩* 14.07 3#墩* 11.15 13#墩* 14.04 4#墩* 12.75 14#墩* 13.71 5#墩* 14.06 15#墩* 11.10 6#墩* 14.81 16#墩 9.20 7#墩* 15.34 17#墩 8.44 8#墩* 15.37 18#墩 7.54 9#墩* 14.37 19#墩 6.36 10#墩 * 14.46 注: *表示含系梁 (二)工期要求
桥梁墩柱(样板)
桥梁墩柱、台身施工方案 来源: 互联网 | 作者: 佚名 | 2008-05-20| 编辑: xliu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工艺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2、《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94)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 4、《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 (JTJ055-83)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JTJ076-95) 二、工程概况 桥位处中心里程为 **,全桥长 20.04米,桥面宽为 32m。桥台桩柱,盖梁采用 C25 混凝土。 三、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 利用全站仪根据设计所给导线控制点测定桥梁横轴线, 并根据桥台桩柱、 盖梁与桥横轴线相 对距离定位,再利用钢尺进行复核,确保放样准确 2、桩柱、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对策分析:人才激励政策
开展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与校审。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阶段性的工作成绩评定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并鞭策那些后进的员工迎头赶上。另外,我们还应积极的拓宽员工再培训、再提升的机会,为他们制定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对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督校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在工程预算中,监督与校审的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人为错误预算的发生,因此,在校审中我们首先应确认阶段工作的重点,制定完备的校审程序,明确在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职业道德防止表面校审、应付了事等不良行为。最后在监督与校审人员的选择上,我们应充分把握工作人员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激励、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负起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力。
【学员问题】分析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对策?
【解答】一、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40%,石油消费仅次法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达50%以上。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建筑用实心粘土砖每年要毁田12万亩。目前,能源的紧张形势在我国已十分严峻,可能会威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在资源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住宅建筑能耗却占了全国能耗的32%.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90%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预测在未来的10年即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平方米建筑。如果再不采取节能措施、不推行建筑节能材料,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据专家测算,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狠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力必将大为缓解。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严峻的现实表明,国家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研究,以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法规,推而广之。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症结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为什么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究竟是什么阻碍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可归结以下几点:1.建筑节能意识薄弱。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建筑节能工作在创建人类和谐社会中是多么重要、多么紧迫,同时对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也缺乏深刻的了解。例如,人们在购房时,很多人不懂得也不关心建筑能耗的高低。这样,人这个主体没有了对房屋这个客体的节能需求,更没有对房屋节能性能的选择和监督,导致相当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守法意识淡薄的开发商、供应商钻了空子,同时也逃避政府的监督。加之一些地区的主管部门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为追求“政绩”,只注重建筑数量和规模,放松或放弃了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2.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近年来,我国建设规模和总量增长比较快,但科技投入没能同步跟进,建筑的科技进步是滞后的,对建筑发展的贡献率一直不高;我们不少的所谓“创新”,实际上是在建筑的概念炒作和表皮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着力点没放在内在品质的提高上,甚至生搬硬套、东拼西凑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缺乏技术支撑,结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治标不治本。3.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完善。建筑节能涉及国家和政府多个部门,也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各个领域,如设计标准、建筑材料、供水供电等。单靠哪一个部门都很难实施,应有相应的职能部门牵头,加大协调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体系,并组成强有力的政府权威的综合监管机构。
三、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当前,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定,我们要抓住有利契机,把建筑节能工作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手在节能观念、节能技术和节能政策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1.全面落实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推进建筑节能发展,其要义是在工程建设和产品使用中,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产业链条,统一各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节能观念。
1.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筑节能不是片面的节约,而是全面地提升建筑的基本品质。不要误以为建筑节能就要降低建筑标准和使用水平,防止简单地将节能建筑理解为“低标准”和“简易房”。开展建筑节能不能主张资源的过度占用与浪费,但也不是以降低综合性能和牺牲舒适度为代价来换取资源的节约,其最终产品必须是不仅质量优良,而且要充分体现和满足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造福人民,回归自然,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性化建筑。
1.2树立全面节约的观念。建筑节能工作不仅仅是能源的节省,而是在建筑这一宏观平台上,创造一种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树立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节约观念。
1.3树立全寿命成本的观念。建筑的全寿命成本,是指建筑从初期建造至运行使用直至建筑报废全过程所使用的综合成本。包括初期建造成本和消费期的消耗、维护运行成本。在漫长的消费过程中,运行成本是不可忽视的重大能源消耗。节能后的建筑并未提高综合成本,反而总体上降低了综合成本。
2.不断推进和加快技术创新。开展建筑节能,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谋求可持续发展,杜绝和减少浪费。
2.1减少资源消耗。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建筑的建造和消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要选择节约资源的技术新路线,减少资源的耗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2.2提高材料性能。高性能的材料产品,是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前提,建筑结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围护结构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隔声、涂料、管道等专用功能性材料,都要具有相应的高性能。
2.3减轻环境污染。杜绝使用污染性材料,坚决有效的控制有害物质排放,并尽可能地利用清洁能源。
2.4延长生命周期。发挥材料潜能,延长使用年限,既可节省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会减轻环境负荷。
2.5加大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废弃和排放,使资源的投入和回收利用形成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最终废弃物。
3.建立健全法制标准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筑节能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与法制体系的乏力和激励政策的缺位不无关系。当前,非常有必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产业政策。
3.1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并期待政府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形成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起强有力的约束机制。3.2加快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政府对建筑节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建筑标识制度。3.3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全面实现供热的量化、市场化和货币化。要像用水、用电一样实行谁用热谁付费,自主调节室温,按量计费的管理体制。
3.4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对节能建筑的收费和税收给予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手段与提高节能意识双管齐下,使全民认识到建筑节能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项目重点研究了大跨隔震结构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隔震大跨空间结构在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地震响应特征。近年来,支座隔震技术逐步应用于空间网格结构,由于隔震层的存在,导致现有计算方法无法适用于隔震结构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地震响应分析。项目针对隔震空间网格结构超长、大跨的特点,基于理论分析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确定了多点地震激励下的结构响应分析方法,研究隔震网格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特征。理论方面,针对隔震结构的非线性问题,重点解决结构动力方程中的支座变刚度与非比例阻尼问题,提出刚度和阻尼等效准则,实现动力方程的直接求解,并进行算法研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试验研究方面,基于振动台台阵模型试验,研究隔震网格结构多点地震输入下的动力特性和响应特征,重点考察地震动激励、支座的刚度和阻尼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参数分析,建立多点地震激励下隔震网格结构的实用分析方法。 2100433B